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课标解读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近代“衣”、“食”、“住”、“社会习俗”的变化。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产生重大影响。4.20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风尚。5.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对中国人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夯实基础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物质生活的变化。(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带来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2)表现:“衣”:“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中西合璧的①________,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饰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等并行。中山装“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②_______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住”:鸦片战争后,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中,开始出现③________或中西合璧的豪宅。2.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也受到西方④________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⑤________”,并改革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与大城市相反,农村仍处于⑥___________状态,传统习俗习惯在农村沿袭。吃西餐欧式洋房民主思想废止缠足落后、封闭思维拓展

1.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章太炎在报上登征婚广告”此举说明了社会习俗方面开创了什么风气?点拨:改革传统婚姻制度,主张自主择偶。夯实基础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1)人民当家作主,人们生活逐步改善。20世纪50-70年代,⑦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由于物质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⑧______计划供应。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2.改革开放后。(1)“穿”:着装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票证(2)“吃”: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⑨____________”。(3)“住”:人民的住房状况不断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⑩________”。(4)“行”: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外出旅行等。注重环保、讲究卫生、⑪_________社会风尚逐步形成。赈济灾区菜蓝子工程安居工程思维拓展

2.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结合下面两图加以说明点拨: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亲密;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导致了服装的单调。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提高导致了服饰的多样化。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要点精析

1.原因。(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进入近代社会,西方国家把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2)中国政府政策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3)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2.特点。(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城乡之间差异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4)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3.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互动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二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势?答案:(1)态度: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特征: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2)影响: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趋势:由烦琐走向简约文明;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存在地区性发展不平衡。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变化的历史背景要点精析

第一次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次大的变化发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大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第四次大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互动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材料二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左图)和民国时期(右图)的女性花鞋。材料三

20多年前,“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见图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习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3)结合材料三分析从“毛式的中山装”到多姿多彩的服饰的变化的原因。(1)主张是放足、断发、易服。目的是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等。中国近代服饰变革晚清时期,人们的服饰仍受到等级制的约束,官民着装不同,不同品级的官员着装也不同,外域服装更被视为异端。但在沿海通商口岸,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已有洋行买办穿西服的现象。清朝结束后,服饰等级制被打破,既保留中国传统服饰特点,又带来外来服饰风格的中山装很快在社会各阶层中流行起来。对以上史实的正确认识是(

)①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是导致西服流行的主要原因②服饰变化与近代政治变革密切相关③服饰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平等的历史潮流④服饰变化与近代中国思想观念开放程度相一致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导析:本题以晚清时期中国服饰的变化为背景切入考查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及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服饰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信息的综合反映:西服流行受西方文化侵略的影响,但绝不是其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②③④正确叙述了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答案:A

璧近代中国社会习俗风尚变革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导析:答案:C【学思之窗】请思考: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方法点拨:把握问题的关键词“当今”,从经济、政策、科技、物质文明的创造者等角度分析归纳“产品丰富的原因”。答案要点: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第二,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极为丰富的商品生产体系;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政府还启动了“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项目,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五,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请回答: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点拨:可列举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衣、食、住、风俗习惯等方面变化的表现,然后从外因和内因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要点:(1)变化表现:①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②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再到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③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④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2)变化原因。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②内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工作重心。二、学习延伸对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物质生活变化情况(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器具等)进行调查比较,再用表格形式展示出来。答案要点:(1)调查对象可以是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家庭生活的变迁;也可以通过向父母咨询,以自己的家庭物质生活的变迁为主题进行对比分析。(2)列表时注意时间是“改革开放前后”,内容是“物质生活”。可以参照以下格式: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穿着饮食住房出行一、基础题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C2.(2013·太原模拟)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这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A.政治观念的影响B.审美情趣的变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A3.鸦片战争后,中西合璧成为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以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建筑是(

)解析:A项为北京传统的四合院;B项为西式教堂建筑;C项为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D项为现代高层建筑。答案:C4.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C.园中皆为日式家具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夷”是清朝时期对洋人的蔑称,因此选A项。答案:A5.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C6.近代中国,带有“洋”字的词便成了当时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大家族,如:“洋伞”、“洋油”、“洋火”、“洋布”、“洋钉”、“洋房”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后来这些“洋”词在老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面前国人爱国热情不断高涨B.新中国的成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C.国民政府规定不准使用“洋”词D.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7.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A.实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B8.(2013·新乡一调)1876年葛元熙《沪游杂记》中提到:“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蓝缕而自惭形秽。”材料表明当时上海()A.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深刻剧变B.受到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冲击C.民众服饰样式及功用发生变化D.社会交往商业化特征日益显著D二、能力题9.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