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考核管理制度8篇名目第1篇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第2篇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考核方法第3篇某炼钢厂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第4篇z冶炼厂设备事故管理考核制度第5篇生产事故管理考核制度第6篇炼钢厂生产事故管理、考核制度第7篇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第8篇工伤事故考核管理制度
【第1篇】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
总
则
为避开和削减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尽量削减损失,快速恢复生产,使事故的汇报、调查、分析、定级、定性及考核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厂。
(一)生产事故的定义:凡因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由于违章操作,组织失误造成上下工序或主要生产与帮助生产失调,动力、原材料供应中断及停产、损坏设备、损坏工业建筑、产品质量劣化、资源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均属于生产事故。
(二)、生产事故分类及分级:
1.生产事故的分类:生产工艺事故;生产运输事故;能源动力事故;生产设备事故;生产质量事故;安全环保事故。
1.1各部门在生产事故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生产工艺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运输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能源动力事故,由动力厂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设备事故,由设备科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质量事故,由技术监督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安全环保事故,由安全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详细方法见安全环保有关规定)。
1.2当发生事故,分析既有操作缘由又有设备缘由时,按主次责任定性,并归对口相应处室详细管理,。
1.3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由生产处组织、公司领导参与,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1.4原则上,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在事故种类上不重叠或交叉考核。
2、生产工艺事故
2.1炼铁厂事故
2.1.1、烧结机
⑴、各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烧结矿过烧、欠烧;
⑸、各矿槽的混料。
2.1.2竖炉
⑴、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悬料;
⑸、结瘤;
⑹、导风墙穿孔、倒塌。
2.2炼铁厂事故
2.2.1渣铁系统
⑴、铁口事故
①、铁水自动流出;
②、铁口连续过浅、“跑大流”、喷焦卡焦;
③、封不住铁口、渣铁外溢;
④、铁口冒泥;
2.2.2、铁沟事故:主沟、支沟渗漏。
2.2.3铁渣事故
①、撇渣器烧穿漏铁;
②、水渣放炮;
③、撇渣器铸死导致铁水外溢、烧坏设备和流入水冲渣沟造成爆炸;
④、渣铁上炕、下地。
2.2.4热风炉系统
⑴、热风炉换错炉;
⑵、开启各种阀门错误造成风口灌渣。
2.2.5上料系统及装料系统
⑴、上料系统事故
①、等料;
②、撕皮带;
③、拉错料;
④、堵料筛。
⑵、装料系统事故
①、炉顶料罐放不下料;
②、炉顶料罐装重料;
③、炉顶上密封阀漏煤气;矿槽跑料。
2.2.6高炉系统
⑴、低料线;
⑵、管道行程;
⑶、悬料;
⑷、连续塌料;
⑸、炉墙结厚;
⑹、炉缸积累;
⑺、炉冷;
⑻、炉缸冻结;
⑼、炉体跑火、跑渣;
⑽、炉缸烧穿;
⑾、炉底烧穿;
⑿、炉皮烧穿;
⒀、大灌渣;
⒁、高炉结瘤;
⒂、风口吹管烧穿;
⒃、风口烧穿;
⒄、风口二套烧穿;风口大套烧穿;
⒅、紧急停水;紧急停电;
⒆、鼓风机突然停风;
⒇、炉顶打水阀门遗忘关。
2.2.7喷煤系统
⑴、煤枪烧坏;
⑵、煤粉罐跑煤;
⑶、喷煤压缩空气突然停。
2.3炼钢厂事故
2.3.1混铁炉区
⑴、铁水包翻铁、跑铁、铸轨;
⑵、混铁炉穿。
⑶、混铁炉洒铁
2.3.2转炉区
⑴、转炉兑铁时跑铁铸炉前炉门、铸炉下轨道;
⑵、转炉出钢时跑钢;
⑶、散装料堵下料口;
⑷、转炉漏炉;
⑸、转炉钢包车、渣车掉道;
⑹、转炉渣罐漏;
⑺、钢水温度太低;
⑻、转炉操作不当大量溢渣;
⑼、转炉操作不当大喷、烧枪。
2.3.3废钢区
⑴、废钢尺寸超标卡炉口;
⑵、废钢中有密闭容器放炮;
⑶、废钢潮湿放炮。
2.3.4钢包周转区
⑴、钢包渣线钻钢;
⑵、钢包包衬漏钢;
⑶、钢包滑板钻钢;
⑷、钢包上下水口钻钢;
⑸、钢包透气砖不透气;
⑹、钢包水口灌渣烧不开眼。
2.3.5连铸区
⑴、连铸大包烧眼偏滑板钻钢;
⑵、连铸中包、水口钻钢;
⑶、连铸中包漏钢;
⑷、连铸中包水口钻钢;
⑸、连铸坯角裂漏钢;
⑹、连铸坯纵裂漏钢;
⑺、连铸坯高温漏钢;
⑻、中间包低温结流停浇;
⑼、连铸开浇起步漏钢;
⑽、中间包套眼事故停浇;
⑾、连铸坯卷渣漏钢;
⑿、塞棒折断停浇;
⒀、中包溢钢停浇。
2.4轧钢事故
2.4.1加热炉
⑴、过热、过烧;
⑵、火灾爆炸;
⑶、煤气中毒;
⑷、拱钢,粘钢,掉钢;
⑸、坯料刮炉墙。
2.4.2粗轧机
⑴、主传动轴疲惫断裂;
⑵、卡钢、翘头堆钢;
2.4.3精轧机
⑴、油膜轴承断油烧坏;
⑵、精轧机咬入打滑,卡钢,堆钢,轧破,甩尾,带头顶侧导板;
⑶、工作辊断辊,支撑辊断辊、掉肉,活套起套;
⑷、跳闸。
3、能源动力事故
3.1凡正式投产的能源(动力)设备和管网系统,不论什么缘由(除不行抗力的自然灾难)发生下列状况,即构成能源动力事故。
3.1.1凡正式生产、输送、储存各种能源介质设备或管线损坏;
3.1.2凡正式投产的动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或人为引起能源介质严峻偏离正常值;
3.1.3因爱护装置失灵,误动造成设备损坏或使能源介质供应中断;
3.1.4能源介质供应参数严峻偏离规定范围,造成生产减产、停产及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3.1.5因违反规章制度,造成能源介质外泄、外排超标,影响生产造成铺张,严峻破坏生态环境。
3.2能源动力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依据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参照生产工艺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
4、生产运输事故
4.1铁路行车事故:指在生产运输作业(行车或调车)或机车、车辆整备作业中,由于违反劳动纪律、违反规章制度或因设备状态不良及其他缘由造成安全事故、设备损坏,影响运输正常作业和主体生产厂生产的事故。
4.2汽车运输事故:在生产运输作业过程中,撞坏厂房、设备或管线,造成生产中断的事故。
4.3生产运输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依据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参照生产工艺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
(三)事故分级
1、重大事故:事故停产时间16小时以上或损失特殊巨大。
2、一般事故:事故停产时间4小时—16小时。
3、小事故:事故停产时间2小时—4小时。
4、零星事故:事故停产时间小于2小时。
(三)、生产事故的汇报程序及要求
不同级别、类别的生产事故发生后的汇报程序及相应要求
1.
重大、一般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在5分钟内向总调度室汇报。
2.
值班调度长要在接到事故报告5分钟内向生产到处长、生产副总经理汇报。由生产处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到场马上组织抢修,把损失削减到最少,尽快恢复生产,总调度室依据状况协调好其它单位生产。
3.
小事故和零星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5分钟内向总调度室汇报,值班调度长要在接到事故报告10分钟内向生产到处长、生产副总经理汇报。由生产厂厂长组织抢修,总调度室依据状况协调好其它单位的生产。
4.
凡消失停产事故必需向总调汇报。消失估计停产两小时以上的停产事故,二级单位的值班人员和主管厂长要到现场组织处理。总调值班员也必需到现场了解状况。
5.
关键设备消失事故及估计停产两小时以上的事故,二级厂厂长必需到现场亲自处理。总调度员要马上向公司主管总经理和值班领导汇报。
(四)、事故分析:
1、每次事故发生后,都要组织事故分析会。一般事故分析会由生产技术科组织,生产、维护、检修部门和有关人员参与。重大生产事故分析会由厂领导主持。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缘由,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阅历教训以及制定防范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2、数理统计分析: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缘由等逐项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在生产组织、管理、方案及操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总结阅历,制定措施和进行专题分析。
3、专题事故分析:对从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薄弱环节和部位进行专题分析;查明缘由并制定专题事故预案。
4、对于生产中断2小时以上的事故,事故单位必需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缘由、经过、后果、类别等有关状况填写“事故报告”一式三份,报送主管领导及总调度室,每延迟24小时考核事故单位500元。
(五)、事故的统计:
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是事故管理的基本数据,必需照实记录和正确统计。
1、事故次数: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一般按中断一次计算一次,假如在同一生产作业单位连续又发生事故,后一事故应认为是前一事故的连续。只记事故一次,事故时间和事故损失费则要累计计算。
2、事故时间:一般按事故停机到恢复生产之间的时间计算。
3、生产事故损失:包括设备修复费和减产损失费。修复费为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
(六)、事故考核:
1、零星事故:由二级单位自行考核;
2、小事故:考核事故单位生产基本奖500-2500元;
3、一般事故:考核事故单位生产基本奖5000-15000元;
4、重大事故:考核事故单位20000元直至100%免奖;
(七)生产事故分析
不同级别的生产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分析的要求
1.
发生事故后于次日(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包括自行召开)。
2.
重大、一般事故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召集相关部门分析。
3.
其它事故可由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分析。
4.
涉及到厂际之间的事故,由总调度室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生产到处长或公司主管总工程师主持分析。
5.
事故分析要查清事故缘由、责任者,制定出防范措施,必需做到“四不放过”。事故缘由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处处罚不放过。
6.
事故处理完毕后48小时之内,事故单位要按《生产工艺事故报告》所列内容具体填写准时上报,其中事故名称、地点、时间、事故责任者姓名、工种、年龄、性别、事故经过、缘由、损失和伤亡状况(伤亡人数、姓名、年龄、性别、工种、受伤部位)实行措施均要写清晰。
7.
不按规定向公司提交事故报告,每发生一次,考核事故责任单位500元以上。
(八)事故的登记、统计与资料存档
对生产事故的登记、统计与资料存档的要求
1.
生产厂建立事故登记统计台帐。事故发生后应准时按台帐栏目要求,进行登记,并向领导及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2.
事故报告由生产处负责存档备查。
3.
事故次数:以生产中断次数为准,生产中断一次,应算一次事故。
(九)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对有关人员从重惩罚。
1、对发生重大生产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者。
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甚至嫁祸于他人者。
3、在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乐观组织抢修或抢救造成事故扩大者。
4、损失特殊重大的生产事故。
(十一)值班调度长对在事故抢救、抢修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可建议赐予嘉奖。
因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的制定不明确、不准确而造成事故时,应追究方案、规程的起草、审核、批准人的责任,酌情赐予处分。
【第2篇】生产事故管理考核制度
总则
为避开和削减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尽量削减损失,快速恢复生产,使事故的汇报、调查、分析、定级、定性及考核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厂。
(一)生产事故的定义:凡因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由于违章操作,组织失误造成上下工序或主要生产与帮助生产失调,动力、原材料供应中断及停产、损坏设备、损坏工业建筑、产品质量劣化、资源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均属于生产事故。
(二)、生产事故分类及分级:
1.生产事故的分类:生产工艺事故;生产运输事故;能源动力事故;生产设备事故;生产质量事故;安全环保事故。
1.1各部门在生产事故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生产工艺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运输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能源动力事故,由动力厂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设备事故,由设备科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质量事故,由技术监督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安全环保事故,由安全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详细方法见安全环保有关规定)。
1.2当发生事故,分析既有操作缘由又有设备缘由时,按主次责任定性,并归对口相应处室详细管理,。
1.3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由生产处组织、公司领导参与,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1.4原则上,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在事故种类上不重叠或交叉考核。
2、生产工艺事故
2.1炼铁厂事故
2.1.1、烧结机
⑴、各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烧结矿过烧、欠烧;
⑸、各矿槽的混料。
2.1.2竖炉
⑴、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悬料;
⑸、结瘤;
⑹、导风墙穿孔、倒塌。
2.2炼铁厂事故
2.2.1渣铁系统
⑴、铁口事故
①、铁水自动流出;
②、铁口连续过浅、“跑大流”、喷焦卡焦;
③、封不住铁口、渣铁外溢;
④、铁口冒泥;
2.2.2、铁沟事故:主沟、支沟渗漏。
2.2.3铁渣事故
①、撇渣器烧穿漏铁;
②、水渣放炮;
③、撇渣器铸死导致铁水外溢、烧坏设备和流入水冲渣沟造成爆炸;
④、渣铁上炕、下地。
2.2.4热风炉系统
⑴、热风炉换错炉;
⑵、开启各种阀门错误造成风口灌渣。
2.2.5上料系统及装料系统
⑴、上料系统事故
①、等料;
②、撕皮带;
③、拉错料;
④、堵料筛。
⑵、装料系统事故
①、炉顶料罐放不下料;
②、炉顶料罐装重料;
③、炉顶上密封阀漏煤气;矿槽跑料。
2.2.6高炉系统
⑴、低料线;
⑵、管道行程;
⑶、悬料;
⑷、连续塌料;
⑸、炉墙结厚;
⑹、炉缸积累;
⑺、炉冷;
⑻、炉缸冻结;
⑼、炉体跑火、跑渣;
⑽、炉缸烧穿;
⑾、炉底烧穿;
⑿、炉皮烧穿;
⒀、大灌渣;
⒁、高炉结瘤;
⒂、风口吹管烧穿;
⒃、风口烧穿;
⒄、风口二套烧穿;风口大套烧穿;
⒅、紧急停水;紧急停电;
⒆、鼓风机突然停风;
⒇、炉顶打水阀门遗忘关。
2.2.7喷煤系统
⑴、煤枪烧坏;
⑵、煤粉罐跑煤;
⑶、喷煤压缩空气突然停。
2.3炼钢厂事故
2.3.1混铁炉区
⑴、铁水包翻铁、跑铁、铸轨;
⑵、混铁炉穿。
⑶、混铁炉洒铁
2.3.2转炉区
⑴、转炉兑铁时跑铁铸炉前炉门、铸炉下轨道;
⑵、转炉出钢时跑钢;
⑶、散装料堵下料口;
⑷、转炉漏炉;
⑸、转炉钢包车、渣车掉道;
⑹、转炉渣罐漏;
⑺、钢水温度太低;
⑻、转炉操作不当大量溢渣;
⑼、转炉操作不当大喷、烧枪。
2.3.3废钢区
⑴、废钢尺寸超标卡炉口;
⑵、废钢中有密闭容器放炮;
⑶、废钢潮湿放炮。
2.3.4钢包周转区
⑴、钢包渣线钻钢;
⑵、钢包包衬漏钢;
⑶、钢包滑板钻钢;
⑷、钢包上下水口钻钢;
⑸、钢包透气砖不透气;
⑹、钢包水口灌渣烧不开眼。
2.3.5连铸区
⑴、连铸大包烧眼偏滑板钻钢;
⑵、连铸中包、水口钻钢;
⑶、连铸中包漏钢;
⑷、连铸中包水口钻钢;
⑸、连铸坯角裂漏钢;
⑹、连铸坯纵裂漏钢;
⑺、连铸坯高温漏钢;
⑻、中间包低温结流停浇;
⑼、连铸开浇起步漏钢;
⑽、中间包套眼事故停浇;
⑾、连铸坯卷渣漏钢;
⑿、塞棒折断停浇;
⒀、中包溢钢停浇。
2.4轧钢事故
2.4.1加热炉
⑴、过热、过烧;
⑵、火灾爆炸;
⑶、煤气中毒;
⑷、拱钢,粘钢,掉钢;
⑸、坯料刮炉墙。
2.4.2粗轧机
⑴、主传动轴疲惫断裂;
⑵、卡钢、翘头堆钢;
2.4.3精轧机
⑴、油膜轴承断油烧坏;
⑵、精轧机咬入打滑,卡钢,堆钢,轧破,甩尾,带头顶侧导板;
⑶、工作辊断辊,支撑辊断辊、掉肉,活套起套;
⑷、跳闸。
3、能源动力事故
3.1凡正式投产的能源(动力)设备和管网系统,不论什么缘由(除不行抗力的自然灾难)发生下列状况,即构成能源动力事故。
3.1.1凡正式生产、输送、储存各种能源介质设备或管线损坏;
3.1.2凡正式投产的动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或人为引起能源介质严峻偏离正常值;
3.1.3因爱护装置失灵,误动造成设备损坏或使能源介质供应中断;
3.1.4能源介质供应参数严峻偏离规定范围,造成生产减产、停产及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3.1.5因违反规章制度,造成能源介质外泄、外排超标,影响生产造成铺张,严峻破坏生态环境。
3.2能源动力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依据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参照生产工艺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
4、生产运输事故
4.1铁路行车事故:指在生产运输作业(行车或调车)或机车、车辆整备作业中,由于违反劳动纪律、违反规章制度或因设备状态不良及其他缘由造成安全事故、设备损坏,影响运输正常作业和主体生产厂生产的事故。
4.2汽车运输事故:在生产运输作业过程中,撞坏厂房、设备或管线,造成生产中断的事故。
4.3生产运输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依据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参照生产工艺事故的等级划分及考核。
(三)事故分级
1、重大事故:事故停产时间16小时以上或损失特殊巨大。
2、一般事故:事故停产时间4小时—16小时。
3、小事故:事故停产时间2小时—4小时。
4、零星事故:事故停产时间小于2小时。
(三)、生产事故的汇报程序及要求
不同级别、类别的生产事故发生后的汇报程序及相应要求
1.重大、一般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在5分钟内向总调度室汇报。
2.值班调度长要在接到事故报告5分钟内向生产到处长、生产副总经理汇报。由生产处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到场马上组织抢修,把损失削减到最少,尽快恢复生产,总调度室依据状况协调好其它单位生产。
3.小事故和零星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5分钟内向总调度室汇报,值班调度长要在接到事故报告10分钟内向生产到处长、生产副总经理汇报。由生产厂厂长组织抢修,总调度室依据状况协调好其它单位的生产。
4.凡消失停产事故必需向总调汇报。消失估计停产两小时以上的停产事故,二级单位的值班人员和主管厂长要到现场组织处理。总调值班员也必需到现场了解状况。
5.关键设备消失事故及估计停产两小时以上的事故,二级厂厂长必需到现场亲自处理。总调度员要马上向公司主管总经理和值班领导汇报。
(四)、事故分析:
1、每次事故发生后,都要组织事故分析会。一般事故分析会由生产技术科组织,生产、维护、检修部门和有关人员参与。重大生产事故分析会由厂领导主持。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缘由,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阅历教训以及制定防范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2、数理统计分析: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缘由等逐项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在生产组织、管理、方案及操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总结阅历,制定措施和进行专题分析。
3、专题事故分析:对从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薄弱环节和部位进行专题分析;查明缘由并制定专题事故预案。
4、对于生产中断2小时以上的事故,事故单位必需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缘由、经过、后果、类别等有关状况填写“事故报告”一式三份,报送主管领导及总调度室,每延迟24小时考核事故单位500元。
(五)、事故的统计:
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是事故管理的基本数据,必需照实记录和正确统计。
1、事故次数: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一般按中断一次计算一次,假如在同一生产作业单位连续又发生事故,后一事故应认为是前一事故的连续。只记事故一次,事故时间和事故损失费则要累计计算。
2、事故时间:一般按事故停机到恢复生产之间的时间计算。
3、生产事故损失:包括设备修复费和减产损失费。修复费为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
(六)、事故考核:
1、零星事故:由二级单位自行考核;
2、小事故:考核事故单位生产基本奖500-2500元;
3、一般事故:考核事故单位生产基本奖5000-15000元;
4、重大事故:考核事故单位20000元直至100%免奖;
(七)生产事故分析
不同级别的生产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分析的要求
1.发生事故后于次日(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包括自行召开)。
2.重大、一般事故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召集相关部门分析。
3.其它事故可由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分析。
4.涉及到厂际之间的事故,由总调度室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生产到处长或公司主管总工程师主持分析。
5.事故分析要查清事故缘由、责任者,制定出防范措施,必需做到“四不放过”。事故缘由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处处罚不放过。
6.事故处理完毕后48小时之内,事故单位要按《生产工艺事故报告》所列内容具体填写准时上报,其中事故名称、地点、时间、事故责任者姓名、工种、年龄、性别、事故经过、缘由、损失和伤亡状况(伤亡人数、姓名、年龄、性别、工种、受伤部位)实行措施均要写清晰。
7.不按规定向公司提交事故报告,每发生一次,考核事故责任单位500元以上。
(八)事故的登记、统计与资料存档
对生产事故的登记、统计与资料存档的要求
1.生产厂建立事故登记统计台帐。事故发生后应准时按台帐栏目要求,进行登记,并向领导及相关部门反馈信息。
2.事故报告由生产处负责存档备查。
3.事故次数:以生产中断次数为准,生产中断一次,应算一次事故。
(九)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对有关人员从重惩罚。
1、对发生重大生产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者。
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甚至嫁祸于他人者。
3、在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乐观组织抢修或抢救造成事故扩大者。
4、损失特殊重大的生产事故。
(十一)值班调度长对在事故抢救、抢修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可建议赐予嘉奖。
因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的制定不明确、不准确而造成事故时,应追究方案、规程的起草、审核、批准人的责任,酌情赐予处分。
【第3篇】某炼钢厂生产事故管理与考核制度
总
则
为避开和削减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尽量削减损失,快速恢复生产,使事故的汇报、调查、分析、定级、定性及考核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厂。
(一)生产事故的定义:凡因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由于违章操作,组织失误造成上下工序或主要生产与帮助生产失调,动力、原材料供应中断及停产、损坏设备、损坏工业建筑、产品质量劣化、资源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均属于生产事故。
(二)、生产事故分类及分级:
1.生产事故的分类:生产工艺事故;生产运输事故;能源动力事故;生产设备事故;生产质量事故;安全环保事故。
1.1各部门在生产事故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生产工艺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运输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能源动力事故,由动力厂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设备事故,由设备科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质量事故,由技术监督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安全环保事故,由安全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详细方法见安全环保有关规定)。
1.2当发生事故,分析既有操作缘由又有设备缘由时,按主次责任定性,并归对口相应处室详细管理,。
1.3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由生产处组织、公司领导参与,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1.4原则上,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在事故种类上不重叠或交叉考核。
2、生产工艺事故
2.1炼铁厂事故
2.1.1、烧结机
⑴、各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烧结矿过烧、欠烧;
⑸、各矿槽的混料。
2.1.2竖炉
⑴、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悬料;
⑸、结瘤;
⑹、导风墙穿孔、倒塌。
2.2炼铁厂事故
2.2.1渣铁系统
⑴、铁口事故
①、铁水自动流出;
②、铁口连续过浅、“跑大流”、喷焦卡焦;
③、封不住铁口、渣铁外溢;
④、铁口冒泥;
2.2.2、铁沟事故:主沟、支沟渗漏。
2.2.3铁渣事故
①、撇渣器烧穿漏铁;
②、水渣放炮;
③、撇渣器铸死导致铁水外溢、烧坏设备和流入水冲渣沟造成爆炸;
④、渣铁上炕、下地。
2.2.4热风炉系统
⑴、热风炉换错炉;
⑵、开启各种阀门错误造成风口灌渣。
2.2.5上料系统及装料系统
⑴、上料系统事故
①、等料;
②、撕皮带;
③、拉错料;
④、堵料筛。
⑵、装料系统事故
①、炉顶料罐放不下料;
②、炉顶料罐装重料;
③、炉顶上密封阀漏煤气;矿槽跑料。
2.2.6高炉系统
⑴、低料线;
⑵、管道行程;
⑶、悬料;
⑷、连续塌料;
⑸、炉墙结厚;
⑹、炉缸积累;
⑺、炉冷;
⑻、炉缸冻结;
⑼、炉体跑火、跑渣;
⑽、炉缸烧穿;
⑾、炉底烧穿;
⑿、炉皮烧穿;
⒀、大灌渣;
⒁、高炉结瘤;
⒂、风口吹管烧穿;
⒃、风口烧穿;
⒄、风口二套烧穿;风口大套烧穿;
⒅、紧急停水;紧急停电;
⒆、鼓风机突然停风;
⒇、炉顶打水阀门遗忘关。
2.2.7喷煤系统
⑴、煤枪烧坏;
⑵、煤粉罐跑煤;
⑶、喷煤压缩空气突然停。
2.3炼钢厂事故
2.3.1混铁炉区
⑴、铁水包翻铁、跑铁、铸轨;
⑵、混铁炉穿。
⑶、混铁炉洒铁
2.3.2转炉区
⑴、转炉兑铁时跑铁铸炉前炉门、铸炉下轨道;
⑵、转炉出钢时跑钢;
⑶、散装料堵下料口;
⑷、转炉漏炉;
⑸、转炉钢包车、渣车掉道;
⑹、转炉渣罐漏;
⑺、钢水温度太低;
⑻、转炉操作不当大量溢渣;
⑼、转炉操作不当大喷、烧枪。
2.3.3废钢区
⑴、废钢尺寸超标卡炉口;
⑵、废钢中有密闭容器放炮;
⑶、废钢潮湿放炮。
2.3.4钢包周转区
⑴、钢包渣线钻钢;
⑵、钢包包衬漏钢;
⑶、钢包滑板钻钢;
⑷、钢包上下水口钻钢;
⑸、钢包透气砖不透气;
⑹、钢包水口灌渣烧不开眼。
【第4篇】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
(一)设备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凡正式投产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不论何种缘由造成设备损坏,以致不能运行者,皆称设备事故。
分类:设备事故按影响生产时间和损失大小,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故障。
凡属下列状况之一者,称为一般设备事故
○1设备发生事故造成联动机组或生产系统停车4小时以上16小时以下,主要设备单机停产12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一般设备单停产16小时以上;
○2事故设备修复费用在1500以上,1万元以下者;
○3由于设备事故引起动力供应中断,使主要生产车间停产1小时以上者。
设备故障:造生产中断、设备损坏,并发生修复费用,但事故损失和停产时间低于一般事故,称为设备故障。
设备事故报告: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故障)工段必需马上向厂调度与设备组报告,由厂设备组依据事故大小、损失程度确定是否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抢修:
1、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操要马上实行措施(如切断电源等)防止事故扩大,并爱护好现场同时向工段领导报告。
2、现场检查后,事故所在单位(工段)必需快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参与抢修单位和个人都应听从统一指挥,乐观参与抢修,不得相互推诿,对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有关责任者,应与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责任,严加处理。
4、设备事故的分析:
○1凡设备事故,均应准时组织调查分析,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缘由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经处理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仔细总结阅历教训,实行有效措施,杜绝重复事故。
○2一般设备事故由厂主管领导组织分析,有关人员参与,设备故障由工段段长组织分析,并整理好事故分析报告到厂设备组(事故分析报告必需包括事故处理看法,防范措施)。必要时工段可请专业人员参与分析。
5、事故缘由分类
○1使用操作不当;○2维护不周;○3设备失修;○4安全检修质量不高;○5材料备件不良;○6设计制造不合理;○7自然灾难;○8破坏性事故;○9其他缘由。
(二)考核方法
1、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工段不准时向设备组报告扣款20元/次。
2、由于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作业以及由于不仔细贯彻执行有关制度,管理混乱等缘由造成的设备事故,应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3、由于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不听从指挥,擅自跨工种操作设备,以及发觉有发生事故危急的紧急状况下不马上报告,不实行措施等缘由造成的设备事故应追究事故责任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4、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象,甚至嫁祸于人,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乐观组织抢修或抢修不力,造成事故扩大,发生重复性的设备事故(故障),应对有关有人员从严处理。
5、工段对发生的设备故障,未在3天内组织分析扣款30元;分析质量达不到要求必需重新分析,如不重新分析,按不准时组织分析论处。
6、经分析,属于责任事故的责任者,视其损失大小,对事故抢修的态度和对事故的熟悉,分别赐予警告、记过、降职、降薪、留矿察看、开除矿籍等处处分及赔偿事故直接损失费的10-20%。
7、对防止事故发生和抢修事故有突出贡献者,赐予适当的嘉奖。
【第5篇】z冶炼厂设备事故管理考核制度
1、设备事故的划分标准
1.1、重大设备事故
凡设备发生事故,修复费用在50万元及以上者为重大设备事故。
1.2、大型设备事故
凡设备发生事故,修复费用在10万元及以上,50万元以下,或因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24小时及以上者为大型设备事故。
1.3、中型设备事故
凡设备发生事故,修复费用在3万元及以上,10万元及以下,或因主要生产设备发生设备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8小时及以上,24小时及以下者为中型设备事故。
1.4、小型设备事故
凡设备发生事故使主机停机4小时以上但又构不成中型设备事故的均称为小型设备事故。
1.5、下列状况不作为设备事故
1.5.1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爱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其他设备损坏的。
1.5.2生产工艺事故,如冶金炉跑钢、跑铁、高炉悬料等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设备或厂房机构损坏的。
1.5.3生产过程中,凡是接触生产物件或物料的,如皮带运输机皮带,连铸结晶器、氧枪、风口、渣口、轧辊、筛底板等正常磨损损坏,使生产中断的。
1.5.4不行抗拒的自然灾难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中断的。
2、对设备事故单位和责任人的惩罚
2.1、对发生设备事故车间的惩罚
凡发生一次中型、大型设备事故分别扣设备事故车间当月绩效资金的20%和50%,发生重大型设备事故按大型设备事故的惩罚幅度加倍惩罚。
2.2、对重大设备事故责任人的惩罚
对负有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者每人惩罚5000至10000元,对次要责任者每人惩罚3000至5000元,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惩罚3000至5000元,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间接领导责任或次要领导责任者每人惩罚1000至3000元,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者惩罚500至1500元,对负有间接责任管理者惩罚300至1000元。
2.3、对大型设备事故中责任人的惩罚
对负有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者每人惩罚3000至10000元,对次要责任者每人惩罚1500元至5000元,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惩罚1500至5000元,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间接领导责任或次要领导责任者每人惩罚500至3000元,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者惩罚300至1000元,对负有间接责任管理者惩罚200至500元。
2.4、对中型设备事故中责任的惩罚
对负有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者每人惩罚1000至3000元,对次要责任者每人惩罚500元至1500元,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惩罚500至1500元,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间接领导责任或次要领导责任者每人惩罚300至1000元,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者惩罚200至500元,对负有间接责任管理者惩罚100至300元。
2.5、对小型设备事故中责任人及单位的惩罚
每发生一次小型设备事故的惩罚车间1000至5000元,对负有直接责任和主要责任者每人惩罚300至500元,对次要责任者每人惩罚100至500元,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或间接领导责任者每人惩罚100至300元。
【第6篇】工伤事故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爱护国家、矿井和绝大多数员工的正值利益,维护矿井正常工作秩序,进一步加强工伤管理工作,确保工伤员工得到准时、安全有效的救治,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法。
一、工伤事故考核适用范围
本考核管理方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
二、工伤事故考核工作组织机构
1、工伤事故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郑有山张玉文
副组长:冯守军
成员:安监科、劳资科、财务科、工会、纪委
2、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安监科长担当,负责详细工伤管理工作。
三、工伤汇报及申报程序
1、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伤情轻重,不论用工性质,事故责任单位的带班领导、当班班组长、现场人员必需马上向矿调度室汇报登记。汇报内容包括工伤时间、地点、伤者姓名、事故概况、受伤部位及伤情、带班领导及班组长姓名等,汇报内容必需真实,不得虚报、瞒报、迟报。
2、矿调度室接到工伤事故汇报后,按规定程序马上通知井下安全员赶赴现场并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
3、安全员接到矿调度室工伤事故通知后,必需准时赶赴事故现场,勘察事故,并作具体记录。事故责任单位必需保持事故现场的真实性,反映真实状况。不得伪造、破坏事故现场。
4、事故发生后,伤者必需在三日内,照实填写好申请工伤认定表,并经安全员、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及矿主管领导确认签字后,上报安监科备案存档。
四、工伤事故调查及处理
1、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领导组织人员必需在三日内到安监科,由安监科及相关人员组织追查分析处理;追查事故必需本着“事故追查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追查必需真实精确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考核组的工作。
2、严峻打击假工伤现象,对有意制造工伤者、帮助他人制造工伤或赐予假工伤供应便利和条件的人员,一旦发觉严厉 处理。
3、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必需按事故调查组的处理看法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乐观组织整改。凡不实行有效措施整改导致事故重复发生的,从重追究责任单位领导责任。
4、对事故单位用不正常的手段私自了结工伤的,公司概不负责,消失*状况,赐予责任单位负责人从重处理。
5、依法爱护员工举报和控告工伤违纪行为,并对其举报和控告准时进行调查处理,核查属实后按矿规定对举报人嘉奖。
五、工伤事故惩罚标准
1、死亡事故:发生一次死亡1人或非人身损害重特大事故,对责任单位党、政及分管干部、带班干部进行开除处分;对其他副职赐予行政记过处分;事故直接责任者开除矿籍,对责任单位工资总额罚款5万元。对责任单位党政干部、带班领导、责任人各罚款3000元;对其他副职、队长、班长各罚款2400元;对小班当天出勤负有“安全联保”责任的相关人员各罚款500元;扣缴上述全部人员当月的安全保证金。
2、重伤事故:对因自我保安意识不强或违章作业受伤的本人及违章作业或互保意识不强导致他人受伤的责任人各罚款2000元;对事故相关责任人分别罚款500-2000元;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正职领导各罚3000元;其他副职各罚款2400元,取消班子成员当月安全奖,并加罚个人当月工资的30%。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带班区领导、队长(车间主任)、班长各罚款2000元,并视情节轻重、责任大小予以开除处分;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当班班长各罚款2000元,对小班当天出勤负有“安全联保”责任的相关人员各罚款200元;扣缴上述全部人员当月的安全保证金;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工资总额各罚款2万元。
3、轻伤事故(以办理申请工伤认定为准):对因自我保安意识不强或违章作业受伤的本人及违章作业或互保意识不强导致他人受伤的责任人各罚款1000元;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罚款800元;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正职领导各罚800元;单位其他副职各罚款500元,取消班子成员当月安全奖;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带班区领导罚款800元、对队长(车间主任)、班长各罚款800元;对小班当天出勤负有“安全联保”责任的相关人员各罚款100元;扣缴上述全部人员当月的安全保证金;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工资总额各罚款1万元。
4、受伤登记开据工伤小票:对因自我保安意识不强或违章作业受伤的本人及违章作业或互保意识不强导致他人受伤的责任人各罚款300元;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正职领导、带班领导各罚200元;其他副职各罚款100元;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队长(车间主任)、班长各罚款100元,对小班当天出勤负有“安全联保”责任的相关人员各罚款50元;对发生事故和造成事故的单位工资总额各罚款500元。
5、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后,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汇报、申报、分析及调查工作,凡对工伤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有意拖延不报、有意破坏事故现场、指使他人供应假证、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供应有关状况和资料的,对当事人罚款100-1000元;对责任单位党、政、带班领导各罚款1000元;对责任单位罚款2000元。
六、其他规定
1、要求受伤员工,必需严格根据工伤申报时间旅行申报手续,以免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劳动争议和经济损失。
2、各单位要严格根据本规定审批工伤假,劳资科要建立工伤人员管理台帐,动态把握工伤人员基本状况,每月与安监科核对工伤人员。
3、工伤人员每天必需到矿安全培训站报到学习(行走不便、住院治疗的工伤人员除外),无故不报到者、连续五天不参与者,停发当月工资(特别状况向培训站领导履行请假手续)。
4、劳资科、安监科、工会、纪委等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医院检查了解工伤人员伤情及住院状况,一次发觉本人不在,扣除当月住院补助;二次不在,停发工伤工资;三次不在,停止一切工伤待遇,后果自负。
5、对长时间不报到者,经通知或急事找不到本人,所发生的一切后果,由工伤本人自负。
6、经工伤鉴定委员会鉴定复工的工伤人员必需到矿培训站进行岗前安全行为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能通过考核的工伤复工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工资停发。
7、工伤复工人员复工后,由人力资源科统一支配到地面单位工作,待安全生产意识达到安全生产要求时,方可重新支配工作或回原工作岗位,不情愿回单位上班的,解除劳动合同并准时向公司汇报,从而向集团公司各矿井通报,防止又进入集团公司其他矿井工作。
【第7篇】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考核方法
(一)设备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凡正式投产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不论何种缘由造成设备损坏,以致不能运行者,皆称设备事故。
分类:设备事故按影响生产时间和损失大小,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故障。
凡属下列状况之一者,称为一般设备事故
○1设备发生事故造成联动机组或生产系统停车4小时以上16小时以下,主要设备单机停产12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一般设备单停产16小时以上;
○2事故设备修复费用在1500以上,1万元以下者;
○3由于设备事故引起动力供应中断,使主要生产车间停产1小时以上者。
设备故障:造生产中断、设备损坏,并发生修复费用,但事故损失和停产时间低于一般事故,称为设备故障。
设备事故报告: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故障)工段必需马上向厂调度与设备组报告,由厂设备组依据事故大小、损失程度确定是否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抢修:
1、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操要马上实行措施(如切断电源等)防止事故扩大,并爱护好现场同时向工段领导报告。
2、现场检查后,事故所在单位(工段)必需快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参与抢修单位和个人都应听从统一指挥,乐观参与抢修,不得相互推诿,对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有关责任者,应与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责任,严加处理。
4、设备事故的分析:
○1凡设备事故,均应准时组织调查分析,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缘由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经处理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仔细总结阅历教训,实行有效措施,杜绝重复事故。
○2一般设备事故由厂主管领导组织分析,有关人员参与,设备故障由工段段长组织分析,并整理好事故分析报告到厂设备组(事故分析报告必需包括事故处理看法,防范措施)。必要时工段可请专业人员参与分析。
5、事故缘由分类
○1使用操作不当;○2维护不周;○3设备失修;○4安全检修质量不高;○5材料备件不良;○6设计制造不合理;○7自然灾难;○8破坏性事故;○9其他缘由。
(二)考核方法
1、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工段不准时向设备组报告扣款20元/次。
2、由于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作业以及由于不仔细贯彻执行有关制度,管理混乱等缘由造成的设备事故,应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3、由于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不听从指挥,擅自跨工种操作设备,以及发觉有发生事故危急的紧急状况下不马上报告,不实行措施等缘由造成的设备事故应追究事故责任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4、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象,甚至嫁祸于人,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乐观组织抢修或抢修不力,造成事故扩大,发生重复性的设备事故(故障),应对有关有人员从严处理。
5、工段对发生的设备故障,未在3天内组织分析扣款30元;分析质量达不到要求必需重新分析,如不重新分析,按不准时组织分析论处。
6、经分析,属于责任事故的责任者,视其损失大小,对事故抢修的态度和对事故的熟悉,分别赐予警告、记过、降职、降薪、留矿察看、开除矿籍等处处分及赔偿事故直接损失费的10-20%。
7、对防止事故发生和抢修事故有突出贡献者,赐予适当的嘉奖。
【第8篇】炼钢厂生产事故管理、考核制度
总则
为避开和削减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尽量削减损失,快速恢复生产,使事故的汇报、调查、分析、定级、定性及考核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厂。
(一)生产事故的定义:凡因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由于违章操作,组织失误造成上下工序或主要生产与帮助生产失调,动力、原材料供应中断及停产、损坏设备、损坏工业建筑、产品质量劣化、资源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均属于生产事故。
(二)、生产事故分类及分级:
1.生产事故的分类:生产工艺事故;生产运输事故;能源动力事故;生产设备事故;生产质量事故;安全环保事故。
1.1各部门在生产事故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生产工艺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运输事故,由生产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能源动力事故,由动力厂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设备事故,由设备科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生产质量事故,由技术监督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安全环保事故,由安全处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详细方法见安全环保有关规定)。
1.2当发生事故,分析既有操作缘由又有设备缘由时,按主次责任定性,并归对口相应处室详细管理,。
1.3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由生产处组织、公司领导参与,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考核。
1.4原则上,当生产、设备、质量等事故相关联时,在事故种类上不重叠或交叉考核。
2、生产工艺事故
2.1炼铁厂事故
2.1.1、烧结机
⑴、各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烧结矿过烧、欠烧;
⑸、各矿槽的混料。
2.1.2竖炉
⑴、矿槽的堵料;
⑵、各种原燃料断料;
⑶、各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停机;
⑷、悬料;
⑸、结瘤;
⑹、导风墙穿孔、倒塌。
2.2炼铁厂事故
2.2.1渣铁系统
⑴、铁口事故
①、铁水自动流出;
②、铁口连续过浅、“跑大流”、喷焦卡焦;
③、封不住铁口、渣铁外溢;
④、铁口冒泥;
2.2.2、铁沟事故:主沟、支沟渗漏。
2.2.3铁渣事故
①、撇渣器烧穿漏铁;
②、水渣放炮;
③、撇渣器铸死导致铁水外溢、烧坏设备和流入水冲渣沟造成爆炸;
④、渣铁上炕、下地。
2.2.4热风炉系统
⑴、热风炉换错炉;
⑵、开启各种阀门错误造成风口灌渣。
2.2.5上料系统及装料系统
⑴、上料系统事故
①、等料;
②、撕皮带;
③、拉错料;
④、堵料筛。
⑵、装料系统事故
①、炉顶料罐放不下料;
②、炉顶料罐装重料;
③、炉顶上密封阀漏煤气;矿槽跑料。
2.2.6高炉系统
⑴、低料线;
⑵、管道行程;
⑶、悬料;
⑷、连续塌料;
⑸、炉墙结厚;
⑹、炉缸积累;
⑺、炉冷;
⑻、炉缸冻结;
⑼、炉体跑火、跑渣;
⑽、炉缸烧穿;
⑾、炉底烧穿;
⑿、炉皮烧穿;
⒀、大灌渣;
⒁、高炉结瘤;
⒂、风口吹管烧穿;
⒃、风口烧穿;
⒄、风口二套烧穿;风口大套烧穿;
⒅、紧急停水;紧急停电;
⒆、鼓风机突然停风;
⒇、炉顶打水阀门遗忘关。
2.2.7喷煤系统
⑴、煤枪烧坏;
⑵、煤粉罐跑煤;
⑶、喷煤压缩空气突然停。
2.3炼钢厂事故
2.3.1混铁炉区
⑴、铁水包翻铁、跑铁、铸轨;
⑵、混铁炉穿。
⑶、混铁炉洒铁
2.3.2转炉区
⑴、转炉兑铁时跑铁铸炉前炉门、铸炉下轨道;
⑵、转炉出钢时跑钢;
⑶、散装料堵下料口;
⑷、转炉漏炉;
⑸、转炉钢包车、渣车掉道;
⑹、转炉渣罐漏;
⑺、钢水温度太低;
⑻、转炉操作不当大量溢渣;
⑼、转炉操作不当大喷、烧枪。
2.3.3废钢区
⑴、废钢尺寸超标卡炉口;
⑵、废钢中有密闭容器放炮;
⑶、废钢潮湿放炮。
2.3.4钢包周转区
⑴、钢包渣线钻钢;
⑵、钢包包衬漏钢;
⑶、钢包滑板钻钢;
⑷、钢包上下水口钻钢;
⑸、钢包透气砖不透气;
⑹、钢包水口灌渣烧不开眼。
2.3.5连铸区
⑴、连铸大包烧眼偏滑板钻钢;
⑵、连铸中包、水口钻钢;
⑶、连铸中包漏钢;
⑷、连铸中包水口钻钢;
⑸、连铸坯角裂漏钢;
⑹、连铸坯纵裂漏钢;
⑺、连铸坯高温漏钢;
⑻、中间包低温结流停浇;
⑼、连铸开浇起步漏钢;
⑽、中间包套眼事故停浇;
⑾、连铸坯卷渣漏钢;
⑿、塞棒折断停浇;
⒀、中包溢钢停浇。
2.4轧钢事故
2.4.1加热炉
⑴、过热、过烧;
⑵、火灾爆炸;
⑶、煤气中毒;
⑷、拱钢,粘钢,掉钢;
⑸、坯料刮炉墙。
2.4.2粗轧机
⑴、主传动轴疲惫断裂;
⑵、卡钢、翘头堆钢;
2.4.3精轧机
⑴、油膜轴承断油烧坏;
⑵、精轧机咬入打滑,卡钢,堆钢,轧破,甩尾,带头顶侧导板;
⑶、工作辊断辊,支撑辊断辊、掉肉,活套起套;
⑷、跳闸。
3、能源动力事故
3.1凡正式投产的能源(动力)设备和管网系统,不论什么缘由(除不行抗力的自然灾难)发生下列状况,即构成能源动力事故。
3.1.1凡正式生产、输送、储存各种能源介质设备或管线损坏;
3.1.2凡正式投产的动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或人为引起能源介质严峻偏离正常值;
3.1.3因爱护装置失灵,误动造成设备损坏或使能源介质供应中断;
3.1.4能源介质供应参数严峻偏离规定范围,造成生产减产、停产及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影视项目专用发电机组与拍摄场地租赁协议
- 铁塔作业安全协议书
- 压路机租赁合同协议书
- 项目人员服务协议书
- 中关村履约监管协议书
- 质量问题协议协议书
- 退场合同终止协议书
- 合伙向他人购买协议书
- 酒醉责任自负协议书
- 便利店供货合同协议书
- 中国地图PPT素材
- 超长地下室砼底板及墙体结构裂缝控制QC成果
- GB/T 14347-2009开式压力机型式与基本参数
- ZFWG200变速箱及系列驱动桥结构原理及性能介绍讲义课件
- 个体心理发展概论课件
- 麻醉学副高考试-基础理论(180题)
-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 代可可脂巧克力作业指导书
-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