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外汇_第1页
国际经济学-外汇_第2页
国际经济学-外汇_第3页
国际经济学-外汇_第4页
国际经济学-外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RTIIIFFS:7基本假定:资本和劳力自由流动也不考虑交易费用之CHPR7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劳动力国际流动技术转移及其效应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流动经济效应第1节劳动力国际流动经济分析一、劳动力国际流动指因经济原因产生的劳动力的跨国流动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国民收入的差异;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经济周期变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要等;2、劳动力流动的形式永久移民/中短期国际劳务进出口(工程、服务等工作人员)//留学人员/技术性劳务合作/在外资机构工作的人员等;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例如:横轴代表劳动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出,有A、B两个国家,A国的劳动量为OA,B国的劳动量为O*A。有图7-4:

OBAO*A国B国劳动边际产出FNCEMRGHTJ图7-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劳动量R图形说明:1、封闭经济福利(1)劳动量:A国OA,B国O*A/资本边际产品价值:A国:OC,B国:O*H(2)总产出:A国FOAG,其中OAGC为劳动的收入,CFG为其他要素收入;B国总产出为为O*JMA,其中O*AMH为劳动收入,HJM为其他要素收入。2、在自由条件下,劳动从A流向B,在E点实现均衡,流动量为AB,边际收益率为ON=O*T,总产出净增EGM,其中ERG为流出国A获得,MER为流入国B获得。(二)结论:劳动力流动增加世界总产出和社会福利,对劳动力流出国和流入国都有利。但导致不同部门利益的再分配,劳动输出国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但资本边际产出率下降;劳动输入国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下降,但资本边际生产率上升;(三)政策含义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人才政策国际劳工侨汇收入:外汇政策作为学习外国技术:技术政策第2节

技术转移及其经济效应

一、技术的国际转移

技术是指用于产品生产的程序、方法,它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表现。技术国际转移是指这些方法、程序等系统知识的转移,不包括含有技术的物质内容转移。国际技术转移的动因

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变化,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2.国际技术转移的形式形式包括专利使用、技术秘密的使用,制造技术的传播、专有技术的转让等。二、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一)新古典价格刺激模型假设只有两种技术可供选择,资金密集型技术与劳动密集型技术,二者间具有可转换的关系,F为等产量线,并假定K、L价格无扭曲,见图7-5OLK资本密集型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FP2P1图7-6技术转移的新古典价格刺激模型T*T图解说明:1、T点,表示该国K相对于L更便宜,故选择资金密集型技术;2、T*点,表示该国K相对于L更贵,故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3、两国存在技术比较利益,通过技术交换何以获得贸易利益;评价:该模型从政策上要求消除价格扭曲,如人为提高工资,会选择资金密集型技术,对微观企业有利但从宏观上浪费资源。(二)技术进步说K/L既可反映资本与劳动供给的相对变化,其变化也反映技术进步模式。这种变化有三种情况: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见下图:OLLL(a)(b)(c)图7-7技术进步作用图形分析KKKK/LK/LK/LAA*BB*CC*PP*PP*PP*说明:1、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在要素相对价格固定条件下,技术进步使资本/劳动比率不变的节约;A图:2、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若技术进步使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则称为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B图:3、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若技术进步使资本/劳动比率下降,则称之为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C图:结论:K/L既可反映资本与劳动供给的相对变化,从而反映技术进步模式。3.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占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对外经济战略大都经过新产品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三阶段,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按一定周期循环。第3节资本国际流动经济效应

一、资本国际流动概述

1、资本国际流动的范畴:资本国际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国际流动反映在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中。

2、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不同国家间资本收益率的差异;(2)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变化;(3)风险因素或规避风险要求;(4)贸易保护限制了商品流动;(5)国际分工引起资本优化配置;等;3、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1)按资产所在地与所有权分类A.

资本流出:资产B.

资本流入:负债(2)根据资本流动和实际生产交换关系分类A.

贸易支付/直接投资;B.

银行信贷/证券投资/外汇买卖(3)根据资金使用期限分类A.

长期资本流动按使用方式不同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信贷B.

短期资本流动根据流动性质不同分为:结算型资本流动;银行经营型资本流动;保值(安全)型资本流动;投机型资本流动;二、借贷资本流动:国际借贷说假定:世界上只有A、B两个国家;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国际借贷的静态分析见图7-11、资本国际流动图形:封闭经济资本的边际产量:

OBAO*A国B国资本边际产出FNCEMRGHTJ图7-1资本国际借贷的经济效应R2:资本流动后福利(1)边际产出率:ON=O*T(2)总产出:世界:+EGM,A国OFEB,B国O*JEB;(3)投资收益:A国:+ERG;B国:+ERM结论:追求更高的资本收益是借贷资本流动的原因;资本国际流动增加世界产出总水平,对资本流入与流出国都有利可图。3、政策含义:输出国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但劳动部门就业下降;东道国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但劳动部门就业上升;政策含义:利用外资政策的制定需要兼顾不同部门的利益。例如:中国利用外资,增加就业是主要动机三、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生产折中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唐宁(JohnH.Dunning,1977,1979,1988)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论,1、国际生产折中论提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了考察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必要将投资、贸易、区位经济结合起来考察。2、基本内容:(1)认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和区位特定优势决定了企业与其他企业比较是否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而且只有三者兼备时企业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融资能力、技术特点、企业规模和垄断地位及其他能力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克服对外投资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内部化是指将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这种特征能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克服不利条件。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情况、市场条件与需求情况、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东道国政府的某些政策等。是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3、该理论的政策涵义与评价政策涵义: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调整资本流动政策。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评价:反映了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解释了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新现象。但只是对过去理论的折中而没有重要理论突破。

第4节资本流动的其他经济效应一、两缺口模型:1、缺口的概念:指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差额;当内源资金不足以支持理想的增长速度时,便形成缺口,如储蓄缺口、外汇缺口、政府收入缺口等。此时引进外部资源弥补这些缺口就成为必要;从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与支出衡等方程有Y=C+S+T+M=C+I+G+X=E如果T=G收入减支出有两缺口模型:I-S=M-XI-S为储蓄缺口,M-X为外汇缺口两缺口恒等,由国民收入帐户的记帐程序所决定,是事后相等。3、两缺口模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对其四个变量的调节可实现经济内外平衡。、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学生可以结合中国利用外资相关政策和实践举例说明。2、两缺口模型二、长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一)国际债务危机定义国际债务:广义:所有对外负债的总额(资本总流量);狭义:向非居民借入的金融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契约型负债总额(契约型:指有偿还义务的负债);国际债务危机:指由于债务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负债沉重,无力履约偿还到期债务导致国际借贷状况恶化与国际银行倒闭的全球经济现象。(二)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1.内因

①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经济增长。②国内经济政策失误。许多重债国自70年代以来一直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③所借外债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高效利用。2.

外因(1)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衰退。1979年的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诱发了世界经济的衰退。(2)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美元汇率的上升。

1980年,美国为克服国内经济严重的滞胀,世界范围的利率水平大幅上升。(3)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影响。70年代初欧洲美圆发展,并积累大量石油美圆寻求放款对象。(三)债务指标及其管理静态债务指标:(1)负债率:当年未偿还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应小于30%;(外债依存度)(2)债务率:当年未偿还外债余额/出口收入的比值,应小于100%;(衡量负债能力)(3)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出口收入的比值,应小于20%;(衡量还款能力)每一指标有局限性,应综合考虑;1995年世界银行现值法:即用现值代替债务名义值来衡量债务水平:1、经济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80%为临界值。2、出口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出口值。20%为临界值。三、短期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危机(一)货币危机定义广义:一国货币汇率波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15-20%);狭义: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的平价由于遭到投机资本的冲击而放弃的过程;(二)80年代以来典型投机性冲击80年代初对拉美国家汇率机制的冲击;(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992—93)对欧洲货币体系联合浮动机制的投机性冲击;(1997—98)年东亚货币危机;(1998)俄罗斯货币危机;(1999)巴西货币危机;(2001)阿根廷危机;等(三)货币危机原因:案例分析1997年7月,以泰株大幅度贬值为标志,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其原因有:不良的经济基本面:宏观经济政策失误;经常项目逆差,产品结构落后、金融体系不健全、政府企业的家族渊源;高估的汇率水平引发投机资本冲击;中国的经验:固定汇率制度下实行资本管制隔离了投机资本的冲击。本章小结1.资本要素在不同主权国家和不同法律体系管辖范围下的资本输入和输出,增加世界产出和福利,导致不同部门间利益再分配。2.因经济原因产生的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利于世界产出的增加和增加社会总福利,但由此导致的人力资源的流失的效果是深远的;3、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企业专有优势和生产国际化的优势,同时投资东道国还必须具备企业所需的区位优势。5、由于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