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设计_第1页
7《回忆我的母亲》设计_第2页
7《回忆我的母亲》设计_第3页
7《回忆我的母亲》设计_第4页
7《回忆我的母亲》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八上《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的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3.在文章平实的叙述中,圈画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二、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的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三、教学难点

1.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第二单元解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生活的回忆”“重要的他人”的内容主题编排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4

篇课文。通过学习,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抓住其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并且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同时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赏析能力。《回忆我的母亲》解析人文主题:体会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感受朱德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语文要素:梳理文章内容,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事例体会作者情感。体会文中抒情议论句的含义及作用。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教师语言: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记叙的人物是谁?明确:朱德同志。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明确: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现在,让我们翻开书,阅读这篇散文。【设计意图】激发情感体验,导入新课。梳理结构、体会母亲德行教师语言: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他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回忆了哪些事情。学生活动: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并回答问题。1.

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明确: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第二部分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段结束。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行为和品德,用“母亲是________(的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示例: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设计意图】初读文章,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人物特征。精读第一部分教师语言:那么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请进一步深入阅读,找到答案。学生活动:深入阅读,圈画重点词句,思考并回答问题。1.

阅读第一部分,找出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明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词语,例如“悲痛”“爱”“勤劳”“回忆”。总结以上词语可见,正是由于作者对母亲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母亲的回忆,对母亲逝去的悲痛,对母亲高贵品格的追赞。2.

讨论: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开门见山,点出记叙的内容,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勤劳”二字正是总领全文的核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教师语言:第一段共写了两句话。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精读第二部分1、作者在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件?这些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高贵品质?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明确: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第

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第8-13段主要写了四件事。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2、

第二部分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母亲的一生?明确: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教师语言: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回忆性散文往往都会涉及记事,找出相关事件,发现事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求。【设计意图】细读文本,感悟生活小事对作者的影响。第一课时课后活动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尝试写一篇小短文,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情。【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感受母爱,言语实践。第二课时探究主题教师语言: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朱德母亲的勤劳质朴和善良坚忍。现在我们深入阅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生活动: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问题。1.

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2.

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作用?明确: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3.

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明确: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4.

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

16段,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理解。明确: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作者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设计意图】关注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深入理解情感。探究语言1.

教师语言:作者善用朴素的语言,将深情寄寓其中,十分具有感染力。请在文中选择触动你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分小组探究讨论,说说本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的原因。(课件展示)示例:“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的反复咏叹,“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厚的。学生活动:梳理文章思路,圈画关键语句,思考回答问题明确:(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明确:这一句承接上文,“整日”是对上文母亲劳作现象的概括,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明确:“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明确:“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2.

教师语言:本文记事回忆,无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在记叙事件的同时,作者还穿插了精当的论。请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话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2)“母亲是个好劳动。”——这句话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3)“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5)“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