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1-1教案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1-1教案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1-1教案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1-1教案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1-1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什么是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通常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和生物等。世界地理分区二、什么是区域?中国行政区1、内涵: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位特征:占据一定位置与周围区域发生空间联系3)地表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明确、过渡)4)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二、什么是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00mm等降水量线3000m等高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干湿地区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分布地区植被湿润区

>800mm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半湿润区

>400mm

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半干旱区

<400mm

降水量<蒸发量内蒙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原干旱区

<200mm

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多荒漠2、区域的分类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等)按规模分(大型、中型、小型)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区域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区域171页12\10\9中国汉语七大方言区3、区域的特点:层次性:

(东北地区>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平原)差异性: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南、北方)整体性: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可变性:边界过渡性、同一地表空间不同区划方案开放性: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区域—特定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方向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课本案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差异自然差异人文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方法:(一)自然特征:1、位置:经纬度、海陆、交通位置2、范围:3、地形:地形种类,地势起伏、地形分布4、气候:气候类型、特征5、河流:水文特征6、资源(二)人文特征:1、经济:水平、结构、生产分布等、2、人口3、城市4、文化宗教等区域差异自然差异人文差异1、位置:经纬度、海陆、交通位置2、范围:3、地形:地形种类,地势起伏、地形分布4、气候:气候类型、特征5、河流:水文特征6、资源1、经济:水平、结构、生产分布等、2、人口3、城市4、文化宗教等1。松嫩平原较长江三角洲平原纬度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2.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南部距夏季风源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从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3.长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密集,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发展水产养殖业,松嫩平原则种植玉米、小麦等P2思考题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北纬30度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年降水丰富北纬43到48度,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部温带季风气候,虽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热量不足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贫乏石油等资源丰富1、地理环境的差异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如何影响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交通和商业贸易————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影响工业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区域经济发展农业耕作方式农作物熟制商业贸易工业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西部畜牧业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2至3熟深居内陆,对内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交通便利,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1年1熟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成为重化工业基地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工业城市和人口交通运输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的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差异自然环境差异人类活动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气候差异

农业生产(农业类型、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复种制度)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生活习惯(食、住、行、娱)植被、土壤差异水文差异地形、地貌、地质差异资源差异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评价手册p22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系土壤制约因素农业技术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变化发展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云梦泽——现在的江汉平原一带,以前是一片沼泽地。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壤气候劳动力桑蚕棉花水稻种植业区域发展工商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工商业发展耕地农业生产人城密集人均低,水网分割小面积;粮棉让位东华疆,工商发展农其次。粮仓——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棉花——新疆南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技术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农业社会工商业社会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的阻隔;粘重的土壤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船被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人口南迁(安史之乱)提供了劳动力

稠密的水系提供了天然水道;粘重的土壤不再是限制;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劳动力;使之成为我国主要粮食、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农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人口、城市、河网密集,农业生产规模小,也不利于机械化;粮仓地位被华北、东北取代,棉花地位被南疆和华北取代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南北方分界线,黄土高原的南界2)1月0℃等温线3)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4)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5)800mm年等降水量线6)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8)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9)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10)小麦生产与水稻生产分界线成才表格要注意的地方区域研究的内容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