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二十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二十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二十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二十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二十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313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试卷第=page1414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二十八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混合默写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瑟吹笙。(3)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答案】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我有嘉宾

羁鸟恋旧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激扬、嘉、羁。二、语言表达2.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1)苏炳添在世界瞩目的“飞人”大战半决赛中刷新了亚洲记录,成为第一位站上奥运会百米决赛跑道的首位中国人。(2)如果民警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广反诈APP,也难以确保每个人都不被诈骗。【答案】(1)去掉“首位”。(2)把“如果”改为“即使”。【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1)语意重复,“第一位”和“首位”意思重复,删去“首位”。(2)关联词搭配不当,“如果……也”搭配不当,“即使”和“也”搭配,故把“如果”改为“即使”。3.用符号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1)他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2)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3)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4)花的植株有庞大的根系。(5)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答案】(1)他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2)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3)我们班的班长小红每天复习一次课文。(4)花的植株有庞大的根系。(5)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成分的能力。标出主干,就是标出句子的主、谓、宾成分。(1)主谓宾分别是:他,教给,我、知识和道理。注意宾语是双宾语,“生活”“革命”作定语。(2)主谓宾分别是:中华民族,有,历史和传统。宾语是并列短语,“我们”“悠久”“优秀”都是定语。(3)主谓宾分别是:班长小红,复习,课文。主语是复指短语,“我们班”“一次”作定语,“每天”作状语。(4)主谓宾分别是:植株,有,根系。“花”“庞大”作定语。(5)主谓宾分别是:藤野先生,挟,书。“总是”作状语,“着”作补语,“一叠大大小小”作定语。三、选择题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他班级也信任他了。B.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C.应该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让全体同学掌握,提高教学质量。D.经过刻苦的学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在95环以上。【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如果两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句前;如果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此句主语不一致,“不但”应放在“我们班级”前。C.语序不当,按递加状语的顺序,副词“尽量”应放在“让……掌握”之前,不能修饰把字结构。D.不合逻辑,“平均”与“以上”矛盾,平均后面必须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此处应删掉“以上”。故选B。5.下列短语归类有错误的一组是(

)A.听说读写

思想感情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并列)B.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跟我们学

非常激动(偏正)C.复习短语

洗热水澡

擦干净

送我一首小诗(动宾)D.热起来

做下去

红得发紫

读两遍

摆整齐(补充)【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短语的归类、灵活掌握并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能力。C.“擦干净”为动补短语。故选C。6.下列句子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对偶,“几处”对“谁家”,“早莺”对“新燕”,“争暖树”对“啄春泥”;拟人,“争”赋予莺以人的动作。B.排比,“红的……,粉的……,白……”构成排比句式;比喻,本体为“花”,喻体为“火”“霞”“雪”。C.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引用;比喻,本体为“风”,喻体为“手”;拟人,“抚摸”赋予“风”人的动作。D.只有拟人一种修辞,“饱食”赋予“镰刀”人的动作。故选D。7.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地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B.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的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涂了一层蜡。C.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着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青石板”比喻成“棉花”;B.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皮肤”比喻成“牛皮”;C.虽然有“仿佛”一词,但缺少本体、喻体,构不成比喻;D.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脸”比喻成“青石板”。故选C。四、古代诗歌阅读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请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然后简要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表现手法。(2)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静”,以动衬静,借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烘托了山涧的空寂静谧。(2)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春涧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情感。【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山涧的寂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说“这里很少有人出没,只有桂花的花瓣在无声飘落,春夜里的山谷就显得更加空寂、静谧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说“月亮升起,惊动了山里的鸟儿,时不时能听到鸟鸣声从山涧中传出”。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即用动态的桂花落、月出、鸟鸣和声音来反衬山涧的寂静,从而烘托出空寂静谧的氛围。(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我们可以从诗中找找相关意象,如“桂花”“春山”“月”以及“山鸟”“春涧”等等。全诗都是围绕“静”展开的,诗人用动态的“桂花落”“月出”和偶而传出的鸟鸣来反衬了“春涧”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安宁的环境,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诗人借助眼前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此时闲适愉悦的情感。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②,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注:赵公:赵忭(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9.解释加点字意思。(1)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_____________(2)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___________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其仁足以示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C.其施虽在越

其西南诸峰D.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13.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答案】9.

谨慎

稍微

10.A

11.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12.(赵公)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

13.加点字说明发放粮食的地点很多,从侧面反映赵公处处为百姓考虑、以人为本、真心为民的品质。【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的能力。(1)谨,谨慎。句意: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2)少,稍微。句意:从未有稍微懈怠。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连词,用来。句意:他的仁爱却足够用来昭示天下。以,介词,因为。句意: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B.而,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句意: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而,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句意: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C.其,代词,他的。句意: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其,代词,它的。句意:那西南的几座山峰。D.之,助词,的。句意: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之,助词,的。句意: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募僧二人”是定语后置句,“募”的宾语是“僧二人”,应在“人”后断句;“视”的宾语是“医药饮食”,应在“食”后断句。此外句子的主语应该是“赵公”,“募”“属”“令”是对应主语的三个动词,考生也可据此来断句。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朔”,初一;“使自十月朔”,省略句,添加主语“赵公”,“使”后要补充“百姓”;“幼小”,小孩子。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凡五十有七”是以具体的数字体现发放粮食的地点很多。由此看出,赵公发放粮食绝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为了救济百姓、方便百姓,这从侧面反映了赵公处处为百姓考虑、以人为本、真心为民的品质。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越州知州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几家?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救灾准备。州县官吏登记百姓中孤老病弱不能养活自己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他又担心他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费力,从未有稍微懈怠,事情无论大小一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他的施政虽然只在越州,他的仁爱却足够用来昭示天下。六、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相关习题。塑料垃圾究竟有多可怕?①晚餐时间又到了!除去丰盛的晚餐,想必大家也会配一些零食,那么问题来了:吃完了之后,这些食品的塑料包装扔哪了?是不是随手一丢?②其实很多人都会把塑料垃圾放到正确的回收渠道,不过每年全球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而且动物误食塑料垃圾致命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事实上,塑料垃圾污染不仅对动物影响很大,对人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为什么我们要用塑料③早在1909年,酚醛塑料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塑料被“塑料之父”贝克兰成功合成。其特点是质量轻,密度小(仅为钢铁密度的八分之一)。④同时,塑料的着色性好,色彩丰富,抗摔,用低温加热便可产生形变以制造各种形状的商品,加工能耗低,有着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与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救生设备、交逋工具、安全帽、净水设备等。目前,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但被我们丢掉的塑料垃圾,不但在危害着我们生存的地球,也在一步步地进入我们的身体,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二、丢掉的塑料垃圾哪里去了⑤对于被我们丢掉的垃圾,很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为焚烧处理,但是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对环境和人身体有危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苯等气体,因此不被提倡。⑥此外,还有一部分塑料垃圾被利用来进行发酵,但是这种技术在我国还不成熟,因此这部分可进行应用的垃圾少之又少。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塑料垃圾还散落在我们生活的区域。⑦此外,还有一部分垃圾被掩埋进入土壤,但是这种方法针对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是适用的,但大部分的塑料自然降解的速度是非常慢的,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进入土壤中,会严重影响植物在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使植物生长受损。同时,这些垃圾若是被动物食用,塑料会影响动物的消化系统,在其体内沉积,最终导致其死亡。⑧很多塑料垃圾最后都会进入海中。全球每年入海的塑料垃圾可达到1000多万吨。预计到203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最多可达到将近6000万吨。世界经济论坛组织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总质量甚至会超过鱼!三、塑料垃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⑨每年海洋中会有数千头海豹因为塑料垃圾而窒息,数百万只海鸟因误食海洋中的垃圾而死亡。⑩更糟糕的是,在海水的浸泡与物理摩擦等作用下,塑料垃圾会被变成“渣渣”,其中较小的直径可在5毫米之内。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微粒后会在体内大量沉积,这些动物被其他动物吃掉后,这些塑料微粒又会顺着食物链进行累积。而其中可食用的动物让人吃了之后,这些塑料微粒就会进入人体,而且不会完全随着消化系统排出体外。⑪除此之外,研究显示海盐中也有塑料微粒存在。还有研究机构的检测结果表明全球畅销的数种瓶装饮用水中几乎所有都含有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残留在我们体内的部分会渗透进入组织器官,会危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四、如何才能减少塑料垃圾危害⑫目前,我国针对塑料垃圾的治理已出台多项政策,比如对于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对于外卖包装、网购产品的塑料包装、垃圾袋、一次性吸管的限制使用等。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自觉地减少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或者选择纸质环保袋、布袋,尽量长时间地循环使用塑料制品。此外,不要随手丢弃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处理。⑭科研工作者们也在努力让塑料垃圾能够更好地循环利用。⑮塑料垃圾的危害很大,但也不要过于恐慌。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尽量减少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塑料垃圾就没那么容易危害健康了。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为什么用塑料、塑料垃圾的处理方式、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其危害等内容。B.可降解的塑料垃圾掩埋在土壤是可以被自然降解,只是其速度非常慢的。C.“这些塑料微粒残留在我们体内的部分会渗透进入组织器官,会危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中“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D.塑料垃圾危害巨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要长时间地循环使用布制品。15.简析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6.阅读第三部分,简要概括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后是怎样危害人类的。【答案】14.D

15.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每年造成的塑料垃圾入海量之大。

16.海水的浸泡与物理摩擦等使塑料垃圾变成“渣渣”,海洋动物吞下“渣渣”,并在体内沉积,人吃了可食用的动物,塑料微粒也随之进入人体,不会完全排出体外,残留部分则会危害健康。【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有误,“长时间地循环使用布制品”与“塑料垃圾危害巨大”无直接因果关系,由第四部分第⑬段“尽量长时间地循环使用塑料制品”可知,而非D项所述“要长时间地循环使用布制品”。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由“全球每年入海的塑料垃圾可达到1000多万吨”中的“1000多万吨”可知,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每年造成的塑料垃圾入海量之大。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三部分第⑩段“在海水的浸泡与物理摩擦等作用下,塑料垃圾会被变成‘渣渣’”“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微粒后会在体内大量沉积,这些动物被其他动物吃掉后,这些塑料微粒又会顺着食物链进行累积”“而其中可食用的动物让人吃了之后,这些塑料微粒就会进入人体,而且不会完全随着消化系统排出体外”和⑪段“研究显示海盐中也有塑料微粒存在”“这些塑料微粒残留在我们体内的部分会渗透进入组织器官,会危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可得出答案:海水的浸泡与物理摩擦等使塑料垃圾变成“渣渣”,海洋动物吞下“渣渣”,并在体内沉积,人吃了可食用的动物,塑料微粒也随之进入人体,不会完全排出体外,残留部分则会危害健康。七、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根山药藤的坚持①在这个夏日,令人动容的事太多了,比如说,一枝山药藤。②是去年的某个冬日吧,几根被遗弃的山药,可怜地,被我扔在一个柜子里,一个废弃的旧柜子,在厨房的暗角里。③柜子门“啪嗒”一声合上,是天牢落了锁,是黑夜没了边……④然而,在半年后,在这个夏日的清晨,它再度,突然间地,出现在我眼前!⑤事情是这样子的。今天早上,我睡意阑珊地去厨房,裸露的脚踝,被什么东西触了一下子,低头看看,哦,一根铁丝!但是——铁丝怎么这么柔软?再说,厨房里也没有细铁丝啊……⑥睡意顿无!我感觉事出蹊跷,遂情不自禁地弯腰。那“铁丝”是从柜门里伸出来的,淡淡的紫,细看,还有星星的“苞”,叶苞!这不是铁丝,分明,是一根植物的藤蔓,难道说……心潮一浪浪地高涨,慢慢地打开柜门,如揭开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掀开新娘的红盖头。⑦我的猜测没错,果然是,那几根山药!它们静静地躺在柜子里,浑身上下爆出好多芽,变成细细长长的藤,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⑧今天早上,有一根藤,终于顺着柜子的中缝爬了出来,看到我来,遂激动地,用触须跟我亲吻,道“早上好”,留住我匆匆的脚步,迫使我弯下腰来。⑨这柔嫩顽强的小生命,肯定已爬了好多天,从看到光明的那一刻起。它高高昂起的头,嫩生生的柔软,使我想起灵魂的样子,它用它灵魂的触须,伸进我的心湖,激起万千层涟漪。于是,在这个早晨,我又一次热泪盈眶,因为它,还使我想起那些废墟里的生命,还有那,黑暗中默默的坚守,以及爬出黑暗的顽强。2010年4月,是中华民族又一段黑暗的日子。王家岭矿难的疼痛还未过去,又一场天灾,从天而降,压住了玉树地区多少鲜活的生命。人,这种自然界的生物,弱小得不及蚁虫草芥,却又坚不可摧。15日7时,结古镇镇郊的西北牛宾馆,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生命探测搜索时,发现这里有强烈的生命迹象,他们冒着余震危险,迅速展开救援。凿孔、搬移、手挖……经过近5个小时的努力,营救被困群众的生命通道被打开了——一个被困的小伙子从洞口慢慢伸出头,小心翼翼地旋转,一点点避开断裂的钢筋。每一个爬出来的生命,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那位创造了生命奇迹的“英雄妈妈”巴桑旺毛,她被埋75个小时,一直用身体护住肚中的胎儿,在幸运获救后,她成功产下一名男婴,如今母子平安。“人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坚强,哪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那些在废墟里被困8天多,靠吃煤块皮带喝尿求生的矿工,劫后余生,最想对人们说的就是这句话。每个人顽强的生命,都给人唏嘘和感动。不仅缘于生命的脆弱,也缘于生命的顽强。一根山药藤,一株植物的坚持尚且让人动容,更何况那些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性灵!17.文章第⑨段中说:“这柔嫩顽强的小生命。”山药藤的“顽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8.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它们静静地躺在柜子里,浑身上下爆出好多芽,变成细细长长的藤,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19.请具体说说文中划线句子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20.作者借写“一根山药藤的坚持”,意在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7.①不畏生存环境黑暗恶劣:被遗弃在一个废弃的旧柜子,在厨房的暗角里;②不畏时间的漫长:在半年后,再度出现在我眼前;③坚持不放弃对生的追求: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

18.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药藤在黑暗中的坚守和对生命的强烈渴望,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佩之情。

19.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通过写山药藤对生命的热爱和爬出黑暗的顽强,使“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引出下文,联想到地震中那些顽强的人们。

20.人生感悟:人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坚强,哪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理想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面对困境还是疾病,都要坚强地面对,坚决不放弃。【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②段“是去年的某个冬日吧,几根被遗弃的山药,可怜见地,被我扔在一个柜子里,一个废弃的旧柜子,在厨房的暗角里”,可以看出它不畏生存环境黑暗恶劣;④段“然而,在半年后,在这个夏日的清晨,它再度,突然间地,出现在我眼前,以另一种表达,一种灵魂与灵魂激烈碰撞的方式。它居然爬出黑暗,发了芽”,可以看出它不畏时间的漫长;⑦段“我的猜测没错,果然是,那几根山药!它们静静地躺在柜子里,浑身上下爆出好多芽,变成细细长长的藤,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可以看出它坚持不放弃对生的追求。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句中的“它们”是指藤蔓,根据“躺在柜子里”“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可知,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孜孜不倦地”写出山药藤在黑暗中寻求出口的执着,表现它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敬佩之情。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文中语句作用的能力。从全文看,划线句子独立成一段,属于过渡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柔嫩顽强的小生命,肯定已爬了好多天,从看到光明的那一刻起”承接上文,赞叹山药藤的顽强;“它用它灵魂的触须,伸进我的心湖,激起万千层涟漪”引出下文,由山药藤联想到地震中那些顽强的人们。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第一问:⑤段“每个顽强的生命,都给人唏嘘和感动。不仅缘于生命的脆弱,也缘于生命的顽强”,这句议论的句子点明主旨,通过那些废墟里的生命在黑暗中默默的坚守,告诉我们生命是顽强的,哪怕是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坚强,哪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第二问,围绕“坚持、不放弃”,联系实际解答即可,重点要生活中的困境来谈面对困境该有的姿态和做法。八、命题作文21.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古人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因为有些微小的细节或局部内容,能够反映丰富的内涵以及全局的面貌。岂止“一叶而知秋”,有人于一茶一饮中见人生百态,有人于棋局变幻中见世事风云,有人于平凡中见真淳,有人于互联中见未来……请将题目“于_______中见_______”补充完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体特征鲜明;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于棋局输赢中见人生哲理左宗棠喜好下棋,并棋艺高超,少有对手。他在出征前偶遇一位号称“天下第一棋手”的老人,上前挑战,三战三胜。于是左公命人将“天下第一”的招牌砸毁,信心满满出征。凯旋后,左公发现“天下第一”的招牌依旧竖立,于是再与老人对决,数局尽败。他便虚心请教得知:出征前老人有意谦让,鼓励他的自信;凯旋后老人赢他,鞭策他收傲气而内敛。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左宗棠是新疆平叛独一无二的人选,是大清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