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煤炭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煤炭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煤炭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煤炭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煤炭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煤化工有限公司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地点 11.3项目建设单位 11.4报告编制依据 11.5编制原则 21.6研究范围 21.7项目建设内容 21.8项目建设期限 31.9项目总投资额 3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11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2.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背景环境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3项目建设的意义 11第三章市场分析 133.1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33.2--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163.3项目经营的基本战略及营销策略 23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244.1项目选址 244.2建设条件分析 24第五章园区定位与建设方案 285.1园区定位、功能及目标行业 285.2建设方案 295.3市政设施工程 325.4专项工程 37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406.1环境保护标准及依据 406.2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 406.3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416.4环境影响评价 44第七章节能、节水 467.1依据和标准 467.2节能减排措施 467.3节水措施 48第八章安全、卫生与消防 498.1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 498.2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498.3消防 51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员设置 539.1组织结构与管理职能 539.2人员设置 54第十章项目实施管理与进度安排 5610.1项目的建设管理 5610.2项目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 5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6011.1投资估算范围 6011.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6011.3投资估算结果 6111.4资金筹措 62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6312.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6312.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6312.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6412.4财务分析 6612.5不确定性分析 6712.6财务评价结论 68第十三章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6913.1推进资源整合,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6913.2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员的数量 6913.3促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6913.4有利于满足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提高的要求 70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7114.1风险分析 7114.2应对措施 73第十五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7515.1研究结论 7515.2建议 75PAGE77PAGE0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市--煤炭物流园项目1.2建设地点--市--煤炭物流园位于--市火车站东南方向。1.3项目建设单位--XX煤焦有限公司1.4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2、《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3、《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4、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5、《关于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陕西省《\o"搜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8;7、陕西省《关于加快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8、《--市物流业发展规划》;9、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1、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12、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技术规范;13、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5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现行消防、安全、环评、卫生、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规范。2、选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动化加工水平。3、尽可能利用现有公用设施,注意节能。4、尽可能节省投资,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1.6研究范围该可研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总论、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节水、劳动安全与消防、项目运作、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结论及建议。1.7项目建设内容--市--XX物流中心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园区内铁路专用线工程、道路工程、电力工程、通讯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环卫设施、消防、堆场以及办公楼等公共设施等的建设。建设总用地面积0000000平方米(0000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1、铁路专用线工程铁路专用线从--火车站接轨,新建专用线,新建货物装卸线00股道,合计2.7公里,计划年发运货物000万吨。其中,煤和煤化工产品000万吨,建材、五金、农副产品00万吨。2、公路专用线工程本项目从园区装载平台至园区外围公路,新建双向两车道公路专用线。3、土建工程本项目所含建筑工程主要为办公楼、食堂、仓库、装载平台及五金、建材、农副产品等货台建设,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4、公用工程公用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供热工程、通讯工程、消防工程、环保环卫工程。5、总体工程园区总体工程建设,道路广场面积12000㎡,停车场面积8400㎡,绿化面积20800㎡。1.8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3年6月~2015年5月。1.9项目总投资额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463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639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科目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146391.1建设投资万元136391.2建设期利息万元01.3流动资金万元10002年营业收入万元4700.6达产年3年均总成本万元1210.753.1年均固定成本万元1035.353.2年均可变成本万元175.404年均经营成本万元756.055年均利税总额万元3395.845.1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46.895.2年均利润总额万元3148.956财务内部收益率13.11%税后7财务净现值万元2018.70税后8税后投资回收期年7.069财务内部收益率18.54%税前10财务净现值万元5944.27税前11税前投资回收期年6.0612总投资收益率21.51%13盈亏平衡点24.74%1.11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1、本项目具有充分的必要性。2、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市物流业及--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带动工业、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3、本项目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运营模式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比较优势和“个性特色”,符合发展实际;4、本项目充分考虑了各类风险因素及合理应对;5、本项目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实施前景。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广义的物流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物体相对位移关系。而通常意义的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产品产地到商品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地不同,物流范围、范畴的不同可分为,宏观物流、微观物流、社会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区域物流、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等。现代物流所要考虑的不单单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流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问题。是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活动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物流园区建设在各地也在大量兴起,这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必然过程。其主要表现一是贸易的全球化、区域化,促进商品的大范围流通;二是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和细分化决定物资的大流通;三是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丰富化促使物品的大流通。这种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同时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流通始终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的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它的发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背景环境2.1.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4月26日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目录分三大类——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在鼓励类第二十九类就是现代物流业,第1条中指出:“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的现代化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第5条指出:“实现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灯多式联运物流节点设施建设与经营”,其内涵明确了仓储物流业建设属于鼓励类行业。2.1.2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现代流通业发展200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公报2005年第22号);2006年3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06〕10号)。两级政府相继发文对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出具体的意见。意见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商品市场供求总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的国际化竞争更趋激烈,但流通领域仍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陕西省人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05]44号),《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现代物流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陕发改经贸〔2007〕224号),都明确鼓励现代物流仓储业的发展。2008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8〕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第七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流通业发展。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国发[2009]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明确指示,要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吸收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2.1.3物流业发展规划表明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背景1、全国物流发展规划现代物流是一种包含各种业态和类型的物流服务方式,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的特征,涵盖交通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包装、搬运装卸、区域分拨和配送等行业在内的新的服务业的产业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篇第十五章第二节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方向。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2、陕西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其中就包括现代物流,依托区位及交通枢纽优势,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物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建设布局合理、装各先进、智能化运作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三大平台、五大体系、七大园区”。强化宝鸡、汉中、安康、--等重要物流节点,推进咸阳空港物流园建设.形成运转高效、畅通便捷的大物流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依托供应链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把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物流园区。陕西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战略部署,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经营模式、运作方式和监管手段等的改进和提升,促进物流业升级,以实现高效率、低能耗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支持我省经济发展,特制定《陕西省物流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依据《陕西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的测算,陕西省“十一五”末社会物流总额为18756亿元,到“十二五”末将达到43899亿元,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规模将会很快突破。届时将通过我省“十二五”物流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将促进我省物流业信息化在“十二五”期末整体走在全国省份的前列水平。从以上可以看出,各级政府重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鼓励进行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陕西省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也很明确,提出了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鼓励和扶持多种经济成份的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可见,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的物流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具有政策支持优势。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榆神工业区发展的必然需要本项目位于榆神工业区内,紧邻清水工业园。榆神工业区是200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新型园区,属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市东北方向,子长县西南方向,地处榆神矿区腹地,东起子长县锦界镇东界,南至榆阳区和子长县的头道河、红柳沟、青杨树沟三条河流为界,西至榆阳区金鸡滩镇西端,北侧以榆神铁路及高速公路轴线5公里处为界,控制性规划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涉及榆阳区和子长县的6个乡镇54个行政村,人口约29000余人,是目前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开发区。工业区大力发展煤炭、煤电、煤盐化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物流、文化创意、现代特色农业等“八大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投资1500亿元,实现产值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建成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核心载体、--市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国能源产业战略高地,达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水平。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是榆神工业区发展的必然需要。2.2.2为榆神工业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以往工业园区的实践经验看,吸引企业和资金入园,提供优惠政策是一方面;提供适合企业发展的优良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物流系统)是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系统的支持能够使入园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这会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在园区的规划中,基础设施和物流系统建设规划是极为重要的部分。通过园区的物流、配套基础建设的完善吸引投资,改变过去仅依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的方式。从国外发达国家现代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核心产业建设之前,相关的物流产业设施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就已经初具规模,使入驻园区的企业大幅度减少对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物流成本。2.2.3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本项目通过利用现有资源优势,采用统一发展的模式,以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优化交通、改善环境、满足城市功能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国和各城市的实践来看,在转化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并且规划的先进程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物流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本项目的建设,政府统一规划,将分散工业及物流设施进行整合,重新定位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树立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2.2.4引导和转化子长县潜在物流需求的必要物流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需要在供需两个方面不断地相互适应、相互满足。虽然子长县及其周边区域内当前存在着巨大的物流需求,但相当的物流需求是一种低水平的物流需求,表现为相当部分传统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仍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小而全”的传统经营组织模式,尚未认识到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体系改善目前的生产供应与产品销售;企业在生产、销售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建立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的跨企业、跨行业的联合重视不够,在推行各自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时尚未意识到建立共同的物流标准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难以形成。榆神工业区属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工业产品(原料)物流需求巨大。在此背景之下,子长县委、县政府决定结合当地的实际,实施建设--市--XX物流中心,发展集集多式联运、现代仓储、分拨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物流中心区。2.3项目建设的意义2.3.1提高物流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已经成了社会分工的必然趋势。为了追求社会总成本的降低,物流领域与生产领域逐步分离,一些大的生产厂家,已经很难明确产品的集中生产园区。某一种产品可能有许多不同的零部件生产地,出现了分类生产的倾向,为了使物品能在生产园区和部件引进地之间及时准确地运送,必须要有专业物流企业来支撑。物流中心区的产生就是适应了这种社会分工的需求。在充分发挥物流中心区的整体功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物流中心区的公共公益性特征表明物流中心区面对的客户更广泛,服务辐射的半径更大,规模更大,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更强。物流中心区的产生,不仅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而且更有利于提高物流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2.3.2推动--市经济发展现代物流适经济活动中的“第三利润泉”,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运输手段,为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实现“零库存”的理想。物流中心区,也称物流基地,是物流业的大本营,指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中心在空间商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中心区通过物流产业聚集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从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由于不合理的物资流动而造成的拥挤和环境压力,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在我国,随着国际现代物流概念的引入,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物流中心区作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经济中心城市,已开始进行物流中心区规划建设,并出现了一系列类型与功能特色的物流中心区。物流中心区同交通运输设施一样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成为投资的环境条件之一,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市建设物流中心区正是基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物流系统及功能,提高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的目的出发,通过园区的建设及其物流产业功能的发挥,促进--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培育,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成长支持,并为--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环境;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通过规划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分工和功能为区域物流组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有利于--市范围的物流合理组织;大大改善以--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物流环境,并通过物流中心区物流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社会物流服务与管理组织的专业化分工创造条件,为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支持。总之,--市--XX物流中心的建设以物流项目开发为基础、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效率提升为支持、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开发形式,对于促进--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第三章市场分析3.1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1.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物流业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均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1.4%,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1.5万亿元,增长7.8%,增速同比加快3.4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0.9%,增速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3.1.2社会物流总费用依然较高2012年,我国物流业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均保持较快增长,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依然偏高,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5%,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保管费用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3.1.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铁道部印发《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6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港口泊位3.19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762个,拥有民用机场183个。物流中心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3.1.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4.1.5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有:1、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2、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制造业为例,根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内资企业平均使用仓储面积大约是14.1万平方米,平均自有仓储面积8.2万平方米,租用的仓储面积是5.9万平方米,分别是外资企业的4.9倍、3.4倍和12.3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外包明显不足。内资企业的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66台,装载设备38台,分别是同期外资企业的3.7倍和1.5倍,明显反映出国内外企业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方面的理念和实际运作差距。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3、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8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在行业中可能都感觉到这种竞争压力。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4、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进程,在服务内涵、经营模式、功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服务链不断延伸、专业化不断加强;服务范围向金融领域扩展;物流行业的整合趋势非常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是物流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正在向中国扩展,自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国内起,以兼并收购为特征的全球物流整合深刻改变了物流市场格局。一大批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消失,一批巨型的物流大集团在整合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近几年,外资对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明显升温,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从服务竞争扩展到资本竞争。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物流走向了理性、有序的发展轨道,官产学研等物流各界的沟通与协同不断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未来几年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成长时期。3.2--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3.2.1物流业基础体系正在迅速建立1、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5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2480元,比上年增加13530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与此同时,全市物流总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物流总费用达到369亿元左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全市物流业增加值约150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2、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2010年青银高速公路--段、榆神高速公路贯通,太中银铁路、西包铁路复线开通,榆阳机场扩建工作全面展开。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272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5公里;国道673公里;省道685公里;农村公路25223公里。公路客运量6220万人,公路货运量6532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3500659万吨公里;民航货邮吞吐量639吨,旅客吞吐量90.4万人。3、物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陕北能源化工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10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形成年产2.57亿吨原煤、109.86亿立方米天然气、983万吨原油、959.56万吨兰炭、260.96万吨原油加工量、119.38万吨精甲醇、109.31万吨水泥、683.38万重量箱玻璃、40.98万吨原盐、356.27亿千瓦时发电量生产能力,特别是2010年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4.8%和11.6%,油气当量占全国油气当量的6.6%。由此将对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水运五位一体的物流体系提出更大需求,推动能化物流与综合物流进入需求与投资拉动的快速增长期。

4、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生工程等建设不断改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308.11亿元,仅2010年投资1105.46亿元。--成为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预计2015年--GDP可达到4300亿元,财政总收入1000亿元,借助丰富的资源优势,--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基地,由此必然向物流业提出更大需求。加之近年来,由于国家能源短缺加剧原煤和石油价格频繁波动,使得--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5、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运五位一体的物流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新机场的投付运营,--物流业作为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新型产业正在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快速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水运五位一体的物流格局基本形成,以物流为中心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信息与咨询等相关服务体系随之发展并日趋完善,这些为--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产业基础。6、作为市场主体的物流企业群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专业物流企业超过100家,其中运输、货运、配送企业43家,工业、商业涉及物流的企业47家。部分企业如三愚、东洲、三辰等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正在成为物流行业的领军龙头。在榆阳、子长、靖边与绥德,已涌现出一批信息中介企业,据调查,仅子长上百家信息中介企业一年中介业务量就高达数十亿。3.2.2四片区特色物流模式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能源化工业超常规崛起,带动全地区迅速走出贫困状态。在这一巨大变迁中,榆横、神府、靖定、绥米四大片区以能化工业为主导,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产业与相应的特色物流模式。榆横片区:包括榆阳、横山。近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迅速优化完善,榆横片区正在形成以能化为主导的中心城市综合产业结构。神府片区:包括子长、府谷。2010年片区工业生产总值达1036.23亿元,占--市工业生产总值的55%,神府片区正在形成以能化为主导,装备制造、汽车和建筑建材等工业产业为辅助的地区工业综合产业结构。靖定片区:包括靖边、定边。2010年靖定边片区的农业生产总值为24.40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6.48%,逐渐形成能化工业和特色经济农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绥米片区:包括米脂、子洲、清涧、吴堡、佳县、绥德。长期以来绥米一直是陕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商贸枢纽,商品流通和文化旅游基础比较成熟。2010年以绥德为中心的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县区之首,整个片区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8.50亿元,占全市的29%。绥米片区正在形成能化工业和商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由四种片区特色物流发展模式将组成--市全地区“以能源化工物流为主导的城乡综合物流发展模式”。3.2.3--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比较优势1、区位优势--位居延(安)、银(川)、鄂(尔多斯)、忻(县)、榆(林)能源化工大区的中心,周边500公里半径内拥有中国乃至世界丰富的煤炭、油气和盐能源化工资源,是目前中国最发达的能化工业基地之一。--是陕、甘、宁、蒙、晋能化区域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大十字交通枢纽。青银高速公路--段全线贯通;“十一五”期间,太中银铁路,包西铁路复线和神延铁路相继建成。“十二五”期间,榆阳机场将按4D标准扩建。立体化、枢纽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正在不断完善的通讯网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2、地区经济实力优势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全面推进能源化工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国民经济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756.67亿元,跃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8.3%。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2480元,比上年增加13530元。快速发展的经济总量和实力既向物流市场提出了新的巨大需求,又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丰富的物流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发展条件。3、主导行业强力推动优势短短十年间,--以能源化工为主导带动工业生产高速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82.29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19.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8.46亿元,增长35.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6.78亿元,增长30.6%;石油加工、炼焦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9.73亿元,增长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2.72亿元,增长28.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2亿元,增长17.4%。快速发展的能化工业成为--现代物流业的强大推动力。4、城乡市场发展的潜在优势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市场的潜在优势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1亿元,同比增长18.0%。日益繁荣的商贸流通,促进了商贸物流体系的快速扩张。目前,--拥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网点30多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商场4家。各类商品批发交易市场120多个,年交易额在30亿元以上,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5、能化基地政策体系优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化基地,国家和陕西省政府都对--能化基地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相关的政策倾斜;在信息交流、项目推进、政策支持等方面--能化基地处于比其他地区更有利的地位。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创新发展的重大资本与优势。3.2.4--市发展物流业的制约因素1、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物流政策制导体系目前,--市缺乏专业性、行业性、地区性、系列性的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制导,如建材、汽车等行业物流规划以及不同片区特色物流政策等。由于缺乏科学超前的规划和政策制导,直接影响了--地区物流业的发展。2、产业结构失衡目前,--三大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第三产业对总体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第二产业内部体系不完整,与能源化工高度关联的建材、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落后,直接影响了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3、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市政府与铁路、交通、民航部门之间、省市政府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等一系列的物流产业管理和协调机制未能真正建立,市、县管理体制未能规范化,内部权责关系未能理顺,使得物流发展必需的运行体制无法完善。相当多的项目开发与投资项目受体制约束不能够尽快上马建设,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十分巨大。4、缺乏统一有序的运行和信息网络--地区物流基础资源并不完全缺乏,但现有资源大多处于自发散乱状态,大型、超大型能化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偏高,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社会网络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社会物流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市场物流企业缺乏统一的网络组织。目前,尽管已出现了数百家物流信息中介组织,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能,但--物流产业的网络信息系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5、产业市场集中度低目前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仅有70多家,且多数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功能单一,市场占有率低;目前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不足10%。物流市场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大型辐射性物流园区的局面,严重影响地区物流业的健康发展。6、缺乏现代资本市场和物流金融体系目前,--市一方面在大量招商引资,同时本地大量游资又不能被地区产业充分吸收利用。近年,--约有200亿元资金流向鄂尔多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产业的投资。究其原因,在于未能建立与--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金融体系和完善的资本市场。7、交通设施不能满足战略发展的需要--是陕北地区的大十字交通枢纽。近年,尽管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但仍不能满足能化基地和陕北现代大都市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南北方向公路、铁路等物流通道受多重因素制约,影响了--能化基地与大关中经济板块的联系和“一体化”运行,成为--建设大商贸、大市场、大都市的瓶颈。3.2.5现阶段--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全市主导产业物流与四片区特色物流业已初步形成;2、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运五位一体的物流体系基本形成;3、--市物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4、产业资源集中度偏低,龙头企业群体正在成长;5、企业自营物流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并存;6、体制分割,统一规划与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7、--市物流业从整体上处于投资拉动的起步阶段。3.3项目经营的基本战略及营销策略3.3.1战略思想从供应链的基本思想出发,建立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强化物流中心的功能与服务体系,形成和建立一个以--市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全方位的、多功能的物流服务体系与网络,在此基础上与工商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为社会提供物流服务,实现社会物流的合理配置,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3.3.2基本原则坚持功能互补、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运作管理方式。3.3.3营销策略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品牌竞争,名牌成为开启市场的一把金钥匙。本项目将实施品牌化策略,以“保证质量,优质服务”的经营方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逐步创立企业品牌,以服务创牌,以品牌创销路,谋发展。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4.1项目选址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陕西省--市火车站附近。4.2建设条件分析4.2.1交通运输条件--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市区内有--汽车站、--汽车南站两个客运车站。可以到达--各县以及西安、榆林、平凉、临汾、兰州、吴忠、西峰、石家庄、洛阳、乌海、北京、银川、太原、包头等地。--站始建于1992年,是包西铁路上的重要车站之一,由西安铁路局管辖的二等车站。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一级氧化剂发到。--站现已有发往西安、子长、宝鸡、榆林、太原、石家庄、上海、天津、北京、齐齐哈尔、成都等方向的近30趟列车。2012年,--至西安北动车开通,成为陕北地区首列动车组列车,--至西安2小时15分即可到达。--北站隶属于西安铁路局,原有既有线9股道,机务段1处,货物线2条,粮库专用线、卸油线、延长油库专用线、长庆油田专用线、救援列车停留线各1条。目前正在随包西铁路建设进行站改工程,正线增建二线,站线股道有效长由850米延长至1050米,换装信号联锁设备。4.2.2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2、矿产资源--地域广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英砂、天然气、石油、铁矿和石灰石等,其中以煤炭储量为最。4.2.3公用设施条件1、供水物流中心用水水源为自建水井,供水系统为自建水井和供水管网,给水管径采用DN80,各片区给水管道沿主干路铺设主干管形成以环状为主,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形式,以满足园区用水量的要求。2、排水物流中心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系统。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网,最终汇入周边河流。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再进入污水管网。生产废水达标后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3、供电子长县电网结构逐步完善,辖区内有市公司直属110千伏变电站15座,公司直管35KV变电站7座,管理维护35KV输电线路17条380千米,主变总容量49150千伏安/14台;10KV配电馈路100条3394.632千米,配电变压器579720千伏安/4323台;0.4千伏低压线路4432.52千米。子长110千伏铧山变电站是--电网运行的第125座变电站,第65座110千伏变电站,占地面积11.48亩,远期主变2×50000千伏安,本期1×31500千伏安,110千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期进出线4回,本期2回,10kV单母分段接线,远期出线20回,本期10回。110千伏铧山输变电工程由110千伏铧山变电站和铧山变至110千伏水锦线π接输电线路组成,主要承担子长城区北片工业园区和周围郊区的供电任务。它的建成投运,在电网结构上增加了一个支撑点,进一步优化了电网结构,提高了公司市场占有率,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更好的满足子长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协调区域发展、实现子长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通讯子长县城区程控电话已达8500多门,市话普及率为4部/百人。各乡镇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电话通村率达40.15%。移动通讯正逐步普及,互联网已连通了95%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通信条件可以满足物流信息的传递。园区位于城区,电话、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光缆已在子长县县域覆盖范围之内,需与相关通讯部门衔接为园区各分区及企业留出口。本项目拟新建1处端局,容量2000线,交接箱6处,配线总容量6184.34线,可为园区提供通讯保障。4.2.4经济发展条件子长县煤工业及制造业发达,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2:69.9:20.9。2008年以来连续3年在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优秀县(区),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4.2.5综合评价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市--XX物流中心交通条件优越,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物流运输条件极为便利,因此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第五章园区定位与建设方案5.1园区定位、功能及目标行业5.1.1总体定位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子长县产业优势、经济区位优势和综合运输优势,子长县综合物流中心区面向--市,以区域物流为重点,兼顾县域物流需求,按照实现子长县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经济增长点的总体要求进行建设。5.1.2园区功能1、运输、配送功能物流中心区集中各类物流基础设施,首先使其具备了运输枢纽功能。对于城际货物运输,物流中心区依托运输网络,组织专业运输企业和各类运输经营者为客户选择最佳运输模式组合,提供多式联运服务以达到高效、快捷、安全、经济的运输服务要求。对于市内货物配送,主要是能满足生产商与销售商、供应商与生产企业的配送、生产商销售商与超市门店的配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园区应能提供给客户不同的配送路线和加工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2、储存功能物流中心区仓储功能,不只是满足客户储存商品的要求,更需要通过仓储环节保证市场分销活动的开展,尽可能降低库存积压资金,减少仓储成本。物流中心区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输、储存设备以支持包括堆存、保管、保养、维护等物流活动。3、装卸、搬运为加快商品在物流中心区的流通速度,物流中心区配备专业化的装卸、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对商品造成的损毁。4、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中心作为整个子长县物流业的核心,同时也是子长县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建设方便、快速的现代化通信设施,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建立通畅、安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围绕物流中心区内物资集散及资金、信息流动,形成在政府、企业、客户之间广泛的信息服务体系,保证运输组织管理和现代物流功能的发挥,从而促进社会生产、流通的高效运转。5.1.3园区目标行业及客户1、煤化工行业:煤化工生产企业和化工原料、燃料(主要为煤炭)的销售企业。2、建材行业:建材的制造、批发(分销)企业和零售企业。3、五金行业:从事五金加工、制造、生产、冶炼、开采等活动的企业。4、农副产品行业:经营农副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企业。5、仓储和货运:从事货物仓储和运输服务的相关企业。5.2建设方案5.2.1目标与原则力求将--市--XX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成满足子长县调配需要的、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仓储配送系统。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要求,本项目在建筑方案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1、项目建设遵循规范及功能配置要求的原则,力求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流线简捷、与周围建筑关系相协调;2、坚持“全面规划、统一平衡、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3、遵循建筑物的间距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原则;4、遵循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原则。5.4.2建设内容本项目正常运营后,预计年吞吐量达到200万吨,其中煤和煤化工产品180万吨,建材、五金、农副产品20万吨。据此,该项目建设内容有铁路、公路专用线,装载平台、存储仓库、货物平台等物流设施;办公和信息平台等办公经营设施;道路、水、电、气等公用设施,以及安防工程、环保环卫工程组成。本项目所含建筑工程主要为办公楼、食堂、仓库、装载平台及五金、建材、农副产品等货台建设,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详见表5-1。表5-1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特征1办公楼m210003000砖混结构2食堂m210001000砖混结构3仓库m23150031500轻钢结构4装载平台m23675036750混凝土结构5五金、建材、农副产品等货台m21575015750混凝土结构6合计86000880005.2.3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1)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去尽可能创造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2)满足生产、生活的使用功能要求,使布局紧凑,流向合理,管理方便。(3)满足项目区内交通运输要求,使作业通畅,连续和短捷,避免重复交叉,相互干扰。(4)满足生产、安全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5)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分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景下,力求技术的经济合理。2、功能分区根据本项目用土地地理位置和总体规划要求,从有利于作业流程和管理,功能布置如下:本项目位于火车站东南方向,地块呈狭长状,占用铁路线呈弧形横穿整个物流中心,与--火车站铁路线衔接,装载平台和五金、建材、农副产品平台分别在铁路线两侧,仓库位于五金、建材等平台的南侧,生活办公用地位于项目地块的西部,专用公路线从装载平台延伸至地块外围公路。建筑周围均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在项目区的空地处,布置绿化,种植草皮,美化环境,营造出舒适优美的外部环境。本项目主要功能分区详见表5-2:

表5-2项目功能分区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m2)占建设用地比例1办公生活用地20001.25%2仓储用地3150019.69%3铁路用地3280020.50%4装载平台及货台用地5250032.81%5道路广场用地120007.50%6停车场用地84005.25%7绿化用地2080013.00%8建设用地总面积160000100.00%5.2.4场内外运输1、场内运输园区内沿围墙与建筑物之间设环形主道路(兼作消防通道),宽4~6m,转弯半径>6m,纵向坡度<1%,道路均采用砼路面,人头石路基。仓库内主要采用叉车运输、堆码,装载平台上下车辆以人工搬运为主,辅以手推车运输。2、场外运输近距离主要靠铁路和公路运输,用铁路和公路运输至全国各地。5.3市政设施工程5.3.1给水工程1、水源选择物流中心区用水水源为自建水井,供水系统为自建水井和供水管网,给水管径采用DN80,各片区给水管道沿主干路铺设主干管形成以环状为主,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形式,以满足园区用水量的要求。2、用水定额及用水量计算本次规划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确定用水定额,本次规划用水定额按用地面积确定,计算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具体见下表:表5-3物流中心区各类用地单位用水量控制指标及用水量一览表序号类别名称用地面积(m2)用地面积(ha)用水量指标(m³/ha.d)用水量(m³/d)1办公生活用地20000.280162仓储用地315003.1520633铁路用地328003.283098.44道路广场用地120001.220245装载平台及货台用地525005.25201056停车场用地84000.8425217绿化用地208002.081020.88合计16000016348.23、管网布置给水管网采用生活—生产—消防相结合的统一供水系统,消防采用高压供水水源。各片区给水管道沿主干路铺设主干管形成以环状为主,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形式,以满足园区用水量的要求。整个物流中心主干管沿子米路西侧绿化带下铺设。5.3.2排水工程1、排水体制根据实际情况,园区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网,最终汇入周边河流。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再进入污水管网。生产废水达标后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2、污水排水系统规划(1)污水量估算污水量预测计算中,污水量排放标准以用水量的80%计,则规划区污水总量约为278.56m3/d。(2)污水管网规划污水管道布置按地形顺坡敷设,取短捷路线,以重力流为主。园区内污水管道沿规划道路敷设,采用单侧布管,污水干管一般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下,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污水排出物流中心后经市政管网排入无定河两侧的污水管网,并最终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3)雨水排水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利用地形优势,遵循管路最短,就近排放的原则排放。2)雨水量计算雨水量借用--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1370×(1+1.152LgP)q=(升/秒·公顷)(t+9.44)0.746雨水量Q=F·φ·q(升/秒)主要设计参数:P——设计重现期(年),取一年t——集流时间(分钟),地面集水时间采用10分钟φ——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公顷)5.3.3电力工程1、供电电网现状概况本项目的供电电源引自110千伏铧山变电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由110千伏铧山变电站和铧山变至110千伏水锦线π接输电线路组成,主要承担子长城区北片工业园区和周围郊区的供电任务。2、用电负荷预测用电预测根据负荷性质,规模,各项设施的级别,综合开发水平,气候特点,将规划区的负荷分为6类,预测数值如下:表5-4物流中心区各类用地用电量控制指标一览表序号类别名称用地面积(m2)用地面积(ha)用电指标(KW/ha)需用系数周期系数负荷(KW)1办公生活用地20000.22000.70.822.402仓储用地315003.15500.70.888.203铁路用地328003.224道路广场用地120000.195装载平台及货台用地525005.25500.70.8147.006停车场用地84000.84.577合计13920013.92262.89由上表得出:整个物流中心用电负荷为262.89kw。根据以上负荷预测值,结合供电部门及物流中心区的规划,整个物流中心内规划电压等级为两级:10kV、0.4kV。3、电网规划(1)高压配网及低压配网规划区高压配电网采用10kV,由子长县的双电源高压配电单环主干网给各物流中心开关站提供电源,再由开关站辐射式供给物流中心的10KV变电所。低压配电采用树干式和辐射式结合,由变电所放射式供给各独立建筑。(2)线路敷设规划区内的电力线路均采用地下式敷设,同路径的线路敷设在同一沟道中,6回及以上线路采用电缆沟槽,6回以下线路采用直埋敷设。电力线路在规划区内原则上沿道路敷设,与电信线路分侧布置。敷设深度为1.5m,电缆沟要在道路施工时同时施工,并做好电缆沟的排水处理。规划区内有道路交汇的路口及直线段200米左右要预留过街管,过街管末端并设电缆接线井,以便线路过路之用。规划区内路灯可由城区路灯网统一供电,集中控制,杆线与电力线路同侧布置,应与规划区内线路同期建设,线路也应埋地敷设。4、防雷和接地(1)防雷等级:本工程建筑均为三级防雷建筑。(2)措施: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Ω。5.3.4电信工程园区电话、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光缆已在子长县县域覆盖范围之内,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与相关通讯部门衔接给园区各分区及企业要留有出口,保证园区内通讯畅通,逐步实现数字化系统。1、规划要求园区内的通信网及对外网将向“三网合一”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方向发展。中继线全部采用光缆,用户配线在条件许可时也应分阶段向光缆过渡。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为了逐步适应园区发展的需要,实现通讯能力的增长,使其具有一定的超前发展和优先发展,针对园区以生产办公为主,通讯规划应以办公为主。(2)通讯业务的预测以市场需求的导向,积极采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和设备。通讯线路的规划注重近远期结合,分期建设。3、通信建设(1)电信方面新建1处端局,位于规划区内,占地为0.12公倾,安装容量为2000线。在园区内设电信配线交接箱6处,配线总容量6184.34线。电信传输网以交接配线为主体,由交接箱或ONU引出用户直配线,干线全部采用地下管道敷设,交接箱采用落地式。各网共存时,电信市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数据宽带网、区内智能网等信息传输线均采用同一线位,同沟敷设,图中电信线路的管位应预留以上信号线路所需管孔。沿道路敷设的线路与电力线路分侧布置于道路两旁,新建道路、建筑物均应预留电信线路通道和管位。(2)广电网络方面在中心服务区各新建广播电视支局1处。开通数字电视,进行网络升级。5.4专项工程5.4.1消防1、消防给水采用消防给水系统独立体系,园区内部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局部将水压提高。消防水源以园区供水管网为主,完善消火栓系统布局,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一次灭火用水25升/秒计算,沿主要道路120米以内布置消火栓一处,消火栓的位置待给水管定位后,配合合理的服务半径及各类不同新建建筑的布置确定。2、消防通道结合园区内道路交通规划,以主干路作为消防通道骨架,确保顺畅、快速到达事发地点。园区道路是消防主要通道,其最小宽度不应小于6米,建筑间的消防间距最小为6米,特殊建筑应按要求设防,并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各企业内部在规划布局时应保证消防通道宽度。3、消防通信消防站应与园区电信分局设一对“119”报警专用线,消防重点保护单位与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应设一对报警专用线,并能自动报警。逐步建立和完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形成有线无线相结合,具备图像传输和计算机处理功能的现代化消防通信系统。4、企业内部消防设施园区内各企业要根据规定,建立配套消防应急设备和预警应急体系。建筑设计摆布位置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2防洪防洪应以保证人员安全为第一的原则进行,目前园区东侧子米路的防洪工程设计标准为洪水重现期五十年一遇。整个物流中心区将以子米路设防标准设防。5.4.3抗震规划园区所有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按要求设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子长县实际建筑按6度设防,园区重大工程及主要工厂企业的构筑物、设施原则上整体按7度设防,单体建筑抗震标准依《建筑抗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