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1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2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3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4页
第1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THEPRINCIPLE0FURBANPLANNING建筑学10级、景观学11级城市规划教学教学对象:建筑学、景观学专业学时:36,周学时4教材:吴志强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占70%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为主

本课程是建筑学、景观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程序,了解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具备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具备分析与解决城市、城镇和居住小区规划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进行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能力。课程性质与目的主要内容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城市详细规划理论概述修详规划布局等控详规划相关内容详细规划的分类、规模市政设施配套控制教材与参考文献教材: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参考书:(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王庆海,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G.阿尔伯斯,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科学出版社,2000(6)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7)郭彦弘,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工出版社(8)《城市规划导论》,邹德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赵和声,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0)杂志期刊: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国外城市规划等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本质第二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的和任务:理解城市的概念,了解城市、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发展的动因。重点:掌握城市的含义,城市发展的动因

一、城市的概念1、字源学的解释中文: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英文:urban(城市、市镇),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本质(1)历史学或考古学从社会发展史和经济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的发生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相脱离的人类第二次劳动分工,城市的出现乃是阶级分化的结果;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城市的产生,完全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历史学或考古学界最有影响力者为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GordonChilde,1892-1957)举出的城市应具有的十个特征:1.限定空间内聚集了相对稠密的人口;2.行业专门化;3.财富集中;4.大型公共建筑;5.发达的社会阶层;6.使用文字;7.出现占卜和数学;8.自然主义的艺术;9.长途对外贸易;10.市民集团不再按血亲划分居住地。他的研究视角可以归纳为:规模(Size)、人口结构(Structureofthepopulation)、公共财产(Publiccapital)、文字和计算科学(Recordsandtheexactsciences)、商业贸易(Trade)。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2)经济学(英国经济学家——K·J·巴顿):城市是“坐落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城市被视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范围并具有某些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1.人口众多,居住密度高,人们的差异比较大;2.一些人从事非农业性生产;3.城市具有市场功能;4.城市有部分地制定法规的权力;5.城市的居民不是作为完整的个人而彼此相识,换言之,一些人的相互往来只是由于彼此所起的作用,而不在乎是否相识;6.城市要求有一种社会联系,它的基础远比家庭和部族更为广泛,也许还需要法律或传统的制约。(3)社会学(4)地理学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atzel)从城市形态入手:“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5)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的定义城市集聚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一定地域中,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承担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集中,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发挥城市特有功能;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必须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个方面的需求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概括起来,对城市可有如下认识:密集性:即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形态,达到一定的人口密度;经济性:经济以非农业为主,土地主要为经营非农业的行业所占用;社会性:聚集的人口不是由血统的或宗族的关系所组成,而是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聚集性:即聚集经济,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综上所述,城市必须具备以下4个特征: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途径;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种作用的结果。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1)人口规模瑞典、丹麦:200人;澳大利亚、加拿大:1,000人;法国、古巴:2,000人;美国:2,500人;比利时:5,000人;日本:30,000人。中国(1955、1963、1984)1986: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直辖市、市、镇、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集镇)3、城市的法律定义

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县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地级市、县级市)、镇(2)我国城镇设置标准二、乡村、城市及其区别乡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传统乡村同城市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经济活动的分散性。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受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约束的影响,乡村经济活动呈散布状态,展现出空间上的分散性;(2)社会文化的传统性。农村社会文化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职业分工不复杂,家庭、血缘、地缘关系浓厚,风俗、道德、习惯势力较大,创新意识不强等生活方式、风俗具传统特色;(3)生态景观的开散性。乡村以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型式,使地域空间较为开散,聚落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低,使生态景观呈开散性特征。思考:现代乡村的特点现代乡村在保留传统乡村特性的基础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在发达国家,由于交通、通讯、社会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社会文化结构尽管同城市有差别,但其发展水平同城市很接近;乡村农业活动的组织结构尽管与城市工业有区别,但其产业化的管理同城市是一致的;乡村生态景观的开散性成为乡村最大的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乡村亦经历着结构的剧变:乡村工业兴起,小城镇、社会阶层分化、地域景观巨变,这一切都使得传统乡村的概念正在成为历史。也正是乡村的动态演进性、与城市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乡村要素的不整合性,导致了定义现代乡村的困难。中国华西村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2010年夏,华西村花费9000万从美国购买直升机,发展空中旅游。2011年5月初,有消息称华西村将来的发展目标是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2011年10月11日,华西村被曝再现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城楼,甚至包括美国的国会大厦。龙江第一村——甘南兴十四村“蓝天绿水,如诗如画,满园林果,花开飘香,百亩水面,鱼虾满塘,燕鸥戏水,人间仙境”,乡村、城市及其区别(1)城市是由乡村孕育出来,是乡村地域发展到一定水平下的产物。(2)城市本身经历了一个由集镇、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形成发展过程。当然,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的动力和方式有差异,也并不是所有的集镇都能发展成为大中城市。(3)城市是非农业和非农人口的高度积聚的地域实体。(4)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物质要素在城市居于主体地位。(5)城市同其所在区域是密切相关的,是区域的中心(6)城市是一个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集聚体。环境人工化环境较自然发展程度高

发展程度较低建筑物密度高建筑物密度低道路密度高道路密度低人口数字较高人口数字较低人口密度高人口密度低功能多元化功能单一联系较紧密联系较疏松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水平较低主要工作为工商业主要工作为农业最主要区别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1、聚居与原始聚落原始社会:自然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奥地利新石器时代(-2000年)、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第二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的形成2、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1)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2)城市的职能:

–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商品交易的场所

–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一、城市的形成(3)城市的选址

–防御的需要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原道训》

–交通方便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环境容量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礼记•王制》

–良好的生存环境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

(4)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出现尽管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非常缓慢,主要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作用。[此期间不乏有规模宏大的城市如:唐长安,古罗马人口已达百万左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元前3200年左右的建于尼罗河下游最南端的孟斐斯城--古埃及历史上第一王朝时期确定的首都。因城墙是白色的,故当时名为白城。我国此前发现最早的是距今3500年左右的郑州商王城,目前遗迹在郑州市区地下,南北2000m,东西1700m。

农业社会城市发展缓慢,主要作用力是政治而不是经济。

18世纪前欧洲规模在1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1600年占1.6%1700年占1.9%1800年占2.2%农业社会城市发展

自18世纪始,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不仅促进了既有城市的发展,而且导致了新兴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18世纪开始的工业化,推动城市的发展。(1)农村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2)城市的吸引力——大量的就业机会英国男性农业劳动力1815年为180万,1961年仅为50万美国农业人口比重1880年为44%,1964年仅为6.8%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更大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英国劳动力就业分布:年份农、林、渔制造、矿业和建筑业商业和交通家庭和个人服务公共事业、专门职业和其它180135.929.711.211.511.8185121.742.915.813.06.719018.746.321.414.19.619515.049.121.82.221.9在英格兰与威尔士:1810年1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10%;40年后达20%,60年后达40%。

经济能量的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经济能量积聚促使大城市的诞生经济能量的扩散引起新的城市的崛起城市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1、前工业化时期——农业时代2、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工业化发展期——资本密集型工业化成熟期——技术密集型3、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成为主体古代的城市发展近代城市的发展特征现代城市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特征在Dd

1、古代的城市发展1)城市居民的安全需要与防御要求城墙:一套城墙—二套城墙—三套城墙。“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案例: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两套城墙、城壕西亚的巴比伦城:矩形、两重墙、四周壕沟环绕罗马帝国的营寨城(伦敦、巴黎):城堡选在山顶、湖边、河边,人工水沟,架设吊桥。巴比伦城平面图

故宫鸟瞰图—8公里轴线全揽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建设布局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反映明显。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面积。商都“殷”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宫城居中心曹魏邺城(河北临漳县漳河北岸的邺镇):东西干道将城市分为两部分:北半部为贵族、南部居住区。隋唐长安城:中间宫城、南侧皇城、设城墙与居住坊里严格分开,早启晚开,宵禁制度。卡洪城;罗马城、庞贝城;吕贝克城等。埃及卡洪城平面图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后,直至清王朝,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各朝代的都城规模都很大,有几个朝代还在新王朝建立之际,即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地主可通过其代理人向农民征收实物或货币地租,地主阶级尤其是大中地主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而封建统治的官僚阶级本身即是地主阶级或他们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欧洲是封建领主制,封建主大多住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的庄园中。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2、近代城市的发展特征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聚集加快了城市发展步伐。2)城市布局形态呈圈层式向外扩张,城市用地类型呈现多样化。3)城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伴生了对环境的负面效应。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3、现代城市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特征1)由于城市的过度集聚发展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热岛效应、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温室效应、酸雨等)卧城---半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