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汪德绵)_第1页
重大危险源(汪德绵)_第2页
重大危险源(汪德绵)_第3页
重大危险源(汪德绵)_第4页
重大危险源(汪德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经营单位现代安全管理五家渠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第一节危险源管理

一、能量在事故中致因中的地位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物能等。它的意外释放都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1、机械能是导致事故时人员伤害财物损坏主要类型能量。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位于高处的人体、物体、岩体或结构的一部分相对于低处的基准面有较高的势能,当势能意外释放就会发生坠落、跌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岩体就会发生冒顶、片帮、坍塌等事故。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它们具有的动能释放并作用人体,造成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2、电能意外释放的电能可能使电气设备外壳外带电,人就会触电;电为花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强烈的电弧可能灼伤人体等。3、热能失去控制的热能可能灼烫人体、损坏财物、引发火灾。另外,机械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产生热能。4、化学能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使人员中毒。相当多的物质的化学能导致人员急性、慢性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火灾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爆炸中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和热能。5、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主要指α射线、β射线、X射线、г射线和中子射线等,它们会造成人体急性、慢性损伤。非电离辐射主要为紫外线、红外线和宇宙射线等射线辐射。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电焊熔炉等高温热源放出的紫外线、红外线和激光等有害辐射会伤害人的视觉器官。二、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或财产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存在的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约束和控制而导致的能量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两大类,即I类危险源和II类危险源。

1I类危险源在生产现场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属于I类危险源,更具体说I类危险源是直接引起人员伤亡、财物损失和环境恶化的能量、能量载体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它是造成系统危险或系统事故的物理本质,也称之为固有型危险源.I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与能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现将16种事故类型与相对应的能源、能量载体例入下表。从表中可见,I类危险源与其所造成的事故种类之间关系。事故类型能量源能量载体物体打击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落下、抛出、飞散的物体

车辆伤害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路运动车辆

机械伤害机构的驱动装置机械的运动部份、人体触电电源装置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灼烫热源设备、加设备、炉、灶、发热体高温物体高温物质火灾可燃物火燃、烟气坍塌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冒顶片帮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顶板、两帮围岩放炮、火药爆炸炸药

瓦斯爆炸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

锅炉爆炸锅炉蒸汽压力容器爆炸压力容器内容物淹溺江、河、湖、池塘、洪水、储水容器水中毒窒息产生、储存、聚积有毒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有毒有害物质2Ⅱ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Ⅱ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直接原因,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人的因素问题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两方面的问题。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违反操作规程等“三违”行为。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人的因素问题可以直接破坏I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物的因素问题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故障两方面问题。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生产条件存在明显缺陷的状态,也就是隐患。故障是指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物的因素问题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等物理环境,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Ⅱ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I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Ⅱ类危险源出现的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3危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I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I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如果没有Ⅱ类危险源破坏对I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II类危险源的出现是I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II类危险源出现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重危险性。因此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仍是II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人失误、物的故障和环境因素。能量屏蔽失效物的故障伤害损坏能量释放人失误环境因素系统安全的事故因果连锁4事故隐患所谓事故隐患是指隐藏的、可能导致事故的祸患。一般是指那些有明显缺陷、毛病的事物,相当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包含在危险源的范畴之中,主要是指那些在控制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不安全状态)的I类危险源。但是,从危险源控制的角度,这仅仅控制了全部危险源中有明显问题的一部分,其余部分更隐蔽,可能更危险。三、危险源辩识和评价1、危险源辩识2、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

1、危险源辩识(1)经验法,以前,人们主要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进行危险源辩识。例如,建议通过与操作人员交谈或到现场检查、查阅以往的事故记录等方式来发现危险源。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没有经验的问题无法列入其中。(2)对比法,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开始根据法规,标准和安全检查表进行危险源辨识。例如,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局等安全机构制主发行了各种安全检查表,集和了以往事故分析,找出问题的形成。(3)系统安全分析法,随着系统安全工程的兴起,系统安全分析法逐步成为危险源前辨识的主要方法。2、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评价I类危险源的危险性时,主要是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I类危险源拥有的能量或物质的量是危险源评价中最主要的指标。能量越高,事故后果就越严重;反之,拥有的能量低,对人和物的危害就小。同样,I类危险源具有的危险物质的量越大,干扰人的新陈代谢功能越严重,其危险性越大。(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是指事故发生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在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的总相同的情况下,释放强度越大,能量或危险物质对人员或物体的作用越强烈,造成的后果越严重。(3)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性质不同种类的能量造成人员伤害、财物破坏的机理不同,后果也不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燃烧爆炸性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难易程度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工业毒物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其自身毒性的大小,从那个方面对人体进行伤害。造成伤害的形式。(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事故发生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越大,可能遭受其作用的人或物体越多,事故造成的损失越大。例如,有毒有害所体泄漏时可能影响到下风向侧的很大范围。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管理一、重大危险源定义和分类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三、重大危险源分级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大危险源定义和分类

1、

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物:是指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由于其化学、物理或毒性特征,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界定危险源的数量,是指对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量,若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共众带来严重危害,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贮存区: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2、

重大危险源分类(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6)锅炉(7)压力容器(8)尾矿库和空压(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二、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我国于2000年发布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如果一个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标准所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又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由于贮存区的工艺条件较为稳定,所以其临界数量值比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数值大。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确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吨;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吨。+++≥例如:某库房同时存甲醇4吨,乙醇15吨和乙酸10吨,则计算如下:因此,可将该库房定为重大危险源.++=>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闪点<28℃的液体22028℃≤闪点<60℃的液体10100爆炸下限≤10%的气体110

三、重大危险源分级用重大事故的死亡半径R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当把重大危险源分为4个等级时。一级重大危险源:R≥C1;二级重大危险源:C2≤R<C1;三级重大危险源:C3≤R<C2;四级重大危险源:R<C3C1,C2,C3的取值是C1=200米,C2=100米,C3=50米,也可根据情况酌情进行调整。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就是要辨识或确认危险源。首先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根据物质的燃烧、爆炸和毒性的性能,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然后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确定出重大危险源。我们应根据具体工业生产情况制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该标准应能代表本国优先控制的危险物质,并便于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修改和补充。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概率发生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程度。3、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所在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重大危险源申报和管理的责任人,由指定的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负责重大危险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1)掌握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其严重程度,负责现场管理;2)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制度和巡检制度,掌握重大危险源动态变化情况;3)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对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进行标识;4)制定场内应急计划,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5)建立重大危险源变更管理制度,生产工艺、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因素发生变化之前,必须进行危险分析和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申报和管理责任人应履行的职责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基本要求是1)企业制定一套严格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制度中应具体的列出每个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求,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2)对企业内的每个重大危险源应设置重大危险源标志。标志中应简单列出相关的基本安全资料和防护措施。3)企业为每个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预案,并应进行必要的操练。4)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确保重大危险源在安全状态下运行。5)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备案。6)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7)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并按照登记的要求做好相关的工作。4、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投入动转前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情况,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计划等。5、应急计划应急计划也称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计划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一个完整的应急计划要由现场应急计划和场外应急计划两部分组成。现场应急计划企业负责制定;场外应急计划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资料制定。6、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7、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由政府主管部门派出经过培训的、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厂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厂内)应急救援预案以企业应急为主,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应急力量;配合区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争取外部应急支援。现场(厂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和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和道路等情况。(2)

危险目标及危险特性、对周围影响可以根据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和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等确定危险目标。根据确定的目标,明确其危险性及对周边的影响。(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条件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①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②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④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⑤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⑥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⑦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⑧接受政府指令和调动;⑨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⑩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依据现有应急资源的评体结果,确定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及根据安全运输卡提供的应急措施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信息进而采取应急措施。(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根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下列人员紧急疏散、撤离:①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②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③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8)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事故类别、危险程度级别,确定危险区域、事故现场隔离区域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的隔离方法,以及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法。(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①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②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③在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④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⑤

控制事故扩大措施;⑥

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①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②依据栓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的现场紧急救援方案;③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④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