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掌握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待摊与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了解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掌握期间费用的归集与结转其中,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重点、难点。本章内容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第二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五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六节期间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于各项要素费用要按照其不同的用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配。
1.对于基本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单独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①如果是某种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还应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②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间接计入成本,则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分配,分配后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2.对于基本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的成本项目的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以及所属明细账有关的费用项目;月末再将归集的全部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费用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各相关产品的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3、辅助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与基本生产车间的分配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在辅助车间规模不大,发生的制造费用较少的情况下,对于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而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
3、辅助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与基本生产车间的分配方法基本相同。
辅助车间费用应按照收益情况,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和方法,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总账科目和有关明细账。
4、间接计入的费用,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分配。分配方法适当,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1)成果类;(2)消耗类;(3)定额类。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分配对象的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
通过以上费用类的归集,“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各成本项目,归集了本月份基本生产各种产品发生(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再加上月初在产品费用,并将其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即可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8个费用要素材料费用的分配(包括燃料)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职工薪酬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利息费用的分配税金的分配其它费用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领用各种材料,比如说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无论是外购还是自制的,都应该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具体用途归集。
如果是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就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如果是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则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再计入各种产品的“原材料”成本项目。材料费的分配方法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概念及适用范围
计算公式
举例
概念及适用范围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比例分配材料费的一种方法,它一般在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健全且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1)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耗用量(2)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1)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耗用量:适用范围对于需要考核材料实际耗用量的企业,可采用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实际耗用量的方法计算公式
某产品材料该产品该产品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实际产量×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耗材料实际总耗用量用量分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该产品材料材料定额耗用实际材料数量=定额耗用量×量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的材料费用 =实际材料数量×单价例题1.书P32
举例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耗用某种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0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丙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的结果如下: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50×3=45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1.5=150(千克)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4=1200(千克)1530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0.85450+150+120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450×0.85=382.5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150×0.85=127.50(千克)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数量=1200×0.85=102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82.50×3.5=1338.7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7.50×3.5=446.25(元)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020×3.50=3570(元)(2)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适用范围为了简化材料费用的分配工作,对于不需要考核材料实际耗用量的企业,可采用按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
材料费用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该产品材料材料费用
的材料费用=定额耗用量×分配率举例
1530×3.50
材料费用分配率=————————=2.975
450+150+120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50×2.975=1338.7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50×2.975=446.25(元)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00×2.975=3570(元)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现仍以上例2资料为基础,计算结果如下:例题3.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都耗用某种型号钢材,本月甲产品为3000件,乙产品为7000件,共耗用材料86400元。由于该厂材料消耗比较准确,故采用定额消耗量分配材料费用。已知甲产品每件材料耗用定额为5千克,乙材料定额消耗3千克。材料费用分配表计算如表:材料费用消耗表
200*年*月*日产品产量单位定额消耗量总定额消耗量分配率分配金额甲300051500036000乙700032100050400合计360002.4864002、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定义及适用范围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是按照产品材料定额成本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它一般适用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采用计算公式
某产品材料该产品单位产品材料
定额费用=实际产量×定额费用材料定额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总额
成本分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本之和某产品应分配该产品材材料定额
材料费用=料定额费用×成本分配率举例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A、B两种材料,耗用A材料591.50千克,每千克5元;耗用B材料4500千克,每千克3.60元。甲产品实际产量2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2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4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35元,采用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的结果如下:
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20=40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50×35=15750(元)591.50×5+4500×3.60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0.974000+1575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000×0.97=38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5750×0.97=15277.50(元)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计算分配如下:例题5(P33):(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8600(元)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56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18600×1.1=20460(元)乙产品:15600×1.1=17160(元)3、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定义及适用范围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的重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产品所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着直接联系的情况下采用,计算公式材料费用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各种产品重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举例6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30400千克,每千克4.50元。甲产品的重量为12000千克,乙产品的重量为26000千克,采用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的结果如下:
30400×4.5材料费用分配率=————————=3.6012000+2600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000×3.6=432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6000×3.6=93600(元)4、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定义及适用范围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按产品的产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当产品的产量与其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法分配材料费用计算公式
材料费用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该产品材料费用
的材料费用=实际产量×分配率举例7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B材料4032千克,每千克6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800件,乙产品实际产量为2400件,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的结果如下:
4032×6材料费用分配率=————————=5.761800+240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800×5.76=1036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400×5.76=13824(元)原材料费用的分配通过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
(二)燃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来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燃料,实际上也属于材料。因此,其费用汇集与分配的方法与材料费用的汇集与分配方法大致相同。
1、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生产产品使用的燃料:在燃料使用不多时,可不设置专门的成本项目,而将其列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若燃料耗用的数量较大,则应专门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汇集生产中使用的燃料费用,以便于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对于直接生产产品使用的燃料: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能分清是由那种产品耗用的,则应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中;若企业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则应将其直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对于生产产品使用的燃料:几种产品共同耗用而分不清那种产品耗用的燃料费用时,则应采取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采用的分配标准一般为产品的重量、体积、定额耗用量等。2、辅助生产车间使用的燃料,列入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3、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燃料,应列入“制造费用明细账”中;4、管理部门使用的燃料,应列到“管理费用明细账”中。(三)包装物的发出与摊销包装物的概念包装物的用途包装物与包装材料要区别1.包装物发出①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专设成本项目的主要材料费用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包装物②用于产品销售过程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属于销售费用借:营业费用贷:包装物③用于销售过程随同产品出售需要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属于企业的其他经营费用借:其他业务支出贷:包装物2.出借、出租包装物①出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和修理费用,作为产品的销售费用借记“营业费用”②出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和修理费用,属于其他业务支出(或其他销售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支出”出借、出租包装物的摊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1.一次摊销法①第一次发出时借: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贷:包装物适用于:单位价值较低、适用期限较短或者容易破损的包装物
如果一次出借、出租包装物的价值比较大,也可以通过“待摊费用”科目合理的分几个月摊销;
发出时,借:待摊费用贷:包装物
分月摊销时,借: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贷:待摊费用
2.五五摊销法是指出借、出租物在领用时摊销50%,在报废时再摊销50%。
①领用时,借:包装物--出租包租物100%贷:包装物—库存未用包租物100%②摊销50%费用借:其他业务支出50%贷:包装物—包租物摊销50%
ⅰ月末分配出租包装物成本差异时,借:其他业务支出贷: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成本差异ⅱ收回出租包装物时,借: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ⅲ出租包装物进行修理发生的修理费用借:其他业务支出贷:银行存款(现金)③报废低值易耗品收回残料时,借:其他业务支出50%-残值原材料残值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50%④冲减报废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借:包装物—包装物摊销100%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100%适用于:每月发出和报废包装物的数量比较均衡,各月费用负担每月相差不多的包装物。(三)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各种用具物品。要核算低值易耗品,要设立“低值易耗品”总账科目,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
低值易耗品分为在库阶段和在用阶段。在库阶段核算和原材料核算相同,在用低值易耗品在使用中的实物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其价值应该采用适当的的摊销方法计入产品成本或者期间成本。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一般应分为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1.一次摊销法①领用时,一次计入当月成本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贷:低值易耗品②报废时,收回残值,冲减相关费用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优缺点:简便,但是成本费用负担不合理
2.多次摊销法根据使用期限长短分月摊入成本、费用。①领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贷:低值易耗品②各月摊销时,借:制造费用贷:长期待摊费用优缺点:负担合理,但是核算复杂。
3.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50%,在报废时再摊销50%。
①领用时,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100%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100%②摊销50%费用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费用支出等)50%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50%
③报废低值易耗品收回残料时,借:原材料(等)残值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50%-残值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50%④冲减报废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100%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100%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外部购买的各种动力。如:电力、热力所支付的费用。作用: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2.间接用于产品生产;3.用于经营管理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分配原则
P38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生产产品用的动力如电解用电力,烘干用蒸汽,炼钢用氧气,以及可以按产品确定消耗定额的动力用电等,应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应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取暖等耗用的动力,应根据其耗用的数量和动力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应分配的动力费用数额,记入“制造费用”中有关的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费用,应根据其耗用的数量和动力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应分配的动力费用数额应计入“辅助生产成本”中有关的项目中。
管理部门耗用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管理部门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应根据其耗用的数量和动力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应分配的动力费用数额应计入“管理费用”中的有关项目。
分配原则
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一般按各种产品定额工时或实际工时消耗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分配方法(以外购电力为例)对于各车间、部门耗用的电力,都有电表加以计量。因此,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电费应按下式计算:每度电费支付的外购电费总额
分配率=————————————————
各车间、部门耗用的外购电力度数总和
某车间、部门该车间、部每度电费
应分配的电费=门用电度数×分配率分配方法(以外购电力为例)对于生产车间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电力,由于不能按产品分装电表计量其耗用的数量,因此,一般采用工时的比例(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产品用生产产品用电度数×每度电费分配率
电力费用分配率=————————————————
该车间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该产品的该车间产品用
配的电费=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通过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进行。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举例8见P39
举例9某企业本月份共支付外购电力费用360000元,根据各车间、部门的电表所计量的用电度数为900000度。根据各车间、部门用电的数量及有关产品的工时资料,编制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见表1。
表1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0X年X月分配对象成本项目耗用数量(度)分配标准(定额工时)分配率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燃料及动力50000187500乙产品燃料及动力30000112500小计750000800003.75300000车间一般用水电费5000020000辅助生产车间用水电费8000032000行政管理部门用水电费200008000合计-900000360000根据“动力费用分配表”中的数字,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300000
辅助生产成本32000
制造费用20000
管理费用8000
贷:银行存款360000职工薪酬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期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总额和其他相关支出。
四、职工薪酬的分配(一)工资总额(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二)其他相关支出(1)职工福利费(2)社会保险费(3)住房公积金(4)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5)非货币性福利(6)辞退福利(7)股份支付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
直接费用一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直接计入费用多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分配
间接接计入费用(三)工资费用的分类
生产工人的工资
在企业里,大部分职工是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人员。这些职工的工资费用,由于是同产品生产直接发生关系的,因而可以直接计入或分配入产品成本中。在产品成本项目中,专设“直接工资”成本项目,来汇集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工资费用的分类
其他人员的工资
支付给其他人员的工资费用由于不直接同产品生产相联系,因而,不是直接计入“直接工资”项目中。对于生产车间发生的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工资费用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列入“制造费用”中的“工资和福利费”明细项目中;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则应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工资和福利费”明细项目中;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计入“销售费用”科目中。对于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工资不计入产品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工资费用核算的各项原始记录主要有:考勤记录
产量记录
考勤记录
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考勤记录是计算职工工资的重要记录。企业的考勤记录一般分车间、班组、科室分别进行,考勤工作应由兼职人员担任。考勤记录应由考勤人员根据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进行逐日登记。除了反映出勤和缺勤情况以外,还应反映出勤时间分析、缺勤时间分析等内容。考勤记录在月末经财会部门审核后,作为计算计时工资的依据。考勤记录的格式如下表2表2考勤簿
200X年8月单位:第二生产车间一组
编号姓名工资等级出勤和缺勤情况出勤时间分析缺勤时间分析迟到或早退备注1234合计计时工作夜班工作加班加点.公假公伤病假探亲假婚假事假旷工其他出勤缺勤01赵义6ⅤⅤⅤ×2011102钱尔6ⅤⅤⅤⅤ1922203孙山5ⅤⅤⅤⅤ21104李伺5×ⅤⅤⅤ2011105周伍4Ⅴ×ⅤⅤ1831306吴柳4ⅤⅤⅤⅤ20207郑棋4ⅤⅤⅤⅤ20108王久4ⅤⅤⅤⅤ201合计-77871587--10-113-2---产量记录
产量记录是反映工人或班组在出勤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产量和耗用生产工时的记录。产量记录不仅是计算计件工资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生产工时的依据。所以产量记录应提供产量、合格品产量、废品产量、工时等资料。表3工作通知单200X年8月工作号令车间工段小组姓名工号等级9708一车间一工段一小组品志强9708185级产品或定单号零件编号工序机床号工作等级计量单位数量工时定额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实用工时交验数量合格数量返修数量工废数量料废数量缺额检查员号废品通知单工资计件单价合格品工资废品工资合计单位工时总工时15OA1955件155751128015141191521014224
表4工序进程单
200X年8月车间名称工段产品型号部件及零件编号及名称投产数量一车间一工段8号0012法兰盘20机床号任务完成情况检查结果姓名工序数量工时定额开工实际工时交验数合格数返修数工废数料废数缺额检查员工作班产量记录编号日期时间01李宏120518982018-11-1197081902张勇2183284818162---1197082003宋杨318238381818----1197082104邵静418148162015-23-11970822
工作班产量记录表5200X年8月班组:一车间第一小组工人工作任务检查结果工资工号姓名等级加工进程单编号产品型号零件编号工序发给加工数量工时定额交验数量合格数量退修数量工废数量料废数量短缺数量未加工数定额总工时实际工时检验员计件单价合格品工资废品工资工资合计19李宏8081212052018-11--1009511203602038020张勇80812218918162----16215025450-45021宋扬90812318121818-----21620026468-46822邵静7081241852018-23--90951119342-342(四)工资费用的计算工资费用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6个方面
1、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企业在计算职工计时工资时,可采用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方法。
(1)月薪制
月薪制是指按职工固定的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其工资的一种方法。采用月薪制时,只要职工出满勤,不论该月份是多少天数,都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如果出现缺勤,则应从月标准工资中将缺勤工资予以扣除。月薪制
其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月标准缺勤时工资=工资-天数×日工资在按小时计算缺勤时间时,上式可写成:应付计月标准缺勤日工资时工资=工资-小时数×________________ 每班工作小时数月薪制
在上述计算公式中月标准工资可从职工的工资卡片中记录的职工工资的数额取得,只要职工的标准工资不调整,该数字每个月份的金额都是相同的。缺勤天数或小时可从考勤记录中取得。月薪制
日工资也称日工资率,指每位职工每日应得的平均工资额。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计算
按当月满勤日数计算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
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日工资,是用月标准工资除以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标准工资日工资=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全年平均每全年工作日数 365-104-11月工作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3(天) 全年月份数 12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只要职工的月标准工资不变,计算出的各月份日工资都是相等的。由于星期天和节假日的工资不包括在日工资内,因此,星期天和节假日不付工资。当然,缺勤期间的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不扣工资。举例10
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900元,2002年10月份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其计时工资的计算结果如下:
900日工资=—————=43.21(元)
20.83应付计时工资=900-2×43.21=813.58(元)在上述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时,缺勤天数用的是2天,这是因为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时,缺勤期间若有星期天或节假日要照付工资,所以,在缺勤期间有星期天或节假日也不扣工资。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计算
按全年平均每日历日数数计算日工资是根据月标准工资除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标准工资日工资=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全年平均每月全年日历日数 360日历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天) 全年月份数12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时,只要职工月标准工资不变,各月份日工资也是相等的。但由于日工资中包括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的工资,即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付工资,所以,缺勤期间若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也按缺勤处理,照扣工资。承上例10
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900元,2002年10月份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以按月标准工资除以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的日工资的例题为例,计算职工周颖的应付计时工资的结果如下: 900日工资=______=30(元) 30应付计时工资=900-4×30=780(元)在本例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时,缺勤天数用的是4天,是因为采用这种方式计算日工资时,缺勤期间如果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也扣工资。
按当月满勤日数计算
按当月满勤日数计算日工资是根据月标准工资除以当月满勤日数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标准工资 日工资=_________________
当月满勤日数当月满勤日数=当月日历日数-当月星期日天数-当月节假日天数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时,由于每个月份的星期日、节假日天数不相同,所以,每个月份当月满勤日数也不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既使月标准工资不变,在各月份满勤日数不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各月份的标准工资也不一样。
承上例10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900元,2002年10月份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以按月标准工资除以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计算的日工资的例题为例,计算职工周颖的应付计时工资的结果如下:当月满勤日数=31-8-3=20(天) 900 日工资=__________=45(元) 20应付计时工资=900-2×45=810(元)在本例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时,缺勤天数按2天计算,是由于在当月满勤日数中,不包括星期天和节假日,即星期天和节假日不计算工资,所以缺勤期间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不扣工资。(2)日薪制
日薪制是指按职工实际出勤日数和日工资计算其应付工资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时工资=出勤日数×日工资上式中的日工资可按月薪制下计算日工资三种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计算。采用日薪制计算职工应付计时工资时,有利于正确计算生产工人的工资成本。但是由于每个月份实际工作天数不同、职工出勤的天数不同,所以每个月份都需要计算,计算工作量较大。承上例10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900元,2002年10月份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若采用日薪制时,职工周颖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结果为:应付计时工资=18×43.12=776.16(元)2、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是指根据规定的计件单价和完成合格品数量计算支付的工资。在计算计件工资时,对于由于材料缺陷等客观原因产生的废品即料废,应照付计件工资;对于由于工人加工过失等原因而产生的废品即工废,则不应支付计件工资。举例11
例如,职工李宏伟10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100件,乙产品85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5个,工废4个。该职工小时工资率为3元,制造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小时,乙产品为2小时。要求计算李宏伟本月份应得计件工资。甲产品计件单价=1×3=3(元)乙产品计件单价=2×3=6(元)应付计件工资=(100-4)×3+85×6=798(元)按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分配分配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分配集体计件工资,是指将集体计件工资在集体内部采取平均分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集体所从事的工作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且集体内部职工工资等级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其计算公式为:
每人每天应 集体计件工资总额付计件工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体职工实际工作天数之和某职工应该职工实每人每天应付计件工资=际工作天数×付计件工资举例12某单位4名职工本月份共装车皮30个,装一个车皮的计件工资为160元。甲、乙、丙、丁4名职工实际工作天数分别为21、20、20、19天。则每人应付计件工资为:每人每天应 160×30应付计件工资=__________________=60(元) 21+20+20+19甲工人应付计件工资=21×60=1260(元)乙工人应付计件工资=20×60=1200(元)丙工人应付计件工资=20×60=1200(元)丁工人应付计件工资=19×60=1140(元)3、奖金的计算
奖金是指对职工的超额劳动,在标准工资以外支付给职工的物质奖励性质的劳动报酬。奖金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以及其他奖金。奖金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的奖励标准进行计算。4、津贴和补贴的计算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津贴和补贴应按国家规定的种类和标准计算。5、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应按日工资(或小时工资)乘以加班加点天数(或小时)及国家规定的支付标准(系数)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应付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天数×日工资×规定的支付标准(系数)在上式中,规定的支付标准(系数)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加班加点应按标准工资的150%计算(系数为1.5);在星期天,按标准工资的200%计算(系数为2);在节假日,按标准工资的300%计算(系数为3)。
职工工资单
表6200X年8月车间:第一车间生产工人职工姓名月标准工资日工资缺勤应付标准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病假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应付工资家属医药费房租水电费小计实发金额岗位津贴副食补贴天数金额产假李伟529.2525250479.25120308040--749.25-49.2549.25700张强423.4020120403.4010030703014-647.4070-70577.40..................合计28200--600276005760240060001440520125438454002100250041345表7工资结算汇总表
200X年8月部门应付标准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病假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应付工资代扣款项实发工资岗位津贴副食补贴产假医药费房租小计一车生产工人632001300026001400030002400250984501203200332095130管理人员1150120-3000-25-42951064744221二车间生产工人276005760240060001440520125438454002100250041345管理人员79070-200-14-10741242541020供电车间生产工人7450800400200012045-108154016020010615管理人员3250800400100080140-5670485855581行政管理部门10320800-2000-40-131606485413106福利部门1850200-500-12-2562106162546工程部门1150--375---1525612181507合计116760215505800290754640319637518139660857176325175071(五)工资费用的账务处理处理原则:工资费用应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分配。对于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应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中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中;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固定资产大修理等工程人员的工资,应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中;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则应列入“销售费用”中。表8工资费分配表200X年8月应借科目应贷科目:应付职工薪酬一车间二车间供电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修理合计生产成本984504384510815153110制造费用1905010820727037140管理费用2072020720在建工程4775047750合计11750054665180852072047750258720工资费用分配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进行。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生产一种商品时对于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工资费用在生产一种产品时,可将其全部列入该产品的成本中;
根据上述“工资费用分配表”,可编如下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153110制造费用37140管理费用20720在建工程47750贷:应付职工薪酬258720生产多种商品时如果生产几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直接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采用按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直接工资直接工资费用分配率 总额 =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该产品实际直接工资配的直接工资=(或定额)工时×分配率举例13一车间生产工人工资(直接工资)98450元是为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发生的。共发生生产工时40000小时,其中甲产品20000小时,乙产品15000小时,丙产品5000小时。则每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可编制成如下“工资费分配明细表”(见表9)。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元)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20000150005000492253691912306合计400002.4612598450表9工资费分配明细表2005年8月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劳动耗费,应以折旧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车间等折旧直接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折旧计入“管理费用”;其他经营部门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等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根据规定,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对于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用途进行分配,分别列入不同的科目中。对于生产车间(包括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应提的折旧,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中;行政管理部门应提的折旧费,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中;租出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费,应列入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中。销售部门应提取的折旧费,应列入“销售费用”科目。借:制造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费核算举例14
某企业各车间、各部门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计算折旧的有关规定,计算并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其格式如下:
根据各车间、部门编制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可汇总编制全厂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其格式如下:表10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
200X年8月固定资产类别月折旧率(平均年限法)上月折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原价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原价应增应减折旧额本月折旧额房屋机械设备传导设备动力设备专用设备2‰4.5‰5.6‰6‰4‰30004500280016801898400000---4000030000020000---+200-90--+16032004410280016802058合计-13878440000320000+27014148表11全厂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计算表
200X年8月部门应借科目本月折旧额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2600088001200500合计-36500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根据上述原则,按“全厂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计算表”上的数字,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6000
----辅助生产车间8800
管理费用1200销售费用500贷:累计折旧36500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财务费用。六、利息费用(一)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一般按季支付,可以通过分月预提费用来来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1.每月预提利息费用时,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2.季末实际支付利息时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
①季末月份可以先预提费用,然后调整实际支付与预提费用的差额。借:财务费用预提金额贷:预提费用预提金额②季末月份可以不预提费用,直接按照差额计入(比较简单)借:财务费用差额贷:预提费用差额如果为了简化工作,可以直接在季末直接计入当月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利息通过长期借款科目来计算,计提长期借款科目时,借:财务费用贷:长期借款要素费用中的税金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1.如果购买的印花税票,金额较小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七、税金2.如果印花税票一次支付,分期使用,而且金额比较大,可以作为待摊费用处理。①购买时,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②分期摊销时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
3.对于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缴纳税金的,①计算出应交时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②实际缴纳时,借:应交税费贷:银行存款要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是指上述各项费用以外的费用支出,包括修理费、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水电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等。八、其他费用
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第二节待摊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概念2.包括3.特点先支付,后计入4.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为资产类科目,核算的是资产。①支付(发生各项待摊费用)时,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或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交税费等)②各月摊销时,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注:期末为借方余额,表示已经支付(发生)尚未摊销的费用,属于企业资产。二、预提费用的分配与归集1.概念2.包括3.特点先计入,后支付4.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具有资产和负债的双重性质。①预提时,借: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贷:预提费用②实际支付时,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注:该科目具有资产和负债的双重性质。因为该科目既可以有贷方余额,又可以有借方余额。如果是贷方余额为预提费用,属于负债;如果借方余额为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练习一1.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25台,B产品40台,C产品50台。共同耗用甲材料3672公斤,甲材料单价5元。三种产品单位材料消耗量分别是60公斤、40公斤和10公斤。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某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36000元,本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节约3%,该批工具在一年半内分月平均摊销。
要求:编制领用、调整成本差异和摊销的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2)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注: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费”成本项目;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4.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一台设备计划在6月份进行大修理。预计大修理费用为21000元,年度内各月均衡负担该项费用。企业规定从1月份开始,每月预提1750元。
该项大修理由机修车间进行,领用材料9860元,发生工资费用8300元,制造费用5840元。
要求:编制1~12月份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和修理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重点与难点)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种类:1.有的只提供一种劳务2.有的则生产多种产品特点:辅助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有时对外销售,但是主要是为本企业服务。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与基本生产成本的处理类似。
总的核算原则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然后从该科目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费用,应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完工的产品或劳务成本,经过分配以后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出,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则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费用。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发生的制造费用较少,也不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为了简化工作,可以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进行汇总,而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采用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按各受益对象耗用数量进行分配。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不同,费用分配的程序也不一样。所提供的产品,如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本,应在产品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分别转入“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科目;而提供的劳务作业,如水、电等所发生的费用,应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
由于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也有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为了正确的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对成本的影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直接分配法就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单位。其中,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忽略不计。
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其它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某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劳务(产品)量*单位成本
(一)直接分配法
例题1: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成本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费用劳务量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照修理工时比例。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质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部门提供劳务运输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运输提供劳务运输20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对外会计分录。(1)对外分配劳动量修理:2600-400=2200(小时)运输:7500-300=7200(吨公里)(2)分配率修理:4510/2200=2.05(元/小时)运输:7920/7200=1.10(元/吨公里)(3)对外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05=4100(元)应分配运输费用=5200*1.10=572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200*2.05=410(元)应分配运输费用=2000*1.10=2200(元)(4)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9820管理费用261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510——运输7920例题2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汇总的资料,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详见表;采用直接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详见表。受益单位耗水(立方米)耗电(度)基本生产-丙产品10300基本生产车间205008000辅助生产车间(供电)10000辅助生产车间(供水)3000行政管理部门80001200专设销售机构2800500合计4130023000按下列公式计算: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产品)总量-其他辅助生产劳务(产品)总量)水单位成本(分配率)=2065÷(41300-10000)=0.066(元/立方米)电单位成本(分配率)=4740÷(23000-3000)=0.237(元/度)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项目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元)206547406805供应辅助生产以外的劳务数量31300立方米20000度——单位成本(分配率)0.0660.237——基本生产——丙产品耗用数量10300——分配金额2441.102441.10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205008000——分配金额135318963249行政管理部门耗用数量80001200——分配数量528284.40812.40专设销售机构耗用数量2800500——分配金额184118.50302.50合计20654740680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2441.10制造费用3249管理费用812.40营业费用302.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2065—供电4740举例3某企业设有供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由于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因而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救起溺水者后的急救
- 2024年裁判员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的指南及试题答案
- 农作物种子经济利益分析试题及答案
- 电力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完形填空30篇
- 2024年3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试卷试卷答案解析
- 电业系统培训课件
- 2024年篮球裁判员等级考试重要知识点及试题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繁育员的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砂石场生产线承包合同
- DB51T 2943-2022 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接入规范
- 飞机空气动力学课件:翼型的空气动力特性
- 《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 农业科技的智能灌溉
- GB/T 44770-2024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
- 森林防火护林员聘用合同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1.1复数的相关概念课件
- 云梯高空作业车的施工方案
- 视觉设计基础
-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