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书法知识、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书法知识、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书法知识、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书法知识、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书法知识、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书法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被世人公认为有助人们培养高尚审美情感。书法,它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它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历史教学中一、把书法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的背驼了;视力下降厉害或出现斜视;腿脚协调性差也经常听到老师在教室里训斥学生:坐端正了,站起来!、书写不规范,重写!但很少有家长和老师去教孩子们如何坐才端正?如何书写才规范?我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规范坐姿标准根据我的体会,结合书法书写要求,课堂里我要求学生做到:两腿脚平行前置;抬头挺胸;双手自然弯曲放在桌面上;两肩平端;目视黑板、老师或屏幕,书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约十公分的距离。俗话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我认为良好坐姿习惯的养成,起码可以让学生有坐相。而且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标准的坐姿还可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可以提高课堂整体学习效率。通常,在学生疲劳之时,我会提醒学生注意坐姿!,或者在黑板两侧写上注意坐姿。我始终认为良好的班级秩序是学好知识的前提。2、掌握握笔技巧五个手指的分工是:在距离笔尖约34公分处,大拇指靠在笔杆上;食指压在笔杆上,食指呈弧形而不是凹形(绝大多数同学是凹形);中指左侧指甲处顶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辅助中指,减轻中指的书写压力。笔杆与桌面呈60度倾斜;指实掌虚,五指齐力。执笔、运腕与点画的厚度、深度、形质、方圆、节奏、笔势等密切结合,书写轻松自然不劳累。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同学们的握笔姿势五花八门,随心所欲,极不规范。还经常能听到同学们发牢骚说写得手发软、手发酸的现象,原因就是没有科学掌握握笔技巧。3、注意左手功能左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呈虎口状,压在书写材料上,对笔尖形成半包围状,并上下左右移动书写材料,使所写的每个字都能正对胸口。课堂里我们时常发现这样的情景:(有些学生)下巴贴在桌面上,右手写着字,左手放在书桌下搞小动作,翘起二郎腿,背驼的像大虾书写的卷子、本子时而左倾,时而右斜,一副散漫凌乱的样子。结果卷面极不整洁,直接影响老师批作业、批阅试卷的心情。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弯腰驼背、笨手笨脚,协调性差。4、字型及排列要求汉字的书写讲究横平竖直,讲究笔划笔顺,讲究规范美观。正所谓横平竖直写汉字,堂堂正正做真人,把写字和做人直接联系起来。字型的基本要求是:大小占作业本行的三分之二;字的外延笔划连接起来呈圆形;笔划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间距行距适当,疏密得宜,上下左右对齐。汉字从东汉开始就成为一门艺术,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认真写字能陶冶情操,让人心平气和。现代医学专家研究结论甚至表明:认真书写有益于眼、手、脑的灵敏反映,有养生保健之功效。二、把书法艺术融入历史课板书字设计老师们都知道,板书设计在教学中十分重要。作为历史老师,我们都知道汉字字体的演变历史,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金文(铭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下图是以马字为例再现我国书写字体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如何把这些书法字体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呢?我是这样做的:1、商、周、战国时期的板书:金文(铭文)、篆文六七千年前的图画文字和商朝出现的甲骨文,做课堂板书不太合适,一是不好写,二是学生也不好识别,可以选择个别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在黑板上描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商朝后期出现了金文(铭文),西周又统一整理成大篆。因此学习商周历史知识可用金文(铭文)、篆文板书。有时一堂课黑板上出现两种艺术字体,学生感觉很新鲜,很多学生会对照黑板跟着描,并且对描写过的板书内容记忆深刻。2、秦、两汉时期的板书:小篆或隶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文化上的重大措施就是统一文字小篆,后来又出现了隶书。我在教学板书设计时,秦朝用小篆,两汉用隶书。隶书在东汉达到顶峰,是一种很庄重的字体,字型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以前考题出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考卷上能出现各种版本的篆字,还有用拼音代替的。课堂板书字采用小篆后,篆字的错误率明显下降。3、东汉、三国时期的板书:楷书字体三国时期的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楷书开始流行。楷书具有通俗易识、端重庄严的特点,是掌握各种书法结构和用笔规律的基础。练习楷书可以培养一个人沉着、精到、细腻、完满的点画功夫。书写楷书要求一丝不苟,在不直中求直,不平中求平,充满着一种人生的姿态。对学生来说,练习楷书能锻炼耐性,去掉浮躁,使卷面整洁美观,对学生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是学生相对比较喜欢的一种字体。4、两晋、南北朝、隋朝:行书东晋时,行书就开始流行,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和流动,笔划舒展、灵动。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实用角度讲,行书都是较易普及的书写体既有楷书的基本间架结构,又有草书简洁流便的行笔和线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意境和心情,生动流畅,富有艺术气质。有时课堂时间紧张,我会偶尔用草书代替,也深得学生喜欢。在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课堂用行书(偶尔用草书)板书还有一好处,既节省老师板书时间,又可以加快学生写作业的速度。老师们在批改作业和阅卷时,漂亮的行书字体往往会让人赏心悦目。5、唐朝时期:新体楷书颜体、柳体。颜体、柳体很有特点,是楷体书法的创新和发展。教学中我让学生模仿颜真卿的《颜氏家庙谱》、《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适当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颜体雄浑敦厚,柳体方折俊丽、骨力劲健)。6、两宋、元、明、清:行书体前面已对行书作了描述,只是这一时期,行书更为流行,书法名家辈出,宋四家、元朝赵孟頫、明朝董其昌的行书各具特色,各有欣赏价值,讲述时板书完全用行书,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比较各家书法的特点,可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水平。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或流行的汉字字体去板书当时历史事件(甚至作业也可以用不同历史时期的字体书写),可以让学生有真正的历史感、亲切感;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提高书写质量,提高艺术的欣赏水平;同时也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在欣赏书法的线条结构章法之美,感受书者的心态情怀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诵读那些名人名句名篇,我们的思想能在审美之中受到洗礼和升华。三、把书法艺术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每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演讲、制作、书法等,其宗旨是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这又恰恰符合我们历史教学中所提倡的历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我根据学校要求,常参与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系列如百米长卷书丹青、硬笔、软笔书法评比和展览、班级、年级书法艺术欣赏等活动。之后还把有些学生的书法作品经装裱后挂在学校的走廊里。学生们把在历史课堂中学到的书法艺术应用到活动中去,从中得到了美得感受,经受了锻炼,收获了荣誉,也丰富了情感,有利于校园文明建设。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以书法形式写出来,加以装裱,贴在自己的卧室里,时时激励自己。或者让学生把班级的座右铭,也以书法艺术的形式(可以模仿名家字帖,如下图)书写出来,装裱后挂在教室里,提醒和激发同学们共同进步,有效提高了班级整体文明修养。在长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适当练习书法或接受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