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1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

意,积累重点字词。2、能说出文章论证思路、背诵课文。3、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说出对“人和”及“得道”的理解。2精品课件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了解孟子及

《孟子》一书3精品课件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个人修养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4精品课件

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有之称。

2、孟子主张行“”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的主张。

3、《孟子》是所作,是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与合称“四书”。

预习检测儒家孔孟仁政民贵君轻孟子及其门人儒家《论语》、《大学》、《中庸》“亚圣”5精品课件目标一: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

意,积累重点字词。

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方法;听读、诵读、独学、讨论、交流

时间:15分钟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重音明确。

每人一句轮流翻译,向全班同学展示你归纳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疑难句子。看ppt口头作答。

6精品课件自学检测一:1、读准字音、读准停顿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城非不高也。亲戚畔之

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2、每人一句轮流翻译,向全班同学展示你归纳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疑难句子。看ppt口头作答。

目标一: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

意,积累重点字词。

guōsù

yùpàn

////

/7精品课件一、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5、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8精品课件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字词梳理

1、词类活用

域固威2、通假字亲戚畔之名词作状语包围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畔通“叛”,背叛。9精品课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字词梳理3、古今异义:

亲戚:古

去古:

城古:

兵古:

郭古: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逃跑今:到……去

古:护城河今:池塘专指内城

今:泛指城市兵器

今:士兵外城

今:姓氏放弃

今义:委任界限,限制

今义:地域这

今义:判断动词10精品课件要点归纳一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停顿;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注意通假字读音,通谁读谁的音。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

留、删、补、

调、替。11精品课件目标二、能说出文章论证思路、背诵课文。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依据板书提示,形成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内容:课文 方法:独学、讨论。时间:10分钟要求:理解孟子的观点,并能说出本文的论证思路12精品课件自学检测二请同学们结合手中资料,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的结构。尝试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本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从“攻不能胜”和“防不能守”两方面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3精品课件攻不能胜——天时不如地利防不能守——地利不如人和结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战争中需要“人和”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之畔之本篇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要点归纳结构梳理14精品课件目标二、能说出文章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要点归纳:论证思路答题方法:首先引用……名言(举……事例)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举……事例(用……做比喻)论证了……(分论点),接着又用……论证了……(分论点),最后得出了……的结论或发出……号召或劝勉。(根据结构梳理图背诵课文)15精品课件

目标三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说出“人和”及“得道”的理解。并能说出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自学指导三内容:手头资料方法:独学、讨论。时间:10分钟要求:理解孟子的观点,并能说出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16精品课件

一、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人和的理解。示例:“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毛泽东说过: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八百万正规军的国民党。二、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得道的理解。示例:

得道可以理解为“实行仁政”即:得人心-----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毛泽东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美国抱着罪恶的目的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摧跨了萨达姆政权,但是人民反抗外敌占领的斗争并没停止。不断发生的爆炸事件也足以说明美国不得人心。17精品课件三、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人和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学生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作为一个百姓要和邻居搞好关系;作为一个国家要和邻国和睦相处。18精品课件四、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古训?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1、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萨达姆政权,但是人民反抗外敌占领的斗争并没停止。不断发生的爆炸事件也足以说明美国不得人心。

19精品课件目标三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说出“人和”及“得道”的理解。并能说出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要点归纳:

结合实际所选事例要典型

答题格式:

人+事+结果20精品课件当堂训练:30分1、

重点语句翻译

8分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理解性默写

12分1)、文章的中心论是: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3)、

“战必胜”的条件是:。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21精品课件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3分

1)、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