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派别_第1页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派别_第2页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派别_第3页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派别_第4页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派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的理论派别精神分析发展论1.弗洛伊德P38性心理理论:人的发展史一个冲突的过程:作为一个生物体,人具有基本的性和攻击本能,这些本能需要被满足,但在社会规范中这些动机是不受欢迎而且被限制的。人格的三种成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受本能驱动的、生来就有的人格成分。自我:指人格中的理性成分。超我:个体内化了的道德规范形成的人格成分。在成熟的、健康的人格中,这三种成分保持真动态的平衡:本我表达基本需要,自我约束本我的冲动,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现实的手段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判定自我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道德上是否可被接受。性心理发展阶段:性心理发展阶段年龄描述口唇期出生〜1岁性本能主要集中在口唇,因为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喂食是特别重要的。例如,婴儿突然断奶或断奶太早,后来可能会过分纠缠配偶或者过分依赖配偶。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时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大小便训练可能引起父母与儿童之间较大的冲突。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有持久影响。例如,儿童如果因上厕所时发生的意外而受到惩罚,就可能会变得压抑,肮脏或挥霍无度。性器期3~6岁愉快来自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种冲突引发的焦虑,会导致儿童内化性别角色的特征以及与之竞争的同性父母的道德标准。潜伏期6~11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价值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不停地发展。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青少年必须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这种冲动。如果发展史健康的,婚姻和抚养孩子就能够满足这种成熟的性本能。2.艾里克森P41①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加以修正),强调社会文化(并非性本能)是发展的决定因素,提出了人类要实现健康的心理适应,必须解决八种心理社会冲突。艾里克森强调儿童是寻求适应环境的积极地、好奇的探索者,而不是父母塑造的受生物力量驱使的被动奴隶。另外,他也很少强调性驱力,而是更强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②八种生命危机(或心理社会阶段)(详情请参考P42的表格)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出生〜1岁)自主对羞耻和疑虑(1〜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40岁)繁衍对停滞(40〜65/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老年期/65岁以后)二、认知发展阶段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基本理论:1、 皮亚杰的智力和智力发展观P50~52(1) 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其内部心理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有生物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生物有机体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同化就是儿童运用现有图式来解释新经验,并把新经验纳入现在图式的过程;而顺应则是儿童改变现有图式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当前的刺激情景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所谓图式是指儿童构建他们经验意义的思维和行为的组织模式,是皮亚杰用来解释人的认知结构的概念。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遗传,其结构与功能比较简单。在应付周围环境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图式。所谓不平衡,是指个体思维加工和环境事件之间的不平衡和冲突。相反,平衡指的是个体认知结构和环境事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关系。(2)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详情见P51表2.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 科尔伯格认知发展阶段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天真的享受主义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发展阶段;维持社会秩序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原则阶段3、 信息加工理论P52〜53基本观点生物成熟因素对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使儿童对星系加工得更快。儿童注意和贮存信息的策略受他们将误手到的问题类型、在家庭和学校收到的指导,甚至儿童所在的文化和亚文化规定的必须掌握的技能的影响。认知发展是连续的,而非阶段式的。。三、 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1、 华生的行为主义一一所有的发展都是后天塑造的结果P43〜44华生的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有关人类发展的结论应该基于可观察的外显性为,而不是基于不可观察的无意识动机或认知过程的内省。华生认为,习得的外部刺激和可观察的反应之间的良好连结(习惯)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发展是由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连续的行为改变过程,而且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2、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一一发展过程就是通过强化学习的过程P44〜45斯金纳认为独特的操作性学习经验形成了习惯。他认为儿童获得的大多数习惯,即构成独特人格的反应,是由行为结果塑造的自发性的操作行为。因此,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外部刺激(强化物和惩罚物),而不是诸如本能、驱力或生理成熟等的内部力量。3、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一一发展就是在社会情境下观察学习的过程P45〜46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班杜拉的相互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环境影响儿童,儿童的行为也影响环境。班杜拉用相互决定论来描述自己关于人类发展的观点,他认为积极的人(P)、个体的行为(B)和环境(E)之间食相互作用的。四、 其他理论:1、 进化发展论论点:发展有一定的模式和时间,是由基因决定的。支持:爬楼梯实验、关键期现象(在发展关键期教育,特别有效。)2、 生态系统发展论微观系统一一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当前环境。中间系统一一指的是在微观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了解或相互关系。外层系统一一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宏观系统一一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嵌套于其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历时系统一一生态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论点: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支持:团体动力学(问题发生在个体上,却与周围环境关系很大)、系统辅导理论(很多问题的症状表现在个体身上,可根源却在其生长的生态系统中。)3、 社会文化发展论——即儿童通过与社会中成人的合作交流,获得文化价值观、信念和问题解决策略。论点:社会文化是发展的中介;合作与对话引导发展的方向。支持:①指导性参与活动②最近发展区(潜在和现实发展可能性之中)研究总结:不同的理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能成立,因为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6.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影响因素(191-198)(一) 名词解释动力系统假说:这种假说把动作技能看做是对先前已掌握的能力的重新建构,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探索环境或满足其他目的的手段。本体感受信息: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感受信息,有助于个体进行空间定位。尺骨抓握:一种早期的操控技能,婴儿通过将手指向手掌摁压来抓握物体。钳形抓握:一种将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握的技能,这种技能使婴儿在提起和抚弄物体方面更加灵巧。身体运动游戏:中度到剧烈的游戏活动,如跑、跳、爬山、打斗以及一些代谢水平远远超过安静时的代谢水平的游戏活动。(二) 关于动作发展的理论成熟论观点成熟论观点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一致性,把动作发展看做是一种先天程序逐渐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神经和肌肉成熟的方向是由上到下、有内到外的。因此儿童对下肢和身体周围的部位的控制是逐步加强的。对成熟作用的证据之一是来自跨文化研究与双生子的研究。练习说(经验说)练习说认为成熟条件对动作技能发展而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换言之,除非婴儿有机会练习这些动作技能,否则已具备坐、爬、走的生理条件的婴儿是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缺乏练习会抑制动作发展,同时,各种丰富的经验也可以推动这个发展过程。目标构建论(新动力系统假说)强调动作的重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他们并否认成熟和经验在动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们不认为动作技能是在成熟和练习的支配下逐步运行的先天程序。相反,但他们认为每一个新技能都是一种建构,当婴儿主动把已有的动作技能重组成更为复杂的新动作系统时,这种建构就出现了。最初这些动作结构可能是尝试性的,低效能而且不协调。根据动力系统理论,一个充满有趣事物的世界激起了婴儿触摸它们的欲望。这些目标和动机可能使婴儿主动把已有的各种技能重新组建构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新动作系统。(三)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儿童身体的动作和手的动作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比如,满月前儿童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以后,儿童的动作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头尾原则:从头部向下发展,头、颈、上身的动作发展先于下肢发展。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远近原则:从中心到四周,躯干和肩膀动作的发展先于手和手指动作的发展。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近远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由大到小:由身体的大部位到小部位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四肢动作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所i胃'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以称为''大小规律〃由粗到细:由动作的粗略到精细发展。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一一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四)影响动作发展的因数成熟是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全世界各民族儿童,不论其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如何,动作发展基本上都按同样的顺序达到成熟。不同的抚养方式可以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