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_第1页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_第2页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_第3页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_第4页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垂直分层热力作用热力环流风第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气体成分作用体积分数水汽固体杂质N2O2CO2O3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干洁空气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78.09%20.95%0.003%0.00006%因时因地而异了解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第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人类活动影响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燃烧矿物燃料→制冷工业发展→CO2增加→“温室效应”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第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第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问题探究一:总结对流层、平流层的特征及高层大气存在的地理现象。从气温变化、大气运动、天气和对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第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对流层特征:1、随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2、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3、云雨现象复杂多变特征“1”的原因思考: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第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平流层特征:1、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2、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3、适合飞机高空飞行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思考特征“1”的原因第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高层大气存在的地理现象:

极光、流星、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通信)、宇宙火箭、人造卫星等第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度特点与人类活动关系纬度:低:17-18km中:10-12km高:8-9km季节:夏季>冬季对流层顶至50-55km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1.对流运动显著2.气温上低下高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1.随高度升高温度升高2.平流运动为主3.天气晴朗1.温度先降低后升高2.80-500kM处有电离层天气多变,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利于高空飞行臭氧保护地球生物航天器在此层飞行第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拓展:逆温现象(Temperatureinversion)定义: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是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的一种特殊现象。按成因分类:1、辐射逆温2、地形逆温

3、平流逆温4、锋面逆温对人类的影响:1、对流受阻,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气质量下降2、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3、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到交通等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锋面逆温地形逆温辐射逆温逆温的分类千米℃思考:锋面附近垂直方向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为:山坡冷气流向山底滑落,导致空气上热下冷地面热量辐射散失,越接近地面空气越冷,导致逆温(也属于辐射逆温,主要发生于盆地和洼地)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弊: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例1: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下图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中,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答案]A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000米-8℃T实际温度≥T理论温度(即正常温度)时,出现逆温,近地面空气运动受阻地面温度至少上升到-------度以上时,逆温层才会消失10℃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010.山东文综)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下题。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①、②、③中

,判断理由是②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烟雾事件,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每个2分(3)在商业区、居民区、工业近郊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工业近郊区(4)若该城市众多工厂、汽车大量排放CO2、SO2、NO2,产生的大量环境污染主要有什么?(3分)CO2;温室效应,气候变暖;SO2与NO2,产生酸雨;NO2和碳氢化合物等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①、②、③中

,判断理由是(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烟雾事件,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

(3)在商业区、居民区、工业近郊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4)若该城市众多工厂、汽车大量排放CO2、SO2、NO2,产生的大量环境污染主要有什么?(3分)②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每个2分工业近郊区CO2;温室效应,气候变暖;SO2与NO2,产生酸雨;NO2和碳氢化合物等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方式?举例?)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温室效应)理解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有选择性)反射:阴天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无选择性)散射: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朝霞、晚霞、晨昏线是一区域等(有选择性)(1)大气吸收并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2)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试描述保温过程问题探究二: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A.散射和反射B.吸收和反射C.吸收和散射D.反射和散射[答案]A

2、【2010·上海模拟】深秋,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A.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D3、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晴天时()A.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B.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C.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D.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答案]D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散射典型的现象: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阴天的天空是灰白色的(全散射);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阴天时天空仍然是明亮的;朝霞、晚霞、夕阳、旭日是桔红色的;“红灯停”。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上界地面太阳辐射100%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大气反射和散射地面反射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现象:高处不胜寒(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根本能量来源(2)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4)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总结到达的地面辐射少(5)波长长短比较: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最大地方时12点左右地面辐射最大(地温最高)13点左右大气(逆)辐射(气温最高)14点左右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大气上界近地面1.大气削弱程度(路径长短)2.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2)下垫面因素太阳光(1)纬度因素(太阳高度)(3)其他因素,如气象因素。例如,在同纬度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长短,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强化练习:下图温差最小的是:D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走近高考.开阔视野(2010.天津)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①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②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2)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①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②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③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三、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问题探究三:画出由于冷热不均导致的气流运行过程,标注气压变化、画出等压面的变化,同时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练:下图正确的是:①③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自主合作探究:右图为等压面图,气压相等的两点是

,将A、B、C、D、F、G的气压数值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C、EAFCBDG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强化练习:下面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若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甲>乙>丙>丁

D乙>甲>丙>丁bd甲乙丙丁aceA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若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3)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②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③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④空气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甲乙丙丁acebdDC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拓展:常见的热力环流

(画出气流运行)

1、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雾岛效应、雨岛效应成因?2、“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多夜雨的原因?思考下列问题:城市中生产、生活、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认为热;城市中凝结核多,且气流上升晚上,冷空气沿谷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暖湿空气被迫上升,上升过程中降温降雨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这首诗因其内蕴的深沉朦胧,辞饰的瑰丽,因其色泽的凄艳,情调的迷离,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夜雨有着特殊的情思。当我们忧郁、多愁的情绪遇见夜雨,其情感显得更加绵长、更加充满诗意。拉萨的降雨大多集中在夜间,白天往往晴空万里,可一到晚上,雨水总会悄然来临,天亮之后降雨嘎然而止,依然艳阳高照。拉萨夜雨是高原气候的特殊表现。生活在拉萨的市民,都喜爱拉萨夜雨。拉萨、泽当等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段地区的夜雨率高达85%。你知道吗?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读下图,判断1-3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东风带

D.中纬西风带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4.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5.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