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1.gif)
![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2.gif)
![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3.gif)
![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4.gif)
![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eba28a3810b1b17f539094193d6cc3be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中华元素发生发展于中华大地,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沉淀和时代的筛选,在横向上从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等方面形成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民族特色,蕴含深刻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在纵向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和“非异质”化的选择。中华元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只有在不断地创新继承和有效传播中才能使之真正地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中华元素的可提炼抽象性的符号特质则成为现代传播语境下的重要要求,同时中华元素也只有体现积极正面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整体意蕴,才能算是真正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华元素。在此基础上,立足传统,在必要的文化抉择中形成自己的现代化国际传播语言才是中华元素得以绵延不息的关键。因此,在现代传播语境下,中华元素应具有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三大特点。(一)可提炼的符号性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以“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表达了符号学暗藏在表面物质载体元素下的深层意义。而另一位创始人皮尔斯则进一步地强调了符号学的认知性和解释性,他认为“只有被理解为符号才是符号。”而无论是索绪尔的“能指”,或是皮尔斯的“再现体”,符号都是符号载体与符号意义的连接关系。赵毅衡教授则认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也就是说,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没有意义的也可以不用符号表达。这个概念则把符号与意义之间从连接转入锁合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符号作为被特定文化群体的成员所承认的,并带有复杂意义的语言符号、图案和物体等,其与民族文化之间正是这样相互依托,密不可分。中华元素本身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小到器物构件,大到紫金皇城,每个元素都在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中透出其特有的符号性特质。而这样的符号特性在文化传播,尤其是海外传播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传播包括符号、文化表现形式、价值观等方面。而如果把国家的文化比作一个球体,那么思想层面的价值感和文化内涵则是核心部位的球心,而符号则是球体最外层,最先被受众接触的部分,其表现形式及认可度也决定着代表思想文化的球心能否继续被探索和感知。现代语境下,人们的注意力在被飞速发展中的社会新事物、新现象吸引着,若无法在较短时间吸引到关注,显然内在文化的传播成功则会更加困难。尤其是进行国际传播,面对的更习惯于接受直接而高效的信息传递的“低语境”文化的西方国家传播环境中,这就首先要求对中华元素符号进行提炼和筛选,要选择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是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较高识别度的“强符号”。符号被感知力的强弱,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就如同“寿司”会想到日本,“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等等,这都是文化传播中形成的强认知符号意象。而中国拥有的庞大而杂糅文化符号,既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也给现代传播和接受带来难度。中国人要了解这些文化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更不用说有较大文化鸿沟的海外人士了。如前文所述,海外受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还处于较低层次。作为生长在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从小的学习教育以及耳熏目染,会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要熟悉众多庞杂的元素符号,也十分困难。因而,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角度上看,中华元素所具有符号性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需要进行典型性和高识别度的提炼和筛选基础上的。(二)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文化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ClydKluckhohn)提出,够得上成为文化元素的,必须是那些能够比较容易分离出来的文化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元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元素”与“中国元素”这两个看似相似,实则大不同的正是“中国”侧重疆域地理、物质的概念,“中华”则偏向文化、精神的概念的体现。“中国元素”是世界元素的一部分,本质是特有地域(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国族文明,它不仅包括传统元素还包括现代元素,是从时间纵度上来说更深、更广的范围。而“‘中华元素’是和‘民族’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华民族不仅是指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还包括所有的少数民族,以及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与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华裔。“中华元素在概念上既有历史感,又具精神性。”其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其内容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也一定是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和国家形象的正面的、积极的符号元素。因此,可以成为中华元素的符号,一定具备体现民族精神的正面性的特质。“中华元素”的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正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和优秀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质和精神。从庞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筛选中华元素之时,应将价值层面以及意义层面放在首位,选择那些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体现人文关怀真理的较强象征性元素。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中华文明,其蕴含着无法估量的宝贵文化价值和遗产,但任何一种文化也都存在着劣质的、消极的成分。对此,即便这些不良成分可能是约定俗成的集体惯性,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和思维都影响深远,但其仍不属于中华元素的范畴。在对“中华元素”的创新继承中,传统元素不应被作为彰显文化历史悠久的炫耀资本,而应从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展现民族文化正面性的元素,并以优秀的创新转化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香港设计师靳棣强之所以计出了许多具有中国风味而又极具现代价值的创意作品,是因为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因此,“中华元素”是去除了那些碎片的、无法体现民族精神的元素,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沉淀和保留下来的正面的、向上的优秀价值元素。这样的正面性的中华元素本身就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文化宝藏,时时刻刻在激励着中华儿女秉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开拓进取,另一方面因其包含优秀价值的理论,如“和谐”,“天人合一”等也更有利于中华元素走入国际,让中华传统文化更易被国际接受。这些倡导和平、和谐理念的中华元素,不仅是构建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兼容并蓄、多元平等的国际环境形成的良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华元素”的现代传承和转化中,混乱无序仍然是主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化的创意应用中。这一方面源于中国人自身对中华元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存在低品质的模仿等缺乏创造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国外品牌或设计师,对中华元素的滥用和非正面元素的误用等。如日本的丰田汽车,表现的是卢沟桥的石狮子下跪等等,这种想以他们所理解的“中华元素”的投机取巧正是建立在对中华元素的非正面性筛选上,严重伤害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这样的行为不单单发生在国外的误用中,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也屡见不鲜,有些所谓艺术家为了满足西方国家对中华文化肤浅的猎奇心态,吸引外媒眼球,常以大烟枪、鸦片牙床、红肚兜等这种民族历史中的负面元素作为创造素材。也许,某些艺术家借此获得了西方世界的认可和成功,但这却是以牺牲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形象为前提的。因此,民族精神的正面性是“中华元素”的基础特质,只有这样的中华元素才是能够代表中华历史文明的璀璨瑰宝,才能在现代创新的传承中表达出强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文化意蕴的整体性“中华元素”之所以能以符号的创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形成五千年历史发展中的集体无意识,是因为在每个元素中展现着只有中华民族可以理解的文化内涵,除了中华元素本身的符号性和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正面性之外,更是由于这些元素本身所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蕴。这既包含了中华元素的内容符号承载的文化内涵,更强调传统文化中审美意境的体现。意境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是把有限寓于无限中的升华。“‘意’是思想、感情,‘境’是生活、景象,意境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相融的产物”,是情与景、物与我,客体与主体的浑然统一。意境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指优秀的艺术形象触发观者一系列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营造出让人沉醉的境界,这些在中国的传统诗画中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美学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表现为含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形式,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创造的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从内容上来说,意境是隐藏在内容背后的诗意空间,是激发观者的想象空间,是需要细细隽永的空灵境界。从观众接受上看,意境在不同的观看者中,有不同的理解,意境中的留白更是给观看者通过无限的想象来描绘的画布。在以中华元素为符号的创造中,艺术家总是尽可能地在体现中华民族哲学内涵与自己的情感中达到平衡,最终形成极具中华古典文化意蕴的作品。而这样的文化意蕴的实现的关键正是对中华元素选择和塑造中达到的意蕴中的整体性。“榫卯”民艺软件则是一个优秀的案例。这是展示和学习传统技艺的专门软件,设计中以书法体、榫卯的各种结构、匠人的制作视频为主要元素,搭配似木纹的深色渐变背景和中国古典文字的书写样式,整体上既表达了主题,也营造出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木工艺术的视频的微黄画面感更是把人带入那个手工技艺的年代,进入主页面,一张张简洁但凝聚每一种榫卯特色的结构,让人们真正了解了榫卯的类型,应用等等,整个软件的界面都在一种浓浓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蕴中,精彩而不拖沓,简约而又意蕴深长,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设计。而这个产品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体现无疑是成功,关键正是在通过不同元素的使用中创造出了整体的意境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蕴之美。在现实的中华元素传承过程中,不得不说,很多艺术家或者别的创作者对中华元素的文化意蕴整体性重视不够,并未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最大魅力和特色之处正是这种中华古典意蕴的整体营造所散发出的淡淡的古韵美,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的价值文化和审美思维。而这种碎片式拼接,没有历史和精神内容贯穿的现代转化,实际上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只会是过眼云烟,不会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真正的情感力量。因而,真正的中华元素不是单独的或者随意组合的灯笼、书法、鞭炮等这样的个体元素,而是隐藏在背后的精神贯穿,意蕴的表达。若没有这样的精神内涵贯穿其中,即便被中华元素堆满,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它们占据空间吗》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粤教科技版001
- 202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黄砂市场调控行业自律购销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合同-@-1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四章第一节《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说课稿
- 汽车零部件研发合同(2篇)
- 活动室共享协议书(2篇)
- 8“这里面有空气吗”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001
- 1 什么是能量(说课稿)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承诺合同6篇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九年级期末模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 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高频词汇速记汇总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 《简单教数学》读书-分享-
- 脊椎动物学知识点归纳各纲特征
- GB/T 27476.5-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般应用题 全国通用(共26张PPT)
- 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培训课件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