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教育茶养生
中国人与茶1、茶从药用到饮料的演变2、百姓的柴、米、油盐、茶3、“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少数民族4、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一、演变1、唐代陆羽《茶经》2、《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3、“神农”就是炎帝,是茶的发现和使用者。4、茶的利用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从煮食到煮饮到泡饮,从混饮到清饮的漫长演变。二、百姓与茶1、茶,不管是药用、食用、还是作为饮料,都是从最普通的老百姓开始的。2、潮州功夫茶。3、粗茶淡饭。三、少数民族与茶1、唐代是茶叶作为饮料,由原来主要南方饮用,传到北方。2、茶一经传入,便成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的生活必需品。3、少数民族嗜茶,与其所处地域的气候干燥、寒冷,以畜牧业为主及与其饮食结构密切相关。4、砖茶。5、酥油茶;清茶;奶茶;香茶。四、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1、自古名寺出名茶;茶禅一味。2、道家最知茶中乐;茶是养生佳品;中医主要是道医。3、儒士对茶的品味最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茶与医学一、古时论茶效1、中国历代医药专著论茶2、中国历代古医方书记载茶疗方3、中国历代经史子集类及茶叶专著论茶效4、我国古代诗人颂茶效茶与医学之一:古时论茶效1、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2、张仲景《伤寒论》:“茶治便脓血甚效”。3、《唐本草》:“茶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本草拾遗》:“久食令人瘦,去人脂”。4、宋代《本草图经》:茶即药品也,去滞化食。5、元代《汤液本草》:“茶可治中风昏聩,多睡不醒”。6、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也。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茶与医学之二:古代茶疗方1、《千金方》“煮茶单饮”治头痛。2、《赤水玄珠》“茶稠散”方。3、万氏家抄方“茶柏散”方。4、《圣济总录》“姜茶散”方;“海金沙”方。5、《韩氏医通》:抗衰老茶方。国外早期对“茶与健康”的论述1、茶叶作为商品1610年传入欧洲,首先是荷兰、葡萄牙,然后是俄国、英国。1674年传入美洲,逐步遍及全世界。2、1772年英国《茶的医学性质》中认为:“茶是养生妙品,百病药剂。茶有三德:一、坐禅时,可·通夜·不眠;二、能助消化;三、是不发(抑制性欲)的药。”3、1883伦敦《茶,健康饮料》说:“在午前或炎热时,饮茶比饮酒更使人凉快、安静及增加活力,其作用持久。”4、1902年法国“饮茶补身,好效果多,而不良影响少。”5、1907美国:“茶为辅助食物。饮茶助消化,增进食欲。”6、1942年德国:“茶中咖啡碱为有补于肝脏的饮料。”7、1965年日本:“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中,凡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
近期国内外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1、目前已探明茶叶中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茶多糖以及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等。2、饮茶可防蝺齿。3、茶多酚的生理活性作用及其应用是目前研究最多、影响最大、成果最显著的方面。4、大部分试验是支持茶叶和茶叶有效组分抗癌的。5、茶和茶制品均能保护吸烟所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尤以“混合茶”和绿茶的作用更为突出。6、每天饮10杯茶的癌症患者要比每天饮3杯绿茶者多活4.5年。7、饮茶量多可明显降低胰腺癌的危险程度。8、白茶是具有比绿茶更强杀菌、抗癌效果的食品。茶叶的保健作用一、茶叶的化学成分二、主要功效成分1、茶多酚7、香气成分2、咖啡碱8、色素3、茶氨酸9、维生素4、-氨基丁酸10、矿物质5、茶多糖11、纤维素6、茶皂素
古书记载:茶叶的功用主要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安神益思、消食解腻、和胃止泻、利尿通便、明目洁齿、杀菌解毒等,被称为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的“万病之药”。茶叶的化学成分成分含量%组成蛋白质20-30谷蛋白、球蛋白、精蛋白、白蛋白氨基酸1-5茶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生物碱3-5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茶多酚20-35儿茶素、黄酮、黄酮醇、酚酸等碳水化合物35-40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脂类化合物4-7磷脂、硫脂、糖脂等有机酸≦3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亚油酸、棕榈酸等矿物质4-7钾、磷、钙、镁、铁、锰、硒、铝、铜、硫、氟色素≦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维生素0.6-1维生素A、B1、B2、C、P、叶酸等茶汤对水质的改善作用
茶汤是很好的缓冲剂,可缓和水的碱性,从而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害。各种茶类的保健作用1、绿茶2、黑茶3、白茶4、乌龙茶5、红茶6、花茶茶树其它部分的利用1、茶叶茶籽油的食用2、茶花的食用茶叶美容法1、茶水洗脸2、茶叶面膜3、茶水泡浴、泡足4、茶叶美目5、茶叶洗发、护发6、茶叶减肥茶与精神健康1、外科治疗上的茶疗方2、内科治疗上的茶疗方3、五官科治疗上的茶疗方4、儿科疾病的茶疗方5、妇科疾病的茶疗方民间茶疗法1、外科治疗上的茶疗方2、内科治疗上的茶疗方3、五官科治疗上的茶疗方4、儿科疾病的茶疗方5、妇科疾病的茶疗方科学饮茶一、茶叶基本知识1、绿茶分类及品质特征2、红茶分类及品质特征3、黄茶分类及品质特征4、乌龙茶分类及品质特征5、白茶分类及品质特征6、黑茶分类及品质特征二、茶的选购与保管1、茶叶的选购2、茶叶的储藏与保管三、茶的饮用方法与茶效1、饮茶2、食茶3、茶与水四、不同茶类的适饮性茶类不同,茶性也不同,家庭购茶既可根据家庭成员的个人喜好,也可根据各成员的身体状况,还可根据所属的季节,结合不同的茶性,选购不同的茶类。病患者饮茶的注意事项1、茶与服药2、茶与神经衰弱患者3、茶与消化系统患者4、茶与心血管病患者5、茶与糖尿病患者6。茶与缺铁性贫血患者及孕妇茶道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是以饮茶为内容的文化艺能,也是一种修养和教化的手段。中国茶德“和、敬、廉、美”茶道流派1、贵族茶道2、文人茶道3、宗教茶道4、世俗茶道茶道的构成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茶道与茶艺的关系茶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而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泡茶及品茶的艺术。茶道与茶艺的关系茶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而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泡茶及品茶的艺术。茶艺的六个要素1、选茶:茶叶按不同的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根据不同人的口感来选茶,根据季节来选。2、择水:轻清之水3、置器:茶具配置要实用、简单、洁净、美观4、雅室:品茶环境要幽雅、温馨。5、冲泡:①备器(茶具的准备)②煮水(保持水的活性)③备茶④温杯(再次清洁提高温度)⑤投茶(将茶叶放入盖碗或壶中)⑥冲泡(洗茶、出汤,重点掌握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⑦奉茶(将茶杯双手奉到品茶人面前)⑧收具(清洁整理茶具)。6、品饮:品茶与喝茶不同,喝茶是为了解渴,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品茶则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重在意境。乌龙茶的冲泡1)准备茶具:品茗杯、闻香杯、紫砂壶或盖碗。2)煮水:水温95℃左右开水3)备茶:铁观音4)温杯洁具5)投茶:容器的二、三成满。6)洗茶:7)冲泡:第一泡一分钟左右,以后每次应比前一泡多浸泡15秒左右。这样可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8)分茶:在闻香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把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面,再把杯子倒转过来(鲤鱼翻身)。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10)品茶: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普洱茶的冲泡1)准备茶具:品茗杯、紫砂壶或盖碗。2)煮水:水温95℃左右开水3)备茶:普洱熟茶4)温杯洁具5)投茶:3至5克(视盖碗大小)6)洗茶:7)冲泡:第一泡一分钟左右,第二、三泡出汤比第一泡快一些,以后每次应比前一泡多浸泡15秒左右。8)分茶:在品茗杯中倒入七分满的茶汤。9)奉茶:双手把茶杯奉到品茶者的面前。10)品茶:观其色、闻其香、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物业绿化管理外包合同
- 起床了小班主题教案
- 广告招商合同范本
- 寄宿制工作计划3篇
-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范文800字左右
- 励志题目演讲稿300字10篇
- 创新网站建设方案5篇
- 《冬天》中班教案
- 2024年度工作总结
- 2025年系列活性精脱硫剂合作协议书
- 2024年金融理财-金融理财师(AFP)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数字资产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教案-“枚举法”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 2024年内部审计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六篇)
-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期末总复习资料)
- 绿色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10kv电力施工方案
- 某港口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安全员b证继续教育考试
- 译林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Unit 1-Unit 8共8套单元测试卷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