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三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德皇威廉二世曾说:“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文中“目标”主要是指()A.意大利B.俄国C.奥匈帝国D.英国【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最急切地表现出获取殖民地的愿望,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两国之间矛盾最为尖锐,故选D。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个地区矛盾复杂,争夺激烈,被称为“战争的火药桶”,当时在这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与德国B.俄国与奥匈帝国C.德国与法国D.法国与意大利【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被称为“战争的火药桶”的是巴尔干地区,而在争夺该地区的众多国家中,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故选B。3.(2010·金华高二检测)观察右图,它反映的直接信息是()A.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B.“一战”使交战国经济受到重创C.“一战”后英国工业发展速度最快D.西欧经济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上图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有:1921年是在“一战”后,而英国、德国、法国均为“一战”期间交战国,再与1913年三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对比明显是下降的。因此选B。4.(2010·沈阳高二检测)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与之相关的条约是()A.国联盟约B.《慕尼黑协定》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主要宗旨是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B项德国占领苏台德区,C项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D项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故选C。5.国际联盟成立后,曾对当时的国际事务作出过一定的处理。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方面一直发挥作用B.九一八事变后,严厉制裁了日本的侵略行径C.对法西斯侵略行径姑息纵容D.成了被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国际联盟成立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后来却对法西斯侵略行径姑息纵容,九一八事变后也未能对日本进行有效制裁,因此不能说其一直发挥作用。但尽管国际联盟没能制止侵略,并不意味着被法西斯国家操纵。实际上,国际联盟一直被操纵在英法手中。排除A、B、D三项,故选C。6.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取代了“英日同盟”,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法、美、日联合侵略中国B.美国抑制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扩张C.英国由扶植日本变为抑制日本D.美、英、日在远东的争夺暂时妥协【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最让美国寝食难安的就是英国和日本的结盟,不打破这个同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难度就会很大,《四国条约》的签订,打破了英日同盟,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扩张就受到了抑制,B项正确。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不但让美国如芒刺在背,英国也深感不安,于是对日本的政策由扶植变为抑制,C项正确。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受到抑制,但其权益毕竟也得到了承认,这样美、英、日在远东的争夺就暂时妥协,D项也没问题。导致英、法、美、日联合侵略中国的不是《四国条约》,而是《九国公约》,A项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7.(2010·苏州高二检测) 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都能从题干材料中有所体现,而后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则说明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判断并不正确。故选D。8.(2010·成都高二检测)“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在理解材料含义的基础上明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丘吉尔的阶级属性即可确定正确答案。9.下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背着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大片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割让给德国。而这个历史事件中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的做法也正是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10.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但其成为二战的转折点的说法不恰当,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因此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8分,第12题10分,第13题14分,第14题18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霍布斯鲍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事件是什么?(2分)(2)结合一战的相关史实分析“美国人的参战”的目的和影响。(4分)(3)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请列举其中2个新的变化。(4分)材料二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给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凡尔赛和约》材料三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九国公约》(4)材料二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3分)(5)材料三“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2分)(6)材料三以上条款是否能够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其实质是什么?(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2)、(3)、(4)题较为简单,直接依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5)、(6)题要结合《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影响分别概括、总结。答案:(1)这一事件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目的:为了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捞取战争胜利品,插手欧洲事务,争夺世界霸权。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军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3)①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②德、奥、俄、土耳其四大帝国崩溃,英、法两大帝国被严重削弱;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④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任答两例即可)(4)日本。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5)指日本趁一战之机在远东扩张势力,暂时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6)不能。实质是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形成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造成最大心理负担的是和约(《凡尔赛和约》)的第231条,通称的战争罪条款。这一条指德国须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负全责,并对此提出严厉的道德谴责。和约中大部分的惩罚措施,包括政治、经济及军事,完全根据德国是罪魁祸首的前提而来。——基辛格《大外交》材料二针对《凡尔赛和约》,协约国军队的统帅、法国元帅福煦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条款的规定是否合理?为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福煦观点的理由可能有哪些?(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凡尔赛和约》内容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答案:(1)不完全合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利益冲突的结果,与道德无关。德国挑起战争应为战争负主要责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而造成的,其他列强也应承担一定责任。(2)理由:①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世界大战的根源;也无法解决矛盾,引起战争的因素没有消除。②《凡尔赛和约》本身反映了协约国的霸权要求,对德国的惩罚过于苛刻,引发了德国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绪。③缺乏约束德国的具体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13.(2010·杭州高二检测)阅读以下两幅德国地图:请回答:(1)对比两图,德国的版图在二战前发生了许多变化。请指出3个变化的地方。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7分)(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2分)(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3分)(4)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第(1)题中的变化通过对比图一、图二即可得出答案,其原因依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通过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来回答。第(3)题依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变化:①1936年进入莱茵非军事区;②1938年占领奥地利;③1938年占领苏台德地区;④1939年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原因: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激起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②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积累巨大力量。③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讹诈(如慕尼黑阴谋等事件),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2)做法:先集中力量打败西线的国家,再进行其他战线的作战。原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3)构筑马奇诺防线;推行绥靖政策;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4)处理: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积极使国际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④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提供的图示,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4分)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温州曾三次沦陷……民国32年(1943年)1月1艘日本军舰在平阳大渔(今属苍南)南官山附近海面,被同盟军飞机炸沉。——《温州抗日史编》(2)材料二中的“同盟军”一词出现在什么事件之后?这一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积极意义?(5分)材料三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3)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5分)材料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