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名称:内科一般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1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三、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四、做好入院评估及各风险评估和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2、新入院患者即时测量体温1次,常规体温每日15:00测试1次。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常规测试。4、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七、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十、遵医嘱做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观察操作后反应,如实做好效果评价并登记。十一、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十四、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十五、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处理。十六、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制定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心悸(心律失常)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2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二、临床表现:以心跳异常、自觉心悸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辩证分型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瘀阻心脉证、心虚胆怯证、水饮凌心证。三、临证护理1、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喘促不能平卧者,给予吸氧并取半卧位。2、瘀阻心脉、心阳不振、脉结代者,应正确测量短绌脉。3、心悸时,遵医嘱给予针刺。4、水饮凌心伴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四、饮食护理1、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及钠盐的摄入,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者,应严格限制水与钠盐摄入。2、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忌辛辣、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3、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心阳不振者应趁热服。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六、并发症护理 心功能衰竭:1、评估心功能状态,活动过程中监测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不适,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2、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少等表现。3、避免情绪烦躁、饱食、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一旦发生,则按心功能衰竭进行护理。七、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2、起居有常,避免过劳。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3、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心率的方法。4、少食多餐。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含营养的饮食。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6、遵医嘱服用药物,勿随意调药或停药,不适及时就诊。【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风温肺热病(肺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3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风温肺热病是风温病与肺热病的合称。是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病证。二、临床表现辨证分型三、临证护理1、年迈体弱、痰多不易咳出者,要帮助排痰,可用超声雾化吸入有利排痰,防止窒息。2、痰中带血或有血痰者,要采取侧卧位或坐位,防止形成血栓,引起窒息。四、饮食护理用药护理1、六、并发症护理老年患者要防止厥脱证发生,凡痰不易咳出,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心悸,神昏,嗜睡,四肢不温者,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健康指导1、饮食有节,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2、生活要有节律,保持愉快心情,注意季节变化,防止复感外邪。3、积极戒烟,避免疲劳、酗酒等诱发因素,加强体质锻炼,预防感冒。4、按医嘱服药,不适随诊。【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肺痈(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4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因风热邪毒蕴滞与肺,使热壅血瘀,血腐化脓所致。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二、护理评估1、咳嗽、咯痰及痰量、颜色和气味。2、胸痛的程度及性质。3、生活自理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三、临证护理1、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汗出要避风。2、痰热壅肺,痰黏难咯,给予雾化吸入,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有气道阻塞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及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3、溃脓期根据部位给予体位引流排痰,轻拍其背,记录痰量,保持气道通畅。4、口干明显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5、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6、大咯血者,按咯血护理常规进行。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食油腻厚味、辛辣之品及海腥发物。2、高热者,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多食水果等润肺化痰之品。五、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六、并发症护理1、发热(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2)体温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4)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口,可用金银花液等漱口,每日饮水≥2000ml。2、咳嗽咳痰(1)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咳嗽的频率、程度等。
(2)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3)对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组织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4)痰热壅肺,痰黏难咯,给予雾化吸入,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有气道阻塞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及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
(6)给予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
(7)指导协助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超声雾化和蒸气吸入,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3、胸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3)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有利于呼吸,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因合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咳痰,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4)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1-2/min,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做呼吸保健操(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用膈肌呼吸),以增加肺活量。
(6)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温湿度适宜。4、大咯血按咯血护理常规进行。七、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适时加减衣服,注意保暖。冬季外出时戴好口罩。2、饮食有节,向患者讲解饮食宜忌。3、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对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者,耐心疏导,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加强锻炼身体,谨防感冒。【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咳嗽(肺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5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三、临证护理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黏稠难咯,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4、风寒束肺证患者(1)咳嗽较重时,可临时服咳嗽合剂10ml或复方甘草合剂或通宣理肺丸,忌服梨膏冰糖汁或冰糖蒸梨汁,以免滋润过早,邪不达外。(2)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5、痰湿蕴肺证患者应饮食有节,配食健脾利湿化痰食品,如薏米、赤豆、山药,忌食糯米等粘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以防碍脾助湿生痰。
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六、并发症护理1、支气管扩张(1)支气管扩张感染严重,伴有高热及咯血等全身反应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随时更换卧具,保持床单位的整洁。(2)去除诱因,对合并有慢性鼻窦炎、齿龈炎、扁桃体炎的患者,应免除诱发疾患,避免诱发因素。(3)密切观察痰量、颜色、气味和分层,及时留取痰标本送化验。(4)根据病情及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5)小量咯血时嘱患者安静休息,解除紧张心理状态,可以加用小量镇静剂。大量咯血时,要安慰患者,保持镇静,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防止窒息。2、肺水肿(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如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应注意是否有结核播散。(2)对咯血患者,要密切观察有无窒息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3)注意消毒隔离,用具、便器、痰具用后消毒。痰液入纸盒或纸袋,焚烧处理。病室桌椅、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曝晒。七、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功能。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文件名称:颤病(帕金森氏病)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6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因脑髓失充,筋脉、肢体失控所致。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肝风内动证、痰浊阻滞证、瘀血滞证、气血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三、临证护理1、运动障碍(1)观察患者运动障碍的程度,运动的幅度、速度。(2)加强安全防护,防止坠床、跌倒,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增强安全意识。(3)对于行动不便、起坐困难者,呼叫器放于床边,生活物品放于易取出。(4)卧床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整洁、干净。(5)指导及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必要时给以协助。(6)指导患者尽早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预防关节痉挛、肌肉萎缩。(7)遵医嘱给予循经按摩,每次40~60分钟,每日一次。(8)遵医嘱给与艾灸,取穴尺泽、合谷、委中、足三里等。2、震颤(1)观察患者震颤发展的程度、节律、幅度及伴随症状。(2)做好安全防护。(3)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4)做好生活护理,使患者身心舒畅。(5)遵医嘱给与患者穴位按摩,取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等。3、强直(1)观察患者肌肉强直的部位、程度、步态等。(2)加强安全防护,防止跌倒。(3)指导及协助患者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活动,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4)遵医嘱给与循经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功能康复。(5)遵医嘱给与艾条灸。四、饮食护理1、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适量优质蛋白易消化食物。2、采用坐位或半卧位进食、饮水,缓慢进餐。每天喝6~8杯水及饮品。3、根据患者的咀嚼能力决定饮食状况和途径。对咀嚼能力及消化能力差的患者,给予软食或半流质;对咀嚼能力及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黏稠不易反流的食物;对进食困难、饮水呛咳者,给予鼻饲饮食。以上方式均无效者,可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五、用药护理1、用药过程中观察肢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确定药物的疗效。2、给患者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3、遵医嘱行为教育:强调必须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要坚持长期治疗。4、用药注意事项告知:金刚烷胺,肾功能不全、癫痫和肝病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左旋多巴空腹用药效果好,用药注意有无“开关现象”和“剂末现象”。六、并发症护理1、躯体移动障碍(1)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指导及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当的给予协助。(2)保持皮肤的清洁,床单位整洁、干净。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训练其学会床上使用便器。(3)对于行动不便、起坐困难者,呼叫器放于床边,生活物品放于易拿取处。2、语言沟通障碍(1)将呼叫器及日常用品(手纸、水杯等)放在患者易拿取处。(2)给患者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需要。(3)使用交流板、大声朗读、参与亲友的交谈等进行语言交流能力康复训练。七、健康指导1、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定时检查血压。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易消化的食物。3、应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等,根据季节、气候、天气等情况增减衣服,决定室外活动的方式、强度,以有效地预防感冒。对长期卧床患者,要按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治压疮的发生。4、本病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无障碍,应指导患者尽量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坚持四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此时应注意患者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5、本病早期应坚持一定的肢体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晚期患者做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6、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加强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和语音功能的训练。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和抗阻运动,充分利用视听反馈,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性运动训练,改进生存质量。7、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紧张情绪。8、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痴呆(血管性痴呆)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7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因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致。以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失眠、耳鸣等为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失眠、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三、临证护理1、眩晕(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遵医嘱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等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2)向患者讲解发生眩晕的病因、诱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因的方法,如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急躁、发怒等不良情绪刺激,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防止摔倒。(3)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头部稍抬高,呕吐时取侧卧位,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光线调暗,避免光刺激。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百会、太阳、风池、内关、曲池等,每日4~5次,每次30分钟。(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每周更换2次,双耳交替。(6)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2、头痛(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每周更换2次,双耳交替。(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3、智力减退(1)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2)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3)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4)加强精神调养(5)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状态(6)起居饮食规律(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肝、脾、肺、心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每周更换2次,双耳交替。(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四、饮食护理1、在考虑患者病情、个人口味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饮食宜荤素粗细搭配,营养平衡,温度适宜。2、以无骨、无刺、清淡、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多食用蛋白质如豆奶、豆制品、蛋、鱼、瘦肉、花生、芝麻等,还应多食含铁食物如菠菜等,并适当补充脑磷脂、维生素及钙、镁、钾等元素,可延缓血管硬化,防止脑细胞退化。五、用药护理1、患者常忘记吃药、吃错药,或忘了已经服过药又过量服用,故服药必须有护士监管,防止患者漏服、错服药物。2、对拒绝服药的患者,护士须看着患者把药吞下后再让其张嘴伸舌,检查是否咽下,防止患者在无人看管后将药吐掉。3、部分患者不能自诉不适,护士要细心观察患者服药有无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给药方式。4、卧床患者、吞咽困难患者不宜吞服药片,最好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患者则给予鼻饲药物。六、并发症护理患者常合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症,精神行为异常,另外,应注意继发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褥疮等的并发症。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不嗜烟酒、调节饮食防止过度肥胖,还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到了老年后还要不断学习,加强记忆力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七、健康指导1、记忆和思维训练每日活动安排由简单到复杂,锻炼患者的记忆思维能力。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反复训练患者穿衣、行走、洗漱、进食、上厕所等在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注意保护患者自尊,增强患者信心。3、语言能力训练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并根据患者回答情况给予鼓励。4、活动训练鼓励有活动能力的患者适度地参与娱乐、体育活动,增进心身健康,延缓衰老。5、肌肉运动训练针对不同病情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表,长期卧床患者可予肢体被动训练。【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8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症状名称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补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风阳上扰、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痰浊上蒙。三、症状护理1、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侧肾腧穴、双侧足三里穴及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2、头痛(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每日更换2次,双耳交替。(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3、恶心、呕吐(1)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2)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3)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服少量姜汁。(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5)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如生姜枇杷叶粥或生姜陈皮饮,忌食生冷、肥甘、甜腻生痰之品。四、专科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饮,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五、特殊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六、情志护理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2、向患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3、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减少探视人群,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空间,鼓励患者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4、多与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经验,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七、并发症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并易伴发冠心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八、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2、病愈后仍需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可口为宜,禁忌酗酒和食辛辣厚味。3、眩晕恢复后,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避免游泳、乘船及作各种旋转度大的动作和游戏,必要时可先服眩晕停等药物或用胶布贴脐,预防眩晕发作。4、坚持体育锻炼,选择适当运动方法,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达到调节周身气血,逐渐恢复受损脏腑功能,减轻症状的目的。5、定期检查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早治疗。【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淋证(泌尿系感染)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09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因外感湿热、饮食不节,使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病位在膀胱、肾。二、临床表现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辩证分为:热淋证、石淋证、膏淋证、劳淋证、血淋证。三、临证护理1、热淋,观察尿量尿色,留尿标本及时送检。高热者卧床休息,可针刺。多饮水,多饮绿茶以清热利湿。保持外阴清洁。2、石淋,肾绞痛发作时,穴位按压或耳穴压豆,取肾、输尿管、交感、神门,每日按压10余次,以耳廓发热为宜。3、膏淋,观察尿色尿量,避免强力劳动,劳逸适度。发作时,按压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4、劳淋,会阴部保持清洁。腰酸甚时,在睡眠时腰下垫棉垫。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忌食辛辣、煎炸、肥腻、烟酒等刺激之品。2、膏淋虚证和劳淋者,注意饮食进补。3、石淋者应根据结石成分性质的不同,注意饮食禁忌。五、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药后反应,做好记录。六、并发症护理1、排尿不畅或闭尿时,嘱多饮水,可轻揉腹部,做顺时针按摩。2、腰腹绞痛或伴恶心、呕吐、出冷汗时,做好病情观察,注意血压变化,报告医师,给予镇痛剂,配合处理。3、血尿多或引起虚脱危象时,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尿色。遵医嘱应用止血药,观察用药效果。4、高热、神昏时,嘱卧床休息,报告医师,必要时给予降温处理。5、水肿:注意观察患者的头面、眼睑、四肢、腹背部有无发生水肿,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用药效果。6、肾功能衰竭: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倦怠、神志恍惚、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尿量减少等肾衰表现时,及时通知医师七、健康指导1、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切勿自行中断,以免复发。2、按时复诊,如有发病征象,及时就医,以免延误。3、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节制房事,保持心情舒畅。4、每日坚持多饮水,并限制含钙及草酸丰富的饮食。加强身体锻炼,做好个人卫生,防止尿路感染。5、病情缓解后适当活动。石淋者应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进行跳跃、拍打等活动。【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水肿(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0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因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质在脾、涉及膀胱、三焦。二、临床表现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壅结证、脾肾阳虚证。三、症状体征护理1、水肿遵医嘱应用中药保留灌、耳穴压丸:脾肾内分泌等穴,遵医嘱使用白蛋白。观察水肿消长程度。2、胸闷憋气,遵医嘱低流量吸氧,应用利尿剂,观察利尿效果。及时评估胸闷憋气症状。四、专科用药护理1、中药不宜久煎,宜温热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2、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浓煎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3、使用利尿剂应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观察有无肌无力、腹胀、嗜睡、意识淡漠。利尿剂过猛还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利尿剂具有耳毒性,可以起耳鸣眩晕以及听力丧失观察有无不良反应。4、治疗期间应观察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用药反应。观察体温有无升高,有无咳嗽咳痰皮肤红肿等感染征象五、特殊饮食护理1、风水相搏证:饮食宜低盐半流质饮食。可选食赤豆汤、冬瓜汤、西瓜汁等。忌食鸡蛋、肥脂油腻类食物,限盐限水。2、水湿浸渍证:渗湿利水,适当进食温性类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及其他凉性类食物,适当进食生姜、川椒等,以温化通阳,限盐限水。3、湿热壅结证:可选用薏苡仁粥,以健脾利水。水肿严重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4、脾肾阳虚证:补脾利湿温阳之品。如白扁豆、莲子、大枣。六、情志护理1、多与患者沟通,使其了解本病与情志的关系,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2、语言疏导法:运用语言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化郁为畅,疏泄情志。3、移情易志法:鼓励患者采用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放松操等。4、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体会。七、并发症护理1、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可取半卧位,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2、重症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3、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入量多于前1日总量500ml为宜。4、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八、健康指导1、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3、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4、服用激素,不可随意停药,遵医嘱坚持按计划用药。5、畅情志,稳情绪,对疾病树立信心。【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尿浊(高血压肾病)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1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是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排尿时无疼痛夜尿频多、泡沫尿,伴有头晕、恶心等的一种疾病。病位其本在肾、脾、肝。二、临床表现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夜尿频多,泡沫尿、下肢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为: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肾阳亏虚证、脾肾气虚证。三、临证护理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生。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3、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两侧太阳穴。四、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低盐及优质蛋白之品。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2、服用降压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3、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4、燥结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选用大黄粉,选穴神阙穴;或使用开塞露通便。六、并发症护理1、患者发生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剧烈疼痛,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及时应用降压利尿等治疗。2、患者发生脑卒中,将床头调高15-30°,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瞳孔,神志及生命体征,并准确及时记录。3、对意识不清、不安者,加设床护栏,防坠床。七、健康指导1、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3、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4、服用激素,不可随意停药,遵医嘱坚持按计划用药。5、畅情志,稳情绪,对疾病树立信心。【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大偻(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2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大偻因先天不足,后天劳顿,致肾督亏虚,复感邪气,病位在肾和督脉,以腰、脊柱和下肢大关节为主。二、临床表现晨僵、关节疼痛、脊柱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辩证分为:肾虚督寒证、肾虚湿热证三、临证护理1、晨僵(1)观察晨僵持续时间程度及受累关节。(2)注意防寒保暖,晨起锻炼前温水浸泡四肢关节。(3)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隔物灸督脉。2、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2)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应在患者能耐受疼痛且不加重症状的前提下进行锻炼。(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局部加保护套。(4)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隔物灸、中药穴位贴敷。3、脊柱活动受限(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2)坐立时应挺胸抬头,睡眠以硬板床为佳,保持仰卧位,枕头越低越好,防止脊柱长期处于屈曲状态。(3)遵医嘱遵医嘱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药穴位贴敷取阿是穴。四、饮食护理1、肾虚督寒证饮食上宜进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干姜,花椒、狗肉,羊肉等,及补肾之品,如枸杞、山药等。2、肾虚湿热证宜食清淡食物,如西瓜,苦瓜,薏米、绿豆等;多饮水,忌食辛辣、肥甘、油腻之品。五、用药护理1、寒湿患者中药汤剂宜热服。2、湿热患者,中药汤剂宜偏凉服。3、注意服药后反应,不适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六、并发症护理1、心脏病变,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心功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取,饮食限盐。3、肺部病变,保持呼吸道通畅。七、健康指导1、生活起居(1)病室环境宜温暖向阳、温湿度适宜。(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和生活。(3)慎起居,避风寒,忌烟酒,卧平板床,定期测量身高。(4)鼓励患者动静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运动康复。特别注意四肢小关节、胸廓、腰肌和臀部的锻炼,减少关节强直的发生。2、饮食指导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冬天还可多进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牛羊肉、骨头汤等。此外本病易造成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应多进含钙质高的食物,如虾皮、酥鱼、奶制品等。【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痛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3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痛风是因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尿酸增高所致,以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经络关节,与肝脾肾有关。二、临床表现1、关节红、肿、热、痛和关节畸形。2、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3、高尿酸血症。4、辩证分为:热毒炽盛、功于肢节证;内酿湿毒、流注于下证。三、临证护理1、关节疼痛(1)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2)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3)关节红肿疼痛,抬高患肢制动,直至症状缓解。(4)重病久卧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5)遵医嘱进行中药塌渍、艾灸、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2、关节畸形(1)做好安全评估,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2)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阿是穴,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3、疲乏无力(1)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恢复期适量活动,防止劳累。(2)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四、饮食护理1、低嘌呤饮食。建议米饭、蔬菜、水果、牛奶、鸡蛋,避免饱餐,避免大量进食豆类,面粉等食物。2、禁酒,肉汤、动物内脏、骨髓、海鲜。忌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性食物。3、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2000-3000ml。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避免空腹服药。2、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适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六、并发症护理1、痛风肾:控制血尿酸,低盐低蛋白饮食,保持开朗心情。2、保持皮肤黏膜清洁,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3、高血压:戒烟限酒、定期测血压。七、健康指导1、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运动。2、关节疼痛难忍时,给与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3、进食低嘌呤、低脂低蛋白低糖饮食,戒酒,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4、居室环境宜温暖向阳、干燥,避免寒冷刺激。【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燥痹(干燥综合征)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4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燥痹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起居调摄不慎,损伤津液,或过服辛热燥烈药品而耗伤阴津,以阴津匮乏为其临床特征。二、临床表现以五脏及其互为表里的六腑、九窍特有的阴津亏乏为其临床特征。辩证分为:阴虚津亏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毒证、阴虚血瘀证。三、临证护理环境要保持温和湿润,通风透气。1、口干、眼干(1)观察口干、眼干的程度、持续时间。(2)口咽干燥者嘱患者多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选用不含除垢剂的牙膏以减少对口腔的刺激,口腔发生真菌感染时遵医嘱用药。(3)眼干者可选用人工泪液减轻眼干症状。(4)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穴位贴敷。2、皮肤干燥(1)观察皮肤干燥的程度、持续时间。(2)皮肤干燥者给予润肤品。(3)遵医嘱中药塌渍、耳穴压豆。3、疲乏无力(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2)遵医嘱中药塌渍、中药离子导入、隔物灸。四、饮食护理饮食应营养均衡,易于消化。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1、阴虚津亏证饮食以益气养阴食品为主,多食蔬菜水果,以利生津止渴。2、气阴两虚证饮食以补益气血食品为主,忌食生冷寒凉。3、阴虚热毒证饮食以滋阴凉血食品为主,忌食肥甘。4、阴虚血瘀证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五、用药护理1、中药宜温服,胃脘不适者,嘱其饭后分服。2、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师。六、并发症护理口腔病变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龋齿或口腔感染者及时报告医师。2、合理用药,做好口腔护理。七、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2、保持眼、口卫生,按时遵医嘱服药。3、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狐惑(白塞病)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5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疾病名称狐惑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致湿热蕴毒,伏藏于内,或外感湿毒,湿热浊毒流注,火毒徇经环络上攻所致。二、临床表现本病可累计全身各系统,但较少同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主要有口腔、外阴溃疡,眼炎,皮肤病变等。辩证分为:火毒炽盛、循经上攻证;火热炽盛、毒燔气营证;湿热蕴结,流注于下证;湿热伤阴、虚火挟湿证;热毒炽盛,血热妄行证。三、临证护理1、口腔、外阴溃疡(1)观察溃疡部位、发作频率、面积大小。(2)口腔溃疡禁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局部涂糖皮质激素类软膏或口腔溃疡膜缓解疼痛。(3)保持外阴清洁,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局部用激素类或抗生素类软膏。(4)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游走罐。2、眼炎(1)评估炎症是否有渗出、感染、粘连等。(2)眼葡萄膜炎急性期散瞳治疗防止炎症引起的粘连,宜卧床休息,指导患者注意用眼卫生。(3)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药穴位贴敷。3、皮肤病变(1)评估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皮损性质。(2)嘱患者穿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碱性肥皂沐浴。(3)遵医嘱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穴位贴敷、中药塌渍。四、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忌辛辣刺激饮食。五、用药护理1、坚持严格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3、注意服药后反应,不适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六、并发症护理1、白塞氏脑病(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2)心理护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3)病情监测:定时测量生命体征、神智变化,如出现精神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七、健康指导1、病室环境温暖安静、保证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潮。2、外出时戴防护眼镜,以防强光或风沙损伤眼睛。3、生活起居有规律,营养均衡,戒烟酒,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4、注意口腔、皮肤、外阴清洁,月经前后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蝶疮流注(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6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疾病名称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或后天阴精耗损,阴虚火旺,阳盛血热,反复收风寒暑湿燥火热毒邪,从阳化热;热壅血瘀于肌肤,筋骨,重者深入气营血分,毒攻脏腑。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多端。以全身症状、皮肤损害和关节痛较为多见。辩证分为:热壅血瘀、毒损肌肤证;外感邪气、毒窜经络证;热壅血瘀、毒窜气营证;热伤气阴、余毒未尽证。三、临证护理1、皮肤损害(1)观察皮损部位、皮损形态、面积大小。(2)保持皮肤清洁,忌用碱性肥皂。(3)指导患者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裸露皮肤,忌日光浴。(4)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2、关节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2)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量活动,恢复期应加强功能锻炼。(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局部加保护套。(4)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药穴位贴敷。3、疲乏无力(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2)遵医嘱遵医嘱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药穴位贴敷、隔物灸。四、饮食护理饮食宜优质蛋白、低脂、低糖、低盐、丰富维生素饮食,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钙质,防止糖皮质激素造成的骨质疏松。不食用或少食用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如无花果、油菜、芹菜、紫云英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蘑菇、香菇等和某些食物的染料及烟草也会有诱发SLE的潜在作用,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五、用药护理1、坚持严格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3、注意服药后反应,不适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六、并发症护理慢性肾衰竭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损耗,保护脏器功能。2、营养支持:肾功不全者,应给与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限制水钠摄入。3、病情监测: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观察水肿程度、尿量、尿色、尿液检查结果变化等。七、健康指导1、病室环境温暖、定时通风、保持干燥、保证空气清新、环境安静。避免阳晒和紫外线照射引起病情加重。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和生活。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4、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锻炼,减少关节负重。避免化妆、预防感染。【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湿疮(湿疹)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7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湿疮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伴有瘙痒糜烂流滋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多因秉性不耐,风湿邪热客于肌肤所致。证型:湿热证、脾虚证、血虚证。二、临床表现1、湿热证发病急,病程短。皮损泛发,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等多形皮损相继出现,瘙痒较重。伴灼热。常伴口渴、心烦、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2、脾虚证病程稍长。瘙痒,皮损以丘疹或丘疱疹为主,皮肤色暗淡或有鳞屑,少许渗出。伴食少,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小便清长或微黄。舌淡胖,苔薄白或腻,脉濡。3、血虚证瘙痒,皮损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伴抓痕,脱屑,偶发红丘疹。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三、临证护理1、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1)居住处应通风干燥;注意皮肤的清洁,勿用肥皂、避免热水烫洗、烈性药物刺激剂搔抓。(2)饮食宜清淡,忌肥甘,保持大便通畅。(3)遵医嘱中药涂擦,涂紫草膏后选用塑料薄膜或纱布封包患处。(4)遵医嘱中药塌渍。(5)遵医嘱穴位贴敷。(6)遵医嘱耳穴压丸。2、红色丘疹、鳞屑或结痂(1)保持室内清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3)稳定患者情绪,树立康复信心。(4)遵医嘱中药涂擦,涂紫草膏后选用塑料薄膜或纱布封包患处。(5)遵医嘱中药塌渍。(6)遵医嘱耳穴压丸。(7)遵医嘱穴位贴敷3、暗红或棕红色斑或斑丘疹(1)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保护皮肤。(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本病的食物,并避免再食用。(3)让患者了解有关本病的有关知识,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4)遵医嘱中药涂擦,涂紫草膏后选用塑料薄膜或纱布封包患处。(5)遵医嘱中药塌渍。(6)遵医嘱耳穴压丸。(7)遵医嘱穴位贴敷四、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肥甘,忌食辛辣及腥发之品,保持大便通畅。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温服为宜。2、中药宜早晚服用,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3、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六、并发症护理1、发生感染时,保持床单位整洁干净,注意无菌操作,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2、发生营养失调时,饮食应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监测营养指标并记录。七、健康指导1、向患者讲解本病的预防知识。2、注意饮食管理,避免疾病反复。3、患病期间,暂缓预防注射。4、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疗信心。【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外科一般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8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指定床位休息。入院介绍1、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做好入院评估及各风险评估和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即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2、若体温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23:00、03:00可酌情免测。3、体温正常3次后,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4、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2、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3、保持各种引流通畅,不受压、扭曲、脱落,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4、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5、急腹症患者,诊断不明前禁用止痛剂或热敷。6、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十一、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十二、遵医嘱做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观察操作后反应,如实做好效果评价并登记。十三、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十四、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及治疗护理康复的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十五、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十六、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制定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19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非计划性拔管评估、Braden压疮风险评估、Morse跌倒风险因素评估、VTE风险评估;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健康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2、落实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2)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二、术日护理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三、术后护理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液体出入情况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非计划性拔管评估、Braden压疮风险评估、Morse跌倒风险因素评估、VTE风险评估等)。2、护理措施(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患者的情况。(2)术后患者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3)卧位:全麻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患者麻醉恢复,血压平稳,根据手术部位不同,摆放不同体位,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四肢末梢血运等。(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7)观察外固定有无脱位,松紧度适宜,肢体是否肿胀,注意皮温、皮色等变化。(8)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决定。(9)心理护理: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10)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11)术后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患者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预防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做好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如(踝泵锻炼、股四头肌主动收缩锻炼等)。(12)做好基础护理。【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局部麻醉及臂丛麻醉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20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1、按一般术后护理常规护理。2、向麻醉人员了解麻醉情况,取自动体位。3、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稳定后停测或遵医嘱。4、注意伤口疼痛情况,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5、臂丛麻醉患者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尤其断肢再植患者使用肝素者,如血肿继续增大,应报告医师停用肝素,并作适当处理;如为颈路臂丛,应注意患者呼吸,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硬膜外麻醉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21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1、患者回病房后,主动向麻醉师了解麻醉情况,术中病情变化和处理,并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2、患者取平卧位4~6小时,后按手术的种类给予各种卧位。3、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一次,稳定后停测或遵医嘱。如成人患者收缩压低于90mmHg,脉搏增快,应考虑血容量不足而加快补液,如血压不回升,指甲、唇苍白,应考虑术后出血,报告医生处理。4、如患者出现胸闷、发绀、说话费力,呼吸交换量不足,应考虑麻药缓慢渗入蛛网膜下腔,使麻醉平面继续上升,尤其高位硬膜外麻和麻醉过程中曾穿破硬脊膜的患者,应倍加注意,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即予吸氧,酌情使用麻黄素类血管收缩类药物,并报告医师协同处理。5、注意排尿情况,如有尿潴留则按尿潴留护理常规护理。6、如留置硬膜外导管,要防止脱出和折管,导管外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应避免插管处污染及麻醉穿刺点的感染。【制定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全麻后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22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1、了解麻醉的方法、用药、术中病情和注意事项。2、全麻苏醒前,设专人守护直至清醒。3、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如血压稳定可适当延长至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清醒,循环和呼吸稳定。4、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5、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6、预防舌后坠,备好开口器及舌钳,有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头拉出。7、注意安全,防止患者因躁动致输液管或引流管脱落甚至坠床受伤。8、禁食,完全清醒后4~6小时方可饮水并注意有无呕吐。或按医嘱给予饮食。9、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和深呼吸,协助翻身叩背咳痰,痰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10、密切观察呼吸变化,警惕喉头水肿和呼吸困难出现,必要时备氧气、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制定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化疗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23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化疗常采用静脉、动脉、腔内、肌内注射及口服给药。一、临床表现1、局部反应:局部组织坏死和静脉炎。2、全身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重要脏器损害、神经毒性反应。二、护理评估1、局部血管情况。2、化疗后反应。三、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注意保暖,防止复感外邪。3、静脉给药时,注意保护血管,以备长期用药。4、药液滴注出现外渗及外漏时,应立即停止输入,重新穿刺。遵医嘱局部封闭或药物外敷,以防发生局部坏死。四、饮食护理1、治疗期间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2、治疗间歇阶段宜多给具有补血、养血、补气作用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五、用药护理1、用药应严格按医嘱执行,注意用药方法、时间、滴速等不同,特别注意有无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2、静脉给药时,药液现用现配,剂量、浓度等严格按医嘱执行。六、临证护理1、观察病情,有无恶心、呕吐、心悸、出血、脱发等。2、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治疗,亦可在化疗前应用镇吐剂。七、并发症护理1、并发口腔炎及口腔溃疡时,应做好口腔护理。2、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及时抢救。八、健康指导1、化疗休息期间,嘱患者多注意休息,尽量减少外出,预防感冒。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给予补血、养血、补气等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3、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4、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5、出现不适,立即就诊。【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内容修改文件名称:癃闭(前列腺增生)护理常规编制部门: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文件编号:HLCG---024制定日期:2012年01月修订日期2018年01月修订次数修订摘要:版式修改,内容修改【内容】一、疾病名称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二、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辩证分型: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肾阳亏虚证、湿热瘀阻证、肝肾阴虚证三、临证护理1、尿频、夜尿增多、尿急(1)观察患者排尿次数,尿液量、色、性状。(2)适当增加饮食量以冲洗尿路。有尿时及时排空。(3)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常选用穴位:肾、膀胱、输尿管、三焦、外生殖器等。2、排尿困难(1)观察患者排尿难易程度,尿色、量、有无尿痛。(2)诱导患者排尿,让患者听水声或用温开水冲洗会阴。(3)尿潴留6小时以上,诱导无效者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3、尿不尽,残余尿增多(1)注意外阴卫生,每日用温开水冲洗外阴。(2)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3)多喝开水,增加尿量,排除细菌和毒素,保持尿道清洁。(4)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四、饮食护理1、多饮水,勤排尿。2、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五、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多次温服,注意用药的反应,做好记录。六、并发症的护理1、加强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经常翻身、扣背、按摩下肢,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2、膀胱痉挛的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做深呼吸,必要时应用解痉镇痛药物。3、观察有无电切综合征,由于术中大量冲洗液被吸收,是血容量急剧增加,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在几小时内出现烦躁、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严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4、术后5d内禁止肛管排气或灌肠,以防刺激前列腺窝引起出血。七、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物,每日温水冲洗会阴1~2次。2、注意休息,防过度劳累,以免引起尿潴留。冬天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治前列腺过度充血。3、定时饮水不憋尿,减轻前列腺负担。4、手术后3个月内不骑自行车,不走远路,不提重物,不用力排便,不同房。5、避免长期做硬椅子,作息定时。避免剧烈运动。【制定依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6)2、《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0)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4、《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时间修订内容12012年月新建常规22018年01月版式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车主个人司机劳动协议样本版
- 2024-2030年赞比亚投资环境经营管理风险及投资趋势预警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视力矫正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衬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药品包装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
- 2024-2030年自动窗系统市场供需分析及未来发展态势剖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膝部线圈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背光器件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2024-2030年老年保健品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纸加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4年4月自考《训诂学》考试真题试卷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精美课件
- 2024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政治(解析版)
-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 NB-T33009-2021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 【一例脑出血术后病例护理个案报告4100字(论文)】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 钢结构工程施工(第五版) 课件 单元六 钢结构施工验收
-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