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三角形综合解答训练(二)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三角形综合解答训练(二)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三角形综合解答训练(二)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三角形综合解答训练(二)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三角形综合解答训练(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三角形综合解答训练(二)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6,将边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θ(0°<θ<120°)得到线段AD,连接CD,CD与AB交于点G,∠BAD的平分线交CD于点E,点F为CD上一点,且DF=2CF.(1)当∠EAB=30°时,求∠AEC的度数;(2)当线段BF的长取最小值时,求线段AG的长;(3)求△ADE的周长的最大值.2.在△ABC和△DBE中,CA=CB,EB=ED,点D在AC上.(1)如图1,若∠ABC=∠DBE=60°,求证:∠ECB=∠A;(2)如图2,设BC与DE交于点F.当∠ABC=∠DBE=45°时,求证:CE∥AB;(3)在(2)的条件下,若tan∠DEC=时,求的值.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AC>2AD.智慧小组的证法如下:证明:如图2,延长AD至E,使DE=AD,∵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BDE和△CDA中∴△BDE≌△CDA(依据一)∴BE=CA在△ABE中,AB+BE>AE(依据二)∴AB+AC>2AD.任务一: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依据1:;依据2:.归纳总结:上述方法是通过延长中线AD,使DE=AD,构造了一对全等三角形,将AB,AC,AD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任务二:如图3,AD是BC边上的中线,AB=3,AC=4,则AD的取值范围是;任务三:如图4,在图3的基础上,分别以AB和AC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ABE中,∠BAE=90°,AB=AE;Rt△ACF中,∠CAF=90°,AC=AF.连接EF.试探究EF与A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BC,垂足为G,且AD=AB,∠EDF=60°,其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1)求证:△ABD是等边三角形;(2)若DG=2,求AC的长;(3)求证:AB=AE+AF.5.(1)①如图1,△ABC、△EC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E在线段AB上,∠ACB=∠ECF=90°.求证:△ACF≌△BCE;②如图2,当AE=,BE=3AE时,求线段CG的长;(2)如图3,∠BDC=∠CAD=30°,∠BCD=90°,AB=2,AD=4,求AC的长.6.如图,在Rt△ABC中,∠ACB=90°,AB=20,BC=1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过点P作PQ⊥AB交AC或BC于点Q(点Q与点A、B、C不重合),以PQ为斜边作Rt△PQR,其中∠RQP=∠B,且点R与点C始终在直线PQ的同侧.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AC的长是.(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R的长.(3)当点R落在∠ABC的平分线上时,求t的值.(4)M为边AB的中点,点R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N,当直线MN与△ABC的边平行时,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7.在等腰△ABC中,AB=AC=2,D,E两点在△ABC边上运动.(1)如图1,当∠BAC=120°时,D在边BC上,E在边AC上,BD=CE=2,求△ADE的面积.(2)如图2,当∠BAC=60°时,D在边BC上,E在AC延长线上,BD=CE,连接AD、BE,取BE中点F,连接CF,H为CF上一点,G为AD上一点,连接BG、HG,且满足CH=AG,求证:∠BGH=60°.(3)如图3,当∠A=90°时,D在边AC上,E在边AB上,连接DE,求CD+DE的最小值.8.如图,在△ABC中,AB=4,BC=8,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CE=3,连接AE.(1)求证:△ABE是直角三角形;(2)求△ACE的面积.9.如图,在△ABC中.(1)如图①,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①猜想BE与CD的数量关系是;②若点M,N分别是BE和CD的中点,求∠AMN的度数;(2)如图②,若分别以AB、AC为边作△ABD和△ACE,且AD=AB,AC=AE,∠DAB=∠CAE=α,DC、BE交于点P,连接AP,请直接写出∠APC与α的数量关系10.如图所示,△ABC中,AB=AC,∠BAC=90°,点D为AB上一点,过点B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A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CE于点F.(1)如图1,求∠AEC的度数;(2)如图2,连接BF,且∠ABF﹣∠EAB=15°,求证:BF=2CF;(3)如图3,在(2)的条件下,G为DF上一点,连接AG,若∠AGD=∠EBF,AG=2,求CF的长.11.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如图1,M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以AM和BM为斜边在AB同侧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AM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MD,连接CD.取AB中点E,CD中点F,连接EF.猜想验证:(1)如图2,当点M与点E重合时,试判断EF与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延伸探究:(2)如图3,当点M与点E不重合时,问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AB=2cm,线段EF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ABC中,AB=AC,∠ABC=α,过点A作直线MN,使MN∥BC,点D在直线MN上(不与点A重合),作射线BD,将射线BD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后交直线AC于点E.(1)如图1,点D在射线AN上,α=60°,求证:AB+AD=AE;(2)如图2,点D在射线AN上,α=45°,线段AB,AD,AE之间又有何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3)若α=30°,∠ABE=15°,BC=4,请直接写出线段AD的长13.在Rt△ABC中,∠ACB=90°,AC=BC,D,E分别是射线CA,射线BC上的动点,且满足AD=CE.连接DE,过点C作DE的垂线,垂足为F,CF交射线AB于点G.(1)如图1,当点D,E分别为线段AC,BC中点时,求证:DE=CG;(2)如图2,当点D,E分别在线段AC与BC上运动时,用等式表示线段AG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已知AC=2,当点D,E分别在线段CA与BC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若DF=4EF,直接写出此时线段CG的长.14.如图,AB∥CD,AB=BC=BD=20,cos∠ABC=,动点F在线段CD上,连接AF交线段BC于点P,在线段CD上取一点Q,使DQ=BP,连接BQ,使直线BQ交直线AF于点E.(1)求点B到CD的距离;(2)求线段BP的最小值;(3)是否存在点P,使△BP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B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1)如图①,△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E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和AE,直线BD,AE相交于点P.则线段BD与AE的数量关系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