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标要求课标解读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近现代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进步。2.通讯工具的变迁。3.交通与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夯实基础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的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2)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①________到②________的铁路。(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唐山胥各庄(4)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5)20世纪90年代,铁路建设加快。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③____位、世界第四位。(6)机车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7)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公路。(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④________等大城市。(2)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3)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上海思维拓展
1.“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请回答:歌词中的“天路”指的是什么?点拨:青藏铁路。夯实基础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⑤_________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4)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⑥________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轮船招商局民航事业2.航空。(1)1909年旅美华侨⑦__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⑧____________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3)改革开放以后,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冯如北京至天津思维拓展
2.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拨:打破了列强在中国对水上交通业的垄断局面,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夯实基础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2)随后,福建巡抚在⑨________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3)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电话。(1)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台湾(2)到1949年,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电话用户26万户,普及率仅0.05%。(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4)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⑩______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2003思维拓展
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点拨:电报、电话等通迅工具。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要点精析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特点。(1)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中,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互动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邑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贷,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图一)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图二)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1)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2)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3)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大规模兴建铁路、公路;改革机车、铁路技术;发展民航运输等。中国近代邮电事业兴起的原因和积极影响要点精析
1.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军事政治的需要。2.积极影响。(1)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2)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加强了国防建设,提高了军情传递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4)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5)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互动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之。材料二
请回答:(1)材料一中利于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工具是什么?(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什么问题?(3)通讯工具的改进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1)电报。(2)反映了电讯产业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国通讯工具变化巨大。(3)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由上图信息可知,当时我国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中西合璧B.土洋分开C.中西合一D.土洋并存导析:阅读图片“马车”与“汽车”并行,“土洋并存”。答案:D近代通信事业发展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导析:答案:A审读题干从“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可知①正确;“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可知②正确;“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可知③正确;“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可知④正确,故选A项。【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要点:(1)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人畅其途,货畅其流,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2)火车机车的改进,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请回答: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答案要点:(1)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涉及轮船业的演变、铁路的发展、机车制造方面的新突破、汽车和公路修筑技术、飞机设计和制造等五个方面。以铁路的发展为例,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建立后,铁路发展缓慢,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没有铁路交通。建国后,相继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西北、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特别是京九铁路的建成,更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首都的联系。(2)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主要有:①电报方面,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并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也在各地陆续开设。不过,当时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或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②电话方面,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从20世纪90年代起,机关、企业开始使用传真机。二、学习延伸请回答:上述两种意见,你赞成哪一种?理由是什么?答案要点:同意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要想富,先修路”,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通讯和交通发达是经济起飞的前提,高速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效率最高,虽然现在利用率不高,但从长远来看,它必定会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意第二种观点的理由是:高速公路的成本大,在中国现今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多条公路的修建必然会使用大量资金,且一些公路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差,造成很大的浪费。一、基础题1.(2013·长春模拟)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A2.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A.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B.蒸汽机的发明C.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D.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A3.(2013·南京模拟)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D4.在现代中国,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并行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C.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并存D.地方政府提倡程度不同A5.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A.有线电报的开通B.无线电报的开通C.有线电话的开通D.无线电话的开通A6.请你仔细欣赏右面图片。从图片中你能汲取哪些信息()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②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有了汽车等交通工具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④中国交通运输业近代化的具体体现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因此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D7.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合同范本的下载
- 2025商铺转让合同签订有哪些注意事项
- 2025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5深圳市试用期劳动合同
- 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环氧树脂地坪漆合同协议
- 电话出租出售合同协议
- 电信劳务续约合同协议
- 瓜果蔬菜售卖合同协议
- 电梯防水工程合同协议
- 24秋国开《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学习活动(二)答案(第1套)
- 带您走进西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教育
-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防汛抗旱知识培训材料
- 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服务采购服务方案和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TWJQMA 010-2024 露地甜瓜改良式滴灌栽培技术
-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JISG4305-2016中文版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
-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