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保护_第1页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_第2页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_第3页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_第4页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建筑保护汪梦林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第二节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第三节中国名镇和传统村落的申报和批准第四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策略第五章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特点是就在取材,自然朴素,风格自由。世界各地乡土建筑形态各异,丰富多彩,造成这种差异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材料、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和政治因素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从乡村聚集于城市,导致城市急剧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人类开始反思和怀念乡土聚落。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1964年5月《威尼斯宪章》指出:“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其中提到保护“乡村环境”。1975年5月,国际古迹理事会通过《关于历史性小城镇保护的国际研讨会的决议》,指出历史小城镇保护的原则、面临的威胁、保护措施。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1976年,国际乡土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CIAV成立。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CIAV旨在促进乡土建筑的识别、研究、保存、维护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分享世界各国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经验。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1999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二届全体大会在墨西哥通过《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阐述了乡土建筑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乡土建筑遗产在人类的情感和自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经被公认为是有特征的和有魅力的社会产物。它看起来不拘于形式,却是有秩序的。它是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又是美丽和趣味的。.......乡土建筑遗产是重要的;它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其所处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有必要建立管理和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原则以补充《威尼斯宪章》。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对乡土建筑遗产的特征作了全面的界定:即某一社区共有的一种建造方式;一种可识别的、与环境适应的地方或区域特征;风格、形式和外观一致,或者使用传统上建立的建筑形制;非正式流传下来的用于设计和施工的传统专业技术;一种对功能、社会和环境约束的有效回应;一种对传统的建造体系和工艺的有效应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明确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五项原则。第一节世界乡土聚落保护背景1986年12月《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申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文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指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其中明确提到小镇、村寨的保护。第二节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古村镇中的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年文物保护单位。如1988年,贵州毕节的大屯土司庄园、安徽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安徽歙县潜口民宅、浙江东阳市卢宅村的卢宅、山东栖霞市都村的牟氏庄园、山西襄汾县的丁村民宅等,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节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毕节大屯土司庄园龙川胡氏宗宗祠东阳卢宅栖霞牟氏庄园2000年,皖南古古村落,成成功申报为为世界文化化遗产,促促进了国内内对古村镇镇保护的重重视。2001年公布的第第五批全国国重点文物物保护单位位中,很多多古村镇型型建筑群被被列入,如浙江省武武义县“俞源村古建建筑群”,安徽省黟县县的“宏村古建筑筑群”、“西递村古建建筑群”、泾县“查济古建筑筑群”、陕西韩城市市“党家村古建建筑群”等。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武义县俞源村泾县查济韩城党家村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法》第十四条明明确提出::“保存文物特特别丰富并并且具有重重大历史价价值或者革革命纪念意意义的城镇镇、街道、、村庄,由由省、自治治区、直辖辖市人民政政府核定公公布为历史史文化街区区、村镇,,并报国务务院备案。。”其中明确提提出了历史史文化村镇镇的概念,,确立了历历史文化村村镇的法律律地位。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2003年,建设部部和国家文文物局联合合制定了《中国历史文文化名镇((村)评选选办法》。2003年,建设部部和国家文文物局联合合公布了第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史文化名镇镇(名村)),标志着着中国历史史文化村镇镇保护制度度的基本确确立。2005年,建设部和和国家文物物局联合制定了了《中国历史文文化名镇((村)评价价指标体系系》(试行),形成了历史史文化名镇镇(名村))申报评选选和实施动动态监管的的有效依据据。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2005年,《国务院关于于加强文化化遗产保护护的通知》指出:把保保护优秀的的乡土建筑筑等文化遗遗产作为城城镇化发展展战争略的的重要内容容。这是第第一次明确确将乡土建建筑遗产保保护纳入国国家政府行行为。2005年,发布的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关于推进社社会主义新新农村建设设的若干意意见》也强调:村村庄治理要要突出乡村村特色、地地方特色和和民族特色色,保护有有历史文化化价值的古古村落和古古民宅。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2008年4月,国务院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名城名镇名名村保护条条例》,第一次专门门制国家法法规推进名名城名镇名名村的保护护,进一步步规范了历历史文化名名城名镇名名村保的申申报、批准准、规划和和保护工作作,有利于于加强对名名镇名村保保护的监督督管理,促促进历史文文化名镇名名村健康可可持续发展展,为历史史文化名镇镇名村保护护与管理工工作带来新新的机遇。。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一些出台的的相关法规规:《江苏省历史史文化名城城和名镇保保护条例》《云南省历史史文化名城城名镇名村村名街保护护条例》《湘西土家族族苗族自治治里州耶历历史文化名名镇保护条条例》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2012年4月,建设部部、文化部部、国家文文物局、财财政部发布布《关于开展传传统村落调调查的通知知》,标志着共同同启动“全国传统村村落调查”,意义重大。。2012年8月,建设部部等部门印印发《传统村落评评价认定指指标体系((试行)》,用以评价传传统村落的的保护价值值,认定传传统村落的的保护等级级。第二节中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保护历程2012年12月,建设部部、文化部部、财政部部发布《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发展工作的的指导意见见》,明确了传传统村落落的概念念:传统村落落是指拥拥有物质质形态和和非物质质形态文文化遗产产,具有有较高的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价值的村村落。第二节中国传统统聚落的保护历程程保护传统统村落的的意义::有利于增增强国家家和民族族的文化化自信;;有利于保保持中华华文化的的完整多多样;有利于促促进农村村经济、、社会、、文化的的协调可可持续发发展。第二节中中国国传统聚聚落的保保护历程程附中国历历史文化化名镇名名村名单单第二节中中国国传统聚聚落的保保护历程程一、中国国传统聚聚落的特特征1、中国传统统聚落的的民居形形式,主主要有庭庭院式、、单幢式式、窑洞洞式、集集居式、、移居式式等。如如图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一、中国国传统聚聚落的特特征2、中国传统统聚落的的类型::按综合特特色分::建筑遗遗产型、、民族特特色型、、革命历历史型、、传统文文化型、、环境景景观型、、商贸交交通型等等。按地形地地貌分::平原型型、山地地型、水水乡型等等。典型的地地域特征征,如安安徽徽州州聚落、、福建土土楼聚落落、广东东开平碉碉楼聚落落、山西西晋东南南聚落、、豫北地地下窑洞洞聚落等等。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二、中国国历史文文化村镇镇的申报报和批准准1、申报条件件:《历史文化化名城名名镇名村村保护条条例》(2008))第七条::保存文物物特别丰丰富;历史建筑筑集中成成片;保留着传传统格局局和历史史风貌;;历史上曾曾经作为为政治、、经济济、文化化、交通通中心或或者军事事要地,,或者发发生过重重要历史史事件,,或者其其传统产产业、历历史上建建设的重重大工程程对本地地区的发发展产生生过重要要影响,,或者能能够集中中反映本本地区建建筑的文文化特色色、民族族特色。。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二、中国国历史文文化村镇镇的申报报和批准准2、历史文化化村镇的的价值::历史文化化价值;;空间格局局、历史史风貌的的完整性性;建筑的精精美程度度;非物质文文化的丰丰富性。。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二、中国国历史文文化村镇镇的申报报和批准准3、《中国历史史文化名名镇(村村)评价价指标体体系》分价值特特色70分和保护护措施30分两部分分,总分分值100分。如表表。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三、中国国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传统村落落评价认认定指标标体系((试行))》分为三大大类:传统建筑筑100分选址和格格局100分非物质文文化遗产产100分本指标突突出了非非物质文文化遗产产在评价价中所占占的比重重。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四、中国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名录录及空间间分布附:中国国历史文化化名镇名单及及中国传传统村落落名录第三节中国名镇和和传统村村落的申申报和批批准一、保护护古村镇镇的意义义是民族的的宝贵遗遗产,是是不可再再生的、、潜在的的旅游资资源;是维持传传统农业业循环经经济特征征的关键键;是发展古古镇、古古村旅游游,创新新村镇农农业发展展道路的的基础;;是广大农农民社会会资本的的有效载载体;是散布在在世界各各地的华华侨和广广大港澳澳台同胞胞的文化化之根;;是国土安安全的重重要屏障障。第四节中中国国历史文文化名镇镇名村保保护策略略二、存在在的问题题首先,是是建设性性破坏较较为严重重。其次,是是随意复复建和不不当修缮缮。第四节中中国国历史文文化名镇镇名村保保护策略略三、保护护的宏观观策略从国家和和社会层层面来应应注意两两个方面面:首先,要要增强全全社会的的保护意意识。其次,要要增加各各方面的的保护力力度。第四节中中国国历史文文化名镇镇名村保保护策略略三、保护护的宏观观策略保护古村镇是是保护有有价值、、有特色色的古村村镇,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