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博力足球学校2021年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博力足球学校2021年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博力足球学校2021年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博力足球学校2021年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博力足球学校2021年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博力足球学校2021年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为演示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实验时,先闭合开关S,稳定后设通过线圈L的电流为I1,通过小灯泡E的电流为I2,小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迅速断开开关S,可以观察到小灯泡闪亮一下后熄灭,在灯泡闪亮的短暂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L中的电流I1逐渐减为零B.线圈L两端a端电势高于b端C.小灯泡中的电流由I1逐渐减为零,方向与I2相反D.小灯泡中的电流由I2逐渐减为零,方向不变参考答案:AC解析:A、迅速断开开关S时,线圈中电流开始减小,磁通量开始减小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则线圈中电流I1逐渐减小为零.故A正确.

B、迅速断开开关S时,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相当于电源,b端相当正极,a相当于负极,b端电势高于a端.故B错误.

C、D,迅速断开开关S时,灯泡中原来的电流I2突然减小到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流过灯泡,灯泡E中电流由Il逐渐减为零,方向与I2相反.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2.(单选)落体的运动是习空见惯的,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首先提出:重物和轻物应该下落同样快。并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证实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开普勒

C.亚里士多德

D.伽利略参考答案:D3.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参考答案: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飞船机械能是否变化要看是否有外力对飞船做功,同步卫星的周期T=24h,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角速度的大小关系;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只受地球万有引力作用,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船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是否相同就是看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否一样.解答:解:A、因为飞船在远地点P点火加速,外力对飞船做功,故飞船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航天员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此时的加速度就是万有引力加速度即航天员出舱前后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C、因为飞船在圆形轨道上的周期为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根据ω=可知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所以飞船的周期小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故C正确;D、飞船变轨前后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均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据可知,轨道半径一样,则加速度一样,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圆形轨道上,航天器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无论航天器是否做圆周运动,空间某点航天器无动力飞行时的加速度即为万有引力加速度,此加速度只跟物体轨道半径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4.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的工作轨道是100公里环月圆轨道Ⅰ,为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图中B点正下方)进行精细成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二号卫星实施了降轨控制,嫦娥二号在A点将轨道变为椭圆轨道Ⅱ,使其近月点在虹湾地区正上方B点,距月面大约15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二号卫星在A点的势能大于在B点的势能B.嫦娥二号卫星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相等C.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Ⅰ上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参考答案:AB5.北斗地图APP预计2018年5月1日上线,其导航功能可精确到1米以内,能够清晰定位到具体车道。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其中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A.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b的周期大于24h参考答案: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可知轨道半径大的卫星角速度小,所以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故A正确。卫星的加速度为,可知轨道半径大的卫星加速度小,所以卫星a与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B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最大的运行速度,则知卫星a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卫星a与b的轨道半径相同,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所以卫星b的周期等于24h,故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各量的表达式,比较它们的大小.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是24h.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最大的运行速度.由此分析.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独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小车质量为m1,砝码和盘的质量为m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除了装置图中所给的器材外,另外备有复写纸、电键及导线若干。(1)除了上面涉及的实验器材外,本次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有

。(2)保持m1不变,改变m2的大小,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最可能的原因是:

。(3)如图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AB、CD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测出,由于疏漏B、C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忘记了标注,根据纸带上现有的数据情况,可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要尽可能保证a-F图象是一条直线,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交流电源(或答学生电源)和刻度尺(2分)(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2分)(3)0.52(3分)(4)小车质量m1远大于砝码和盘的质量m2(或答m1>>m2)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所以需要交流电源,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需要测量,还缺少刻度尺。(2)由图象可知,当施加一定外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零,则外力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3)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得,x3-x1=2aT2,解得,a=0.52m/s2。(4)小车质量m1远大于砝码和盘的质量m2时,绳中拉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或答m1>>m2)7.物体在地面附近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上升,则在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

??

,物体的机械能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答案:减小,增大8.《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1)认为沙和沙桶的重力为拉小车运动的合力,除了要平衡摩擦力、沙和沙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及其上砝码总质量外,还要求调节

.(2)作出(m为小车及其上砝码总质量)如图,直线不过原点则有关原因说法是:

.参考答案:(1)定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平形

(2)平衡摩擦力时倾角太小(没有平衡摩擦力、摩擦力太大了)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

种,其中最短波长为m(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参考答案:10

9.5×10-810.如图所示,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沿纸面由位置Ⅰ运动到位置Ⅱ,在dc边刚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为______,在ab边即将离开磁场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参考答案:

答案:向左、顺时针11.某实验小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①选出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h1=12.01cm,h2=19.15cm,h3=27.86cm.已知重锤质量为0.5kg,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流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

J.由计算结果可知,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在图甲所示的纸带上,某同学又选取多个计数点,测出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h,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并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乙中的,图线的斜率表示

.参考答案:①0.94;0.98;实验时先释放纸带,然后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②D;重力加速度g.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①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②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表达式,结合表达式得出正确的图线,从而得出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解答】解:①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Ep=mgh2=0.5×9.8×0.1915=0.94J.B点的速度m/s=1.98m/s,则动能的增加量=0.98J.动能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做实验时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是实验时先释放纸带,然后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②根据机械能守恒得,mgh=,解得,由于打出的第一个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速度,所以h为0时,v已经不为0,则正确的图线是D.图线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g.故答案为:①0.94;0.98;实验时先释放纸带,然后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②D;重力加速度g.12.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s。由此可以推测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

m,斜面的倾角约为

度。(g取10m/s2)

参考答案:答案:2.04,1.5°解析:依题意,第一列数据为时间的平方t2,从数据分析可知第一列数据与第三列数据之比约为1:32(取平均值后比值为1:32.75),即斜面长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根据当时数据与现在的数据换算关系和匀变速运动公式,可得角度约为1.5°。13.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中,当入射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为30°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为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这束光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

m/s。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2014?宿迁三模)学校科技节上,同学发明了一个用弹簧枪击打目标的装置,原理如图甲,AC段是水平放置的同一木板;CD段是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圆心为O,半径R=0.2m;MN是与O点处在同一水平面的平台;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质量m=0.05kg的弹珠P,它紧贴在弹簧的原长处B点;对弹珠P施加一水平外力F,缓慢压缩弹簧,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F与弹簧压缩量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BC段长L=1.2m,EO间的距离s=0.8m.计算时g取10m/s2,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压缩弹簧释放弹珠P后,求:(1)弹珠P通过D点时的最小速度vD;(2)弹珠P能准确击中平台MN上的目标E点,它通过C点时的速度vc;(3)当缓慢压缩弹簧到压缩量为x0时所用的外力为8.3N,释放后弹珠P能准确击中平台MN上的目标E点,求压缩量x0.参考答案:(1)弹珠P通过D点时的最小速度为;(2)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m/s;(3)压缩量为0.18m.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 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 (1)根据D点所受弹力为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D点的最小速度;(2)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D点的速度,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通过C点的速度.(3)当外力为0.1N时,压缩量为零,知摩擦力大小为0.1N,对B的压缩位置到C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弹簧的压缩量.解答: 解:(1)当弹珠做圆周运动到D点且只受重力时速度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解得.v==m/s(2)弹珠从D点到E点做平抛运动,设此时它通过D点的速度为v,则s=vtR=gt从C点到D点,弹珠机械能守恒,有:联立解得v=代入数据得,V=2m/s(3)由图乙知弹珠受到的摩擦力f=0.1N,根据动能定理得,且F1=0.1N,F2=8.3N.得x=代入数据解得x0=0.18m.答:(1)弹珠P通过D点时的最小速度为;(2)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m/s;(3)压缩量为0.18m.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涉及到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以及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6分)如图所示,己知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厚度为.入射光线以入射角60°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经玻璃砖折射从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求两平行光线间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参考答案:解析:作出光路如图

由折射定律得(2分)

所以r=30°(2分)

由图知

则AB—AC=d·tan30°=d

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是d(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甲、乙所示,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求:(1)在图甲状态下,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大?(2)在图乙状态下,细线的拉力是多大?木块1、3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大?参考答案:17.图15甲是2012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15乙所示。取g=10m/s2,根据F-t图象求:(1)运动员的质量;(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参考答案:见解析(1)由图象可知运动员所受重力为500N,设运动员质量为m,则m=G/g=50kg……………3分(2)由图象可知蹦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Fm=2500N,设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am,则Fm-mg=mam……………2分am==m/s2=40m/s2

……1分(3)由图像可知远动员离开蹦床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开蹦床的时刻为6.8s或9.4s,再下落到蹦床上的时刻为8.4s或11s,它们的时间间隔均为1.6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