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四单元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1.gif)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2.gif)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3.gif)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4.gif)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7d2afd371647c958d6d82861dbaea7a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知识梳理考点一:三国鼎立•官渡之战1、背景: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遭到严重破坏。2、概况:(1)时间:(2)作战双方:与(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4)影响:o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2)经济上:,恢复农业生产(3)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曹操,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2、概况:(1)时间:(2)作战双方:与(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4)影响:o・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国概况2、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220年称帝曹丕221年称帝刘备222年称王孙权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开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3、三国经济的开展状况:魏国:修建,北方生产;蜀国:开展经济,改善,加速开发;吴国:兴旺,吴国船队曾到达(即现在的台湾),这是历史记载最早的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启示:在中国历史开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考点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1、概况(1)建立时间:(2)人物:(3)都城:o(4)统一的时间:o2、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3、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西晋迅速走向衰落。4、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灭掉西晋。5、八王之乱(1)、原因: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②晋惠帝昏庸无能。(2)、爆发;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3)、影响:,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1、时期:时期2、路线:①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②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③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3、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称为O4世纪后期,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考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时间:人物定都2、政权特点:3、兴盛:后,东晋经济得到开展,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4、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5、灭亡:420年,东晋灭亡。•南朝:420一一589年,出现、、、四个王朝,定都o•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开展的原因:①②③④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1)农业:①开垦荒地,兴修②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实行;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的。(2)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缄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开展。(3)商业:商业开展,城市繁荣。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结果:©考点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泗水之战1、背景: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②北方:氐族人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2、概况:(1)时间:(2)作战双方:与(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4)影响:观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的状态;取得暂时稳定,为提供了有利条件。3、与泗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4、“肥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1)建立时间:(2)民族:(3)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2、改革的原因(目的):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2)(3)(4)(5);(6)4、作用: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2^民族交融表现:经济、习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面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政治制度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制度。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己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3、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开展注入了,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展奠定了基础。考点五: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农学:《齐民要术》1、2、地位:3、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4、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开展有深远的影响,O数学:祖冲之1、时期:2、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数字;制定《大明历》;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书法:1、时期:东晋2、代表作品:3、特点:“飘假设浮云,矫假设惊龙”4、称赞:绘画:顾恺之1、时期:2、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3、特点:他擅长,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4、代表作品:和;山水画开始形成。•雕塑1、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2、代表: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o二、真题演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以下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鼎立局势的是.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走向败亡。标志着西晋TOC\o"1-5"\h\z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B.五族内迁C.匈奴攻晋D.晋武王封王.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统称“南朝”。这四个王朝应该是()A.宋齐梁陈B.秦汉唐宋C.梁唐晋汉D.宋元明清.南北朝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汉人胡食”一一乳酪、胡饼,少数民族炮、炙等烹饪方法被中原汉族广为接受;“胡人汉服”一一少数民族区域盛行汉式风韵的广袖、大口裤服饰。这一现象的出现()A.违背了社会历史开展的规律B.阻碍了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C.是民族交融的表达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下面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达。请把正确的一项选出来()A.西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流传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均为真迹B.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书圣”D.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统治阶级为宣扬道教而开凿的.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开展D.南方人口增多.“随着江南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A.手工业开展情况B.商业开展情况C.海外贸易开展情况D.农业开展情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与以下什么战役有关?()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跳水之战.以下选项中,最能反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点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想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原因是()A.遵循自然规律B.改进工具C.请求老天帮助D.主观想象.“冗”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兀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A.贾思勰B.祖冲之C.郦道元D.蔡伦.“晋初,宗室诸王以将军、刺史等身份分镇地方,自行选取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租税,既有了行政礼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J这种现象,将会()A.埋下八王之乱的隐患B.掀起胡汉移民的狂潮C.加剧统治阶层的腐败D.激起少数民族的对抗.西晋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当时人口迁徙的流向是()A.从北方迁至中原地区B.从中原迁往江南地区C.从中原迁往岭南地区D.从中原迁往北方地区.《宋书》记载:“江南……地旷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那么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出江南地区()A.生产力水平比拟低B.人民生活没有保障C.得到了充分的开发D.海外贸易非常兴旺.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开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说明()A.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B.南方轻徭薄赋,社会相对安定C.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开展.如下图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形势,这一历史现象有助于()[匈奴।A.匈奴建立政权B.鲜卑统一北方C.江南经济开发D.北方民族交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开展。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开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开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一一中华民族。一一摘自强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一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材料二: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高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且汉族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共同作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一一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开展的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族融合产生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促进多民族关系的良性开展?18.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逐渐缩小了江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差距。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史记•货殖列传》(1)材料一中的史料描述的应该是哪个时期的现象?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材料二:孙权重视社会经济的开展,为促进农业生产开展,孙权推行屯田制,规定屯田兵战时出征,平时从事农耕;设立屯田官,在长江中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新公司合同担保协议下载
- 借贷居间合同
- 食品检测服务合同
- 吊车施工合同
- 个人借款给企业的合同范文
- 污水处理厂运维合同履约承诺书
- 基于线性材料插值的超弹性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 多参量智能光纤传感系统研究
- 列车轴装通风式制动盘流量特性的数值研究
- 开放世界中的目标感知与多任务决策方法研究
- 高考模拟作文“文化自信:春节走向世界”导写+范文3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能手1000题带答案
-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报告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