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1.5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4.1.5本条各款是维护城市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定。第1款是按大中城市的交通条件考虑的。70m距离的起量点是采用交叉口道路红线的交点而不是交叉口道路平曲线(拐弯)半径的切点,这是因为已定的平曲线半径本身就常常不符合标准。70m距离是由下列因素确定的:道路拐弯半径占18~21m;交叉口人行横道宽占4~10m;人行横道边离停车线宽约2m;停车、候驶的车辆(或车队)的长度;交叉口设城市公共汽车站规定的距离(一般离交叉口红线交点不小于50m)。综合以上各因素,基地道路的出人口位置离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不小于70m是合理的。当然上述情况是指交叉口前车行道上行方向一侧。在车行道下行方向的一侧则无停车、候驶的要求,但仍需受其他各因素的制约。
4.1.5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4.1.5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4.1.5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4.1.6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4.1.6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3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
4.1.6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4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得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4.2.2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4.2.2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
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5.2.2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3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
6.5.2厕所和浴室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表6.5.2的规定。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2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3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卫生设备间距规定依据以下几个尺度:供一个人通过的宽度为0.55m;供一个人洗脸左右所需尺寸为0.70m,前后所需尺寸(离盆边)为0.55m;供一个人捧一只洗脸盆将两肘收紧所需尺寸为0.70m;隔间小门为0.60m宽;各款规定依据如下:
1考虑靠侧墙的洗脸盆旁留有下水管位置或靠墙活动无障碍距离;
2弯腰洗脸左右尺寸所需;
3一人弯腰洗脸,一人捧洗脸盆通过所需;
4二人弯腰洗脸,一人捧洗脸盆通过所需;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4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5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盆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m;
6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
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7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门内开时两人可同时通过;门外开时,一边开门另一人通过,或两边门同时外开,均留有安全间隙;双侧内开门隔间在4.20m开间中能布置,外开门在3.90m开间中能布置;
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7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双侧厕所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门内开时两人可同时通过;门外开时,一边开门另一人通过,或两边门同时外开,均留有安全间隙;双侧内开门隔间在4.20m开间中能布置,外开门在3.90m开间中能布置;
6.5.3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8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外沿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此外沿指小便器的外边缘或小便槽踏步的外边缘。内开门时两人可同时通过,均能在3.60m开间中布置。
6.6.1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6.6.2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6.6.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我国男子平均身高为1656.03mm,换算成人体直立状态下的重心高度是994mm,穿鞋子后的重心高度为994+20=1014mm,因此在国标《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中规定:“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050mm”,故本条规定24m以下临空高度(相当于低层、多层建筑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超过24m临空高度(相当于高层及中高层住宅的高度)的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对于高层建筑,因高空俯视会有恐惧感,所以加高至1.10m。
6.6.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6.6.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6.7.2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6.7.6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6.7.3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6.7.5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7.7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6.7.9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6.7.10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表6.7.10的规定。
6.8.1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
4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0m;
4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0m;
6.8.2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2出人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1.1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图7.1.1)。
1建筑入口1.2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1.3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符合表7.1.3的规定。
表7.1.3入口平台宽度1.4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1.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图7.1.5-1,图7.1.5-2)。
表7.1.5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
2坡道2.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图7.2.1-1,图7.2.1-2)。
2.2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2.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图7.2.3)。
2坡道2.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图7.2.1-1,图7.2.1-2)。
2.2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2.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图7.2.3)。
2坡道2.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图7.2.1-1,图7.2.1-2)。
2.2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2.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图7.2.3)。
2.4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2.5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符合表7.2.5的规定(图7.2.5)。
2.61:10~1:8坡道应只限用于受场地限制改建的建筑物和室外通2.7坡道面应平整,不应光滑。2.8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米
3.1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图7.3.1)。表7.3.1轮椅通行最小宽度
3通路、走道和地面
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宽度,应按照人流的通行量和轮椅行驶的宽度而定,一辆轮椅在走道中通行的净宽一般为0.90m,一股人流通行的净宽度为0.55m。如果将走道的宽度定为1.20m,只能满足一辆轮椅和一个人的侧身相互通过。走道的宽度定为1.50m时,可满足一辆轮椅和一个人正面相互通过,也能满足两辆对行的轮椅勉强通过。走道的宽度定为1.80m,即可满足两辆轮椅顺利对行外,还能满足一辆轮椅和拄双拐者在对行时最低宽度的要求。因此,大型公共建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大于1.80m,中型公共建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小型公共建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当走道宽度小于1.50m时,在走道的末端要设有1.50m×1.50m的轮椅回旋面积,以便轮椅吊头继续行驶(图11)。3.2人行通路和室内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不积水。3.3使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应相互取平;如有高差时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度。3.4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3.5门扇向走道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面积不应小于1.30×0.90m(图7.3.5)。当门扇向走道内开启时,为了不影响通行和碰撞的危险应设凹室,将门设在凹室内,凹室的深度不应小于0.90m;长度不应小于1.30m,开启后的门扇和乘轮椅者的位置均不影响走道的通行。
3.6从墙面伸入走道的突出物不应大于0.10m,距地面高度应小于0.60m。3.7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与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80m;
2走道两侧应设扶手;
3走道两侧墙面应设高0.35m护墙板;
4走道及室内地面应平整,并应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
5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或切角墙面;
6走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光照度不应小于120Lx。3.8在走道一侧或尽端与其他地坪有高差时,应设置栏杆或栏板等安全设施。
4.1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
2在旋转门一侧应加设残疾人使用的门;
3轮椅通行门的净宽应符合表7.4.1规定。
表7.4.1门的净宽4门
建筑物的门通常是设在室内外及各室之间衔接的主要部位,也是促使通行和房间完整独立使用功能不可缺少的要素。由于出入口的位置和使用性质的不同,门扇的形式、规格、大小各异。开启和关闭门扇的动作对于肢体残疾者和视觉残疾者是很困难的,还容易发生碰撞的危险,因此,门的部位和开启方式的设计,需要考虑残疾人的使用方便与安全。适用于残疾人的门在顺序上是: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轻度弹簧门。在公共建筑的入口常常设旋转门,对拄拐杖者及视残者在使用上会带来困难,有的根本无法使用,因此要求在旋转门的一侧应另设置平开门,以利通行。乘轮椅者在行进时自身的净宽度一般为0.75m,因此要求各种门扇开启后的最小的净宽度:自动门为1.OOm,其他门不小于0.80m。
4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
(图7.4.1-1);
5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
(图7.4.1-2);
6门扇在一只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
为了使乘轮椅者靠近门扇将门开启,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要留有宽0.50m的空间,使轮椅能够靠近门把手将门扇打开。当轮椅通过门框要将门关上时,则需要使用关门拉手,关门拉手应设在门扇高0.90m处并靠近门的内侧,不然轮椅还得倒回车去用门把手一点一点将门关上。要选用横把下压式门把手,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如果选用圆球形门把手,对手部有残疾者会带来使用上的困难。在门扇中部要设有观察玻璃,可提前知晓门扇另一面的动态情况,以免发生碰撞。在门扇的下方设置高0.35m的护门板,防止轮椅搁脚板将门扇碰坏。有的肢体残疾者手的形态力度受到影响,在设置手动推拉门和平开门时应在一只手操纵下就能轻易将门开启。乘轮椅者在地面高差大于15mm的情况下通过时比较困难,所以要求门槛的高度不要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渡便于轮椅通行(图12)。5.1残疾人使用的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
表7.5.1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
5楼梯与台阶5.2残疾人使用的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表7.5.2的规定:
表7.5.2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和高度
6.1供残疾人使用的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坡道、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设两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应为0.65m(图7.6.1-1);2扶手起点与终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30m;6扶
手3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0.10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图7.6.1-2);
4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应为40~50mm;5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扶手截面尺寸应符合表7.6.1的规定(图7.6.1-3):
6.2安装在墙面的扶手托件应为L形,扶手和托件的总高度宜为70~80mm。6.3交通建筑、医疗建筑和政府接待部门等公共建筑,在扶手的起点与终点应设盲文说明牌(图7.6.3)
表7.6.1扶手截面尺寸
7.1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7电梯与升降平台
7.2候梯厅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7.2的规定(图7.7.2)7.3残疾人使用的电梯轿厢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3.3的规定
(图7.7.3):表7.3.3电梯轿厢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7.4只设有人、货两用电梯时,应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服务。7.5供乘轮椅者使用的升降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7.7.5);
1建筑入口、大厅、通道等地面高差处,进行无障碍建设或改造有困难时,应选用升降平台取代轮椅坡道;2升降平台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0.90m,平台应设扶手或挡板及启动按钮。7.4只设有人、货两用电梯时,应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服务。7.5供乘轮椅者使用的升降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7.7.5);
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1的规定。
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8.3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3的规定(图7.8.3-1,图7.8.3-2)
表7.8.3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9.1设残疾人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应设轮椅席位。
9.2轮椅席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轮椅席位设在便于到达和疏散及通道的附近(图7.9.2-1);9轮
椅
席
位
2不得将轮椅席设在公共通道范围内;
3每个轮椅位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10m×0.80m(图7.9.2-2);
4轮椅席位的地面应平坦,在边缘处应安装栏杆或栏板;
5在轮椅席上观看演出和比赛的视线不应受至遮挡,但也不应遮挡他人视线。
9.3公共建筑中的观众席和听众席的轮椅位数,宜按表7.9.3的规模设置
表7.9.3轮椅席位
9.4轮椅席位可集中设置,也可分段设置,但应设无障碍标志,平时可用作安放活动座椅等使用。10.1设有客房公共建筑应设无障碍客房,其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10.1的规定。
表7.10.1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10无障碍客房11.1距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11.2残疾人停车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11.3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
(图7.11.3)。11.4停车车位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1.00m的轮椅坡道。11.5停车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无障碍志牌。11停
车
车
位《建筑安全与法规》结课作业要求
结合各自的高层旅馆设计,进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具体要求:1、说明部分: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要点》的格式做出各自方案的防火说明。2、图纸部分:标注绘制出《建筑防火设计要点》上的相关内容。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一、设计依据
1、国家颁布的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规定
2、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有关城市消防规划的文件等二、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1、建筑概况:建筑物名称,建筑高度、层数,建筑面积
2、建筑分类:工业建筑——厂房(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乡村庭院收购合同样本
- 内勤聘任合同样本
- 如何与家人沟通财务问题计划
- 公司车贷合同样本
- 推广绿色医院建设的计划
- 隧道涂装钢管架施工方案
- 产权车位定金合同标准文本
- 价格保护合同样本
- 2025年钢材购销(订货)合同范文
- 旅游策划期末试卷B卷-旅游策划(哈工大出版社)配套材料
-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 TY/T 1106-2023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服务规范
- 无锡星洲工业园低碳园区规划方案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欣赏我自己 课件
- 小班语言绘本《报纸上的洞洞》
- 宴席设计与菜品开发第二版劳动版宴席菜肴与菜单设计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积极情绪
-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 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160kn溢洪道双向门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