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1页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2页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3页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4页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为推动我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统称服务业“两区”)调整提升,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年X省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66号)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 基本思路。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大市建设,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推动服务业“两区”提质增速,突出招强引优,聚焦主导产业,创新业态模式,增强建管运营能力,培育形成一批业态先进、特色鲜明、支撑带动有力的服务业集群,促进服务业“两区”提质扩容增效发展。(二) 发展目标。服务业“两区”主导产业竞争力、要素配置效率和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区、城区产业发展的引领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区。——综合实力增强。全市服务业“两区”增加值要突破70亿元,增长20%以上;税收达到11亿元,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亿元,增长30%以上;主导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集聚步伐加快。全市服务业“两区”入驻服务业企业要达到450家,新增就业1000人左右,培育1—2栋税收超千万元的商务楼宇,形成1—2个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服务业集群。——创新水平增强。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投融资和运管机制持续创新,二三产业协调联动、融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两区”逐步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的策源地。——考核排名提升。市商务中心区、X区特色商业区争创省级三星级服务业“两区”;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的3个服务业“两区”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未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的4个服务业“两区”争取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并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二、重点任务(一)明确定位、强化集聚,不断增强服务辐射能力。突出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功能和特色商业区的生活服务功能,积极引导服务业领军企业和重点项目入驻服务业“两区”,促进发展要素向服务业“两区”集聚,持续增强全市服务业“两区”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范围。商务中心区。商务中心区要围绕促进我市主导产业转型发展和城市功能协调融合,突出生产服务功能,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X市商务中心区年内要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区域服务和辐射能力。依托X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新型载体和高端商务平台,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推动电子商务、金融保险、高端商贸等业态集聚。开工建设X(碧桂园)、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发展管理咨询、财务顾问、评估交易、法律服务、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争取引进1—2家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提升商务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争创省级三星级服务业“两区”。X市商务中心区要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集聚生产性服务要素,建设运营好总部大厦、义乌商贸城二期、新X广场、富锦广场等项目,增强管理服务,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打造商务服务功能突出、商贸业态先进、旅游及休闲服务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特色商业区。特色商业区要依托资源优势,深挖产业特色,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区域内特色产业发展高地。X县特色商业区要充分利用产业及交通优势,依托开疆广场搭建的专业市场平台,加快钢材五金、汽配、建材家居等特色市场建设,推动特色商业区与产业集聚区联动发展,引导商务服务机构入驻,为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提供增值服务。争取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并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X县特色商业区要加快推进X果蔬城、万洋国际广场、金地明珠等5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谋划建设信息服务中心和万众创业平台,加强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现代专业市场建设、城市综合体建设和精品商业街培育为三大抓手,着力推动特色商业区更好更快发展。争取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并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X县特色商业区要重点推进X国际X商贸广场、中华梦幻谷、X县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园,使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区域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争取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并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X区特色商业区要立足X城保护利用和老城区传统商圈,重点抓好南大街改造、X汇十二府等一批项目,升级完善特色商业步行街,复原开发古院落,推动历史人文景观与现代商业元素协调融合,打造以X城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游憩商业区。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X区特色商业区要重点提升特色商业区主导产业竞争力、要素配置效率和创新驱动能力,加快形成以中高端商贸为主导,融高档休闲娱乐、高品位餐饮、高品质生活居住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商业网点聚集的特色商业区。争创省级三星级服务业“两区”。X区特色商业区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文源街为东西轴线,以钢城片区改造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文源街特色商业步行街,创新思路抓招商,突出特色强平台,加强特色商业区平台载体建设,提升显现特色商业街区功能。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X区特色商业区要坚持“立体绿化,城在绿中,花在城中”的发展理念,打造以钢花路为综合发展轴,以现代商贸区、高档商务区、综合配套区为支撑,以精品购物街、特色餐饮街、休闲娱乐街为重点的“一轴三区三街”的空间发展格局。争取达到省级服务业“两区”门槛标准并争创省级一星级服务业“两区”。大力培育领军企业。要加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坚持外部引进和本土培育并举,通过加强与央企、外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加快引进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同时,选择发展稳健、前景良好的本土企业,一并作为后备领军企业,积极争取纳入省服务业百强企业,获取更多政策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发挥好配套带动、人气集聚、业态示范的作用。围绕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导相关产业集聚,促进服务业集群形成。力争每个服务业“两区”新引进1家行业龙头企业或1个投资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着力实施重点项目。要充分发挥服务业“两区”产业平台作用,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引导符合服务业“两区”功能及产业定位的新建项目在服务业“两区”规划范围内集中布局,对重大项目要优先列入省、市年度重点项目。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例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全年投资超千万元在建项目达到30个以上。(二)凝聚特色、提升支撑,大力推动创业创新发展。拓展商业街特色氛围和文化氛围,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空间,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重点载体建设发展。积极打造特色商业街。要按照“提升老街区、发展新街区、创建名街区”的工作思路,促进历史与现代并融、经济与文化并举,通过改造规范,尽快培育南大街、钢花路等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影响范围广、产出效益高的特色商业街。要通过统筹设计建筑风格、人文景观,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标志性建筑,加强沿街立面风格塑造,布局情境雕塑小品,烘托商业氛围和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打造X特色X城、殷商风情一条街、X条街等,增加商都体验项目,提高商业街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吸引力。着力培育新兴业态。要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重引入新业态和新模式,积极发展平台型经济、体验式消费、“互联网+”等新型业态。要加大对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招商力度,积极引导其在我市服务业“两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项目建设。依托电商大厦、中部X等发展载体,建设一批市场覆盖较广、特色明显的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实现经营业态多样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店铺商品品牌化发展。推进制造业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专卖店,开展网络直销、网上订货等业务,开拓网络零售渠道。加大创业创新扶持力度。要支持服务业“两区”创建新型创业社区,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优惠、技术共享、创业辅导、信息网络支持等配套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创业服务企业。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发布机制,推动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创新X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区内“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孵化器与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合作。(三)搭建平台、完善设施,全面提升建设发展水平。结合各个服务业“两区”功能定位,深入推进产城互动,搭建“双创”服务平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探索集约节约发展新机制,持续提升要素吸附和产业、人口支撑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我市服务业“两区”建设发展水平。培育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各县(市、区)要针对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强化资源要素整合,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形成要素吸附、产业支撑和服务能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参考产业集聚区模式,建设“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联审联批”的综合行政服务平台,搭建投融资、企业孵化、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测检验等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中心。鼓励创客空间、众创咖啡等众创团队向商务楼宇、特色街区集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盘活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快推进服务业“两区”内主要道路、生态环保、通信、消防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完善服务业“两区”内公共绿地、停车场、公园、广场、公交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为企业、项目入驻和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高集约节约发展水平,全面开展服务业“两区”范围内村庄(小区)迁并改造工作。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统筹提升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将服务业“两区”列为全市用地保障的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增减挂钩指标,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着力保障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完善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引导土地资源紧张、发展较快的服务业“两区”,建立以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吸纳就业、单位土地税收等为指标的综合评价机制,探索推广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用地模式,切实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由投资导向向效益导向转变。对于招商项目多、建设进度快、发展空间受限,确需进行规划调整的服务业“两区”,要抓紧准备有关申报材料,加强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发展规划调整。三、保障措施(一) 加强工作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发挥市服务业发展及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牵头作用,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责,强化各县(市、区)建设发展服务业“两区”的主体责任,加强工作督导和考核评比,形成市县两级协同高效、配合联动的工作合力。各县(市、区)要全面建立服务业“两区”管理机构,完善推进机制,确保服务业“两区”建设工作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