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1页
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2页
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3页
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4页
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一种,各国进行对外投资以及接受国外直接投资都应该根据各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投资理论。第1页/共110页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可以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重点由对外直接投资转向研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因此可称之为跨国公司的理论,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促使理论研究的重点从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机制转向解释发展机制。除了对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局部修正以外,更多的研究围绕着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而展开。此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规模技术理论”等。第2页/共110页本章主要内容: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他直接投资理论第3页/共110页第一节垄断优势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第4页/共110页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驱者。1960年,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的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西方学者常将金德尔伯格和海默并列为垄断优势理论的创建者,并将这一理论称之为“海默-金德尔伯格学派”。第5页/共110页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海默指出,现实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根本原因。海默认为,至少存在4种类型的市场不完全: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由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税赋和关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

第6页/共110页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其次,海默指出,投资者去东道国办企业,相对当地企业具有先天上的困难,它主要表现在经济、政策、法律环境的不同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将可能会增加企业在当地经营的成本。此外,投资者还要承担“距离上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国际差旅费、通讯费以及信息传递费用及决策所需要多耗费的时间等。上述种种,可以归纳为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要承担的海外风险。因此,只有当投资者有能力在东道国赚取比在母国企业更高的收益率和利润率时,才可能去在该东道国投资。第7页/共110页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再次,通过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海默认为,进入东道国的投资者不采取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等进行间接投资,而是通过办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其原因是在非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投资者拥有东道国当地竞争者没有的企业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保证投资者获得高于在母国企业的收益率和利润率。这些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第8页/共110页1、资本优势2、货币优势3、管理优势4、技术优势5、营销优势6、获取资源能力方面的优势7、规模经济优势8、政治力量优势第9页/共110页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垄断优势理论强调,企业只有在具备一些特有的优势,足以抵消企业对外经营的明显不利条件时,才可能对外直接投资。这些优势中,最关键的是营销优势和技术优势,其他优势则只起配合作用。第10页/共110页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1、核心资产论在对外投资者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即核心资产。对外投资者通过对核心资产的占有,形成垄断优势,并发展对外投资,在东道国获取高额利润,此即核心资产论。这一理论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以约翰逊提出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为代表;二是以凯夫斯为代表的“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第11页/共110页占有能力论

约翰逊在1970年发表的论文《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这里说的知识包括技术、专有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约翰逊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知识资产与其他资产不同,它的生产成本很高,如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这些资产,能够降低它的边际成本。而知识资产的供给又极富有弹性,可以在若干不同的地点同时使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可以利用总公司的知识资产,创造更高的利润,而东道国当地企业则无此优势。第12页/共110页产品差异能力论

凯夫斯提出,拥有使产品产生差别的能力是跨国公司的重要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量,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可以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在实物形态上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发生差异。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独特的推销技能使其产品在消费者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所有这些都可以使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产品价格和销售额的控制。第13页/共110页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2、寡占反应论美国学者尼克尔博克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寡占反应与跨国公司》中主张从寡占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行为来解释对外投资的动机,并提出了寡占反应论。尼克尔博克认为,在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的寡占市场结构条件下,他们互相警惕地注视对方的行为,如果一家厂商率先到海外去投资建厂,其他几个对手就会相继效仿,采取跟进策略,追随带头的厂商也到海外去投资,这固然由于海外投资的利益诱人,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巩固竞争地位。第14页/共110页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2、寡占反应论寡占反应行为导致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尼克尔博克还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进攻性投资,即在国外建立第一家子公司的寡头公司所进行的投资;二是防御性投资,即同一行业的其他寡头公司追随进攻性投资,在同一地点所进行的投资。尼克尔博克认为,前者的动机可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后者可以用寡占反应论来解释。

第15页/共110页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意义: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先河,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破了国际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理论框架,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来论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把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第16页/共110页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局限性: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且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实力雄厚、独具对外扩张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而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也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加入到了对外国际直接投资的行列中来。垄断优势理论显然对这些新现象无法做出科学解释,这些局限性使它失去了普遍的意义。第17页/共110页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第18页/共110页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变化过程,第一步产品向市场推出,第二步产品逐步扩大销路,以至充斥市场,第三步产品由盛而衰,最终逐渐被新一代产品所替代甚至退出市场。弗农认为,美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根据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变动而做出的决策。第19页/共110页(一)产品创新阶段

在产品创新阶段,新产品刚刚被导入市场,在创新企业所在国家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里产生逐渐增加的需求。这时期,创新企业占据着技术垄断地位,新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创新企业产生并开始逐渐进入大规模生产,这一时期产品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销售量不断上升,只有少量的产品出口到较发达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创新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因此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基本上控制了市场份额,而且对技术密集型的新产品在国内生产将更为有利。所以在这一阶段生产未发生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也未发生。第20页/共110页(二)成熟产品阶段

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产品销售量上升,利润迅速增加,外国生产者开始仿制这种新产品,出现垄断竞争局面,但成功的仿制者不多,尚未构成对创新企业的威胁。这一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国内外需求急剧增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强,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升高,价格竞争开始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虽然厂商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异质化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但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的成本优势远比差异优势更为重要。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时,企业将日益重视国外市场,当出口产品的边际成本加上运输成本等其它费用高于在国外生产的边际成本时,企业会考虑对外直接投资。第21页/共110页(二)成熟产品阶段

尽管此阶段新产品已趋于成熟,价格却仍然很高,所以厂商仍选择在人均收入水平高、技术先进、与本国需求类似的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同时,较发达国家的竞争厂商开始仿制创新企业的新产品,这些国家政府也可能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以支持本国企业发展新产品,替代进口。这时期,其它跨国企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创新企业为维持国外市场份额,以对外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由于技术垄断局面完全打破,创新企业也可能以有限扩散技术方式(许可证方式)获取收益。新产品产业形成垄断竞争。这时期,发达国家出口和较发达国家进口开始减少,厂商转向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第22页/共110页(三)标准化产品阶段

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都已完全的标准化,更多的厂商进入新产品市场,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主要地位,厂商间展开了激烈竞争,最初的创新企业的优势完全丧失。本国的市场已经饱和,其他发达国家该产品的出口量也急剧增加,创新厂商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与成本,这时企业最关心的是寻找低成本的产品生产区位,于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选址的最佳生产区位。这样,在发展中国家里发生较发达国家在前一阶段已经历过的过程。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厂商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生产这种产品的能力,从而净进口量开始减少。第23页/共110页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一)弗农对产品周期理论的修正弗农引用了“国际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他将产品周期重新划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成熟的寡占”和“老化的寡占”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来建立和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不同的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在选择国内和国外生产区位时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根据寡占产品的竞争情况,利用对外投资使其寡占利润最大化。第24页/共110页1.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

在这一阶段,创新仍在国内市场开始,并受国内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的影响。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垄断优势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扩大现有产品的差别,以加强对新产品和技术的垄断。

当产品进入国外、出现竞争者和进入标准化阶段时,跨国公司就会把生产移往国外,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占领国外市场,维持和延续以创新为基础的优势。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结构各异,因而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区位选择也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公司大多选择西欧或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生产较多劳动成本的新产品,而西欧或日本则一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来生产该类产品。第25页/共110页2.成熟的寡占

这一阶段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扩散,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优势消失。弗农认为,这一阶段,规模经济成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基础。它们可以利用生产、销售与研制的规模经济来代替创新因素,排斥竞争者的进入。各国主要采取相互牵制战略或盯住战略来维持各自的市场份额。相互牵制战略指的是为了在竞争中争夺市场,各国跨国公司到对方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削弱对方的竞争能力。盯住战略指当某个跨国公司率先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时,其他的跨国公司就紧随其后,采取跟进战略,以维护寡占均衡。这两种战略的目的都是要稳定寡头成员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避免竞争失利。第26页/共110页3.老化的寡占阶段

在这一阶段,规模经济也不再是阻碍竞争者进入的有效手段,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跨国公司力图组成卡特尔,或通过商标、广告宣传等使它们的产品互有差别,以建立新的垄断优势。但由于竞争者不断的进入,成本和价格的竞争日趋严峻,成本高的公司将被迫退出该行业。这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成本的差异,市场距离和寡占反应成为次要因素,所以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的理想投资地。第27页/共110页(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1.劳动力成本

由于大多数国家实行移民管制,不同国家实际工资成本差异很大,造成了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和成熟阶段,要求高素质的劳动力与高技术的生产过程相结合,这时只能利用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一旦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阶段,企业迫于成本和价格竞争的压力,就趋向于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第28页/共110页(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2.市场需求有利的东道国市场也是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新产品研制出后,厂商最关注的是能不能找到市场。处于创新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产品,价格相应较高,只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才能负担,所以新产品都首先在这些国家生产和消费。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也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所接受。随着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迅速增长,一些企业转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以形成和利用其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

第29页/共110页(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

3.贸易壁垒在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新产品的仿制者,同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纷纷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创新企业为了绕开这些贸易壁垒、占领海外市场,只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第30页/共110页(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4.政府政策不同国家政府会在一定时期内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和激励政策,以借助外国资本实现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标。有利的投资政策环境也是吸引外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31页/共110页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主要贡献:第一,引进了从动态分析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行为的方法;第二,较好地解释了美国战后对西欧各国大规模直接投资的原因;第三,通过对生产区位决策的论证,说明了区位因素在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的重要性;第四,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和国际贸易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以后形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第32页/共110页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局限性: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在国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或者,将其原创的新产品进行改进或多样化,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显然不符合产品周期理论的结论;第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无法对有些跨国公司在国外原材料产地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第四,该理论也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双向投资现象。第33页/共110页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第34页/共110页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通过研究分析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论》(1979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论》(1981年)中,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对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提出了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比较优势论。小岛清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详细分析和比较了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提出了解释日本对外投资的理论模型。该理论以国家为基本考察单位,进行了国际间优势比较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是有代表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也被称为“小岛清模型”。第35页/共110页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贸易导向型的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是对东道国在比较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而对投资者来说,则是在其母国比较成本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部门)投资。投资者通过在东道国建立这种类型的生产线,把自己的经营资源转移到东道国,东道国的产业因这种投资而逐步走向高级化,而投资者母国在这些部门生产的比较成本的差距则进一步拉大。于是,投资者可以用廉价的成本生产产品,然后向其母国及第三国市场销售这种产品,从而为双方创造出更多的贸易机会,并满足投资者母国产业发展对原材料、半成品等资源的需要。

第36页/共110页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逆贸易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即把投资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也可以说是主要出口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东道国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部门。东道国该产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改善,与投资国的原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差距缩小,投资国的出口(即东道国的进口)减少了。这样,投资国的直接投资实际上起到了出口替代的作用,所以称为逆贸易导向的直接投资。小岛清认为此种对外直接投资是“不理想”的。

第37页/共110页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投资国的投资可以使东道国因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条件而没有显现的潜在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并充分利用。也就是说,本国所有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第38页/共110页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对外直接投资由于以从趋于比较劣势行业开始的原则进行,因此可以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使双方实现利益更大、数量更多的贸易。另外,边际产业的概念还可以扩大,不仅包括已趋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型部门,还包括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过程或部门。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海外找到有利的投资场所进行国际生产,就是它向该部门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果。这种投资是“日本式的、顺贸易的对外直接投资”。第39页/共110页三、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心是自然资源开发与进口、纺织品生产、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在日本国内属于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投资按照这些行业比较成本的顺序依次进行。这些行业在东道国内正在形成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日本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正可以促进它们的比较优势产业,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补充、创造和扩大两国贸易。同时日本也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实现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转化。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恰好相反,从本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即逆贸易导向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导致对贸易的替代。另外向东道国转移本来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行业,可能会缩小本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的差距,使本国丧失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后果十分严重。

第40页/共110页三、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2)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因而其投资企业规模远比欧美国家小的多。小岛清认为,日本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一般会更趋于比较劣势,但它们与东道国的技术等方面的差距较小,且转让的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符合当地生产的要素结构及水平,投资也多采用合资形式。这样的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波及效应较大,不但促进了当地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出口,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培训机会。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为技术密集行业的寡头垄断公司,目的在于通过海外扩张维护其垄断地位,争夺东道国市场。直接投资所转移的技术多为高级技术,投资方式也多选择独资形式。这种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波及效应较小。

第41页/共110页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1.自然资源导向型这种投资是向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增加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或国内根本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属贸易导向的投资。结果: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化专业分工。第42页/共110页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2.劳动力导向型这种投资是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提高,因此将标准化的传统劳动力密集产品或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新产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一种投资方式。目的:建立本国及第三国出口的生产基地,而不是为了占领东道国市场。结果:加速了国家间的产业调整和资源配置,增加了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第43页/共110页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3.市场导向型(1)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而进行的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从而将出口成品改为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转换。这类投资一般符合东道国的进口替代政策,也属贸易导向型投资。

(2)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例如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新兴制造业即技术密集行业的大寡头公司控制,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反贸易导向型的。第44页/共110页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4.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这类直接投资是由大型跨国公司的水平或垂直一体化实施的。它是否属于反贸易导向型取决于这类投资是否是垄断性质的直接投资。第45页/共110页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二)交叉投资小岛清还对发达国家间的交叉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发达国家间的交叉投资大多数是由于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投资往往流向东道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既然交叉投资是在双方比较成本差距很小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它就很难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所以发达国家之间应该停止对东道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直接投资,而应当采用在产业内部,寻找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领域进行直接投资,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第46页/共110页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意义:小岛清教授从与欧美学者对立的全新角度立论,在分析和总结“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为首要原则,结合日本的具体情况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只有比较利益原则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和东道国都不需要拥有垄断市场,因而并非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国际投资,具有比较优势或者寻求比较优势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国际投资活动。比较优势论重视从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应当促进投资双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扩大两国的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是替代的而不是互补关系。

第47页/共110页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局限性:小岛清的理论分析及结论虽然符合日本早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情况,但它无法解释80年代后日本向欧美国家大量投资的实践。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只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调整产业结构,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意识,并试图通过吸引直接投资、利用后发优势来发展本国较高技术层次的产业结构。另外,还有一些现象是利用这一理论不能解释的,例如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领域已经扩展到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等等。因此,小岛清教授的理论只能说反映了日本在战后某个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并非具有普遍意义。第48页/共110页第四节内部化理论一、内部化理论概述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第49页/共110页一、内部化理论概述

(一)内容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而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则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中间产品的交易,会面临许多障碍,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将各种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企业间内部市场内进行,从而可以弥补外部市场机制的缺陷。当这种内部化跨越了国界,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就产生了。因此,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第50页/共110页(二)内部化理论中的市场不完全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不仅仅表现在由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等带来的最终产品的不完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知识等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中间产品是相对于最终产品而言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更重要的是包括各种技术、专利、管理技术等知识产品。而知识、技术形态的中间产品,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整体性、共享性、质量不确定和不可检验性等特性,对市场的完善程度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外部市场难以保障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有效进行,交易成本和市场失效,就会迫使企业进行内部化。内部化就是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利用管理手段来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与产品交换,使中间产品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自由转移,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样既避免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又能防止技术优势流失,维护了企业的特定优势。

第51页/共110页(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1.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按照内部化理论的观点,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知识市场结构以及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知识产品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这是因为:(1)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2)知识产品的“共享性”决定了其价格很难经过市场来决定;(3)知识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的“自然垄断性”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4)知识产品的过早外溢会给其拥有者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企业必须对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控制在企业内部使用。

第52页/共110页(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1.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此外,内部化意愿还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1)地区特定因素,如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2)国家特定因素,如国家的政治、金融制度等;(3)企业特定因素,即组织结构、管理知识和能力等。第53页/共110页(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

2.市场内部化的实现条件

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内部化过程也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因此只有在内部化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内部化才会变为现实。内部化的实现取决于企业对内部化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第54页/共110页(1)内部化成本

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①资源成本②通讯成本③国际风险成本④管理费用第55页/共110页(2)内部化收益

从内部化的收益来看,它主要包括克服下述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①消除外部市场供求的“脱节”现象。②企业可以利用差别价格来充分享受它在中间产品上的市场势力,这是通过外部市场定价方式难以达到的。③消除外部市场因买方或卖方垄断而形成的不稳定。④促使卖方和买方在产品性质及价格方面的信息达到均等,消除买方不确定性。⑤有效规避政府干预造成的市场不完全。第56页/共110页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意义:标志着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行为,区分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并将理论基础放在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上,使其更接近国际生产的实际;不仅很好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且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行为的原因;以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研究了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才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不是静态地强调企业已拥有的特定优势,而是强调企业将既有优势跨国界内部化的特定能力,从而使其分析更具动态性。第57页/共110页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局限性:内部化理论强调的内部化能力从本质上看是垄断优势,所以它与垄断优势理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内部化理论仅说明了跨国公司是对国际市场的替代,而没有讨论企业管理层级制度形成于发展的原因,没有讨论跨国公司在替代国际市场后其内部分工体系形成与发育的过程。第58页/共110页第五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形成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五、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第59页/共110页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形成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运用折衷主义方法对各种跨国公司理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分析,于1977年发表了其代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提出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国际生产活动中,应吸收区位理论、并融入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和巴克利与卡森的内部化理论,形成了一个更一般和广泛适用的理论模式,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吸收了原有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区位理论,对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做出了解释,同时分析了各国在国际贸易、资源转让及对外直接投资中选择直接投资的原因。第60页/共110页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O.I.LParadigm),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跨国企业的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而且这三项优势是不分主次的。第61页/共110页该理论假定企业在以下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时,将从事对外直接投资:①企业拥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以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此类资产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②企业将这些所有权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比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让方式带给企业的收益会更大;③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区位条件利用其优势时,比利用本国区位条件更有利。邓宁认为,这三类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只有在具备全部三类优势时,企业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第62页/共110页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邓宁认为,企业是否拥有所有权优势是决定其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但所有权优势并非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

第63页/共110页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特定优势。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它拥有的各种所有权优势,还取决于它对这些优势实行内部化的意愿和能力。企业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可能会逐渐丧失,所以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邓宁曾强调内部化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时,不仅要拥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而且还要通过直接投资方式使之内部化。

第64页/共110页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取决于: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禀赋;市场条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制度和相关政策等。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只是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内部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和扩展垄断优势,而区位优势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址和国际生产布局的制约因素。只有国外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生产。区位优势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第65页/共110页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用以解释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三种主要方式,即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企业所有权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若企业对其技术等优势实行内部化有利可得,同时国外区位优势又有较大吸引力时,企业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若国外区位优势吸引力不大,企业将选择出口方式。当企业不须对其优势实行内部化,同时国外区位优势又无吸引力时,企业将选择许可证安排方式。第66页/共110页表2-1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无无有许可证安排无有有出口贸易有有有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方式\优势第67页/共110页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邓宁1981年在《投资发展周期》一文中,说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不同的,这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该理论被称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它从动态的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是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68页/共110页(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内容邓宁认为一国净对外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行为的发展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趋势。邓宁通过对6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67~1978年直接投资流入与流出量及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发现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与直接投资的流出和流入有关,他把这种关系称为投资与发展周期。

第69页/共110页第一阶段(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或等于400美元)

处于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量都很小,这是缘于该国的企业还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各种条件的制约。第二阶段(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间)

处于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东道国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凸显。此时东道国对外投资的流出量仍很少,主要原因是该国企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所有权优势,但还是有可能在周边国家进行投资实践。

第70页/共110页第三阶段(人均GNP在2000-4000美元之间)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由于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增强,直接投资流出量上升,且速度可能超过流入量,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这类国家多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第四阶段(人均GNP在2600-5600美元之间)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企业有着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具备发现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直接投资的流出量大大超过流入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全部都是发达国家。第71页/共110页通过实证分析,邓宁得到了以下的一般结论:

1、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呈正相关关系,与该国对外直接投资量呈负相关关系;

2、内部化优势不但可以促进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外国对本国投资;

3、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弱,这三种优势强弱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第72页/共110页(二)对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评价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从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出发进行宏观分析,将一国直接投资的行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有机联系,描述了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广大国家投资行为的变迁,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做出了新的解释。但邓宁描述的这种投资与发展周期的关系只是总的趋势,各国由于国情的差异,如经济结构、外资政策等不同,具体情况可能会不一样,会出现人均国民收入处于同一阶段的国家,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趋势并不一致,邓宁的这种研究方法也因此受到了诸多的批评。第73页/共110页五、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意义:首先,该理论克服了以往理论研究的片面性,归纳、吸收了以往学术中的观点,形成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特别是区位优势的应用回答了许多其他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其次,该理论对国际直接投资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力图说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一国不可能永远拥有某种比较优势。最后,该理论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第74页/共110页五、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局限性:第一,该理论是根据西方私人对外投资行为提出来的,难以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因为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往往是由国际经济合作协议和本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决定的。第二,该理论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目标多元化这一事实也不相符。第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并非什么理论,因为尽管它的解释能力很强,但这种能力基本上是由于它几乎囊括了其他各种直接投资理论,就此而言,折衷论不过是其他多种理论借以发展的一个结构。第75页/共110页第六节其他直接投资理论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三、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四、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第76页/共110页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升级理论第77页/共110页(一)小规模技术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该理论的逻辑基础来源于比较优势论。核心思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的低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第78页/共110页主要内容:威尔斯认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竞争优势绝对化,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其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产品低价营销战略。第79页/共110页理论评价: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威尔斯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分析空间,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怎样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颇有启发的。但从本质上看,小规模技术理论是技术被动论。威尔斯显然继承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降级技术”生产在西方国家早已成熟的产品。结果,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中的位置则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在技术上的创新活动也仅限于对现有技术的改造。

第80页/共110页(二)技术地方化理论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拉奥通过研究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1983年,拉奥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第81页/共110页主要内容: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创新活动所具有的“特有优势”由四个条件促成和决定:在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发生的,是同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的价格和质量相联系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适合于它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来自其在产品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会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能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以满足相应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第82页/共110页主要内容:拉奥的结论是,不但生产技术上的原创性研究可以使企业具有优势,根据企业本身具有的生产环境,对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也可以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引进技术后又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消化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当地的要素结构、产品质量、品质要求、消费品位、价格和购买力,因而从这一点上说,它们的产品比发达国家的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第83页/共110页理论评价:拉奥的技术本地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它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什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了形成竞争优势所特有的企业创新活动,从而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的注意力引向微观层次,以证明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可能性。第84页/共110页(三)技术创新升级理论1990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坎特威尔和其学生托兰惕若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第85页/共110页主要内容: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若认为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并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现有的技术。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提高与其国际直接投资累积增长相关联,技术能力的存在和累积是国际生产活动模式和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顺序应为: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积累海外投资经验;然后从周边向其他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第86页/共110页理论评价:技术创新升级理论构造了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技术积累为基础,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与对外投资结构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升级的动态过程,这一理论诠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新兴工业体对外投资的结构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轨迹,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加强技术创新和积累,进而提升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87页/共110页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认为以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他们通过对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考察,发现了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诸多外部因素,提出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第88页/共110页主要内容:核心观点:任何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都是由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组合而产生的。直接诱发要素指的是投资国和东道国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和技能等。直接诱发要素既可存在于投资国,也可存在于东道国。如果投资国拥有某种诱发要素的优势,它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该要素转移出去,以谋取利益;如果东道国具有某种诱发要素优势,而投资国不具备该优势,这也能刺激投资国的对外投资,从而获得并利用该优势。第89页/共110页主要内容:间接诱发要素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之外的其他诱发对外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投资的因素,如鼓励性投资政策及法规、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等;东道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投资的因素,如东道国政局稳定、东道国的投资软硬环境及优惠与激励政策等;全球性诱发和影响对外投资的因素,如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影响等。第90页/共110页主要内容: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建立在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之上,一般情况下,直接诱发要素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诱发要素,而现实情况是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今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理论还认为: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受直接诱发要素的作用,而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间接诱发要素的影响。第91页/共110页理论评价:该理论克服了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只重视投资目的、动机和条件因素,而忽视东道国和国际环境因素对投资决策影响作用的片面性,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其创新之处在于:1.强调了间接诱发要素的作用,说明经济政策、法规、投资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状况对当代国际直接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2.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第92页/共110页三、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了较快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需要在理论上予以解释。小泽辉智在1992年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对外投资作为互相作用的三种因素结合于一体,阐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对外投资来促进经济转型。第93页/共110页主要内容:小泽辉智认为,世界经济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每个经济实体内部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存在差异;②企业既是各种无形资产的创造者也是它们的交易者;③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实力差距明显;④各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具有相应的阶段性和继起性;⑤各国政策中有一种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的趋势。其中③和④尤为重要,既然各国发展水平具有阶梯性的等级结构,这就为发达国家创造了转移知识和技术的机会,也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提供了赶超的机会。第94页/共110页主要内容:小泽辉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与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的资本的有序流动。具体表现在:1.处于要素导向阶段的国家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一般都属于资源导向型或劳动力导向型;2.当一国处于从要素导向阶段向投资导向阶段过渡时,吸引外资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行业,同时还会出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业向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转移,进行海外直接投资;3.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阶段过渡时期,吸引外资的行业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而中间品行业将向海外转移,发生对外直接投资。第95页/共110页四、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

波特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分为四个特征明显的阶段:资源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财富导向阶段。1.资源要素导向阶段波特认为,当一个国家处于竞争发展的起始阶段,即使是在国际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企业也只能从诸如自然资源、成本廉价的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中汲取竞争优势,企业本身没有能力创造技术。具有这些特征的阶段属于资源要素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等生产要素,虽然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人均高收入,但资源要素导向性的经济确是一种生产率增长基础薄弱的经济。

第96页/共110页四、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2.投资导向阶段在资源要素导向阶段基础上,一国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有主动投资的意愿,同时也具有吸收并改良外国技术的能力。通过改进基础设施和引进技术的投资,利用资源要素低廉的优势,推动国家突破资源要素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迈进。3.创新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不仅利用和改进其他国家的技术和方法,而且也对技术和方法进行发明创造。处于创新导向阶段的企业,继续在成本上进行竞争,但这一成本并非取决于要素成本,而是取决于同技能和技术有关的生产率。第97页/共110页四、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4.财富导向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最终导致衰落的阶段,持续投资和创新动机已经削弱,从而妨碍了增长的方式转移。波特认为,随着一国竞争力的不断发展,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也随之发展。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将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互相作用的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不仅强调了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不同模式参与跨国投资的必要性,而且还提出了选择原则和实现的步骤,这是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大贡献。第98页/共110页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分析

中国问题时的借鉴意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也正在逐步与一般规律趋同,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这种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在中国,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投资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扩大,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也正在上升,跨国公司在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同时,越来越向制造和研究与开发并重发展。借鉴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对我们尽快提高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还是有重要意义的。即使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对我们并不是最适宜的(事实上,这些分析框架即使在分析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时也不见得那么贴切),但是,至少是可以借鉴,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的。

第99页/共110页案例讨论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故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而中国接受了大量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工厂。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万亿美元,然而由于缺乏品牌价值和创新内涵,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赚的都是“辛苦钱”。加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方式半壁江山的情况却影响了整体利润水平,降低了中国贸易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拜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依旧能获得些许利益,但在长期中却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陷入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陷阱”。这一陷阱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