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教案_第1页
上海初三化学教案_第2页
上海初三化学教案_第3页
上海初三化学教案_第4页
上海初三化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2上海初三化学教案一年的教学任务马上就要结束了,作为一名初三化学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初三化学教案吗?它能对你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你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211138上海初三化学教案1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教学过程:【引入】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响原理、反响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响可生成CO2?学生活动:列出很多反响除大家列出的反响外,还有许多反响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响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提问:以上反响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响1、2、3、4、6、7、8。明确反响5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板书]:实验药品:1.石灰石和稀盐酸2.反响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响的特点。3.反响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2.在制氢装置根底上,改良实验装置。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5.其他小组质疑。(建议: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是动态的。)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别离机关设计)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1.制取少量的气体2.一次性制取大量的气体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结束】提问:根据CO2的制取装置的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一般思路。(建议:此处应设计动画图。)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响条件及待制取气体的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因素来考虑制取气体的装置。1.固体加热装置。例如制氧气。2.固液不加热装置。例如制氢气、二氧化碳。探究活动家庭小实验:取一只小烧杯(或耐热玻璃杯),杯底立放一支蜡烛,点燃蜡烛。再参加一些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沿烧杯壁往烧杯中倒入一些白醋(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观察实验现象。请解释你观察到的所有现象。答案:碱面与醋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会将燃着的蜡烛熄灭。#211139上海初三化学教案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过程:【引言】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2.蜡烛燃烧3.木炭燃烧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5.木炭复原氧化铜6.碳在高温下复原氧化铁7.碳酸受热分解8.人或动物的呼吸9.高温煅烧石灰石……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1.制取应简便迅速;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3.操作简单、平安,易于实现。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良,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响来制备二氧化碳。【板书】一反响原理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板书】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演示】在两个外表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参加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参加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参加硫酸的试管,反响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响条件反响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响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响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板书】二、反响装置:(学生答复、教师归纳)【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响药品状态,反响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讨论】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学生讨论、答复,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讲解】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那么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板书】三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2.根据反响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响条件选择适宜的反响装置。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适宜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211141上海初三化学教案3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响,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③为什么翻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响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根据学生答复情况进行小结。(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根底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开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响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开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响,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拟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开展,假设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1.污染空气的物质(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2)化工厂的废气(3)水泥厂的粉尘(4)燃放烟花爆竹(5)燃烧枯枝野草树叶等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2)开展民用煤气生产(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4)禁止燃烧树叶、野草(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在相同条件下:①别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②别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③别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作业)略。#211142上海初三化学教案4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用品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教学过程(提问)①以下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②判断以下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第一节空气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提问)①实验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板书)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讲解)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作业]略#211140上海初三化学教案5元素元素符号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元素。2.元素符号。3.单质和化合物。4.氧化物。(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核电荷数相同那么元素种类相同;核电荷数不同那么元素种类也不同,即质子数的变化,引起了元素的种类变化的事实,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2.难点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3.疑点(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2)怎样正确区分和运用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4.解决方法讲练结合,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具准备教材图示2—8的放大图或幻灯片,写有常见的24种元素序号、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