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薛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薛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薛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薛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薛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薛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的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①②过程的酶相同B.②③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C.②过程只能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D.图示③生理过程可发生在病毒体内参考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②表示转录,形成单链的RNA;③表示翻译,形成多肽链;甲表示mRNA,是翻译的模板。【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DNA的复制和转录,两个过程需要的酶不同,A错误;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两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错误;②表示转录,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其体内不能进行③翻译过程,D错误。2.(06北京卷)用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子细胞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用标记了DNA分子双链,则细胞内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均被标记。第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两个子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的每个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标记。在第二次细胞分裂时,中期染色体数为20条,均含有被标记的DNA分子,含有40条染色单体(其中含有被标记DNA分子的染色单体为20条);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数目加倍为40条,含有被标记DNA分子的染色体为20条。3.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A.红色︰粉红︰白色=1︰2︰1

B.红色︰粉红︰白色=4︰4︰1C.红色︰白色=3︰1

D.粉红︰红色=1︰1参考答案:B4.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CO2参考答案:D5.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B.用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D.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研究血糖的调节机制,运用了物理模型的方法,即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A项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法,B项正确;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在时间上形成先后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C项错误;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项正确。7.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逐级水解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③含有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B.②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底物的量相同时,图中释放能量最少的过程是ⅢD.酶的催化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参考答案:D【分析】由图分析得知:①为ADP、②为AMP、③是腺苷。Ⅰ和Ⅱ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III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详解】③是腺苷,含C、H、O、N,①为ADP,含C、H、O、N、P,含有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A正确;②是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正确;①是ADP,②是AMP,③是腺苷。Ⅰ和Ⅱ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Ⅲ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Ⅰ和Ⅱ两个过程产生的能量相等,Ⅲ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少,C正确;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能量,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ATP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ATP的结构判断图中数字表示的物质,明确高能磷酸键和普通化学键的区别,掌握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ATP的功能的区别,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8.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步骤圆可用CaCl,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参考答案:C9.细胞通讯是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B.细胞膜上的受体在细胞通讯过程中具有选择性C.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一种细胞通讯的信号分子参考答案:C10.下列各项中,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的是参考答案:C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B.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C.某校园的草坪群落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一定越多参考答案:D【分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若改善环境,可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并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分层现象,C错误;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一定越多,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的数量增长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点,明确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群落都是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12.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参考答案:B13.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细胞作实验材料。下列处于生活状态的细胞有①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②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③放在9%的NaCl溶液中的人的红细胞

ks5u④放在清水中的黑藻叶片细胞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参考答案:B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活细胞,解离后的洋葱根尖细胞已经被杀死,放在9%的NaCl溶液中的人的红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对其起支持和保护作用,不会吸水胀破,所以B选项正确。14.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参考答案:B15.玉米叶片的某些细胞含有一种个体较大但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在这种叶绿体中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三碳化合物被还原

B.水被分解

C.生成ATP

D.合成糖原参考答案:答案:A1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钾离子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B.尿液中的尿素浓度远高于原尿中,是因为肾小管有很强的分泌功能C.糖醋蒜在腌制中慢慢有甜味,是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糖分子和乙酸分子的结果D.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需要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参考答案:A17.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参考答案: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18.在下列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淀粉和淀粉酶;丁试管:应用发酵工程生产的生长激素溶液。再在上述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参考答案:答案:D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错误的是A.赤霉素处理葡萄植株可得无籽葡萄

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萌发C.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保鲜储存

D.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参考答案:B20.某女性患红绿色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父的色盲基因

B.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父的色盲基因

C.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外祖母的色盲基因

D.该女性一定遗传了其祖母的色盲基因

参考答案:D21.(01上海卷)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型饮料

D.纯净水参考答案:答案:A22.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②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均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间相互识别有关③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④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不变⑤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A.②③

B.①④

C.③⑤

D.①②参考答案:B23.下图是用除去DNA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首先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mL,连续收集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小分子能自由进出,大分子保留在袋内,可去除样品分子量较小的杂质,A正确;凝胶色谱法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B错误;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mL,连续收集,C正确;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2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参考答案:D25.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4:4:1 B.3:2:1 C.3:5:1 D.1:2:1参考答案:B【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闭花传粉,所以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都AA,而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解答】解: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原本有AA,Aa,自交后AA全是AA,Aa有AA,Aa,aa,故它们之比为3: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简单计算能力.2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越利于统计不同时期的细胞数C.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D.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凋查参考答案:C【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F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取样器取样: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解答】解:A、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而双缩脲试剂只能鉴定蛋白质,A错误;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放大倍数如果太高,一个视野中细胞数太少,反而不利于统计不同时期的细胞数,B错误;C、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C正确;D、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凋查,D错误.故选:C.

27.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

B.♀A∶♂a=1∶1

C.♀A∶♀a=1∶1

D.♀>♂参考答案:C28.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因此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参考答案:答案:C29.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参考答案:A30.下更对各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不抗药个体比抗药个体多,c点害虫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

B.乙图中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在图中的c、d、e、g点可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由丁图可看出,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内斗争也最激烈参考答案:答案:B3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的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硅肺的形成原因是肺泡细胞的溶酶体中缺少分解硅尘的酶C.蛋白质和D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参考答案:D32.下图为某段神经纤维示意图,灵敏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按图示连接,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按图示连接,灵敏电流计可测得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B.兴奋传到b处时,Na+经通道蛋白大量涌入膜内C.b处动作电位最大时,c处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D.b处动作电位最大时,d处膜可能处于去极化过程中参考答案:C33.限制性内切酶可以专一地识别

A.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对

B.双链DNA的特定碱基序列

C.特定的三联体密码子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B3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能迅速、彻底清除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下列衣料中不能用此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来源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③⑤⑥参考答案:A35.引起植物茎的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是()A.单侧光改变了植物的生长方向B.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单侧光促进了生长素的产生D.单侧光抑制了生长素的产生参考答案:B【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本题是对植物向光性原因的考查,回忆植物向光性原因,然后解答问题.【解答】解: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比向光侧多,背光侧生长快,因此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故选:B.【点评】对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6.下列表示4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其中种群密度将增大的是参考答案:A37.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①④存在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②③,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⑤到达④,有些情况下可以由④到达⑤参考答案:C38.42.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A.该多肽含有4个肽键,是一种四肽化合物

B.控制该多肽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多肽分子结构改变C.翻译过程中至少需要5种转运RNA

D.该多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消耗ATP参考答案:D39.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溶液溶质的元素组成检测试剂颜色反应溶质的基本单位甲C、H、O①砖红色葡萄糖乙C、H、O、N等双缩脲试剂②③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参考答案:D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产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根据表格分析,甲是还原糖,乙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选D40.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的病毒或细菌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⑥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⑦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联会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②④⑦

B.④⑤⑦

C.①③⑥

D.①③⑦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颖色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2)F2代黑颖中杂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F2黄颖基因型有_________种。F2黄颖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白颖的概率为_________。(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代基因型为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参考答案: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5/6

(3).2

(4).1/6

(5).Bbyy×bbYy【分析】分析题文: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所以黑颖的基因组成为B___,黄颖的基因组成为bbY_,白颖的基因组成为aabb。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BbYy,亲代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黄颖的基因型为bbYY。【详解】(1)在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BbYy,F2代黑颖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YY:BBYy:BByy:BbYY:BbYy:Bbyy=1:2:1:2:4:2,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2+4+2)/(1+2+1+2+4+2)=5/6。F2黄颖基因型有bbYY与bbYy两种。F2黄颖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YY:bbYy=1:2,让黄颖自交,有2种组合方式:①1/3bbYY×bbYY;②2/3bbYy×bbYy。第一种组合方式不会出现白颖,第二个杂交组合出现白颖的比例为2/3×1/4=1/6,因此后代出现白颖的概率为1/6。(3)黑颖(B___)与黄颖(bbY)杂交,若要使后代中的白颖(bbyy)比例最大,则两亲本杂交后代分别出现bb和yy的概率最大即可,故亲本的基因型应为Bbyy和bbYy。后代中的白颖(bbyy)比例为1/2×1/2=1/4。【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9:3:3:1的变式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2.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A鱼(m)鱼(n)B河蚌水蚤、小球藻C小球藻/D鱼(n)水蚤E水蚤小球藻(1)上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上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丁指

,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

;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