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必下课件之切诊_第1页
中医诊断必下课件之切诊_第2页
中医诊断必下课件之切诊_第3页
中医诊断必下课件之切诊_第4页
中医诊断必下课件之切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必下课件之切诊

第一节

脉诊概述

脉诊:又称“切脉”,是指医生用手指切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了解和判断病证的一种诊病方法。脉诊的历史渊源:始见于《内经》,充实于脉经。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心脏搏动→●脉道通利→●血液充盈

→五脏功能→●气推动功能◆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脉◆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运行◆脉象正常的前提条件:

五脏协调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脉诊的部位

1、三部九候法(遍诊法)

三部

九候

相应经脉和穴位

诊断意义

上部(头)

天地人

足少阳经(两额动脉)太阳穴足阳明经(两颊动脉)巨髎穴手少阳经(耳前动脉)耳门穴

了解头额及颞部的病痛了解口腔、牙齿情况了解目和耳情况

中部(手)

天地人

手太阴经寸口部的太渊穴、经渠穴手阳明经合谷穴手少阴经神门穴

了解肺的情况了解胸中之气了解心的情况

下部(足)

天地人

足厥阴经五里或太冲穴足少阴经太溪穴足太阴经箕门穴或冲阳穴

了解肝的情况了解肾的情况了解脾胃的情况

2、三部诊法

◆切人迎、趺阳----候胃气

◆切寸口----候十二经气

3、寸口诊法①寸口位置是指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的部位。

②独取寸口的意义◆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十二经脉汇聚之处------反映经脉气血的运行◆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汇聚于肺------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衰◆寸口脉位表浅,易于切按,位于腕后------便于检查③寸口的分部、候脏腑分为寸、关、尺:以桡骨茎突为标志桡骨茎突内侧-----关

关前------------寸

关后------------尺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要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相区别。寸口分候脏腑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著作

寸左右

关左右

尺左右难经心、小肠

肺、大肠

肝、胆

脾、胃

肾、膀胱

肾、命门

脉经心、小肠

肺、大肠

肝、胆

脾、胃

肾、膀胱

肾、三焦

景岳全书

心、心包络

肺、膻中

肝、胆

脾、胃

肾、膀胱、大肠

肾、三焦命门小肠

医宗金鉴

心、膻中

肺、胸中

肝膈胆

脾、胃

肾、膀胱、小肠

肾、大肠

寸左右关左右尺左右心膻中

肺胸中

肝胆膈

脾胃

肾膀胱小肠

肾大肠

现在寸、关、尺分候脏腑多以下表为标准:(二)诊脉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诊脉的时间2、每次诊脉的时间3、平息定至4、病人体位5、指法①布指调指要领

●三指平齐

●中指定关

●布指疏密得当

②常用指法﹡举法﹡按法﹡寻法﹡总按﹡单按三、脉象要素及平脉特征(一)脉象要素

位数形势

◆脉位◆至数

◆脉力◆流利度

◆紧张度◆均匀度◆脉长◆脉宽(二)正常脉象特点

脉象特征临床意义有胃:从容、和缓、流利脾胃功能强健

有神:节律整齐、柔和有力气血充足,心神健旺

有根:沉取有力、尺脉明显肾气旺盛,肾精充盈

(三)平脉的生理性变异1、四季气候2、地理环境3、年龄4、性别5、体格6、情绪7、劳逸8、饮食9、脉位生理性异位(斜飞脉、反关脉)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一)脉位分类浮脉:轻按即得,重按反减

---主表证、主虚阳外越证(病重)、可见于体瘦而脉位表浅的健康人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里证、可见于体胖脉位较深的健康人(二)脉率分类迟脉: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至(<60次/分)---主寒证(有力为寒凝,无力为阳虚)数脉: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主热证、可见于正常人处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三)脉宽度分类洪脉:脉形宽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主气分实热证、可主邪盛正虚、夏季正常脉象稍显洪大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可主湿证

(四)脉长度分类长脉:脉体过长,超过寸、关、尺三部---主阳证、实证、热证亦可见于健康人短脉:脉体过短,不及寸部或尺部

---主气病(气虚、气滞)(五)脉力度分类虚脉:轻按无力,重按空虚--主一切虚证

气血亏虚---脉细无力、阴虚------数而无力阳虚------迟而无力实脉:脉来充盛有力,来盛去也盛轻按重按皆然

---------主一切实证(六)脉流利度分类滑脉:脉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痰饮、食滞、实热证主孕脉、亦见于健康的青年人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脉细而迟

---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七)脉紧张度分类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强硬,应指有挺直感和劲急感

---主肝胆病、痛证、痰饮老年正常人脉多带弦象濡脉:浮细而软,如絮浮水,轻按即得,重按不显

---主湿证、精血亏少(八)脉均匀度分类代脉:缓而时止,止有定数

---主脏气衰微亦可见于痹证、跌打损伤、惊恐促脉: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阳盛热结,里热兼瘀血、痰浊、宿食等邪内阻,亦主脏气衰败,阴亏血少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阴盛气结五、相兼脉和真脏脉(一)相兼脉28脉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脉象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情况。因此,相兼脉肯定是复合脉,但复合脉不一定是相兼脉。相兼脉的主病,一般是组成此相兼脉各脉主病的相加。(二)真脏脉1、概念:

凡疾病危重阶段所出现的脉无胃、无神、无根者,即为真脏脉。又称“败脉”、“绝脉”、“死脉”。2、基本类型:⑴无胃之脉:脉无冲和、应指坚搏⑵无根之脉: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⑶无神之脉:脉率无序,脉形散乱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一)诊妇人脉月经脉――脉略滑数妊娠脉――滑数冲和,尺部尤显死胎脉――脉沉涩无力临产脉――尺脉紧数,中指顶节两旁脉动明显(二)诊小儿脉一指定三关,3岁以内小儿以望指纹代替脉诊,脉象一般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紧七、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

(一)脉诊的临床意义1.探求病因2.确定病位3.判断病性4.判断病情的进退和预后(二)脉症顺逆与从舍脉症顺逆:指脉与症在病机上的一致与否。脉症相应:通常情况下,疾病所表现于外的症状和脉象在反映疾病本质方面是一致的。脉症不相应:①舍脉从症:真症假脉的取舍。②舍症从脉:真脉假症的取舍。第二节按诊概述

按诊是医生用是手摸、触、推、按病人的某些部位,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等情况的一种方法。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1.体位:2.手法:触、摸、按、叩(直接叩与间接叩)3.注意事项:举止大方、态度端正、手法柔和、医患合作。二、按诊的内容(一)按肌肤:1.诊寒热:以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一般而言,皮肤不热多为阴证;皮肤灼热多为阳证。2.诊润燥滑涩:以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的盛衰。肌肤滑润为气血充盛;肌肤甲错为血虚失荣或瘀血所致。3.诊疼痛:按之痛减多为虚证;硬痛拒按多为实证。4.诊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多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多为气肿。5.诊疮疡: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来判断证之阴阳寒热。(二)按手足:通过触摸病人手足部位的冷热,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热证见手足热者,属顺侯;热证反见手足逆冷者,属逆侯。手足背热甚者,多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甚者,多为内伤发热。额上热甚于手心热者为表热;手心热甚于额上热者为里热。小儿指尖冷主惊厥;中指独热主外感风寒;中指指尖独冷者,为麻痘将发之象。(三)按胸胁:

主要是用于诊察心、肺、肝、胆等脏腑的病变。包括按胸部和按胁部两部分。按胸部可以了解心肺及虚里的病变情况。前胸高起,叩之膨膨然,其音清者——多为肺胀。按之胸痛,叩之音浊者——常为饮停胸膈或痰热壅肺。按虚里可测知宗气之强弱,疾病之虚实。虚里搏动迟弱——多为心阳不足。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为心气衰竭。按胁肋主要是了解肝胆疾病。胁痛喜按,胁下按之空虚无力——为肝虚。胁下肿块,刺痛拒按为气滞血瘀。右胁下肿块,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应警惕肝癌;右胁胀痛,摸之热感,拒按者——多为肝痈。

(四)按脘腹

胃脘痞满,按之较硬而痛者属实证——为实邪聚结胃脘;按之濡软无痛者属虚证——主胃腑虚弱;按之有形而胀痛,推之辘辘有声——为胃中有水饮。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者——为水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