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王敬瀚郭琦_第1页
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王敬瀚郭琦_第2页
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王敬瀚郭琦_第3页
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王敬瀚郭琦_第4页
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王敬瀚郭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王敬瀚郭琦摘要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临床技能,而且要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共情性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根基,是建立医患之间有效沟通的关键技能,已成为医疗、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医学生是医疗服务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加强培养医学生的共情性,对医学生的职业开展、心理健康以及患者的疾病恢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强共情性的培养也是减少医患矛盾的根本措施之一。但是,不少学校和教学医院不重视开展共情性训练课程,主要的原因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因此,文本将系统地论述加强培养医学生共情性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为将来设计共情性课程提供参考。关键词:共情性医学教育Empathy-enhancingeducationplaysacriticalroleformedicalstudentsTheaimsofmedicaleducationarenotonlytocultivatemedicalskillsandthespiritofhumanisticcare.Empathyisnowbecomingthehottopicofmedicalserviceresearch,thefoundationofhumanisticcareandtheskilltofacilitatethecommunicationbetweendoctorsandpatients.Medicalstudentsarethenewforceofmedicalserviceteam.Empathy-enhancingeducationcanpromotethecareerdevelopment,mentalhealthofdoctorsandpatients'diseaserecovery.Atthesametime,itisoneofthefundamentalmethodstoreducethecontradictionbetweendoctorsandpatients.However,empathytrainingwasstillnotfrequentlyconductedinmostofthemedicalschoolsandhospitals.Thus,thisstudywillsummarizetheconcept,interactivefactorsandinterventionmeasuresofmedicalstudents'empathy,whichwouldbehelpfulforthedesignofempathytrainingcurriculuminthefuture.Keywords:empathy;medicaleducation前言: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学科。因此,医学教育一贯十分重视对医学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却常常忽视了培育人际之间沟通能力的训练,比方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共情性(empathy)是影响人际间交流的基石,良好的共情性有助于提升临床技能,已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1,2]o当医学生进入紧张的临床实践工作时,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医务人员角色,容易产生共情缺乏或共情疲劳[3-5]o医疗人员共情性缺乏,可导致医患沟通障碍,引起医患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医疗事故。相反,具有共情性的医生能够正确地感知自己和患者的情绪,进而准确地识别并且评价患者的病痛和需求,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6]。更为重要的是,患者疗效的提高能够使得医务人员感受到和谐医患关系的幸福感和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加强共情性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虽然,目前已经有些文献研究提及我国医学生的共情性现状分析、共情性评估方法和培育措施方式等[7],但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缺乏,以至于共情性培养还没在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进一步地广泛开展。因此,我们将在共情性的主要概念、相关影响因素和可能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关于共情性培养对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共情性的主要概念自从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先生首先提出共情性该名词后,许多研究者追随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但至今,共情性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些文献对其翻译为“同理心”,指的是一种可以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并理解和感受他人经历的能力[8]。通俗地讲,共情性是一种“将心比心”。更具体地讲,就是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他人的精神世界,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处境,感受他人的情感,并对其相关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地评估,再将感受到的共同情绪反应给对方,满足对方心理需求,以期更好的帮助对方。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共情性的内涵,研究者将其为情感共情(affective)和认知共情(cognitive)[6]两个维度。情感共情是指感受和提供他人的情感经历的能力,而认知共情是指选择并接受他人情感观点的能力。随着共情性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采用多维度对其进行阐释,主要包括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共情关注(empathicconcern)>想象(fantasy)和个体悲伤(personaldistress)等维度[9]。在医学研究上,共情性(empathy)已是医学界的一项重要品质,它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基础[10]。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共情性会减弱,但是可通过教育培养而进一步增强[11T3]。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为了正确感知患者病痛和需求,十分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在与患者建立信任感后并进行有效地沟通,才能提供更为有效的医疗服务。在医疗界有学者称该概念为临床共情(clinicalempathy)o临床共情是指医务人员在理解患者的体验、需求和想法的基础上,并与其进行顺畅沟通,以便提供有效治疗的能力[14]。培养医学生的共情性,有利于医生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换位思考,倾听患者病痛和诊疗需求,促进交流,减少医疗矛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共情性是影响医生与患者之间能否顺畅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2,15]。.影响医学生共情性的相关因素目前相关文献报道影响医学生共情性的因素有很多。美国对一所公立医学院进行106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健康、倦怠心理、宗教信仰和开放的性格等均是影响因素[16]。止匕外,美国的另一项大规模的横断面调查研究说明,在医学生中,低年级学生的临床共情性最高,而高年级学生的临床共情性最低[11]。其内在的原因不清,可能是高年级医学生开始体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容易导致共情性降低[17]。另外,刚刚毕业的医学生,可能因为社会等经历较少,受个人视角的限制,也可导致共情性缺乏。同时,由于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加上当今医疗资源不平衡导致的诊疗服务的紧张压力,也是容易导致共情性下降[11]。医学生在校扮演的是学生学习角色,而在医院是医务人员的角色,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不一致的角色转换也可能导致医学生共情性下降。另外,当代医科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强调个性化开展的时代[18],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下,也是很可能促成忽视关系体谅他人的感受情绪,从而导致临床共情缺乏。如果医学毕业生进入临床学习工作就出现共情缺乏,加上长期医疗的紧张工作,势必会造成共情疲劳,甚至导致工作倦怠等。因此,必须关注并加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共情性[19]。3临床共情可影响医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国外一项大规模观察性研究发现,通过培养医患交流技能的教育后,医师的共情性和自我满意度均提高,提示共情性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20]o作为一名刚进入医院的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在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诊治,势必会对医生产生心理应激。在这种紧张的应激压力下,在生物医学教育和临床经验学习中,医学生会产生共情疲劳[17,21,22]o研究说明共情疲劳已经是临床医生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重要问题之一[23]。共情疲劳是指临床医师在对患者提供以共情援助后,自身出现特有心理健康问题。共情疲劳可使医生产生倦怠感、冷漠、烦躁等不良情绪,严重可导致医师失眠,并产生遗忘等认知病症,长期还可损害人际关系。止匕外,共情性疲劳可降低共情满足,导致医生难以感受救助病人的幸福感和和谐人际的信任感[20]。在患者救助过程中,不具共情性的医生很可能提出不佳的救助计划,做出错误的专业判断,导致疾病误诊,进而影响患者康复[24]。我国医疗改革,正在朝着和谐的就医环境开展。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爱医环境,也是建筑一个优越的就医环境。研究说明社会支持是共情疲劳的重要保护因素[24]。因此,医院和社会应为毕业医学生营造一种“尊医、爱医、保护医生”的良好周围环境,有利于医学生共情性的培养。.临床共情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共情支持能够使患者在疾病中感受到温暖,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医学诊疗也是一种科学的精准治疗,此时医务人员假设能体会患者心理,理解和尊重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慰藉[25,26]o为了更好地帮助病人走出疾病的痛苦,在充分理解患者疾病的痛苦和心理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医生需要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患者的检查和治疗依从性,这样才能在促进病人的健康,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教育训练可以有效地维持和增强医学生的共情性共情性培养是职业医师心理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张维等对75名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叙事医学教育,发现教育后学生的共情量表总分均显著提高[13],该研究说明共情性是可通过培养进一步增强的。叙事医学教育主要是通过组织讲座、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使医学生理解共情内涵,通过开展讨论,进而引发学习兴趣、增进沟通技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共情性[13]。另外,李卉等通过角色扮演的课程来训练76名护士,发现培训一个月后护士的共情总清楚显提高[27]o该研究说明:通过角色扮演,让医学生体扮演患者,学会将心比心,学习换位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再经过反复的训练和强化,将会在认识到共情性的重要性后,进而努力学习并进一步提升医学业生的共情性。其次,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减少理论与实践脱节,让医科大学生能快速适应临床实践工作,这也可减少共情减弱。最后,医学院和医院应增加对医务工作人员优秀事迹的宣传,加强对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的自豪感,提高医务人员职业价值观水平。.展望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共情性培养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后,将进一步推进和加速各大医学院校建立适合自己实践医疗环境的共情性培养方案和课程,真正培养和增强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医学生能更快适应紧张的医疗工作,提供工作成效。参考文献陈梁华,杨伟红,刘宇平:论人文情怀沟通在医师培养与患者沟通中的重要性.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41-144.CasasRS,XuanZ,JacksonAH,StanfieldLE,HarveyNC,ChenDC:Associationsofmedicalstudentempathywithclinicalcompetence.Patienteducationandcounseling2017,100(4):742-747.邓皖宁,庞博: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3):366-368.林树滨,谭毅华,林美玲,张燕贞,杨棉华:医学生共情的研究进展.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0:32-33.NeumannM,EdelhauserF,TauschelD,FischerMR,WirtzM,WoopenC,HaramatiA,SchefferC:Empathydeclineanditsreasons:asystematicreviewofstudieswithmedicalstudentsandresidents.Academicmedicine:journal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2011,86(8):996-1009.Batt-RawdenSA,ChisolmMS,AntonB,FlickingerTE:Teachingempathytomedicalstudents:anupdated,systematicreview.Academicmedicine:journal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2013,88(8):1171-1177.王琨,段丽萍:我国医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分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乂6):501・531.FernandezAV,ZahaviD:Basicempathy:Developingtheconceptofempathyfromthegroundup.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ies2020,110:103695.WeonHW,LimJ,SonHK:CorrelatesoftheMentalFitnessofFemaleHighSchoolFreshmen:FocusonMultidimensionalEmpathyandBrainFunc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2020,17(21).DecetyJ:EmpathyinMedicine:WhatItIs,andHowMuchWeReallyNeedIt.The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2020,133(5):561-566.ChenD,LewR,HershmanW,OrlanderJ:Across-sectionalmeasurementofmedicalstudentempathy.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007,22(10):1434-1438.ImperatoA,Strano-PaulL:ImpactofReflectiononEmpathyandEmotionalIntelligenceinThird-YearMedicalStudents.Academicpsychiatry:thejournaloftheAmericanAssociationofDirectorsofPsychiatricResidencyTrainingandtheAssociationforAcademicPsychiatry2021,45(3):350-353.樊洁,史淑萍,张维:叙事医学教育对临床专业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广西医学2020,42(2):224-225.吴明飞,贺雯:医务人员临床共情的作用及干预方法.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8):339.,陈元美,卞玲薛张许解王:巴林特小组改善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共情与医患沟通能力的研究.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2):201-205.DamianoRF,DiLailaLF,LucchettiG,DorseyJK:EmpathyinMedicalStudentsIsModeratedbyOpennesstoSpirituality.Teachingandlearninginmedicine2017,29(2):188-195.BombekeK,VanRoosbroeckS,DeWinterB,DebaeneL,ScholS,VanHalG,VanRoyenP:Medicalstudentstrainedincommunicationskillsshowadeclineinpatient-centredattitudes:anobservationalstudycomparingtwocohortsduringclinicalclerkships.Patienteducationandcounseling2011,84(3):310-318.刘伟吴,郝艳华,靖雪妍,郭庆峰,李勇,陈丽丽,胥娇,陶思怡,宋韦剑,薛羽芯,梁立波:刘伟,吴群红,郝艳华,靖雪妍,郭庆峰,李勇,陈丽丽,胥娇,陶思怡,宋韦剑,薛羽芯,梁立波.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6):737-740.王万里郭陈王李吕:基于共情心理的医患沟通教育模式的构建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的应用研究.医学教育2021,4(12):1672-3783.BoissyA,WindoverAK,BokarD,KarafaM,NeuendorfK,FrankelRM,MerlinoJ,RothbergMB:CommunicationSkillsTrainingforPhysiciansImprovesPatientSatisfaction.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016,31(7):755-761.NaselloJA,TriffauxMS,TriffauxJM:Theintergroupempathybiasamongincomingmedicalstudents.Medicaleducationonline2018,23(1):.OlsenLD,Gebremariam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