【金榜学案】九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鲁教五四制_第1页
【金榜学案】九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鲁教五四制_第2页
【金榜学案】九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鲁教五四制_第3页
【金榜学案】九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鲁教五四制_第4页
【金榜学案】九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鲁教五四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40秒,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又一次震撼()了整个中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离去,一间间温暖的房屋顷刻变成废xū()。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chénɡ(),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彰显了中华民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钢铁精神。答案:hànshùn墟城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2010年两会上,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各位代表的极大关注。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防控。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解析】选A。B项应把“广泛”去掉;C项应在句末加上“工作”;D项应去掉“通过”或“使”。

3.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材料一: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中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材料二: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份抽查的作文本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人数比例是100%。(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2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学校应该开展哪些写字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持怎样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日本、韩国和中国对写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现状不同。(2)示例:举行写字比赛;举办面向社会和家长的书法展,同时也请社会上的书法名家到学校搞书法展览;组织学生在学校或公共场所进行义务写春联活动等。(3)示例:支持写好汉字。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应该写好字,何况连日本、韩国等国家都非常重视汉字写字教育。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字写得好不好,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受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4.默写填空。(8分)(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3)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4)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5)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诗赞颂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7)2010年中秋节,在外求学的小华坐轮渡回家和家人团聚,在船上,他不禁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我们可用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此时的心情。(8)中国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讴歌我们的传统节日,写下了许多绚丽的诗篇。请你从春节、清明、七夕、中秋、重阳节等节日中选择其中两个,分别写出意思完整的相关诗句。节日: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日: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山山唯落晖(3)当时奢侈今何处(4)谁言天地宽(5)只吹的水尽鹅飞罢(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8)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古诗诗文阅读读(15分)(一)阅阅读王观观的《卜卜算子··送鲍浩浩然之浙浙东》,,完成第第5题。。(2分分)水是眼波波横,山山是眉峰峰聚。欲欲问行人人去那边边?眉眼眼盈盈处处。才始送春春归,又又送君归归去。若若到江南南赶上春春,千万万和春住住。5.本词词中“水水是眼波波横,山山是眉峰峰聚”一一句写得得生动形形象,请请从修辞辞方面加加以赏析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水和山,灵动传神,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6.解释下下面加点的的词。(4分)①生岁直子子(())②室无完器器(())③假五六猫猫(())④购僮罗捕捕之(())答案:①通“值””,正当②②家家具③③借④④雇用用﹒﹒﹒﹒7.用用““/””为为下下面面一一个个句句子子标标出出停停顿顿。。((2分分))昼累累与与人兼兼行夜则则窃啮啮斗暴其其声万万状不可以寝寝终不不厌。答案:昼累累与人兼兼行/夜则窃窃啮斗暴/其其声万状/不不可以寝/终终不厌。8.翻译下面面两个句子。。(4分)(1)仓廪庖庖厨,悉以恣恣鼠不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以其其饱食无祸为为可恒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粮仓和和厨房里,都都任凭老鼠肆肆虐而不去过过问。(2)它们以以为那种饱食食终日、无灾灾无难的日子子是可以长久久的呢!9.本文是柳柳宗元贬居永永州期间写的的寓言讽刺小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小寓言。你认认为本文寓意意何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借写永州某氏氏家的鼠仗势势欺人,因其其所倚仗的外外力消失,最最后落得可悲悲下场的故事事,讽刺中唐唐时代的反动动官僚擅作威威服,虚有其其表,结局必必将同鼠一样样。10.挑糖担担的老人具有有怎样的品性性?(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是对人物形象象的概括。品品读全文,从从对人物的外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中整体感受人人物形象的特特点。第段段的最后一一句话已经给给出了答案。。答案:随性自然,不不奢望,不强强求。11.第⑥段段中的“记忆忆”和“稀奇奇”分别指什什么?(3分分)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是对特定词语语所指代内容容的理解。首首先在文中找找到所考查词词语的位置,,认真阅读所所考查词语前前后的内容,,因为所指的的内容一般就就是前面或后后面的句子,,然后加以分分析,尽量用用原文回答即即可。答案:记忆:贫穷年年代的甜(或或:贫穷年代代的幸福和快快乐/当年孩孩子们用破烂烂儿换灶糖的的情景)。稀奇:少见的的正宗的手工工灶糖。12.品味文文中两处画线线句,按要求求答题。(6分)(1)赏析句句子。(3分分)起先只是不起起眼的一两朵朵,躲在绿叶叶间,素素妆妆,淡淡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哦,,那是甜了别别处的人了。。”句中加点点的“甜”字字好在哪里??(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是对重要语句句的赏析。解解答此类题,,需要考生对对考题文本的的语言深入研研读、推敲,,结合句子的的意思、表达达的情感、运运用的修辞等等,然后找准准品“点”。。答案::(1))运用用拟人人手法法,生生动形形象地地表现现了蔷蔷薇花花的不不张扬扬、素素雅。。(2))一个个“甜甜”字字,赞赞美老老人的的手工工灶糖糖给很很多人人带来来了甜甜蜜和和快乐乐。13.简析析“蔷蔷薇””在文文中的的作用用。((3分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析】本题考考查的的是对对标题题作用用的理理解能能力。。“标标题””的常常见作作用有有:贯贯串全全文线线索,,表明明写作作对象象,关关联主主要情情节,,象征征或比比喻,,透露露情感感主旨旨。此此外还还有::引起起读者者兴趣趣,制制造悬悬念,,烘托托、形形象生生动等等。答案::①作为为贯串串全文文的线线索;;②引引出挑挑糖担担的老老人;;③比比喻((象征征)老老人的的品格格(或或:比比喻人人生最最好的的状态态);;④烘烘托老老人的的形象象。((答出出三点点即可可)14.下列列对文文章的的理解解和分分析不不正确确的一一项是是(3分))())A.第第③③段段中中写写““有有些些人人走走得得匆匆忙忙,,有有些些人人走走得得从从容容;;有有些些人人只只是是路路过过,,有有些些人人却却是是天天天天来来去去””,,结结合合下下文文看看,,挑挑糖糖担担老老人人属属于于走走得得从从容容、、天天天天来来去去的的人人。。B.第第④④段段中中描描写写老老人人的的糖糖担担子子,,突突出出了了一一个个““旧旧””字字,,暗暗示示了了老老人人做做灶灶糖糖时时间间之之C.第⑨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D.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段中“他看一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解析】】选C。C项的理理解分析析有悖于于老人的的形象和和文章所所要表达达的主题题。15.文文章开头头“七月月天,小小孩的脸脸,说变变就变。。刚下了了一场中中雨没两两天,从从昨天晚晚上开始始这瓢泼泼大雨又又下起来来了。此此刻大雨雨下了已已是整整整一天一一夜了””的环境境描写有有什么作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查的是环环境描写写的作用用。环境境描写有有烘托心心情、渲渲染气氛氛、推动动情节发发展等作作用。这这里的环环境描写写是推动动情节,,为下文文的情节节发展作作铺垫。。答案:自然环境境推动了了故事情情节的发发展,为为下文荣荣军长亲亲自去抗抗洪大坝坝查看险险情作铺铺垫。16.请请用简洁洁的语言言在横线线上写出出相关的的故事情情节。((2分))荣军长到到地方防防汛指挥挥部安慰慰群众———荣军军长亲自自去抗洪洪大坝查查看险情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查的是对对小说的的故事情情节的把把握能力力。可按按小说的的结构特特点总结结,题干干中已知知开端和和发展,,然后总总结高潮潮和结局局。答案:荣军长听听吴副参参谋长汇汇报王志志军营长长为救战战士牺牲牲荣军长心心情沉重重地坐在在车上回回程17.文文中画线线句子““往回走走的路上上,他的的两腿像像灌了铅铅,一步步步迈得得很艰难难”是______描描写,表表现了荣荣军长_______________答案:动作失去儿子异常悲痛18.请请用简洁洁的语言言概括荣荣军长的的形象。。(3分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查的是对对人物形形象的概概括能力力。根据据文中对对荣军长长(动作作、语言言、心理理、神态态)的描描写来分分析。答案:他是一位位以身作作则、顾顾全大局局、关心心群众安安危,虽虽没有感感天动地地的豪言言壮举,,却有高高度的责责任感,,无私奉奉献的好好领导。。同时又又是一位位爱国爱爱家、关关爱家人人的好父父亲、好好丈夫。。19.真真实而精精当的细细节描写写,对一一篇作品品展现环环境、刻刻画人物物等起着着十分重重要的作作用。请请从文中中找出一一处细节节描写,,并说说说其作用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是细节描写的的作用。细节节描写能够突突出人物性格格,展示环境境,起到间接接或直接的深深化文章主题题的作用,读读起来生动有有趣,真实可可信。答案:示例1:细节节:别人的手手都放下了,,荣军长的手手还迟迟没有有放下,他的的脸上有两行行热泪混着雨雨水流了下来来。作用:表表现荣军长听听说自己的儿儿子牺牲后悲悲痛的心情,,对儿子舍己己救人的行为为感到敬佩和和自豪。示例2:细节节:坐在回程程的车上他想想,回到家怎怎么向老伴““交代”志军军牺牲这事??作用:在回回家的路上,,他仅仅想的的是,如何向向老伴交代儿儿子牺牲这件件事。在与亲亲人生离死别别的关键时刻刻,却没有振振奋人心的豪豪言壮语,没没有做作的行行为动作,而而是真诚地坦坦露一个父亲亲、一个丈夫夫的内心世界界。让读者心心灵受到深深深的震撼!20.读了这这篇文章,从从不同人物身身上谈谈给你你的感动和教教育。(至少少回答两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人物精神的理解能力。阅读全文,结合人物的表现,写出人物的精神对自己的感染即可。

答案(示例)):①荣军长在身身体不好的情情况下,以身身作则、关心心群众的安危危,亲临抗洪洪救灾现场,,他这种高度度负责、无私私奉献的精神神值得我们学学习。在与亲亲人生离死别别的关键时刻刻,没有振奋奋人心的豪言言壮语,没有有做作的行为为动作,表现现了一个普通通父亲的真实实情感,让我我非常感动。。②营长王志军军,在战友危危险的时刻,,为救战士而而壮烈牺牲,,他这种舍己己为人、把自自己的生命置置之度外的精精神令我感动动。③全体抗洪抢抢险的战士们们,为了广大大人民的生命命财产安全,,不怕苦、不不怕累,奋不不顾身地与洪洪水作斗争,,他们这种顾顾全大局、心心怀民众的精精神是值得我我们学习的。。四、写作(50分)21.阅读下下面材料,然然后作文。为救助身患白白血病的母亲亲邵丹,12岁的江苏徐徐州学生邵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