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20年代小说教学重点一、“五四”小说的形成二、“问题小说”三、人生派写实小说
四、“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叙述小说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902年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地位。
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期发表的《狂人日记》是现代白话小说开山之作,为“五四”小说拉开序幕。中国小说从古典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型的时代契机,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新纪元的开始。随后鲁迅的《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小说相继问世。20年代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沿海城市新型报刊印刷业发展,稿费制度养活第一代职业小说家。1902-1919年文学性刊物约85种,出版小说的机构100家之多,培育了出版阵地和受众市场。1917年的文学革命兴起白话运动,白话文特别适合小说的创作推广。西洋小说的引入,为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提供借鉴和推动力量。1918年开始出现的白话小说虽晚于白话新诗创作,但新人不断涌现,创作数量最多,在思想启蒙方面担任重要角色。除鲁迅外大部分作家艺术比较幼嫩,但开辟小说创作多样化势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写实派小说一、问题小说及其出现。问题小说(1919—1923年)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主要的问题小说作家:
《新潮》杂志的罗家伦、汪敬熙、杨振声;文学研究会的冰心、叶绍钧、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1.问题小说的概念与内容:
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实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以谓之“问题小说”。其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涉及民众疾苦、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2.问题小说出现的原因
A.是五四新旧更替时代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重估一切价值”,对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探索与追寻。
B.是当时作家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作用的结果;
“我做小说的目的,只是要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才想去改良。”(冰心)
C.受到欧洲、俄国等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文学的深刻影响。
“易卜生的问题剧”、《娜拉》所提出的个性解放与妇女解放问题;托尔斯泰的“为人生”“主义的写实主义”,俄国文学是“提出问题的文学”(高尔基)。“问题小说”的风格特征1、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思想主题,提出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
2、以现实人生为题材、以理想主义为基调,作品充满了哲理色彩。3、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4、是一种社会功利性小说,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弊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所冲淡,审美价值被削弱。二、问题小说的创作:1.冰心——“爱的哲学”。2.王统照:“美”与“爱”的魔力与虚幻3.叶绍钧: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是五四运动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冰心冰心——“爱的哲学”一、冰心生平
1900年10月5日,诞生在福州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5岁时,随父母迁居烟台,度过了七年多与海为伴的生活。这些童年时代留下的关于海的回忆,为冰心以后走上文学道路、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二、冰心的文学创作从1919年9月发表处女作《两个家庭》到1925年,写了二十多篇“问题小说”。其中《斯人独憔悴》《去国》《超人》等作品获得广泛的影响。还有一些诗歌、杂感,是新文学初期最副盛名的女作家。1921年发表的《超人》是冰心心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冰心宣扬“万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爱的代表性作品。爱、童心、自然是冰心“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往事七》)
冰心的创作——理想人生的诉求初期的问题小说,一方面有着鲜明、强烈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爱的哲学”的宣扬也在探究社会、家庭、青年问题的小说中留下了感伤、忧郁的印痕,淡淡的忧愁,温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使冰心区别于同时期的其他问题小说家,显示出独特的格调。一、冰心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见长,也没有激烈冲突的渲染夸饰,结构单纯,常用对比的方法,耐人咀嚼回味。二、“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她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
冰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一、“满蕴着温柔”——爱的主题(母爱、童真、自然)。《超人》《春水105》。二、“略带着忧愁”——伤感情调(爱在合理的制度下才有效,否则就是一种悲剧)《去国》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三、“欲语又停留”——委婉的叙述。受传统诗词的影响。冰心的小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是现代小说领域里,继鲁迅之后,稍早于郁达夫出现的出色的文体家。
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其人物是一些“软脊骨的人”。
——茅盾《论冰心》2.王统照:“美”与“爱”的魔力与虚幻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在王统照看来,人们的生活是一个美好的乐园,却总是遭到外界突来的恶势力的粗暴破坏,甚至完全毁灭。1.初期小说多用象征手法,执著地追求爱与美。《沉思》、《雪后》和《微笑》《雪后》:纯洁晶莹的雪楼被军人的马匹和皮靴践踏和毁坏。《沉思》:爱与美化身的琼逸,献身艺术作模特,以艺术为媒介来给人生以快乐和光明,却被人误解、反对和干涉,甚至想被占有,使其陷入沉思。
《微笑》:从正面揭示美和爱的伟大。监狱中一个女犯人的“微笑”使一个青年小偷转变为一个“有智识的工人”。
带有美丽和虚幻的色彩,“从空想中设境或安排人物”,缺乏现实力量。2.写于1922年的《湖畔儿语》透露了王统照小说创作向某种新方向渡的痕迹,对于独行者寻梦的抒写让位于对下层劳动者的关切和情。3.1927年发表的《沉船》和稍后的《刀柄》代表了20年代后期王统照的艺术转向,从“问题小说”步入“乡土小说”3、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叶绍钧,即叶圣陶。这一时期叶绍钧在小说、散文、童话等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贡献。而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小说创作。叶绍钧: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文学研究会创作最有成绩的作家,五四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美学追求:始终把艺术视角对准平凡的下层人的生活,注意倾听平淡庸俗、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声音,从中发现“深浓和非常”的意义。平凡的人生故事、平凡的小人物(贫困卑贱的教员、小市民、学生和农民)《这也是一个人?》(《一生》):“伊”、“卖掉”、“牛”,农家妇女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提出如何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争取“人”的地位与权利的问题。《义儿》《一课》: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对儿童天赋和聪慧的压抑与扼杀。《低能儿》:贫困的家庭、狭窄的世界和无爱的环境对幼小心灵的伤害。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题材:
“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叶绍钧!”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A.对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生活现象的讽刺与批判。(灰色、庸俗、苟安的国民性痼疾)《一个朋友》:把结婚、生子、娶儿媳妇当作人生的全部,身上只有传种接代的生物要求,而毫无远大高尚的生活理想。《隔膜》:客厅里无聊的寒暄、酒席上虚伪的礼节、茶馆里污浊的空气,揭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隔膜与互相敷衍的痛苦。B.小知识分子(尤其是小学教员):一是卑琐、庸俗型:《饭》:吴先生。为养活全家而在专横、霸道的县学务委员面前低三下四、忍气吞声,丧失了人的尊严。含泪的嘲讽。《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精明(庸俗、愚蠢)、苟且(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是非不分)、自私、疑惧。喜剧色彩。五四“灰色人生”的代表作。
短篇小说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这篇短篇小说集中反映了叶绍钧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与神采: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描写人生,从而构成一种“冷隽”的风格。这种风格,往往于客观、冷静中,不加入任何主观议论地显露(不露声色地显露)作者对人物的褒贬。躲避战乱:从乡下到上海;返回乡镇:担心丢掉饭碗;红房子避难;歌功颂德:写字幅。小市民性格的典型: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逃难题材及风潮手法。二是正直、理想型:《城中》:丁雨生。改造社会得理想、创办宏毅中学、虽遇重重困难却义无反顾地进行。《倪焕之》:倪焕之,纯洁、热情、高境界、大理想。向外追求:理想的教育救国;向内追求:理想家庭、新女性(妻子、恋人、同志的统一)。理想却在现实中不断修正和扭曲,结果和初衷产生了啼笑皆非的距离。跳出小圈子,走向社会,走向革命。大革命的失败完全摧毁了他的精神支柱和生存信念,而倒在失望与幻灭中。
“把一篇小说安放在近十年的历史过程中的,不能不说这是第一部;而有意地要表示一个人——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地受十年来时代的壮潮所激荡,怎样地从乡村到都市,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这《倪焕之》也不能不说是第一部。这两点上,《倪焕之》是值得赞美的。”
——茅盾《读<倪焕之>》叶绍钧问题小说的特点:
一方面客观地揭露问题“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另一方面主观地想用“爱”和“美”来解决问题。
“他以为‘美’(自然)和‘爱’(心与心相印的了解)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且是‘灰色’的人生转化为‘光明’的必要条件”(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1.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2.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3.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第三节人生派写实小说
一、五四“乡土小说”概说
1923年前后,“问题小说”逐渐衰落,问题小说作家共同的创作道路:从表现“爱”与“美”的倾向开始,到提出社会问题,最终走向对现实生活矛盾的深入揭示。乡土写实小说则陆续出现,并在1926年前后达到高潮。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但却并不被归入乡土小说家一脉,为什么?主要的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台静农、许杰、许钦文、彭家煌、蹇先艾、徐玉诺、黎锦明、王任叔等。这些青年作家大多寄居北京,效法并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先后涉足“乡土”,展示中国乡村的变故、愚昧和落后,进而对“乡土中国”进行批判。⑴何为“乡土小说”?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和小市镇的生活,着力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蹇先艾叙述过的贵州,裴文中关心的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文学这以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导言》
⑵“乡土小说”出现的原因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乡土艺术”,张扬“风土的力”,主张“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统一。⑶基本特点:a.对故乡衰败景象的慨叹和人民苦难命运的同情;b.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并强烈而理性地对愚昧、野蛮、落后的习俗予以批判;c.注重对人物心理和场景氛围的渲染与营造。二、五四“乡土小说”创作:1.王鲁彦(1902-1944),浙江镇海人。原名王衡,仿效鲁迅而取笔名鲁彦。鲁迅曾称其为“‘吾家’彦弟”。“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
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鲁彦《活在人类的心里》载1936年11月《中流》《柚子》:军阀视人命为草芥,围观者麻木、冷漠。“湖南的柚子呀,湖南的人头呀!”“这么便宜的湖南的柚子呀!”。作者由变态的愤怒和不平转而为尖刻的讥讽,黑色幽默与荒诞感。《菊英的出嫁》:浙东旧俗——“冥婚”。为阴间女儿的幸福,物色女婿,置办嫁妆,举行体面而排场的婚礼。农村的愚昧与慈母的爱心。《黄金》:在一个金钱关系笼罩的炎凉世界里,陈四桥的“如史伯伯”这个安安稳稳的小康人家却在势利的村风中被播弄得摇摇晃晃。作者从钱眼里观世窥人。
“乡村小资产阶级的心理,和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表现在这篇《黄金》里的,在文坛上,似乎尚不多见。作者的描写手腕,和锐敏的感觉,至少就《黄金》而言,是值得赞赏的”,并希望鲁彦“用他的锐敏的感觉取描写乡村小资产阶级,把他的canvas扩展开来,那么,一定还有更好的成绩。”
——方璧《王鲁彦论》(1928年1月《小说月报》)2.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丘人。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将之殿后,并收录有《天二哥》《红灯》《新坟》《蚯蚓们》四篇,称其小说集《地之子》为“优秀之作”。
“……要在他的作品里吸取‘伟大的欢欣’,诚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却贡献了文艺;而且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
1926年,他将文坛对鲁迅的评论结集为《关于鲁迅及其著作》,认为鲁迅所表现出的战斗精神:“是必须的,新的中国就要在这里出现”,“我爱这种精神,这也是我集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他师承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满腔悲愤和同情,写出了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血与肉,生与死。“人间的酸辛和凄楚”,“用我的心细细地写出”(《地之子·后记》)。他的语言风格阴冷、残酷,他笔下的人间,闭塞、冷灰、残酷、阴森。他的笔下写尽了中国民间“卖妻”“典妻”“冲喜”“殡葬”“超渡”等陋习。典妻:《蚯蚓们》农民李小以四十串的代价卖掉妻子;《负伤者》吴大郎妻子被乡绅霸占,脚被砍伤,自己反被关押,警察逼他画押卖妻。冲喜:《烛焰》聪慧而美丽的少女翠儿被怜爱她的父母以“女儿毕竟是人家人”为由,把她嫁到夫家“冲喜”。夫为妻纲的宗法制度下女性价值的荡然无存。兵(匪)乱:《新坟》:守寡的四太太,理想是男婚女嫁。一场兵变,带走了她的一切,沦为乞丐,神经错乱,在紊乱、虚幻中寻找幸福,“女儿嫁了,媳妇娶了”。
“二十年代,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的,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
——刘以鬯《台静农的短篇小说》3.许钦文(1897-1984)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我的私淑老师。我可以算作他的私淑弟子”。
——(《<鲁迅日记>中的我·伴游杭州》)“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
—鲁迅《父亲的花园》:前后对比,萧条、败落的个人感伤,怀乡病者旧梦的破灭。《疯妇》:双喜妻。商业经济冲击,婆媳两代隔阂。在自然经济开始动摇、而陈规陋俗仍旧不变的乡村生活中妇女价值、命运的低贱。《石宕》:乡间采石人的命运,父死子随,兄死弟随。石工的惨死根本改变不了采石人的生活道路。《鼻涕阿二》:二胎女菊花受一切人的歧视。在家中如同奴婢——在女校,因恋爱被鄙视为“贱小娘”——种田的丈夫死后,被卖给钱师爷做妾——争宠而得宠,成为风雨人物——又被新相好所排挤,死后一切希望(在师爷的牌位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落空。
“松村底习惯上明明有着这一条:有力的就是有道理的”,“大家都因为她石‘鼻涕阿二’,所以她又供人差遣的义务的”,“是鼻涕阿二么?她怎么会好呢?”宗法制导致农村妇女:“歧视——畸形——毁灭”悲剧。4、“乡土小说”作家废名
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语丝社成员,以抒情见长的田园作家。小说集有《竹林的故事》、《桃园》、《莫须有先生传》、《枣》、《桥》等。
作者作品《竹林的故事
》《桥》
《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5.许杰(1901—1993)浙江天台人好胜斗狠、放荡不羁、执迷不悟、敢于路面的人物《惨雾》:以少女秋英的眼光看待玉湖、环溪两村的械斗,残酷血腥的火拼场面,恐怖紧张的气氛,新妇“香桂”的悲伤。私有观念、野蛮好斗的民风相结合所造成的悲剧。《赌徒吉顺》:县城的赌场、农村中的华堂与陋室,揭示了受金钱魅力和都市罪恶所影响的乡民心灵的变态与堕落。“我还是疗救自己吧——至少自己是可以安适的,快乐的过去”,典子。6.蹇先艾(1906-1994)贵州遵义人。
《水葬》:民国年间,文明的桐村尚有对小偷骆毛处以“水葬”的酷刑。而骆毛的母亲海望眼欲穿地盼儿子归来,村人却向她封锁了消息,麻木的精神与野蛮的乡俗相结合制造了一幕悲剧。《在贵州道上》:加班抬轿的“烂干人”赵世顺,从小当过“棒老二”,宁可抽鸦片也不理家,年前讨的老婆也跟人跑了,抬轿未到目的地便被军队捉住处决了。闭塞、野蛮和原始的地域,愚昧、落后的乡风。7.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
他创作时间不长,却留下不少表现华南闭塞乡村土绅与乡民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活剧的作品。如讽刺性小说《怂恿》的创作就比较圆熟。
《怂恿》:围绕肉猪买卖,展现一个恶霸豪绅当道的乡村社会,暴露了他们的凶恶、阴险和鱼肉百姓。裕丰肉店——政屏——牛七。“彭家煌的独特的作风在《怂恿》里已经圆熟。这时候他的态度是纯客观的。在这几乎称得上是中篇的《怂恿》内,他写出朴质善良的一对夫妇夹在‘土财主’和‘破靴党’之间,怎样被播弄而串了一出悲喜剧。浓厚的‘地方色彩’,活泼的带着土音的对话,紧张的‘动作’,多样的‘人物’,错综的故事的发展,——都使得这一篇小说成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五四乡土小说的意义1.突破了写知识青年的狭小天地,拓展了五四小说的题材领域;2.改变了“问题小说”创作上的流弊,在人物、场面、细节描写上强化了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3.标志着新文学作家关注目光的转向:转向社会、转向农民、转向客观写实,加强和巩固了现实主义在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四、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抒情小说
一、“自叙传”抒情小说概说:
1.界定:
通过塑造一个“自我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来着重抒发作家强烈的主观情感,并以情感来打动读者的小说。其美学追求为“主情主义”(郭沫若)。主要作家:主要集中在创造社作家群,主要有郁达夫、郭沫若、叶灵凤、张资平、冯沅君等。受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活动”。
“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作风格受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20世纪初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暴露个人私生活的灵肉冲突以及变态心理,作为向封建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作为创作流派,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2.产生背景:五四新旧交替的时代造成了青春情绪的激荡;个人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作家个性意识的增强;西方浪漫主义“主情文学”的影响。《沉沦》《茑萝集》《达夫游记等》12卷本《郁达夫文集》《沉沦》《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最为有名。
《沉沦》是郁达夫的第一个小说集,也是新文学运动以来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第五讲自我抒情小说
《沉沦》八节内容概括引子自怜的画像和对爱情的企盼自述家世忏悔自慰的习惯窥浴→逃出旅馆搬到梅园→偷听男女幽会酒馆寻妓酒醒后的悲悔、跳海自杀解读《沉沦》悲剧:既是主人公的性格悲剧,也是弱国子民的悲剧,是因国家的衰弱和民族歧视而造成的性格悲剧。弱国子民的自惭和爱的渴求相互交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心理刻画和宣泄式的自白,在家乡和日本的求学经历。灵魂堕落的过程。抒情色彩、夹带感伤情绪:渴望(友谊和爱情)与结果(屈辱和歧视)→孤独自卑→绝望厌世→沉沦→毁灭青春期的忧郁和因情欲问题而引起的心理紧张的大胆描写极具突破性,也因此被视为自我暴露的作家。
“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想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得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郭沫若《论郁达夫》“郁达夫的作品又喜欢尽量地表现自身的丑恶,又给了颓废淫猥的中国人一个初次在镜子里窥见自己容颜的惊喜。”
——苏雪林《郁达夫及其作品》郁达夫小说中的苦闷:1.“生”的苦闷:
主人公大多或求学、或失业,流浪漂泊,生活困顿,处于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境地,靠卖文、卖书或典当度日。《银灰色的死》典卖亡妻的戒指和旧书;《茑萝行》经常失业、无力养家,害得妻子投河自杀;《春风沉醉的晚上》到处搬家、靠稿费添置衣服;《零余者》“袋里没钱,心头多恨”。
2.“性”的苦闷:
“性欲和死,是人生的两个根本问题,所以以这两者为题材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一般其他作品更大。”(郁达夫《敝帚集·文艺鉴赏上的偏爱价值》)人的合理要求和本能欲望被压抑,而导致同性恋、性病态、自戕自虐甚至是自杀。
郁达夫在作品中大胆的展示“性的苦闷”,抒写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是在个性解放的意义上来肯定人的感性要求和本能欲望,是对封建禁欲主义和虚伪的传统道德以及国人矫饰习气的强烈冲击,渴望人的合理欲望、人的生命意识得到满足和实现。
3.“社会”的苦闷: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烟厂女工生活:“早晨七点钟起,晚上六点钟止,中上休息一个钟头,每天一共要作十个钟头,少作一点钟就要扣钱的。”
《薄奠》中人力车夫的贫苦与早衰:
“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五十多岁的光景,但他自己说今年只有四十二岁。”“他说洋价涨了一个铜子,而煤米油盐,都要涨一倍。洋车出租的东家特别狡诈……”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在我的一辈子里面,我老是发觉我的位置给人家占去了”‘“我就像轮子里面的松鼠那样打转。”
——屠格涅夫《零余者日记》“在许许多多的古今大小的外国作家里,我觉得最可爱,最熟悉,同他的作品交往得最久而不会生厌的,便是屠格涅夫。”
——郁达夫《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
1.“零余者”的基本特性:
①具有某些现代意识和特异的个性以及过人的才华,而不被社会所容,被抛出了原来社会的既定轨道;②性格较为软弱,意志不坚定,对社会无力反抗,在社会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③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与无所归依感。
2.实例:“妻子我不去娶,别人会去娶;儿子我不去生,别人会去生;国家我不去救,别人会去救。于家庭;于社会;于祖国,我便是一个十足的零余者”(《零余者》);“人类中最不幸最孤独的一个”,“我是四海一身,落落寂寂,同枯燥的电杆一样,光泽泽的在寒风灰土里冷颤”,“这半边剪刀,物件虽是物件,然而因为中心点已经失掉,用处是完全没有的”(《十一月初三》);
3.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分析:身份(低下):弱国子民的留学生、畸形都市的落魄文人、生活在水平线以下的清苦教师、沦落到贫民窟中的失业者、流浪者。性格(对立矛盾与灵肉冲突):慷慨激昂又软弱无能,热爱生活又逃避生活,积极向上又消极隐退,愤世嫉俗又随波逐流,追求美好的爱情却又渴望满足一时的性欲,自负多才又自轻自贱。
生活状态:神经纤细敏感,情绪起伏不定,沉溺酒色,放浪形骸,或遁行山水,拥抱大自然,或自虐、自戕、自杀。
精神状态:同社会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污浊势力同流合污。不断反省、拷问自我,结果是灰心绝望,颓唐堕落,沉沦下坠。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是遭到社会现实的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而用畸形变态的方式来对抗社会。郁达夫小说与日本“私小说”的关系“私小说”是日本近代小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作家的身边琐事为题材,大胆地描写灵与肉的冲突。1921—1926年间,风靡日本。代表作家作品有:田山花袋《棉被》(私小说之鼻祖);葛西善蔵(“看了葛的小说二短篇,感佩得了不得”)佐藤春天(“在日本现代的小说家中,我所最崇拜的是佐藤春天了。他的作品中的第一篇要推他的出世作《病了的蔷薇》即《田园的忧郁》了”)。
郁达夫突破了“私小说”多写身边琐事的局限,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创造性发展。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得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郁达夫小说的特征1.着重表现自我,具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
“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起初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将来大约也是不会变的。我觉得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作品里的自我主义是决不能丧失的。”
※艺术化的自我:“我”,“他”,Y,伊文,黄仲则,于质夫,文朴等主人公,他们飘泊身世、不幸的遭遇、感伤的性情,苦闷的情怀,都直接取材于作家本人的经历、遭遇和心情,并基本与作者的生活轨迹相吻合,是作者的一种艺术外化(自叙传并不等于自传)。
“除了作家的之外,实在另外也并没有比此再真切的事情”,“只想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2.着重宣泄情感,具有感伤的抒情格调;为了抒情的需要,作家忽略了小说人物的刻画、情节、结构完整;
萧索枯败的自然风景;浓烈的悲剧色彩;感伤的艺术境界;感伤、病态、畸形、颓废的美学追求。自我形象(时代“受伤的孩子”)。性的苦闷、青春的伤感、弱国子民的自卑。
孤独、敏感、脆弱、自卑、内省、正义感、同情心,愤世嫉俗;(传统文人)感伤、忧郁、空虚、自恋、颓废、沉沦、自虐、堕落;(西方颓废派,decadence.)热爱大自然,逃避,归隐,疗伤。(儿时经历、自然主义、私小说)3.着重心理剖析,开掘灵魂深层。
潜意识、性心理、变态心理;自由联想,时空跳跃、倒错、交叉。作家毫不忌讳自己的弱点,毫不回避自己的创伤,而乐意于自我暴露,大胆的展示自我灵魂最隐秘甚至是污秽的角落。4.按情绪流动和心理变化来展开叙事。
追求合理的人生——合理追求的幻灭——绝望沉沦和自戕。5.美学风格。
感伤的美、病态的美、颓废的美。
四、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一、庐隐(原名黄英1898—1934):悲哀、苦闷与愁怨1.早期问题小说,与冰心齐名。
“她向‘文艺的园地’跨进第一步的时候,她是满身带着‘社会运动’的热气的。”(茅盾《庐隐论》)文研会骨干,从问题小说转向自叙传小说,《海滨故人》(1923)为标志,通过露莎等女性的故事,关注女性心态和命运,是早期最具女性自觉意识的作家。2.抒情性小说
1921年以后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生活为蓝本,写出了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以及中篇《海滨故人》,才真正显示出她的个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是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表现知识女性的爱情生活和内心苦闷:“我是努力想打破人们的迷梦,揭开欢乐的面具”(《庐隐自传》)
3、1931年创作以好友石评梅与高君宇恋情为题材的凄绝哀艳长篇小说《象牙戒指》。4、庐隐的小说叙述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同时也嫌单调,少含蓄。叹号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容量,相对削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她喜穿插日记、书信,重视哀切动人的环境气氛烘托,甚于对人物性格的刻接,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
《丽石的日记》:日记体小说。主人公丽石神经纤敏,感情丰富,但在污浊的社会中倍感压抑、苦闷。美好的爱情难以实现,结婚之后更觉无聊,女友之间的恋情又不现实。“寂寞益我苦!无聊使我悲!渴望增我怒!”最后抑郁而死。
《海滨故人》(代表作):自传体。通过对露沙等五位青春朝气的女大学生“人生聚散无定”的遭际(“愁怨日多,欢乐时少“),展示时代女性的精神饥渴,抒发自己的人生苦闷,表达对封建礼教的愤懑之情。
《曼丽》、《玫瑰的刺》、《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等都着重描写自我的心境,抒发自我的苦闷情感。二、冯沅君(1900-1974):情爱与母爱的纠缠
冯沅君,笔名淦女士,原名冯淑兰,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妹。非创造社成员,代表作《隔绝》、《隔绝之后》发表在《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上。袒露内心情感,写男女性爱,纯洁庄重,有情无欲。
短篇小说集《卷葹》(《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慈母》)
1.对真挚纯洁爱情大胆热烈地追求。《旅行》:“我们的目的却要完成爱的使命”,“我们所要求的世界是要清明的月儿和灿烂的星斗作盖,而莲馨花满地的。”,“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与其作已经宣告破产的礼法的降服者,不如作个方生的主义真理的牺牲者。”总而言之,无论别人怎样说长道短,我总不以为我们的行为是荒谬的。退一步说,纵然我们这行为太浪漫了,那也是不良的婚姻制度的结果,我们头可断,不可负也不敢负这样的责任。“2.对绝对、神圣母爱的表现以及两者的纠缠、矛盾:《隔绝》:“我爱你,我也爱我的妈妈,世界上的爱情都是神圣的,无论是男女之爱,母子之爱。试想想六十多岁的老母六七年不得见面了,现在有了可以亲近她老人家的机会,而还是一点归志没有,这算人吗?”《隔绝之后》:“我爱你,我也爱我的爱人,我更爱我的意志自由,在不违背我后二者的范围内,无论你的条件试怎样苛刻,我都可以服从”3.细腻的女性心理刻画。“那‘我很想拉他的手,但是我不敢,我只敢在间或车上的电灯被震动而失去它的光的时候,因为我害怕那些搭客们的注意。可是我们又自己觉得很骄傲,我们不客气的以全车最尊贵的人自命。’这一段,实在是五四运动之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不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真实的写照。”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三、丁玲(1904-1986):执拗的女性命运探寻者
《在黑暗中》(《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在暑假中》《阿毛姑娘》)
“我那时为什么去写小说,我以为是因为寂寞,对社会的不满,自己生活的无出路,有许多话需要说出来,却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园区门卫招聘协议
- 医药企业运营总监聘用协议
- 市场部个人培训小结
- 旅游设施建设合同样本
- 传统产业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 移动通信公司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 2022年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2年大学机械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D卷-含答案
- 互联网企业协议休假管理办法
- 2022年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大学物理二月考试题D卷-含答案
- 第19课《小站》课件(共18张)(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年幼儿照护及养育初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高中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主题班会课件
- 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
- 行业变革下的专业知识更新与迭代
- 内蒙古自治区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二会考)英语真题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5篇)
- 房屋租赁运营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三章地图数学基础
-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 家长会课件:陪伴的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