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1页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2页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比较探析,比较语言学论文什么是语言类型学?BeardComrie指出:语言类型学是根据那些并非由于共同的亲属来源或区域性接触而分享的构造特征来给语言分类。伍铁平先生指出:语言类型学研究同一语系或不同语系的语言和方言的共同特征,并据此对这些语言进行类型上的分类。由此,我们以为,语言类型学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发生学的角度对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比拟分析,考察其在发展演变经过中所出现的共性与差异,如对汉语与藏、彝、哈尼、景颇、苗、瑶、壮、侗、布依、瑶等语言的比拟研究;二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进行构造、形态、功能方面的比拟研究,分析其由于认知的类似性或因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类似特点,如对汉语与英、日、俄、维吾尔、蒙古、朝鲜、佤、布朗、阿眉斯等语言的比拟研究。语言比照又称语言比拟,通常是指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照或比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是相对而言的,必须通过与别的事物的比拟才能显示出来。孤立地看一个事物,难以讲准这个事物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也不可能揭示其本质特征。对语言的认识也是如此。1766年英国语言学家琼斯(WilliamJones)通过语言比拟,发现了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之间存在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以为它们同出一源,进而认识到亲属语言关系的存在,创始了语言比拟研究的先河。没有语言比拟,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还只能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语言上,只能是片面的、外表的。正由于如此,语言比拟才遭到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语言学中才有了比拟语言学这一新的分支。语言类型学就是要通过语言(包括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之间的比拟,从复杂的、无限的、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少量的、有限的、简单的类型,进而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普遍性,包括语言构造、语言演变、语言认知、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二、语言比拟的内容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语言比拟包括横向的共时比拟和纵向的历时比拟两个方面。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语言。而语言又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语言构造是发展演变的产物,现实的共时都是历史的共时的延续和发展。也就是讲,语言共时的特点多少包含着某些历时的特点,而历时的语言特点最终也会构成共时的语言特点。由于共性和类型具有了历时的性质,具有共同发生关系的语言就必然具有一样的类型特征,这是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与生物的发展演变一样,其在发展中同样要有一定的遗传,如先秦汉语与近代汉语、近代汉语与当代汉语、古代藏语与当代藏语的比拟等等。而没有发生学关系的语言,由于人类认知的类似特点,其也有不同类型的共性,如汉语与英语、汉语与日语、汉语与俄语之间的比拟等等。从研究的对象来看,语言比拟既有不同语系、语族、语支语言之间的比拟,也有同一语系、语族、语支内部不同语言(方言)的比拟。通过比拟,既能够归纳出语系、语族、语支各语言之间的共性,可以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其共性既有偶合的,也有从祖语继承下来的,还有通过语言接触借用过来的;既有绝对共性,也有倾向共性。差异方面,既有共时特点的差异,也有发展演变的差异,如藏缅语族语言(下面简称藏缅语)与壮侗语族语言(下面简称壮侗语)、汉语与壮侗语、汉语与藏缅语等等的比拟,或者藏语支语言与彝语支语言、藏语支语言与羌语支语言等等的比拟,或者汉语与藏语、彝语与哈尼语、壮语与傣语、布依语与壮语等等的比拟,或者粤方言与普通话、粤方言与闽方言、苗语黔东方言与苗语湘西方言等等的比拟。在汉藏语系内部,语言较多,分布较广,特点复杂,还存在语族的系属问题以及语支归类的不同意见,如白语、土家语。通过比拟,才能确定其特点哪些是发生学共性,哪些是类型学共性。从比拟的类别来看,有语音、词法、句法等等方面的比拟。语音方面如声母、韵母、声调等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情况;词法方面如汉藏语系语言(下面简称汉藏语)量词比拟、汉藏语助词比拟、汉藏语人称代词比拟、汉藏语存在动词比拟、汉藏语名动同形比拟、汉藏语使动范畴比拟等等;句法方面如汉藏语被动句比拟、汉藏语差比句比拟、汉藏语存在句比拟、汉藏语疑问句比拟、汉藏语述补构造比拟、汉藏语述宾构造比拟、汉藏语状中构造比拟、汉藏语形修名语序比拟、汉藏语话题比拟、汉藏语主从复句比拟等等。三、语言比拟的作用语言比拟通过对不同语言或者同一语言不同方面的考察,找出其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的共性,进而确定其类型特征。有了语言之间的共性,才能更好地分析其差异。有了异同的比拟,我们对这些语言的了解才会更清楚。第一,语言比拟能够使模糊的、未确定的语言现象清楚明晰。有比拟才有鉴别,通过比拟把本来比拟模糊的、未确定的语言现象放在一起考察分析,能够使问题更清楚、更明白。比方声调,它如今是汉藏语的一个普遍特征,过去曾以为是原始汉藏语的共同特征,并以此作为确订婚缘关系的一个重要证据。其实,汉藏语的声调是后起的,是后来各自产生的,一些语言声调的共性属于类型学特征,并不是发生学关系,即无同源关系。如汉语和藏语的声调关系就是这样。这样就知道了汉藏语系语言为什么有的语言声调发达,有的语言声调比拟发达,有的语言声调不太发达,甚至有的语言没有声调的原因机制,如嘉戎语、羌语等等。由此能够看出,即便具有发生学关系的亲属语言之间,他们的某些语言特征(包括各级语言系统)并不是都具有发生学关系。我们的传统观点以为属于发生学方面的特征,通过比拟考察发现实际属于各语言后期分别产生的类型学方面的特征。第二,语言比拟能够使某些语言特点更为突出。例如,与藏缅语相比,能够明显地看到汉语的述宾构造类别多、特点复杂,既有受事宾语,又有工具、处所、时间、施事等宾语,如吃大碗、去北京、等半天、坐着孩子。但藏缅语宾语的类型比拟简单,主要有受事宾语,没有工具、处所、时间、施事等宾语。汉语的工具、处所等类的宾语,藏缅语表示出时大多都改为状语,也有改为主语的,讲成用大碗吃、北京方向去、半天等、孩子坐着。汉语与藏缅语的这种差异,与语法类型的差异有关。其一,汉语的分析性比藏缅语强,谓语与宾语的配合关系除靠语序手段外,还要靠语义关系,因此其能够包容更多类型的宾语。而藏缅语则有较多的形态变化,述宾构造的语法标志除了语序外,还有格标记和形态变化,使得述语与宾语的语义搭配比拟严格。主语就是施事者,宾语就是受事者,其宾语类型比拟简单。其二,与基本语序的差异有关。汉语是SVO型语序,谓语之后的宾语是补语之外唯一的句法成分,有可能包容复杂的宾语类型。而藏缅语是SOV型语序,宾语在谓语之前,述宾构造的语序与状谓构造的语序一样,限定动作行为的工具、地点、时间等均由状语成分承当。可见,汉语宾语的类别,是受动词的特点和语序的特点制约的。在汉藏语系语言里,汉语和藏缅语族各语言被以为是关系最密切的、真正具有同源关系的语言,其系属问题历来无可非议。但是,就是这样具有发生学关系的亲属语言,他们之间却具有语法构造上的极大差异不同,尤其具体表现出在述宾构造的语序方面。由此比拟,汉语及藏缅语的述宾构造特点就一目了然。第三,语言比拟能够更好地考察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汉语与苗瑶语、壮侗语的系属问题历来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争论的焦点,自从白保罗提出澳泰学讲之后,关于苗瑶语和壮侗语到底属于还是不属于汉藏语系的问题,至今仍未定论。但是,如上所述,汉语与苗瑶语、壮侗语都属于SVO型语言,而藏缅语除克伦语、白语外,都属于SOV型语言。被以为有亲缘关系的汉语与藏缅语之间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被怀疑不具有亲缘关系的汉语与苗瑶语、壮侗语之间,在语序构造及宾语类型方面反而具有类似的特点,这不仅仅是我们语言学界所应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要对这些语言的表层构造,更要对这些语言的深层如词源、语序演变等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切进入地比拟分析,才能够进行最后的断定。当然,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也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艰苦才能解决。第四,语言比拟能够更好地揭示语言演变的内在机制。揭示语言演变的内部机制,是语言比拟深切进入的标志。比方,比拟汉藏语的四音格词,必须解释汉藏语为什么普遍有四音格词。我们以为这与语言机制的分析性强弱有关,还与能否讲究韵律、双音节化有关。形态不丰富的分析性语言,一般比形态丰富的屈折语、黏着语,更容易产生四音格词。汉藏语普遍存在的四音格现象,并非来源于原始汉藏语,而是各种语言在后来各自构成和发展的,是语言类型作用的结果。韵律、双音节化、对称、重叠、类推以及词汇化等因素,是汉藏语四音格词构成和发展的动因。在汉藏语内部,不仅仅是四音格词,还包括存在动词、构造助词等等,他们都分别有不同的发展演变机制。不同语族、语支之间的存在动词、构造助词都是在语族或者语支分化之后产生的,都不完全是原始汉藏语的遗留。第五,语言比拟能够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符合时代的要求。黄行先生指出:我们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数量诸多,系属上多属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和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的系属类别和类型特征之间存在复杂的交织关系,因而对语言类型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孙宏开等先生在(中国的语言〕中列出了中国境内的120余种语言,华而不实有很多是近年才发现的。对于这些新发现的语言,他们到底属于不同的语言还是属于某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即便是属于不同的语言,他们的语支归属问题能否完全清楚?即便他们的归属问题解决了,这些语言的特点和相邻语言之间由于长期的接触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产生哪些类型学特征,也就是讲他们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借用成分有多少?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语言之间的比拟研究才能解决的。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各少数民族语言的认识才会更清楚,才能更好地描写和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并为国家制定相应的语言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四、语言比拟的意义语言比拟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尤其在汉藏语系这个世界上使用人口第一的大语系内,不仅分布环境独特,语言种类繁多,而且有分析语和粘着语等复杂的语言现象。假如能够把汉藏语系的所有语言弄清楚,这不仅仅是对语言学界的奉献,也是对整个人类的奉献。第一,语言比拟能够解决不必要的纷争。从整个汉藏语研究来看,其系属问题存在很大分歧,表如今:一派以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即传统的一语三族,以李方桂为代表,中国大陆学者普遍赞同这个观点;另一派以为汉藏语系只包括汉语和藏缅语族,把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又称壮侗语族)放在南亚语系范围内考察,最后构成更大的华澳语系的观点,以美国语言学家Benedict(白保罗)为代表,欧美汉藏语研究者普遍持这种观点;还有一种则以为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固然与汉语没有亲缘关系,但是,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在与汉语的长期接触经过中产生了很多构造和功能上的类似点,即类型学的共性。它们不是原始共同语阶段的同源关系,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同源关系。对于这些观点到底孰是孰非,我们如今还不能做统一的定论,由于我们对汉语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本体研究还没有构成一致的观点,对各个少数民族语言还没有构成系统的认识,甚至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汉藏语系内部到底有多少种语言,更不用讲每一种语言的全部特点了。只要把这些问题完全搞清楚之后,再把不同的语言放在一起作系统的比拟,才能够解决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语言系属问题。第二,语言比拟能够更好地为研究汉语提供理论根据。如汉语表示情态的语气一般侧重在句子末尾,无论句尾有无语气助词都是如此。句末语气助词只是强化、固化了这一手段罢了。与此有关的问题是:汉语语气为什么侧重在句尾?这恐怕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有关。正由于缺乏形态,屈折语中用弯曲复杂形式表现的情态功能,汉语就得用句子后部的语气来具体表现出。当汉语句尾没有语气词时,这一功能靠句尾语调来承当;当汉语句尾出现语气词时,句尾语调则退居次位,语气词就成了语气显着化的标记。马庆株先生由于受藏语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对立的启发,发现当代汉语也有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对立。自主动词如讲、看、跑、休息、学习、修理、研究等等,它们表示的动作行为是有意识的,是能够主观决定并自由支配的;非自主动词如病、死、看见、醒、知道、懂、塌、毕业、遗忘、入迷、倒闭、脱落、着急、流动、呕吐等等,它们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有意识的,是不能够主观决定并自由支配的。还比方,汉语声调研究至今只弄清中古阶段的调类分类,但对其起源问题还未解决;而非汉语的汉藏语声调的研究则走在前面,其成果可为汉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些都为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代汉语的特点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根据。第三,语言比拟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语言特点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特点容易被认识、被注意;而隐性的特点则不容易被挖掘。但隐性的特点有的则能反映语言的深层特点。如汉语的被动句有明显的被动标记,而汉藏语系的很多语言没有被动标记,甚至讲没有明显的被动句。还有汉语的助词、副词分类比拟明确,而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助词和副词。通过汉语与非汉语之间的互相映照,有可能更多地发现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包括表层的和深层的。第四,语言比拟对论证语言类型有一定的价值。由于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不同的语言都会或多或少地保存一些原始汉藏语不同阶段的特点,因此通过语言比拟,就可能从不平衡现象的比拟中窥见语言演变的轨迹。与汉语相比,少数民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较多地保存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特点,这对汉语的现在状况描写以及历时比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证据,而且汉语方言中一些特点也能够从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比拟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之间存在的一样、类似的成分,除了对论证语言影响、语言同源关系有用外,还对论证语言类型有一定的价值。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除汉语外还有100种以上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多语言的关系中,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少数民族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