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势与政策主讲人:隋成竹博士、副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课程设置调整1、课程设置将原来的本(专)科生3(2)个学年6(4)个学期、每学期3个专题,调整为2(1.5)个学年4(3)个学期、每学期6个专题。共计36个学时,2(1.5)个学分。2、学业成绩按照结业考试60%、平日成绩30%、考勤10%的比例核算该课程的学业成绩。每学期的学习总结(收获体会),作为平日成绩。第六专题老师布置本学期课程内容第一专题“中国梦”引领伟大复兴;第二专题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第三专题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四专题网络文化与网络安全;第五专题世界经济走势及对我国的影响;第六专题周边形势与中国外交新动向。第一讲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念的基本内容和优良传统党的群众工作以及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党的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
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四、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历史的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一)人民群众的含义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范畴
在新时期,凡是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维护祖国统一大业、遵纪守法的公民,都是人民群众的范畴,都是群众工作的服务对象。一是学校内的人民群众。教师、学生、职员、工人、离退休人员等。二是社会人民群众。社会服务单位、校友、学生家长、广大农民等。青岛农业大学的“人民群众”(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念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
一方面,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二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比喻关系
一是鱼与水的关系。共产党是鱼,人民群众是水。水里可以没鱼,但是鱼永远离不开水。二是血与肉的关系。血和肉是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依存,互不分离。三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水”,党员干部是“舟”。四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党员是种子,群众是土壤。离开了土地,再优良种子无法生长。五是仆与主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党是人民的政党,政府是人民政府。六是末与根的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是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七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党员干部是学生,人们群众是老师。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等。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影响了人民对党执政能力的期待;第二,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尤其是党风不正、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执政权威;第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人们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等民主权利发挥的期待;第四,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影响了群众对党的“尊重人们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执政理念的认同;第五,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公共需要,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第六,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大肆造谣中伤离间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如何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第一,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第二,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第四,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在组织、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的互动中,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一)关于党的群众工作(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一)党的群众工作是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原理,联系、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是党依据党的性质和党群关系的基本原理,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期性工作。党的群众工作的精髓1)本质:密切党群关系。2)核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第一任务: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根本方法:走群众路线。6)前提:创新。7)关键:引导。8)根本:服务。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1、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2、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第一任务。3、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4、实现党群、干群关系的制度化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二)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
第一,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的制度。第二,党政领导机关的群众接待日制度。第三,主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第四,机关干部到贫困地区锻炼和帮扶工作制度。
形成制度(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一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二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三是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四是说服教育,积极引导的方法等。基本方法(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第一,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第二,通过办实事、办好事的方法。第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第四,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第五,通过组织活动的方法。主要途径(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
1、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为着眼点,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2、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为着力点,力争在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取得新突破。
3、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为着重点,确保群众工作取得实效。关键点(二)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根本点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十分尖锐,一些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处心积虑地插手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煽风点火,用各种方法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世情三、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二)世情国情党情变化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和问题明显增多,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不断提高。国情三、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一)世情国情党情变化
从党内来看,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在已经取得骄人执政成绩的情况下,党内容易产生懈怠自满情绪;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滋生了脱离群众倾向。就党员结构而言,截至2011年底,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其中35岁以下即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党员2062.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党情三、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1、社会群体分化,利益结构多元。
2、区域和城乡差别多样化。3、党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够端正。(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1、社会群体分化,利益结构多元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变迁带来的明显结果:社会群体分化、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生活朝多元化态势发展。这种复杂化和多元化导致了人们对物质利益意识的觉醒,社会主体物质利益诉求复杂多样,难免加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一般认为当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突破八百至一千美元的时候,该国家就进入利益分化、群体矛盾的多事之秋,是一个矛盾多发时期。(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1、社会群体分化,利益结构多元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方面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使阶级阶层结构发生改变。社会转型使“群众”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过去相比有了新的拓展,同时群众的价值观也随着自身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发生改变,人们的思想更加独立、多变、差异,彼此间的矛盾会不断增多,对执政党的认同度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涌现出一批高薪阶层(很多是新的社会阶层),国家宪法规定保护他们的合法财产。另一方面,社会中也出现了大量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面对这种变化,必然会有利益诉求的分化。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163Titleinhere工人阶级
Titleinhere知识分子Titleinhere农民阶级
人 民群众245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3.个体户4.私营企业主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6.自由职业人员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区域和城乡差别多样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地区间的差距有日益扩大趋势,东部最富与西部最穷省份人均GDP差距已扩大超过10倍,地区差距一度有拉大趋势。这种状况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大中型城市由改革开放前的300多个发展到600多个,大量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从收入水平来看,1978—1984年的六年里,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而1985—2010年的25年里,城乡差距却迅速扩大。抑制城乡差距,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3、党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够端正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晴雨表。中组部党建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
79.36%的人认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是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因素”,71%的人认为“腐败现象严重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最主要问题”,69.39%的人认为“干部作风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最主要问题”。3、党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够端正的表现第一,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接触人民群众,不愿总结群众经验,不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第二,有的干部习惯于空话套话,不讲实事求是,不干实事,喜欢搞政绩工程,形成了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质内容的形式主义作风。第三,有的干部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决策,形成了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第四,有的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实,对群众的困惑解释不清,对群众困难问题的解决不尽心。第五,有的领导干部对中央精神把握不准,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实际工作中政策制定存在脱离实际、标准不一、强迫命令等现象。第六,少数干部将个人利益至于群众利益之上,不是造福于民、服务群众,而是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开会主席台,面向群众;看戏前三排,带领群众;看电影居中,深入群众;收罚款上门,联系群众;劳动不沾边,相信群众;集资助捐,发动群众;宴会陪客,代表群众;额外收入,依靠群众。某些干部的错误“群众观”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第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第二,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第三,加强群众观念教育;第四,正确对待群众利益诉求;第五,改善群众工作方法;第六,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第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建设和享有成果的主体。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
毛泽东是调查研究的典范)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第二,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一是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热心为群众服务,诚信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三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四是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对于工作作风问题,深挖思想根源,大力改造主观世界。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第三,加强群众观念教育。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加强对群众路线理解和认识。
一是开展群众观念主题党课教育活动。通过党课讲党史、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充分认识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做好事实事。
二是重点将群众观念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训内容,系统加强学生的群众观念教育,更全面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加强对农村、社区和企业组织等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利用地方党史资源宣传群众观念。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第四,正确对待群众利益诉求
一反面,要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干群矛盾做文章,对唯恐社会不乱的违法犯罪分子的捣乱行为,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坚决果断地实施打击,营造社会稳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犯。第五,改善群众工作方法经济工作中,注重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逐步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由习惯于靠上级、找领导逐步转变为抓信息、找市场;与群众打交道时,更加注重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加强服务的方法;处理矛盾和纠纷,更加注重扩大基层民主和运用法律的手段。日常工作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级领导干部逐渐重视利用网络平台听取民声、汇集民智,等等。
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第六,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二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三是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资金严重不足,保障覆盖面窄;五是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四、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往往有群众工作或缺位软弱、或简单粗暴的原因。新形势下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难度在加大,很多群众问题不能“一刀切”解决,或只依靠简单行政命令、情感号召解决。一些党员和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不问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因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加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节党的群众路线内涵与教育实践活动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与历史发展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与历史发展(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突出的是价值取向。是指党必须把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也是党赢得群
众信任的条件。
必须认真对待三种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对群众负责和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关系
党员个人利益和广大群众利益的关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突出的是手段问题。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
体现了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之所在,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世界观。
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信任群众力量的表现,也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支持党的事业的重要手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突出的是领导和工作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主要是指在工作中,正确的领导必须是把集中起来的群众意见通过处理后再返回到群众中,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行动,并在实践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这是保证党始终植根于、成长于、服务于人民的重要保证。(小岗村农民土地承包案例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智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研究工作。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年)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二)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1、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春秋谷梁传》“民者,君之本也”。
民本,就是“以民为本”。1、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这种思想发端于夏商时代,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中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为此体系中的精华。发展历程春秋时期
这些都说明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立邦、安邦、兴邦的根本,只有爱民、利民、取信于民才能稳固政权。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
“皇有祖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黄侃:《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十三经注疏之二:尚书正义·五子之歌》
孔子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主张惠民、养民、爱民,反对残暴苛政,并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关系。“夫君者舟也,庄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孔子家语》从而确立了人民、国家和君主的轻重次序。这种思想将民众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高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普天之下人民最为重要,江山社稷尚在其次,而以君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的利益更是敬陪末座。
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民本思想,它不仅彰显了古代先贤直面社会真理的勇气,也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大气!一切统治者都必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江山社稷才会稳定,君王统治集团的利益才能巩固。荀子则注重“恩惠于民”提出了“平政爱民”和“节裕富民”的思想。汉代“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贾谊新书·大政上》李世民:“行王道、存百姓”的思想。宋祁:“民,国之基也。”
《杂税》唐代宋代:朱元璋:
“民者,国之本也”,“民穷则国不能独富,民富则国不能独贫”
等思想。
《明太祖实录·二五三卷》明朝上述论断表达了民本思想的政治传统,也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民本思想对群众路线的积极意义1、重视民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要求统治者重民心、顺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权益,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爱民重民”的理论素材。
2、深刻影响着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和精神支柱,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群众路线理论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
传统民本思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持王朝政权的巩固和长治久安,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党的群众路线: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和扬弃,真正做到重民,以民为本。
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历史上的无产阶革命家都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一贯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能否广泛动员群众作为革命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正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去认识群众和对待群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基本观点之上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将党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三)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丰富和拓展,人们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不断加深,它对于革命、建设与改革起着重要作用。
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曲折发展时期逐渐趋于成熟
群众路线理论形成
发展的新阶段
.土地革命时期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197819371949192719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前1、新中国成立前(1)土地革命时期:形成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渐趋成熟时期(1)土地革命时期:形成时期大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环境中,党积极开展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大量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动员和依靠群众是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周恩来1929年9月,在其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科学概念,指出筹款和没收地主豪绅财产等工作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毛泽东1933年,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严厉批评官僚主义,提倡用“群众化的方式”克服官僚主义领导方式,表明党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已经有了一定认识。1934年,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讲话中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表明依靠人民群众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他还指出,党要关注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真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革命中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刘少奇、张闻天“为了争取与组织千百万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入民族革命的战场,我们必须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正确组织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的联系,学习在各种环境下领导群众的艺术。”
——《刘少奇选集·上卷》“群众是革命力量的取之不竭的泉源。”
——《张闻天文集(一)》(2)抗日战争时期:渐趋成熟
这一时期,随着毛泽东在全党全军中领导地位的确定以及对于群众路线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经过概括和提炼,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逐渐达到了成熟状态。抗战时期群众路线的发展群众路线理论的成熟1943年,毛泽东在为党中央写的《关于领导工作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1.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内容;2.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3.详细分析了诸如“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等实施步骤和环节。
标志着群众路线理论的成熟!更加系统化
延安整风运动期间(1941-1945年),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新观点: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3.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等观点。
丰富了群众路线理论,使其更加系统化。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合订本)毛泽东在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与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他还提出了:一切为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能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刘少奇选集·上卷》被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明确写入党章2、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曲折发展和严重破坏的阶段群众路线发展的新阶段1956年,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充实了理论1957年,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将其归纳到群众路线当中1958年,大跃进中遭到破坏1961年,群众路线再次得到毛泽东的重视1962年,刘少奇提出了关于群众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十一届六中全会,赋予了群众路线科学定义邓小平强调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江泽民高度重视党群关系问题,把党群关系提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1956年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
邓小平强调了群众路线对我们党的重要意义,并将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实了群众路线理论。“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57年,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将其归纳到群众路线当中。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把群众路线确定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并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两句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后两句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即如何把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整体内容。刘少奇关于群众路线的两个基本点
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式主义的东西,决不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左”的群众运动是违反群众路线的。
——《刘少奇选集·下卷》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领导方法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及群众路线与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理论。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其实质就是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高度重视党群关系问题,把党群关系提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他还强调“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地保持党性纯洁,主动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尽力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是对群众路线的全新阐释。胡锦涛在上任之初到西柏坡考察学习时,胡锦涛提出了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强调“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我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校处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切入点,聚焦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2、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明确这次活动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明年7月基本完成。第一批:中央党政群等机关、省(市、区)及所属机关、部省属高校;第二批:地、市、县机关和所属单位。4、延安整风精神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4、延安整风精神延安整风精神的内容:一是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精神。包括加强理论学习,交流讨论、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和学习结业考试;二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用“批评—团结—批评”的方式,开好民主生活会;四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5、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镜子”:学习和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维护良好形象。“洗洗澡”: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治治病: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转让合同范例
- 纸厂收购模板合同模板
- 2024年度工程合伙合作信息保密与资料共享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钢铁厂设备维修合同:维修设备、维修期限及费用3篇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协议-影视作品
- 电影卡采购合同模板
- 美容美发劳动合同
- 租赁安全生产协议标准版可打印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的行业大数据分析与咨询合同
- 2024年度写字楼买卖合同及租赁事宜3篇
-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
- 儿童通信知识教学(课堂PPT)
-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
- 人机工程评价标准
- 北医三院洁净实验室施工组织设计
- 储气罐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表
-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9课小书签赣美版(16张)ppt课件
- 递等式计算(四年级上)
- 中级按摩师培训课件
- 钢丝绳、吊索具检查表(共3页)
- 文秘专业教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