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_第1页
第31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_第2页
第31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_第3页
第31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_第4页
第31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讲管理思想的演变第31讲管理思想的演变第31讲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剖析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介绍各种不同管理思想的特点及其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对中国的管理发展历史和现状作大致描述对管理的发展趋势作简要介绍前言管理思想是人们对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管理思想是指导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管理思想的正确及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及效益。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日、中、美三国企业不同)管理思想的产生及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西方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3.1西方管理思想的整体图像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通过这些建筑可以发现:没有良好的管理,是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工业革命之前天主教会可按照教义和信徒的虔诚来组织和管理它的财产;军队可通过严格的等级纪律和权力结构管理大批的官兵;政府机构可依据法规和军队力量来实施其统治;家庭则可通过亲情和家法实施管理。没有对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迫切需要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系统研究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生产基本组织的变革,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以前传统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新制度下的管理人员不能用以前的任何一种管理办法来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这些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理论研究开始出现。

3.2主要管理流派思想经验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1、经验管理思想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素质。要学会管理必须基于管理实践。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和明兹伯格(HenryMintzberg)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1909--2005)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经理角色学派创始人

——明兹伯格亨利·明茨伯格(1939-)明兹伯格“管理不是科学”、“管理不是专业”,“管理更多时候是一种艺术”。“管理是一种实践,它将大量的技巧(经验)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所有管理的工作核心就是执行我们介绍的所有这些角色。不同管理者的风格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是差别不在于这些角色的执行是否到位,而在于管理者倾向于扮演什么角色,以及这些角色的具体执行过程。”

《管理工作的本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管理者而非MBA》,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2、科学管理思想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更重要地是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活动和组织。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官僚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管理要走向科学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这就要求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和一些管理制度。

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勒认为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

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例外管理标准化程序化计件制管理职业化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费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

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法约尔的卓越贡献在于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3项革命性内容:第一,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原则。第二,提出了适合于人类的一切组织的管理职能论,它不仅适合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宗教组织等。第三,在学院和大学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主要著作:《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亨利·法约尔(1841~1925)

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古典管理理论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理论大师之一,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官僚组织结构理论”,或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马克斯·韦伯(1864-1920)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研究重点:如何提高效率泰勒注重于工人劳动效率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标准化和例外管理等。法约尔着眼于管理效率的提高——管理的五大职能和管理十四条原则。韦伯注重组织整体效率提高——官僚组织主张用科学代替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和基本管理原则。提出了从技术上而言效率最高的组织结构形式。管理专业化、职业化主张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分离。主张进行专门的管理专业教育。主张管理工作应该职业化。

3、行为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其劳动生产率受到社会的、心理的和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代表人物:梅约————社会人观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麦克雷戈——X理论和Y理论

行为科学的创始人——梅奥“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和‘生物人’,而人更主要的是‘社会人’”,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企业中除了存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主要著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

霍桑实验1、什么是霍桑实验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2、霍桑实验是行为心理学的重大突破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3、实验背景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霍桑实验一、照明实验。时间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二、福利实验。时间是从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实验目的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及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霍桑实验

三、访谈实验。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而工人认为这些并不重要。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四、群体实验。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深入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思考1、霍桑实验得到哪些结论?2、霍桑实验存在哪些不足?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具体到管理领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而且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人的需要的金字塔,除了低层次的基础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而外,还有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推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

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麦格雷戈

1948~1954年,麦格雷戈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其后,他在1960年11月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TheHumanSideofEnterprise)一文,提出了“X理论—Y理论”。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观点叫做X理论。X模式假定人性丑恶,人们基本上厌恶工作,对工作没有热诚,如非必要就会加以逃避。人类只喜欢享乐,凡事得过且过,尽量逃避责任。Y理论假定人性本善,认为一般人在本质上并不厌恶工作,只要循循善诱,雇员便会热诚工作,在没有严密的监管下,也会努力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感。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

行为管理思想的特点行为管理思想的特点在于改变了人们对管理的思考方法,它把人看作是宝贵的资源,强调从人的作用、需求、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其对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如何处理好人及人之间的关系、做好人的工作、协调人的目标、激励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4、定量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认为: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只有致力于定量化,才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效率及效益。定量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定量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分支:管理科学、作业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案例11914年,兰彻斯特完成了一篇关于战斗的数学模型论文,建立了战斗损耗方程,第一次应用微分方程分析兵力及胜负关系,定量地论证了集中兵力原则的正确性。他用现代数学来研究红蓝双方兵力损耗,经他计算,假设红方人数100人,蓝方80人,在天时地利人和、战术武器装备条件均等的情况下,当蓝方被全歼,红方应剩60人。案例2真正将运筹学用于实战的是在二战期间,当时盟国成立了运筹小组。1940年8月,挪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莱凯特带领11名人员,成立了第一个运筹学小组,其中只有一名军官,其他人都是自然科学学者,包括2名数学家、2名理论物理学家、1名测量员、1名天体物理学家、3名生理学家。他们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评估战斗效能,提出战术建议。较为著名的事例有:通过舰载炸弹、飞机投射炸弹试验研究,将深水炸弹的爆炸深度从35英尺加深到70英尺,使德军潜艇被炸沉数成倍增加。有趣的是,由于第一个运筹小组人员来自不同学科,所以当时人们把这个小组戏称作"布莱凯特马戏团"。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惟一的管理学家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1916-2001)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在管理学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管理的决策职能。“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的第二个贡献是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并提出了人有限度理性行为的命题和“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有限理性机制:其一是搜索;其二是寻求满意。”(博弈囚徒理论、智猪博弈、KFC和M店面选址)

西蒙----司马贺的故事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来寻求最优答案;各种可行方案均是以效益作为评判的依据;广泛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管理手段。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各种情景式决策(疾病扩散推演)时代的发展,要求管理人员改进他们的决策方法和管理方法,寻找合理分配和应用资源的更好的方法,因此定量管理思想在管理决策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计划和控制决策中。

5、权变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及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及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权变管理思想主要包括系统理论、权变理论、过程理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弗雷德·菲德勒的《让工作适应管理者》、孔茨和奥·唐奈合著的《管理学》。

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巴纳德出生于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1906~1909年期间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由于拿不到一项实验学科的学分,1909年未拿到学位的巴纳德离开哈佛大学,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巴纳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还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和社会活动家。巴纳德在漫长的工作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而且还广泛地学习了社会科学各个分支。1938年,巴纳德出版了著名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此书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之作。1948年,巴纳德又出版了另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组织及管理》。巴纳德的这些著作为建立和发展现代管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巴纳德成为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系统理论系统是相互依赖的各部分以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大学也是一个系统,学生就是产品)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资源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向环境提供产品或劳务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权变管理理论创始人----菲德勒出生于191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移居伊利诺伊州,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群体效能研究实验室主任,直到1969年前往华盛顿大学担任心理学及管理学教授。他从1951年起由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70年代提出了“权变领导理论”。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及方法。主要著作和论文包括《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过程学派代表人物——孔茨孔茨在管理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他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的研究上。他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