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级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基础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作的意象、意境、情感提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诗作神韵、气势、风格共鸣
因声求气:因:依据;声:声律(节奏、平仄、押韵);求:探求;气:诗的精髓。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吟咏诗韵: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玩味,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因声求气诗句的节拍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
2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
22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四言诗的节拍:“2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词曲的诵读,一般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
五字句中有上122式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有/暗香/盈袖”;
七字句中还有上322式的,如周邦彦《满庭芳》中“不堪听/急管/烦弦”;
八字句中有1223式的,如辛弃疾《木兰花慢》中“正/江涵/秋影/初雁飞”;
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十字句中有343式的,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总之,节拍的划分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来进行。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
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白居易七古《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七古《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诗歌的格律(平仄押韵对仗)因声求气1、古汉语四声:平、上(shǎng)、去、入2、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3、平声和仄声:
A平声:阴平,阳平。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
B仄声:上声,去声,入声如:“忍”为上声,“禁”为去声。
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
入声:汉语调类之一,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平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ya小桥流水人家jia古道西风瘦马ma夕阳西下xia断肠人在天涯ya可以看到,每个拼音的后面都会有a的韵母,这就是韵脚。韵脚是指每一句诗中押韵的字的韵母,一般要相应延长。韵脚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其他两联用不用对仗悉听尊便。
5,律诗各联的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近体诗:唐代以后逐渐形成的律诗、绝句。律诗吟咏诗韵: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玩味,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形式节奏例句四言诗二/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五言诗二/一/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二/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二/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七言诗二/二/二/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二/一/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㈠把握诗歌的节奏美①轻快型语调轻松快捷,声音形式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节少,词的密度大。多用来表示欢快、欣喜、愉悦、诙谐的情感。②凝重型话语凝重,声音较低。音强而着力,多抑少扬,音节多,多用来表示严肃、庄重、沉思的意味。
③低沉型语势下行,句尾落点多显沉重,音节拉长,声音偏暗,多用来表示悲痛、伤感、哀悼的感情。④高亢型语速较快,步步上扬,声音多重少轻,多连少停,语调高昂。常用来表现热烈、豪放、激昂、雄浑的气势。⑤舒缓型语调舒展自如,语节多连少顿,声音较高但不着力,用来描绘幽静、淡雅的场景,表达平静、舒展的心情。⑥紧张型语速快,多扬少抑,多重少轻,声音较短,气息急促。表达紧急、气愤、激动的情绪。(二)定准诗歌的基调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诵读:爱的感情:气徐声柔。语速——说话时吐字的快慢。
朗诵的速度,大体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情形。
决定语速的因素:
a.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慢读.b.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慢读.
c.辩论,争吵,急呼,宜快读;闲谈,絮语,宜慢读._
d.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慢读.(三)合理调控朗诵的速度
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
(1)平调(→)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陈述、说明的句子可以用平直调,表示庄严、严肃、悲痛、冷淡、沉重、思索等感情。
(2)升调(↗)句子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调明显上扬。表示疑问、反诘、号召、兴奋、惊讶等感情。
(3)降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句末音节说得低而短促。表示坚决、赞扬、祝愿,请求沉痛、惭愧等感情。
(4)曲调(↗↘)句子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或者末一二个音节音调曲折并且拖长。疑问句、陈述句可以用曲折调,表示惊讶、意外、讽刺等感情。(四)把握语调的高低变化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成分称为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
①一般短句里的谓语②名词前面的定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状语④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语
(2)强调重音又叫逻辑重音或感情重音,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强调重音在语句中并没有固定的位置,完全是根据语意的需要而定的。(五)合理把握声音轻重
重音
回忆一下你读诗的时候,通常什么地方需要重读?
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要重读。红杏枝头春意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明月几时有?拖长音朗诵时在哪些地方需要拖长声音呢?结句的末字,往往延长,能表现出一种余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漳州一中黄安娜阁
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正音①景:yǐng日光;②霁:jì雪止;
节拍
2---2--1---22---2--1---2押ao韵偶句押韵对仗:
颔联“五更”与“三峡”、“鼓角”与“星河”名词相对,“声悲壮”与“影动摇”主谓结构的词组相对;颈联“野哭”与“夷歌”、“千家”与“数处”名词相对,“闻”与“起”动词相对,“战伐”、“渔樵”名词相对;感情:伤乱思乡孤寂悲涼“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写作背景赏析诗文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技、效)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意境型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意境型答题模式
方法: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技、效)+剖析作者思想。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歇的寒宵,诗人对此倍感凄凉寒怆。赏析诗文岁暮:指冬季。明写时序,暗含自己已届暮年短景:指冬天日短。---光阴苦短。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万里飘泊之意。寒:心--寒天--寒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使用了什么技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达到怎样的效果。
炼字型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寻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真切地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看”字形象地写出了离别时的酸楚情态(步骤一:总说)。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步骤二:具体说明)。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表达效果)。(2)“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催”字是催促之意,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赏析诗文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听觉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视觉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雄浑伟丽之景--沉郁悲慨的心情。赏析诗文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颔联的妙处在于气象雄浑。拂晓之前,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上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组成一幅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赏析诗文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
颈联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使忧国忧民的诗人倍感悲伤。赏析诗文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技巧型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赏析诗文赏析诗文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也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艺术手法《阁夜》的写作特点:
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动”“卧龙跃马”
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
③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阁夜》的主旨: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诗歌的意境意境:雄浑开阔风格:沉郁顿挫感情:悲怆悲凉诗人的人格:忠君爱国
关心人民疾苦
忧国忧民吟咏诗韵我看到了
。
我听到了
。我想到了
。我感受到了
。1、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霜雪洒落地面,蔓延到天边;我看到了壮观无比的星河倒映江中,碎影摇曳不定。2、我听到了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悲壮;寂寂深夜,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荒芜的边境上,渔樵的歌声在凄凉的悲唱。3、我想到了时光飞逝,人生短促;战乱频繁,哀鸿遍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4、我感受到了诗人那博大悲悯的情怀,那忧国忧民的忠诚,那自似宽解的思索: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
吟咏诗韵·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苏幕遮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
是婉约派词人代表,也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语言典丽精工(清丽含蓄)。周邦彦:
羁旅愁思,是周邦彦词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其主要题材。“词中老杜”“词家之冠”苏幕遮
【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整体感知问题一: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问题二: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思乡之情深入分析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上片(写景)思考: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时间:梅雨季节的清晨室内环境:雨后的房间里面又潮又湿心情:如房间的环境一样,闷闷的室内活动:燎沉香——消溽暑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画面: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燎沉香,消溽暑。(嗅觉)·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听觉)·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呼:更显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
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
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
般活波可爱。下片(抒情)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考: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课后第二题:情与景的关系是“触景生情”。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由眼前的“风荷”想到家乡的荷花。从而抒发怀乡之情。“接天莲叶无穷碧……”由写景自然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找出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句子,细细品味它妙在何处。佳句赏析“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王国维《人间词话》
水面静平,荷叶“清圆”,雨滴也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是直的。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A.构图简约精美:“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B.炼字:“一一”:“风”:
“举”:荷叶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微风吹过,荷叶随风轻摇。荷茎修长挺拔,荷叶在风力中向上,具有动感,英姿飒爽。“五月渔郎相忆否”
——不言自己思念友人,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梦境,实写思乡。以如梦似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余音袅袅。上片写景,
情因景异,富于变化。情景关系结构图
下片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高端矿泉水市场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风光互补路灯行业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非开挖工程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随车起重机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锌材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铜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融资产交易所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管保护剂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单位委托员工办理水表业务委托书
- 2024版《保密法》培训课件
- 2024年内蒙古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医院dip付费绩效考核制度
-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 体育概论课外体育活动
- 招商代理及商业运营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屋顶拆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