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 第二章 课件_第1页
速写 第二章 课件_第2页
速写 第二章 课件_第3页
速写 第二章 课件_第4页
速写 第二章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方法篇

2.1基础训练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作业1

训练目的

—通过临摹优秀的线描作品,理解用线表现事物的方法、原理。课题时间

—2课时(加课余时间)。作业要求

—找一些优秀作品的线描图,把硫酸纸(或其他半透明的白纸)覆盖在上面,可以用夹子等工具将其固定。用钢笔或者其他硬笔在白纸上进行描线。尽量使线条准确、流畅。第二章方法篇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线条是绘画艺术中最原始、最直接、最具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备受艺术家的青睐。英国的理论家贝尔还提出:线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第二章方法篇图2-1敦煌壁画/维摩诘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作业2训练目的

—通过对物体轮廓、结构的练习,来提高运用线条表现好对象的能力。课题时间

—2课时。作业要求

—选择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物体,开始着手刻画其结构,要求特征明确,结构合理。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此训练的写生对象可以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坚持这种练习,能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如图2-2。在速写中,轮廓主要用线表现。因为轮廓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体现出事物的形体、结构,甚至肌理和光影变化。轮廓不只是简单的边线,它还可以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结构,如图2-3。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2钢笔表现的产品速写/张玉忠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3人物与环境速写/张永和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1)线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设计速写最常用的技法形式,这是由速写的特性及其线条的简洁生动、富于表现力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设计专业中,线条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将设计速写中的线条加以分类,以研究它们的特点和规律。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线的分类按线条的形态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组合线及不规则线。按线条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线和复线。按线条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轮廓线、结构线、装饰线及分析线。轮廓线对象物体的轮廓与形态,也是整体构图与形式冲击力的关键;结构线对象物体的结构与体积,也是形象的真实性与科学性的反应;装饰线对象物体的装饰与效果,也是作品艺术性与风格的体现;分析线对象画面的辅助线条,既是分析与说明,也是画面的组成部分。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在设计速写里,还会留有许多探索性的线条,这些线条记录了形象在速写中的演化过程,同时也丰富了画面效果,是设计速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面构成中,线是与点、面并列的基本要素。线条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不仅有直线、曲线、连线、弧线、长线、短线等多种形态,也有各种不同粗细、浓淡、虚实的变化。线的不同形态和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上升的、下坠的、急速的、稳定的、紧绷的、放松的……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线可归纳为两大系统——直线和曲线。由此可派生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形态,基本感觉是直线“刚”,曲线“柔”。不同的“线”,它们的“性格”分别表现为:A.垂直线富于生命力和力度感,比较庄严;B.水平线偏于稳定、平静、呆板的感觉;C.斜线有运动感、方向感;D.几何线紧张、有弹力,体现着规则美;E. 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放松、优美。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4不同的线条/张玉忠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通过线的组合可形成疏、密、明、暗、轻、重的不同画面效果,从而使画面富有层次、秩序、节奏、韵律,另外还可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前后的空间感等。不同的线肌理可以让人感觉到不同的情感、情态,如光滑的线让人感觉平滑、纯净、畅快、随意;毛糙的线轻松、朴实;粗线粗犷、厚重;细线尖锐、精致等。线的画法可简可繁,既可用简洁的线勾勒出高度概括性的形体,也可用密集线条细致描绘复杂多样的细节。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5同样粗细的线作规律性的疏密排列,产生装饰性的形式美感图2-6曲线表现的速写产品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7线的组合/段晓刚图2-8不同粗细的线,强调对比虚实关系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2)提高对线的认识有许多学生对线缺乏认识,觉得难以把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线。A.线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最早出现在抽象的数学概念中,线是指点在平面上或空间中沿着一定方向运动而形成的轨迹。在自然空间中,它实际上是物体的轮廓在特定视角被压缩后产生的形,或者说是被压缩的面。线是相对形体而存在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形体时,我们看到的它的“轮廓线”会不同,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轮廓线,其实只是结构转折的形态,而结构线会随视角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线条是不断变化的。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B.在运用线条造型时,线条可以塑造物体的形态特征,在形的边缘和体积大转折处,就能看到线条。C.在运用线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进行取舍、添加、夸张和变形,以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D.应用不同的工具可以画出不同的线条,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工具和方法,我们提倡大胆下笔,灵活把握,将线条画活。我们要多关注由曲线构成其轮廓的形体,果敢用笔,灵活用线,塑造出想要的视觉形象,并使画面充满灵动与生气。另外还可以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技法,以拓展线条的表现力。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9灯具的构思草图/张浩图2-10点线表现的装饰设计速写/吴国健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线形态的表现练习/张玉忠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3)线条技法的自由运用首先,学习捕捉与提炼线条,学会运用线条表现基本形体,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其次,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绘画工具来表现物体的不同形态特征与质地,体现表达的趣味。最后,学会运用线条的形式法则,如长与短、曲与直、主与次、虚与实、疏与密、穿插与避让等,来表现速写对象的轮廓、体积、主次、前后关系等特征,把握画面的完整性、趣味性,体现作品的形式美感。同时,我们可以大胆地将个人的绘画习惯、形式趣味、审美倾向、情绪情感表现出来,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表现植物的线条长短曲直变化的组合图/张玉忠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线的疏密可表现形体的扩张和收缩:在动漫作品中细而流畅的线条表现了发丝的飘逸与光泽,如图2-14所示。图2-13/14学生作品/景晶(指导教师窦静)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15美工笔表现的民居建筑/张玉忠图2-16室内环境设计草图/学生作品运用不同工具来表现线条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17产品构思速写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图2-18不同类别的服装设计速写/张玉忠2.1.1以线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掌握透视规律对于学习设计速写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该学习基本的透视理论和透视规律,并将其正确运用在设计速写中。图2-19透视术语第二章方法篇(1)透视的基本理论

作业3

训练目的

—通过练习几何体的转动透视,解决透视变化的问题。这个简单的练习对以后自由描绘人物或事物会有很好的帮助。

课题时间

—2课时。

作业要求

—画出转动的圆柱体的不同角度的透视图。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

透视(Perspective)是指透过透明的平面来观看景物,从平面研究它们的形状。透视学就是在平面上研究如何把我们看到的物像投影成形的原理和法则的学科。透视的基本术语V·P(VanishingPoint)(灭点)——透视线的消失点。G·P(GroundPlan)(基面)——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风景时即地面。P·P(PicturePlan)(画面)——垂直于基面的铅垂面。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看景物时可扩展成很大的画面。E·P(EyePoint)(视点)——观察者眼睛所在的位置。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C·P(CentralPoint)(心点)——视点在P·P上的投影。也称主点,在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正好在视圈的中心。E·L(EyeLine)(视平线)——通过心点在画面上所引的水平线,假设的画面倾斜,视平线必须与画面垂直。S·P(StandingPoint)(立点)——观察者站的位置。G·L(GroundLine)(基线)——P·P与G·P的交线。F·L(FootLine)(足线)——物体与S·P的连线。F·P(FootPoint)(足点)——S·P与物体连线与P·P的交点。M(测点)——以灭点为圆心,以视点到灭点的距离为半径,所画弧与E·L的交点。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0三种焦点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透视着重研究和应用的是线性透视,而线性透视重点是焦点透视,它具有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和不同的作图方法。焦点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按照灭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平行透视(一个灭点)、成角透视(两个灭点)、倾斜透视(三个灭点)。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

因其透视现象是“远小近大”,所以也叫“远近法”。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积相同的物体,距离近时,视觉影像较大,远时,则小;对于宽度相同的物体,距离较近的视觉影像较宽,远的则窄。位于视平线以上的物体,近高远低,位于视平线以下的物体,近低远高。这是因人的视角不同而形成的规律。散点透视不同于焦点透视只描绘一只眼固定一个方向所见的景物,它的焦点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视点的组织方式并无焦点,而是有一群与画面同样宽的分散的视点群。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画面与视点群之间,是无数与画面垂直的平行视线,形成画面的每个部分都是平视的结果。若从一点看全幅,则不符合透视法,但当观众移动着去欣赏时,画面的每个部分都似生活景象,这种透视法的画面,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及局部。由于画面的视点不是集中,而是分散到与画面等大面积,成为无数分散的视点,故名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有纵向升降展开的画法,中国画论称为高远法;有横向高低展开的画法,称为平远法;还有远近距离展开的画法,称为深远法。在艺术设计中运用散点透视法可获得特别的视觉效果。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2)透视的基本规律作业4训练目的

—临摹照片,学习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课题时间

—2课时。作业要求

—找一些建筑物的图片,临摹时可以只勾画轮廓。关键是要通过练习把透视知识变成我们自身的透视感觉。在临摹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拍摄者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视觉焦点在哪里?和我们眼睛平行的那条线在哪里?视平线上面的物体和视平线下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不同?拍摄主体离我们眼睛是远还是近?远近的虚实变化是什么样子的?以达到自然地发现这些透视规律的目的。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要根据不同专业安排不同的临摹练习。比如:学习动画设计或影视广告的同学可以临摹影视作品和漫画。有条件的话,可以对优秀影视作品进行逐个镜头的临摹,从电影镜头中学习如何艺术地运用透视规律强化空间感,处理故事情节。临摹漫画,要尽量选择一些优秀的漫画作品来练习。漫画作品运用了比影视作品中更夸张的镜头,以及特有的叙述语言。还可以研究一些其他的艺术形式中是如何处理空间关系的。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1/22建筑透视的表现/王辰嫣李孟伟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需重点掌握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物体远近不同,人感觉到的大小也不同,越近越大,越远越小,最远的点会消失在地平线上;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线条或互相平行的线条,越远越靠拢和聚集,最后会聚为一点而消失在地平线上;近实远虚——物体的轮廓线条距离视点越近越清晰,越远则越模糊。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透视可以这样理解: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位置关系,在平面上构建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所有透视方法都服从于设计的需要。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或运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来设计。在设计速写的透视学习中,通过观察和体会,掌握基本的技巧,并能够正确运用就可以了,不必严格地遵循透视原理。在下一阶段的写生训练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透视规律的理解。在写生训练中,并不要求刻意地研究透视规律,而只需要保持临摹照片时的感觉就行了。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3近宽远窄的花廊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4建筑风格写生中近大远小的透视应用(选自《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5小洋楼建筑画的透视应用/学生作品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6小洋楼成角透视写生训练/刘伟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几组透视的案例在建筑速写训练中,掌握好透视学的知识,对画面的构图和空间的表现十分重要,建筑物在空间中呈现的是三维立体形态,在表现中,由于我们观察距离的远近和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大小、高矮和长短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特征是要符合一定的透视规律,即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原理。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7小洋楼成角透视写生练习/刘伟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不同时期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大师,在表现建筑景观的设计速写中凭其丰富的经验,设计表现技法往往各有特色。其中蕴涵了一定的形式审美法则和准确娴熟的表现方法,学生可以在掌握了必要的设计基础规律之后,多借鉴和临摹前人的设计经验,开启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地尝试各种表现技法,使自己的设计更趋完美。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8人民大会堂/齐康(选自《建筑画报》)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29高视点的透视速写产品(选自《外国建筑画选登》)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30,2-31和2-32是三幅国外建筑的速写习作,建筑顶部在形式上虽然各有不同,但结构仍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在表现方法上,要针对不同的结构特征,表现各自的风格特色。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30小洋楼建筑写生/学生作品刻画技法精致入微,树木留白寥寥数笔,体现出黑白,虚实对比的审美趣味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31日式建筑风格的透视表现/张玉忠构思合理,透视准确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图2-32日式风景速写/毕留举用线随意,轻巧,力求速度的快捷2.1.2简明的透视基础

第二章方法篇2.2写生训练

2.2.1人物特征写生

作业5

训练目的

—提高整体观察及迅速捕捉表现人物动态特征的能力。

课题时间

—8课时(加大课后练习的作业量)。

作业要求

—准确地把握人体各部位的尺度、比例。塑造好人物的形态特征。线条流畅,疏密适宜,每张作业的时间不可过长,增加课后作业练习。

参考书目

—《人体结构》、《人物速写》。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1)人物速写是提高表现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人是万物之灵,是大自然的造化。人体具有自然审美的法则——韵律之美、方圆结合、对称均衡、曲直相辅。人体所展现的形态之美,是任何机械造物都无法比拟的。当今社会,艺术与设计在不断改变和提升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以人为本,就是倡导一切设计活动都要为人服务。人是设计的主体,也是受体。构思草图和设计效果图是设计者创意构思的表达方式之一,只有通过不断观察生活中的人与物,刻苦训练才能掌握这种表现能力。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A.了解人体的比例尺度在速写训练之前,有必要对人体的比例尺度进行了解。早在我国古代的画论中就曾提到,人体的比例以头长为单位,通常是七个半头长,民间对人体也有“立七、坐五、蹲三”的说法,就是以一个头长为单位,人站立时是近七个头长,坐时是近五个头长,蹲时是近三个头长。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33坐姿/张玉忠图2-34蹲姿/尤根.长宁图2-35提水桶的农妇/高列斯库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36人体造型的基本构成一竖二横三体积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B.画好静态的人体,首先要把握好人体的重心和透视人体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本能。不论身体的动态如何变化,支撑身体重心的支撑点只有一个。人在静止直立姿态时,重心是从人的下颚到地面的垂直线,重心点落在两脚之间。如果重心偏离,人就会呈现出倾倒的趋势。表现运动趋势较大的造型,重心的定位就会超出两脚之间。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人体是一个对称体,左右对称点的连线呈水平线,并与通过身体重心的竖线垂直,这是在平行透视下人体所呈现的状态。如果人体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倾斜状态,那就是成角透视的变化。为了准确地刻画人体的变化透视规律,可以把人体的各部位结构概括成相对简单的几何形体,我们会发现人体的躯干其实是由头部、胸部、骨盆三大结构构成并由两根轴组合在一起的。人体正式形态的变化其实就是三大块形体的角度变化后所产生的动态透视变化。将人体简化理解后,学生对透视规律的运用就会相对准确和自如。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学生开始时最好选择一组静态的人物进行练习。训练步骤1.认真地观察人体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及特征,做到心中有数,立意在先。2.构图起形,先用线找准大的轮廓,然后确定各部位的比例、位置关系,做到上下、左右布局合理。3.速写可以先从头部开始,按照开始确定的位置从上至下、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深入刻画,但要注意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是否正确。4.认真刻画,整体调整,把握结构,虚实相辅。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37学生作品/朱乾盛(指导教师:段晓刚)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38人体写生/许建东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C.由慢到快、由静到动人物速写相对于其他的物象写生难度较大,所以初学者不要一开始就期望一点错都不出。也不要一画错就涂改,因为速写主要是训练学生整体观察的能力,所以要考虑的是画面的整体效果。画得不准,可以在之上再画一笔正确的即可。开始要认真观察,速度尽量放慢一些,可以默记下来一笔或者两笔。不可只求速度而不顾形体的准确,否则再快也没意义。素描讲究的是形体结构的塑造,速写同样也要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及动态,只是速写更强调对画面内容的概括和归纳。人物速写一般多采用线描、线面结合和明暗表现的手法。关键要做到比例正确、特征突出,注意对神态的刻画,以求真实感人。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39以宽窄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状态下的人物/古图索(意大利)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0人物动态速写/张玉忠图2-41人物半身像/张玉忠以线面结合的手法表现对象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2海滨/古图索(意大利)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2)头像是反映人的相貌特征和精神气质的重要部分头像的刻画是人物速写的重要环节,它需要画者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整合能力。学生在动笔之前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体会自己对表现对象的感受,捕捉蕴藏在其中的美感,抓住最感动人的地方。强烈而敏锐的感受是靠我们平时对事物认真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才能获得的。开始可以刻画得细致一些,把自己的感受尽量多地表现出来,不要追求速度,随着观察能力的增强,再有所取舍。其二,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绘画技巧,好的速写作品离不开熟练的表现能力。人的头部结构相对复杂,这就要求画者必须了解人像的基本结构和个体特征及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速写追求的是高度的概括,用笔不多,但不能简单、视之无物。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A.科学地了解头部的结构

理解头部的解剖结构——肌肉与骨点的关系和五官之间的比例,即所谓的三停五眼,三停是指从发际线到下颌分为三等分,从发际线到眉毛为一停,从眉毛到鼻子底线为一停,从鼻子底线到下颌为一停。五眼是指我们观察人的正面时,以眼睛的宽度为一个单位,将脸部横向的宽度平分为五等分,即五只眼睛的宽度。人物面部表情主要依靠对五官的刻画来表现。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3头像比例/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4不同角度的五官刻画/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5人物头像/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B.五官的刻画是人物面部表情传神的关键在写生中,我们应该注重观察,根据比例把人的五官特征准确地表现出来。俗话说,传神之难在于目。眼睛画得好是决定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所以,在五官表现中对眼睛深入细致的刻画应该放到首位。

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眼睛的刻画要与眼部周围的变化结合起来,根据其结构特征,把自己的感觉快速地表现出来。同样,对眉、鼻、口的观察也要从整体出发,不可只注重某一局部的刻画,而不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眼笑嘴不笑的别扭表情。所以对五官的把握要联系起来去观察、表现。我们常提到的眼形有金鱼眼、丹凤眼、三角眼等;眉毛的形态有柳叶眉、八字眉、剑眉、卧蚕眉等;鼻形有狮子鼻、鹰钩鼻、蒜头鼻、朝天鼻等;口形有樱桃小口、雷公嘴等;耳形有大耳、小耳、垂肩耳等。我们要认真地观察和体会这些特征。速写是专业设计的基础,设计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粗心,所以,人物速写训练在培养学生从表面的轮廓体会内在本质结构特征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6人物面部表情刻画/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7阿拉伯人速写/王旭东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8阿拉伯儿童速写/王旭东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49阿拉伯人速写/王旭东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这是一组对阿拉伯人的速写写生习作。画者通过对阿拉伯人物外貌特征和生活行为的长期观察,对不同年龄人物相貌神态的刻画细致入微并极富神韵、生动感人,速写技法娴熟、严谨而不生硬,可以感受到画者深入生活,对特定人物内心世界的体察和感悟。所以学生在进行速写练习时,要深入生活,留心观察人和事,勤思考,多动手,做到笔不离手,速写的表现能力就会大有提高。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3)速写中对衣纹的处理

衣纹的组合变化很丰富,人体的躯干、四肢的形体结构及运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衣纹来表现的,所以我们在练习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在考虑衣服布料的质感、厚薄等问题的同时,摸索出画好衣纹的规律性技巧。初学者可以把人的四肢假设为是管状结构,当上下肢体弯曲时,外部的衣纹就会出现前后、虚实、疏密、软硬的变化。我们在表现时,通常是挨着身体的部分用线要实,力求简练;不挨着身体的部分,用线要虚,要有空灵放松的感觉。衣纹的褶皱可多可少,但关键是要学会删繁就简。总之要根据人物的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对衣纹的连续、起伏、节奏和韵律变化的处理准确生动,并富有美感。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0上肢不同状态下的衣纹/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1人物速写/田军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2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3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4)多人组合速写练习的重要性速写练习既可以锻炼我们敏锐观察和表现外部世界的能力,又可以为艺术设计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有很多艺术作品或设计作品是由众多的场景和人物组合而成的。所以,多人组合速写练习对设计和艺术创作都很有必要。人物组合速写的练习可从近处最主要人物开始画起,然后再画和其相邻的人物以及周围或远处的景物。要合理地组织构成画面整体氛围的各个局部的关系。画面中的虚实,前后关系及透视效果等都要考虑进去,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层次感。其次,画面的构图还应具有可视性、审美性。图2-54是毕加索的人物组合线描作品,他用线流畅,人物刻画得简洁而生动。图2-55采用的是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4人物组合线描作品/毕加索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5速写作品/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6运用透视规律,仅通过线的穿插即可表现出物体的前后与空间关系/田军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7手部和脚部结构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5)画树难画柳,画人难画手人体四肢中,手是最富有表情的部分之一,人的手势有时甚至比语言更重要,它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重要部分。手是人类使用工具的主要器官,工作劳动几乎都是靠手来完成的。在戏剧基本功的训练中,对手指和眼神的协调配合,要求更是严格,指法的表现成为角色基本训练的重要部分。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同样,在艺术设计基本功训练中,画好手的不同姿态,处理好手和物的关系,对手本身的艺术表现是不可忽略的。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速写练习时眼、脑、手的协调配合,手是活动的,其透视变化较为复杂,所以要了解其内在的骨骼结构。手的结构分为手掌、手指、手腕三部分,手的骨骼与肌腱的显、隐、起、伏变化与手的放松、握紧有关。男性手的结构肌腱凹凸较明显,女性手则不明显。要了解手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和透视变化规律,平时就要多注意观察手的各种变化,多画手的速写,开始可以先从画自己手部动态练习开始,掌握好手指的变化特征后,画起来就较容易了。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8手和脚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默写和想象、创意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培养。速写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而设计速写则重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一个图形或者一段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所限制地在画面上发挥和表现。画面内容可以是自己想象的图形,也可以是影视剧中的某些情景,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现实中的人或事,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下面是一些根据想象创造出的人物形象。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59根据创意把现实中的人物归纳,刻画成一幅很具审美感的装饰画/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0学生作品/景晶(指导教师: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1学生作品/景晶(指导教师: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6)适当夸张在速写表现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艺术的夸张手法,根据人物的表情特征和人物的职业特点,大胆地构思和夸张,这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需具备的能力。经过夸张的速写作品更具艺术性,而且比生活真实的原型更加生动。图2-63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画,她从一个文人的视角刻画了各阶层人物的相貌,是即兴的、夸张的,甚或是片面的,其中的人情味渗透着旧中国或半殖民地的痕迹。速写中对人物的变形、夸张值得我们借鉴和回味。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2抽象人物画/毕加索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3人物速写/张爱玲2.2.1人物特征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人物动态速写的特点是快速、概括、注重感觉和表现。人物速写关键需抓住人物动态中最鲜明、最主要的特征,从能决定整体动势的方面入手。图2-64和图2-65运用的就是这种表现形式。画动态速写必须熟知人体的形体结构、理解人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刻画好人的神态和运动特征。图2-67和图2-68采用了线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的运动状态和气质。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4铅笔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5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图2-66钢笔单线速写/张玉忠2.2.1人物特征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7恋人们/莱热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8人物速写/毕加索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在写实性速写中,用线来刻画人物动态和形象的作品较多。线描艺术风格的形成,是靠画者长期的技艺磨炼和审美气质的培养,而不是一时的刻意描摹就可以获得的。学生在人物速写的训练过程中要从观察和分析人物的形体结构入手,不仅要描绘人物的外部轮廓,还要研究透视状态下人物在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体面关系的透视变化。在掌握基本造型方法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对线条的熟练运用能力,最终刻画出惟妙惟肖的人物。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69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70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1人物特征写生

图2-71人物速写/张玉忠第二章方法篇2.2.2动物、静物写生

作业6训练目的

—通过对动物、静物的写生训练,了解自然界中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物象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设计灵感,为设计积累更多的素材。课题时间

—8课时(加大课后练习的作业量)。作业要求

—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手段,较准确地刻画出你身边所熟知的动物、静物的相貌特征和运动趋势,并能抓住其本质的特征进行写生、练习,要求构思新颖、特征突出、技法熟练。参考书目

—《动物画参考资料》。第二章方法篇从古至今,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的物质与精神资源不可胜数,仅以动物为原型设计创造的图形、图腾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作品的产生,是人类在自然的启迪下,利用自身的聪明智慧创造的。进行动物、植物及静物的写生训练,其目的是了解常见的动物运动习性及生长规律并从动物、植物、静物的写生中采集设计素材,激发设计灵感,并应用到专业设计中。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2动物速写/黄胃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3动物速写/曹克家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1)动物写生这是几组动物的速写和变形设计作品,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动趋势都蕴涵着美的成分,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揣摩和发现。动物设计速写和创意训练是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不同动物的表现可以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如用流畅变化的线条表现兽中之王——虎的威严;用轻巧、长短流畅的线条刻画鸡的活跃动感之势;用线面结合方式表现狗的静态瞬间等。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4动物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5动物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6动物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7动物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8动物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79办公用品的钢笔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2)静物写生设计的素材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设计速写正是训练眼、脑、手协调发展的方法之一。有时我们在构思设计的时候,常遇到想到了却表现不出来的问题。这其实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事物缺乏主动观察和分析,从而影响到我们设计构思的表达,另一方面是速写训练的机会太少了,其实静物速写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之一,通过对静态物体的写生,会使我们对物象、形体、空间、画面的组织、分析,表达能力以及对细节的刻画能力逐渐增强。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0不同质感的生活用品的钢笔速写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1方体结构家用电器的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3)家电写生现代家电产品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外观造型特征,所以在刻画时,要注意对线条的曲直、方圆,以及笔触的抑扬顿挫的运用。并且要充分体现出产品外观方与圆的细节差异。在运用设计速写表现坐椅和沙发时,要体现出其结构和外观造型的美感。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2不同结构和造型的坐椅和沙发的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4)就餐用品写生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生活用品的样式、造型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在形态上更简洁流畅,在外观结构上更具整体性。图2-83是一组餐具的速写,虽然其使用功能相对单一,但在进行外观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餐具的容积、大小、边角及整体的协调统一,使其既符合使用功能上手感的舒适性的要求,又要体现出优美的视觉审美情趣,做到线条单纯,明快而生动。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3用单线表现的餐具速写/张玉忠2.2.2动物、静物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2.2.3建筑风景写生

作业7训练目的

—掌握建筑风景写生的观察与表现方法,提高对大自然的审美修养,陶冶情操,为专业学习积累艺术素材。课题时间

—8课时(加大课后练习的作业量)。作业要求

—较好地表现自然风景的选题,构图合理,空间层次把握有序,透视正确。参考书目

—《风景写生》。第二章方法篇建筑风景速写是进行建筑造型和环境设计的基础,建筑风景写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所蕴含的美感,并能训练建筑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通过建筑速写的训练既可以掌握对客观物象的形体、色调、明暗、线条等的表现技能,又能体会到建筑设计上的形式美、结构美和韵律美,有益于寻求新的感受、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语言途径。还能锻炼学生细致地观察景物,从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美、挖掘美和表现美的能力。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4建筑风景写生/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5古建筑风景速写/焦俊华(选自《中华胜境》)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建筑风景速写表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建筑设计效果图质量的好坏。此外,建筑速写能力还是学生走上社会后,利用设计预想图与客户交流、沟通的一种必要的能力。建筑风景速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构图布局构图是一种艺术性活动,选取能构成和谐画面的内容,并通过对它们的合理组织和处理,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意味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构图应是画者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要确立好画面的远景、中景和近景,使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清楚、虚实有序、强弱相辅,具有审美趣味。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②透视合理风景写生需要运用透视原理,把观察到的景物合乎视觉规律地安排进画面。③整体调整,深入刻画画面中的景物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具体景物的结构、肌理、形态,有所取舍并运用点、线、面三个基本要素恰到好处地表现对景物的感受。此外,还可以对局部的结构和风格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刻画,必要的时候可进行局部的分析、练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6风景写生/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7速写作品/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8速写作品/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89局部速写分析练习/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自然界中的树木千姿百态,但基本形态都是由枝干、树叶、根部组成的,在表现树木的时候,可以把树干以上树叶的集合理解成一个球状体,这样的简练概括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进行刻画。此外,在表现枝干时要注意树枝的生长方向和枝干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表达出一定的动态美感。图2-90至图2-93是四组表现树木、山石和建筑风景的速写,它们运用线面、明暗结合的手法,通过对空间的透视处理,较好地把握了前后、主次的虚实关系。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0建筑速写中的虚实处理/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1树木速写/彭一刚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2树枝的画法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3山石的画法/张玉忠对山石的刻画应体现所具有的体、面空间关系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采用线描、线面结合、明暗等多种表现方式,把复杂的场景概括、提炼后简洁地表现出来,是速写表现的关键。在表现方法上,速写和素描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表现的是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调子、空间体积。而从形态体积上看,速写把线、面作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图2-94就是以线为主表现空间体积的。图2-95采用线面结合和明暗处理的手法,分别表达了画者的不同目的。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4风景写生/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5表现黑白效果的风景写生/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6美工笔表现的风景速写/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7古建筑写生中的层次处理/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作画时,要注意景物之间的前后衬托。并不是见到什么画什么,要适当地取舍,合理地运用虚实和留白的技巧。要体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使画面充满生活气息,符合审美要求。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8江南水乡写生/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99日本籍根建筑写生/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其内部结构及外部造型都会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它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时更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在用速写表现这些建筑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建筑的结构、比例、尺度、关系,并对其特点,如建筑顶部和墙面做深入细致的刻画。传统建筑一般多为坡屋顶,以瓦片覆盖,在刻画时,要从整体出发,根据建筑局部的结构,以疏密、虚实相结合,生动、自然地表现其顶部的透视效果。其次,墙面的刻画也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质感,如木板墙的纹理,要用纤弱流畅的线条来表现,砖石墙体要注意缝隙之间的结合和透视原理的准确。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0日式结构建筑写生/张玉忠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1建筑风景的空间表现/焦俊华(选自《中华胜境》)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2建筑风景写生中黑白灰的表现/万栩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这是三幅对建筑环境局部的写生作品,作者运用了线描的表现技法,用线轻巧、俊秀,并做到了对观察结果恰到好处地取舍,成功地运用了艺术设计中精练、概括的表现语言,使作品的表现成为对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笔录,不失为佳作。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3具有装饰趣味的速写作品/吴国健2.2.3建筑风景写生

第二章方法篇2.3创意训练

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作业8

训练目的—通过由具象向抽象渐变转化的练习,训练对形象的加工、重组的能力,拓展创造性思维。

课题时间—4课时。

作业要求—由具象写实开始,连续练习几张同一角度、同一物象的速写,在保留原来物象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概括、精简、抽取为按一定逻辑组合的几何形体,最后演变成抽象画面。第二章方法篇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在设计速写中应强调实验探索和实验精神,培养创新能力。要能对画面形式、材料、形象进行分析及破坏、重建,多方位、多角度地处理视觉信息,为未来的设计和构想开放的设计思想奠定基础。第二章方法篇图2-104钢笔表现的动物与花从具象到抽象的练习/张玉忠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5鸽子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张玉忠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6牛的抽象/范·杜斯堡表现的是以牛为对象的抽象过程,从写实的牛的形象中逐渐抽离出其中的结构要素,最后形成由简洁的直线构成的牛。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7动物从具象到抽象的变形构思过程/张玉忠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在设计速写的过程中,要挖掘出事物最本质、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标志性图形,这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8熊猫从具象到抽象的练习/张玉忠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抽象速写与具象速写在艺术出发点上有本质的区别。其艺术观念的对立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具象速写所表现的内容,是对自然的再现。其中形式诸元素如点、线、面是为描述、塑造和表现自然现象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是手段,内容是目的。当然,具象速写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形象,其中也包含了形式元素所构成的艺术审美性,只是这种形式美不能脱离自然形象而独立存在。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

抽象速写要求点、线、面、外形、光影、质感等形式元素摆脱模仿和纪实的功能转而表现自己。在抽象速写中,形式元素不再受其所再现的物象的限制,它从对象中分离出来,具有独立价值,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在具象速写中,观察所获取的内容是自然形象本身。对于抽象速写,自然对象的外在形象不是其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它仅是绘画形式结构的一种参与因素和萌发形式想象的一条线索。抽象速写是一个感知和构想形式的过程,它需要在一种自然想象状态中创造性地表现对象。因此,在抽象速写的过程中我们要放弃具象写实的造型程式,改变观察和感知对象的固有习惯,用一种新的方式表现我们对形象的感知和认识。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09各种形态的转换练习/张玉忠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0鹦鹉的抽象过程/段晓刚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1极富创意的公鸡速写/毕加索毕加索的《公鸡》速写不满足于仅仅描摹出一只公鸡的外形,更表现出了公鸡争强好斗、粗野无礼和愚蠢无知的抽象特征。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

在由具象向抽象转化的过程中,形式元素的结构与重组至关重要。元素的解构,就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化与抽离。简化,就是把物象复杂多样的外部形态组织在单纯统一的结构程序中,将要传达的意图用最明确的方式表现出来。

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

抽离,就是将隐含在对象中的纯粹形式结构元素抽取和分离出来。设计速写元素的解构,是将形式元素从自然形态中抽离出来,并用简化的方式加以表现。在设计速写中,是以简化,抽离物象的解构方式为手段,在非客观的结构秩序中重构视觉形象。在这个简化、抽离或者说“破坏”的过程中,催生了一个新的体系,这一个过程也可视为重组的过程。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2鸟类和蝴蝶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练习,可以启发我们设计灵感,学会简练地概括事物最具体本质特征的原形/张玉忠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3爱因斯坦像/沙恩紧通过简洁的线条就构成了疏密的对比,并巧妙地提取了对象的最根本的特征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4自画像/蒙得里安2.3.1设计速写从具象到抽象

第二章方法篇作业9

训练目的

—通过记忆速写训练提高造型和想象的能力。

课题时间—2课时(加课余时间)。

作业要求

—选择容易得到的物品,可以是生活用品、教室里的静物或窗外道路上的一棵树,运用默写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一次完整的训练是对一个对象的一系列的默写,时间间隔由短到长,完成至少5至6张练习。此训练不会在短期内完成,首先需要大量的短时默写,再做时间间隔长的默写,在后期可以加入想象使画面完整。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很多人感到自己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要以对知识和形象的大量积累为基础,并非凭空而来。记忆速写训练的目的是训练我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为设计奠定基础。任何设计都需要创造与想象,它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与对生活的观察的基础上,对于培养创造形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记忆想象速写就是将所看到的有用的或有趣的形象,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用速写的形式快速记录下来。记忆想象速写更强调理解、观察和对整体的直观感受,要把握事物的重点,突出整体的比例结构、层次和节奏表现方法上可以概括、洗练,对线条、色块的运用连贯大气,不能琐碎、平淡;也可以画得深入细致。记忆想象速写可以先训练以锻炼记忆为主的速写,也叫默写。想象速写的训练应以默写为基础慢慢展开,一般不提倡想象过于空洞。其训练方法可以与写生训练同步;完成一个写生速写练习后,在一定时间内,再将所画内容默写出来。这种训练要求先简后繁、先慢后快、循序渐进。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5想象,创意产生的图形/吴国健图2-116联想,创意产生的动物与植物组合图形/吴国健图2-117想象、创意产生的图形/吴国健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画记忆速写时,从观看物象到进行记忆速写,往往有一定时间的间隔,只能靠物象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来画,因此需要较强的记忆默写能力。可以先进行短时记忆默写,即在刚刚看完一个形象之后,立刻凭记忆画出速写,并允许对照对象再观察一至两次,在画出大的结构、比例的基础上增加细节。在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从看完对象到画出形象的间隔时间加长并减少反复观察的次数,最后完全靠记忆来完成较完整的作品。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默写训练后,可以随时随地将触动我们的所见所闻描绘下来,如电视中的形象、大街上的感受、各种展览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提高造型和创作能力。如果能勤奋练习,相信默写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通过这样的积累,我们大脑中想象语言的记忆会日益丰富,在今后的设计中就有了更大的表达空间。默写强调理解记忆、不拘小节,可以通过简化、变化、组合、添加等手段,进行有目的的变化,创造出新形象。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15创意产生的图形/吴国健图2-119想象、创意产生的插图图形/吴国健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0幻想/弗里达.卡洛弗里达·卡洛,墨西哥艺术家,一生与病魔伤痛作战,她以自白式的绘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与争议。这幅铅笔速写似乎欲将她的身体与日月、大地、河流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所有的艺术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设计速写中的想象是一种为事物创造另一种形象的想象。在设计速写的视觉想象中,我们的知觉活动不是类似照相机的活动,而是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我们所感知的形象世界。想象在视觉艺术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设计师的想象力的形成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地开动脑筋,针对艺术设计的主题、类型、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等方面,充分发挥艺术创作想象力,不拘泥于个别经验和现实时空,这在艺术设计的学习道路上尤为重要。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1学生作品/孙若维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2学生作品/孙若维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3学生作品/孙若维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作业10

训练目的

—由概念出发训练、丰富联想和想象能力。

课题时间—4课时。

作业要求

—从一个概念出发,把最初出现在脑海中的与之相关或不相关的图形和形象尽可能地速写下来,然后在其中一个图形(或形象)的基础上联想、推导下一个图形(或形象)。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提示:由于这一训练的特殊性,它可能是跳跃式的,也可能是发散式的,因此适合在一个较大的空间里自由地发挥。抽象概念的速写训练,可以从基本的概念表达,如知觉概念(动与静、轻与重、扩张与收缩、前冲与后退等)和感觉概念(欢乐与悲伤、稚拙与圆熟、紧张与平静等),以及其他概念的表达(古典与现代、压抑与释放、完整与残破等)开始。例如,由速度这个概念,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闪现出翱翔空中的飞机、奔驰的列车、自由落体的重物等,随之还会产生战争、爆炸、闪光、粉碎等一系列联想,这些联想都能引导我们去体验力度和线条的结合。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抽象概念的表达需要作者凭借感觉和经验,通过一定的形式法则组织画面中点、线、面,达到视觉表现的目的。此外,通感训练也可提高想象力。通感训练是指通过绘画,将人的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不同感官体验到的信息,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训练方式。我们可以从听到的音乐中捕捉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视觉形象,从而不断地提高使自己的领悟力和表现力。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4和平鸽/毕加索

和平鸽与一个女人的面容相结合,具有象征意义的和平鸽与面容上充满希望的眼睛都给人以美好平静的感觉。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5蟒蛇鞋/安迪·沃霍尔该作品是对鞋的质地非常形象的一种表现,它既是鞋又是蟒蛇。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6漫画/康笑宇(摘自《笑者为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或复杂或简单,画家运用通感的方式传达出了深刻的含义。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作业11训练目的—在想象训练中可以从各种因素的类比方面进行思考:综合类比——排除事物之间复杂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相似的特征进行综合类比。直接类比——从客观世界中直接寻找与对象类似的因素进行类比。拟人类比——将对象进行“拟人化”处理,赋予其感情色彩。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象征类比——借助事物形象或符号进行抽象化、立体化的形式类比。因果类比——在两种事物、形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中进行类比。图地转换,打破思维定势,丰富艺术想象力。

课题时间—2课时(加课余时间)。

作业要求—

寻找合适的形象,将其置于一个方框内,逐步修正最终达到“图”与“地”一致或分别成立,然后再作复制。要求表达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在速写本上推演。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7三行有面容的音谱/安迪.沃霍尔图2-128鸟与植物联想设计的图形/张玉忠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29漫画速写变形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0学生作品/孙若维手机拟人化,幽默感十足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1图地转换作品/埃舍尔这个作品打破了思维定势,将天上飞的小鸟的两种形态经过渐变的处理手法逐渐演变转换,两种形态的鸟是图地转换的关系,画面自然和谐,耐人寻味。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2图地转换过程/窦静

这是由埃舍尔的作品引发的研究“图地”关系的草图。因对埃舍尔的作品感兴趣,分析其规律后,发现“图”与“地”是完全一致的形,但互为边线(第一步),试着从简单的形出发寻找可用的图形,根据画出的框架忽然联想到雪地靴的形状,逐步调整、修改(第二步、第三步),得到的最终结果却两个互相反转的靴子(第四步),进一步重复得到了连续的图形,可明显看出黑色靴子与白色靴子互为“图地”(第五步)。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在速写时要注重视觉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这种知觉选择性与知觉对象的转化关系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平面艺术中被称为图(视觉对象)地(周围环境)反转,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画论中的计白当黑或是阴形与阳形。图地的反转变化强调了人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它要求表达出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利用这个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想象力。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阴形与阳形是美术中沿用的术语。在篆刻和版画艺术中,以凸线为主表现物象的方法叫做阳刻。以凹线为主表现物象的方法叫做阴刻。印出的作品正好是相反的阴形与阳形。可以把描绘的主体叫做阳形,主体以外的空间叫做阴形。在图地转换训练中,对阴形或地以及画面统一的强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3饥饿/华西莱文斯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4秦始皇印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阴刻(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5招贴设计/尤西.莱米尔图地转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图2-136母亲和她的儿子/尤西.莱米尔图地转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7染织品设计稿/张然然(指导教师:窦静)2.3.2设计速写的记忆与想象

第二章方法篇2.4技法训练

2.4.1速写点、线、面

作业12

训练目的

—了解点、线、面的基本属性,全面掌握点、线、面三种要素在设计速写中的运用规律,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各种物象的表现力。

课题时间—8课时(加大课后练习的作业量)。

作业要求

—点、线、面常常作为构成作品的基本要素集合在画面中,在速写表现上如何运用点、线、面三种要素,是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建议以三种方式分别训练,力求形体准确,方法得当。

参考书目—《速写》。第二章方法篇2.4.1速写点、线、面

点是构成画面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速写表现中它常作为一个小的色块出现。当它在画面集合之后就可以呈现出聚散、疏密、强弱、对比效果,还会体现出一种节奏感、体量感。点在设计速写中,常常用来表现具有特殊肌理的或具有装饰性的图形。点的运动轨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是对线和面的补充,有助于调整、均衡画面和加强层次、节奏的变化。第二章方法篇面常表现为各种图形的轮廓或较大的色块。面形象不同,体现着个性的差异。面可以由许多点集合而成。在素描表现中,体积是由面、面的转折而形成的。看到面,我们就能想到明暗、调子以及物体的空间形态。在表现面时,速写与素描不同,它是利用线去表现物体的结构特征的,有时则靠点的排列来体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在速写中,点与面的表现往往要依赖于线。和线一样,点、面也同样具有轻重、深浅、黑白、宽窄之分,只有处理好这些特征,才会产生良好的审美效果。2.4.1速写点、线、面

第二章方法篇图2-138以点为主的速写产品/吴国健2.4.1速写点、线、面

第二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