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3_第1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3_第2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3_第3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3_第4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练习(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2.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选项是()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3.(2012·广州高二检测)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4.(2012·淄博高二检测)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根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肝细胞发生了病变B.可能有肾功能障碍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D.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5.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多选)()A.血糖和氧含量的稳定能为代谢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B.稳定的pH和温度保证酶能正常发挥作用,保证了代谢的顺利进行C.血浆渗透压保持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D.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稳态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6.(10分)请回答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相关问题:(1)人体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_________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这种动态平衡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人的体温每日变化不超过_____℃。(2)当________________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说明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内环境的成分相对稳定,首先与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还与各器官、系统的___________有关;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实验·探究】7.(15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的课题研究,欲探索一下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m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1)设计原理:在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作用。(2)应准备的仪器有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细线、铁架台等。(3)实验的步骤:①先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中。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③将________倒入漏斗,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液面_________。(4)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果预测和结论:①液面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液面不变,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相等。③____________,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6)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漏斗管中液面上升,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解析】选B。血浆中有缓冲对(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可以缓冲进入人体内的弱碱,所以对内环境的pH影响不大。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2.【解析】选B。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中废物含量的稳态,如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通过血液运输氧和废物等;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以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二氧化碳含量的稳态;食物残渣是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物质,形成粪便后排出体外,它并没有进入到内环境中,不会对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3.【解析】选D。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很接近。4.【解析】选B。通过对血液检查结果的分析,只有肌酐的测定值不在正常范围中,由此可推断出病变部位可能在肾脏。5.【解析】选A、B、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内代谢过程顺利完成需要多种物质和条件。例如,血糖和氧含量的稳定、pH和温度、渗透压的稳定。D项描述了免疫系统的作用,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并非稳态意义的体现。6.【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这种动态平衡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人的体温每日变化不超过1℃。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说明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的成分相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还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有关;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1)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1(2)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有一定限度的(3)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协调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7.【思路点拨】比较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要联想到利用渗透作用原理,利用渗透装置模型来设计实验步骤,但对实验结果要考虑全面。【解析】先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中,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再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就构成了一个渗透装置,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与烧杯液面齐平,放置一段时间,发生渗透作用,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液面上升,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液面不变,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相等;液面下降,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但由于海水浓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