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线路工学习题库_第1页
中级线路工学习题库_第2页
中级线路工学习题库_第3页
中级线路工学习题库_第4页
中级线路工学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线路工学习题库.(D)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A)1250m(B)1050m(C)850m(D)600m.(C)不属于线路标志。(A)公里标(B)曲线标(C)警冲标(D)管界标.路基侧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B)。(A)0.3m(B)0.4m(C)0.6m(D)0.8m.当350m〉曲线半径2300m时,其轨距加宽值为(B)。(A)0mm(B)5mm(C)10mm(D)15mm.铁路轨距变化应和缓平顺,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的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A)。(A)l%o(B)2%o(C)3%o(D)4%o.直线线路上轨向以10m弦在轨头内侧顶面下(C)处量取最大矢度。(A)10mm(B)15mm(C)16mm(D)20mm.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下列关于光带和轨底坡的说法中正确是(C)。(A)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合适⑻如果光带偏向外侧,那么说明轨底坡缺乏(C)如果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D)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C)不属于钢轨主要参数。.允许速度不超过120km/h的线路,道岔尖轨尖端的轨距加宽按不大于(C)的递减率向始端基本轨接头递减。(A)2%o(B)4%o(C)6%o(D)8%o.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尖轨长度为(C)。(A)6.25m(B)7.405m(C)7.7m(D)7.04m.单开道岔中,尖轨前第一拉杆的中心位置距尖轨实际尖端(B)o(A)330mm(B)380mm(C)490mm(D)510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A)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B)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其他线上超过(C)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A)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B)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C)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道岔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其他站线上超过(D)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6mm(B)8mm(C)10mm(D)11mm.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板磨耗大于(A)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A)2mm(B)3mm(C)4mm(D)5mm.普通钢轨断面尖轨的滑床板上,需加焊(C)厚的滑床板。(A)10mm(B)8mm(C)6mm(D)4mm.为了使转辙器轨距、方向正确及尖轨和基本轨密贴,曲基本轨应按支距进行弯折。一般情况下曲基本轨有(B)曲折点。(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道岔查照间隔应不得(A)0(A)小于1391mm(B)大于1391mm(C)小于1348mm(D)大于1348mm.道岔护背距离应不得(D)。(A)小于1391mm(B)大于1391mm(C)小于1348mm(D)大于1348mm.道岔护轨平直段轮缘槽标准宽度为(B)。(A)40mm(B)42mm(C)48mm(D)50mm.道岔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顶面宽50mm处翼轨轮缘槽标准宽度为(B)o(A)42mm(B)46mm(C)48mm(D)50mm.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A)。(A)65mm(B)58mm(C)48mm(D)50mm.道岔各部轮缘槽深度为48mni,日常维修标准为不小于(C)。(A)38mm(B)39mm(C)40mm(D)45mm.高镒钢整铸辙又心宽40mm断面处,辙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D)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1mm(B)2mm(C)3mm(D)4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C)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4mm(B)5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50kg/m及以下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B)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6mm(B)8mm(C)10mm(D)12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D)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1mm(B)2mm(C)3mm(D)4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C)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2mm(B)4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D)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4mm(B)5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C)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6mm(B)8mm(C)10mm(D)12mm.可动心轨辙叉心宽40nlm断面及可动心轨辙叉心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超过(B)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2mm(B)4mm(C)6mm(D)8mm.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C)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0.5mm(B)1mm(C)1.5mm(D)3mm.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D)时应注意检查观测。(A)0.5mm(B)1mm(C)1.5mm(D)3mm.高镒钢整铸辙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C)时应及时更换。(A)2mm(B)4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D)时应及时更换。(A)4mm(B)5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50kg/m及以下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C)时应及时更换。(A)6mm(B)8mm(C)10mm(D)12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C)时应及时更换。(A)2mm(B)4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D)时应及时更换。(A)2mm(B)4mm(C)6mm(D)8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C)时应及时更换。(A)6mm(B)8mm(C)10mm(D)12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401n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60kg/m及以上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D)时应及时更换。(A)6mm(B)8mm(C)10mm(D)11mm.可动心轨辙叉心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辙叉心宽20nl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局部)超过(C)时应及时更换。(A)2mm(B)4mm(C)6mm(D)8mm.(C)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A)25m钢轨地段每千米总误差为75mm(B)12.5m钢轨地段出现连续4个瞎缝(012.5m钢轨地段出现连续2个轨缝大于构造轨缝(D)线路爬行量为15mm.线路爬行量超过(D)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A)15mm(B)18mm(C)20mm(D)25mm.(D)现象出现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A)25m钢轨地段每公里瞎缝超过10%(B)25m钢轨地段每公里轨缝大于构造轨缝数量超过10%(012.5m钢轨地段连续出现2个瞎缝(D)12.5m钢轨地段连续出现3个轨缝大于构造轨缝.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50mm以内一条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局部裂纹长度)超过(B)时,应及时更换。(A)40mm(B)50mm(C)60mm(D)80mm.高镒钢整铸辙叉心宽超过50mm两条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局部裂纹长度)超过(D)时,应及时更换。(A)40mm(B)50mm(C)60mm(D)80mm.高镒钢整铸辙叉辙叉冀一条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局部裂纹长度)超过(A)时,应及时更换。(A)40mm(B)50mm(C)60mm(D)80mm.高镒钢整铸辙叉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颗部位裂纹超过(D)时,应及时更换。(A)10mm(B)20mm(C)25mm(D)30mm.高镒钢整铸辙又心宽一条纵向裂纹长度超过(D)时,应及时更换。(A)60mm(B)80mm(C)90mm(D)100mm.关于普通单开道岔的描述,(A)是正确的。(A)道岔中心指的是直线线路中心线与侧线线路中心线的交点(B)道岔前长是从道岔中心至基本轨前端的距离(C)道岔后长是从道岔中心至辙叉尾端的距离(D)道岔全长是从基本轨前端到辙叉尾端的距离.60kg/m钢轨12号普通单开道岔全长为(D)。(A)28848mm(B)29569mm(C)36815mm(D)37907mm.50kg/m钢轨9号普通单开道岔全长为(A)。(A)28848mm(B)29569mm(C)36815mm(D)37907mm.普通单开道岔辙叉局部轨距,直、侧向均为(A)。(A)1435mm(B)1440mm(C)1450mm(D)1445mm.尖轨尖端轨距加宽,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按不大于(A)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A)6%o(B)7%o(C)8%o(D)9%o.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其尖轨尖端如有轨距加宽,那么按不大于(B)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A)1%o(B)0.7%o(C)0.9%o(D)0.8%。.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尖轨尖端轨距为(B)。(A)1437mm(B)1445mm(C)1450mm(D)1453mm.普通线路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C)o(A)0.5m(B)Im(C)1.5m(D)2m.普通线路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C),至辙叉前端为4m。(A)Im(B)2m(C)3m(D)4m.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B)。(A)1437mm(B)1441mm(C)1450mm(D)1453mm.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km/h的单开道岔,辙叉号数不得小于(D)0(A)9号⑻12号(C)18号(D)30号.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辙叉号数不得小于(C)。(A)9号⑻12号(018号(D)30号.段管线采用的对称道岔不得小于(A)。(A)6号⑻9号(012号(D)18号.道岔连接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其长度不小于(D)。(A)10m(B)15m(C)18m(D)20m.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之间应有长度不短于20m的直线过渡段,站线道岔的过渡直线一般不得短于(C)。(A)4.5m(B)6m(C)7.5m(D)20m.(D)不属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产生的原因。(A)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⑻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造成假密贴(C)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D)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击.提速道岔侧向各类列车允许通过速度均为(C)o(A)25km/h(B)30km/h(C)50km/h(D)60km/h.60kg/m钢轨提速12号道岔尖轨长为(D)。(A)7.7m(B)ll,3m(C)12.5m(D)13.88m.提速道岔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B)o(A)10mm(B)12mm(C)15mm(D)16mm.提速道岔钢轨下设置(A)厚橡胶垫板。(A)5mm(B)6mm(C)10mm(D)12mm.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道岔各垫板下设置(C)厚橡胶垫板。(A)5mm(B)6mm(C)10mm(D)12mm.12号提速道岔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B),允许误差"+”不限,“一”为2mm。(A)66mm(B)65mm(C)62mm(D)60mm.提速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叉跟尖轨与短心轨应密贴,不密贴时缝隙不大于(C)。(A)3mm(B)2mm(C)1mm(D)0.5mm.提速道岔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在固定型或可动心轨辙叉的心轨顶宽(C)处测量。(A)0〜10mm(B)10〜20nlm(C)20〜30mni(D)30〜40nmi(A)钢轨的头部顶面宽⑻钢轨的轨腰厚(C)钢轨的长度(D)钢轨的轨底宽.在6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轨端距第一孔中心距为(B)o(A)96mm(B)76mm(C)66mm(D)56mm.在5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一孔至第二孔中心距为(C)。(A)220mm(B)140mm(C)150mm(D)110mm.在75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二孔至第三孔中心距为(D)。(A)160mm(B)150mm(C)140mm(D)130mm.60kg/m钢轨轨头宽度为(C)o(A)70mm(B)72mm(C)73mm(D)75mm.50kg/m钢轨轨底宽度为(B)o(A)114mm(B)132mm(C)150mm(D)148mm.75kg/m钢轨高度为(A)o(A)192mm(B)176mm(C)152mm(D)140mm.无缝线路长轨条截锯为再用轨时可先用乙烘切割,更换下来以后再锯头,但切口与锯口的距离不得小于(B)。(A)90mm(B)100mm(C)80mm(D)60mm.(C),不属于经审批后予以报废的钢轨。.提速道岔项铁与尖轨、可动心轨轨腰应顶严,顶不严有间隙时亦不大于(C)。(A)4mm(B)3mm(C)2mm(D)1mm.提速道岔尖轨及可动心轨轨底应与滑床台密贴,不密贴时缝隙不大于(B)。(A)1mm(B)2mm(C)3mm(D)4mm.可动心轨第一牵引点接头铁拉板与可动心轨转换凸缘安装时,要求接头铁与可动心轨转换凸缘之间的间隙小于(B),间隙过大时应插入垫片。(A)0.1mm(B)0.2mm(C)0.3mm(D)0.5mm137.提速道岔弹片及其销钉、挡板损坏或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大于(B),应进行修理或更换。(A)1mm(B)2mm(C)3mm(D)5mm138.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固定垫板的立螺栓拧紧扭力矩为(D)。(A)80〜140N-m(B)80〜150N・m(C)8〜1300N-m(D)250〜300N-m139.提速道岔道床应采用一级道硅,岔枕下应有不少于(C)厚度的清祚,祚肩宽度应不少于400mm,祚肩堆高由岔枕顶面往上lOOmmo(A)100mm(B)200mm(C)300mm(D)500mm140.提速道岔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及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D)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A)1mm(B)2mm(C)3mm(D)5mm141.普通9号道岔,在尖端处的轨距为(A)。(A)1450mm(B)1445mm(C)1437mm(D)1435mm.普通型直尖轨长7.7m的道岔,轨距加宽为(B)。(A)15mm(B)10mm(C)5mm(D)2mm.滑床台磨耗大于(D)应进行更换。(A)1.5mm(B)2mm(C)2.5mm(D)3mm.在辙义心宽(C)断面处,测量垂直磨耗。(A)25mm(B)30mm(C)40mm(D)50mm.提速道岔内个别处轨道水平不良,可采取调换不同厚度轨下垫板的方法进行,调高垫板数量不超过(A)块。(A)l块⑻2块(C)3块(D)4块.提速道岔上长度(不含钉帽的全长)为142n)ni的销钉(A)。(A)用于钢枕滑床板⑻用于转辙器滑床板(C)用于护轨垫板(D)可以通用.关于提速道岔防松螺母养护,(D)的提法是不正确的。(A)防松螺母松动后,应先松开上螺母,按扭矩拧紧下螺母后再拧紧上螺母(B)严禁上、下螺母一起拧紧(C)严禁只拧紧上螺母(D)上、下螺母的间隙可以挤死.提速道岔上长度(不含钉帽的全长)为147mm的销钉(B)。(A)用于钢枕滑床板(B)用于转辙器滑床板(C)用于护轨垫板(D)可以通用.提速道岔上长度(不含钉帽的全长)为167mm的销钉(C)。(A)用于钢枕滑床板⑻用于转辙器滑床板(C)用于护轨垫板(D)可以通用.提速道岔改道作业时,应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块的方法进行。调整量缺乏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B)。(A)1mm(B)2mm(C)3mm(D)4mm.在提速道岔上进行养护维修时,应注意观察尖轨跟部限位器A、B块的间隙变化。当道岔何于跨区间无缝线路区段时,在锁定温度下,间隙应符合(A)的要求。(A)7.0mm±1.5mm(B)6.0mm±1.5mm(C)7.0mm±2mm(D)6.0mm±2mm152.在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项面(B)及以上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1mm(B)2mm(C)0.5mm(D)1.5mm153.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A)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A)1mm(B)2mm(C)0.5mm(D)1.5mm.可动心轨道忿的普通钢轨接头应使用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在(A)。(A)700-900N•m(B)120-150N•m(C)1100-1400N-m(D)250〜300N・m.10.9级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为(D)o(A)660MPa(B)830MPa(C)940MPa(D)1040MPa.固定型无缝道岔辙叉接头冻结应采用高强螺栓,扭矩应保持在(C)。(A)700〜900N-m(B)120〜150N-m(C)1100-1400N-m(D)250〜300N・m.无缝道岔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在(B)。(A)700〜900N・m(B)120-150N・m(C)1100-1400N•m(D)250〜300N・m.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后各25m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在(C)。(A)700〜900N・m(B)120-150N•m(C)60〜80N-m(D)250〜300N-m159.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A)。(A)70m(B)60m(C)40m(D)30m160.线路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C)o(A)70m(B)60m(C)40m(D)30m.线路允许速度为120km/h及以下的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D)0(A)60m(B)40m(C)25m(D)20m.无缝线路依处理钢轨(C)方式不同,分温度应力式和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A)外部温度应力(B)外部温度力(C)内部温度应力(D)内部温度力.无缝线路内部温度应力的大小与(C)有关。(A)钢轨长度'(B)钢轨类型(C)轨温变化幅度(D)气温.保证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冬天不被拉断、夏天不发生胀轨跑道事故的轨温是(D)。(A)钢轨温度(B)中间轨温(C)锁定轨温(D)设计锁定轨温.在普通线路钢轨接头轨缝的标准尺寸计算公式中,tz是根据Tmax和Tmin()2求OzOga=aLt—t+a/出的,Tmax和Tmin是指(C)0(A)当地历史最高和最低气温(B)当地年度最高和最低气温(C)当地历史最高和最低轨温(D)当地年度最高的最低轨温.(D)的尺寸对最大轨缝限制值(即构造轨缝)没有影响。(A)钢轨(B)接头夹板(C)接头螺栓(D)轨枕扣件.线路上的伤损钢轨应用白铅油做好标记,连续轻伤有开展的标记是(B)。(A)I-△-I(B)I-I(C)t△(D)t△△.线路上的伤损钢轨应用白铅油做好标记,(B)的标记是t△△Ao(A)连续重伤⑻局部重伤(C)连续轻伤(D)局部轻伤.钢轨总磨耗等于垂直磨耗与(B)之和。(A)侧面磨耗⑻1/2侧面磨耗(C)1/3侧面磨耗(D)1/4侧面磨耗.钢轨侧面磨耗在距踏面(标准断面)下(D)测量。(A)14mm范围内(B)14nlm处(C)16mm范围内(D)16nlm处.图纸的标题栏设在图纸的(C)。(A)右下角(B)左下角(C)右上角(D)左上角.一级再用轨使用于次要正线时,同一类型同等长度的再用轨应连续使用不短于(A)。(A)0.5km(B)4km(C)6km(D)1km.翻浆冒泥造成的塌低接头,整治方法为(D)。(A)起道捣固(B)垫调高板(C)清筛利于排水(D)清筛换祚起道捣固.在距钢轨顶面350〜llOOmni这个高度范围内,直线建筑接近限界的半宽是(D)。(A)1400mm(B)1500mm(C)1725mm(D)1875mm.在路基地面排水设备中,排水沟用来排除(C)的水流。(A)地表⑻路堤坡面(C)地表及路堤坡面(D)路堑上.(A)用于地层不稳或场地受限制地段的水沟,兼起排除成层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A)排水槽⑻排水沟(C)涵洞(D)隧道.在路基地下排水设备中,(A)用于疏干坡面土或引排从边坡出露的地下水以稳定边坡。(A)边坡渗沟⑻明沟及排水槽(C)渗水涵洞(D)立体集水渗井与渗管.路堤为一般黏性土,最大高度为201n时,路堤下部高度12m坡度为(D)。(A)l:1(B)l:1.25(C)l:1.5(D)l:1.75.(C)不是路堑组成局部。(A)路基面侧沟(B)路堑边坡(C)天然护道(D)路堑隔带.钢轨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距钢轨外侧)(A)测量。(A)2/3处(B)l/2处(C)l/3处(D)l/4处.调高垫板应垫在大胶垫之间,一般情况下,每处调高垫板总厚度不超过(B)。(A)8mm(B)10mm(C)15mm(D)20mm.有一曲线,其半径为300m,缓和曲线长度为50m,那么每10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C)。(A)5mm(B)2mm(C)1mm(D)Omm.曲线正矢应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C)测量。(A)14mm处(B)14mm范围内(C)16mm处(D)16mm范围内184.道岔护轨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ni,允许误差为(A)。(A)+3mm,—1mm(B)+3mm,—2mm(C)±2mm(D)±3mm.为平衡列车在曲线运行时产生的(B),需要在曲线段将外轨抬高,使车体内倾。(A)向心力(B)离心力(C)向心速度(D)离心速度.(D)不会引起线路爬行。(A)钢轨在车轮作用下的波浪形弯曲⑻钢轨温度变化(C)列车制动(D)钢轨轨距误差超限.(A)不能防止线路爬行。(A)增加轨撑(B)拧紧螺栓(C)夯实道床(D)安装防爬设备.起道时放置起道机,(C)不正确。(A)有缝接头放在接缝下⑻直线上放在钢轨里口(C)曲线上股放在里口(D)曲线上股放在外口.检查三角坑时的基长为(D)o(A)4m(B)4.5m(C)6m(D)6.25m.三角坑允许偏差管理值即为在延长(C)的距离内不允许超过的三角坑偏差值。(A)13m(B)16m(C)18m(D)20m.轨向偏差是用(C)测量的最大矢度值。(A)1m尺(B)5m弦(C)10m弦(D)20m弦.在无缝线路上焊接钢轨时的轨温不应低于(A)o(A)0℃(B)5℃(C)锁定轨温(D)当地年平均轨温.在无缝线路上焊接钢轨后,放行列车时,焊缝处轨温应降至(C)以下。(A)100℃(B)200℃(C)300℃(D)400℃.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切轨机数是(A)。(A)l套/工区(B)2套/工区(C)3套/工区(D)4套/工区.普通线路25m钢轨正线地段,工区常备钢轨数是(D)。(A)4根/km(B)3根/km(C)2根/km(D)1根/km.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钢轨钻孔工具数是(A)。(A)l套/工区(B)2套/工区(C)3套/工区(D)4套/工区.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钢轨钻头数是(C)。(A)4个/工区(B)6个/工区(C)8个/工区(D)10个/工区.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钢轨温度计数是(C)。(A)l个/工区(B)2个/工区(C)3个/工区(D)4个/工区.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夹板不少于(C),钢轨不良时可适当增加。(A)2块(B)3块(C)4块(D)5块.无缝线路地段,工区常备月段包夹板(A)。(A)l套/km(B)2套/km(C)3套/km(D)4套/km.无缝线路地段,备用轨枕数规定是(A)。(A)2根/km(B)4根/km(C)6根/km(D)8根/km.无缝线路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A)。(A)40mm(B)45mm(C)50mm(D)35mm.43kg/m钢轨的构造轨缝为(A)。(A)18mm(B)17mm(C)16mm(D)15mm.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长轨条的爬行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爬行量超过(A)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整治。(A)10mm(B)20mm(C)30mm(D)40mm.(C)不属于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方法。(A)滚筒⑻滚筒配合拉伸(C)列车碾压(D)滚筒结合拉伸配合撞轨.(C)不是25nl钢轨曲线标准缩短轨。(A)24.96m短轨(B)24.92m短轨(C)24.88m短轨(D)24.84m短轨.在纵向坡度为4%。的坡段上两点,两点之间水平距离为2000m,那么两点之间高差为(A)o(A)8000mm(B)800mm(C)80mm(D)8mm.响墩、火炬应至少(B)实验一次。(A)半年⑻一年(C)一个季度⑻一个月.存选择正线轨道类型时,应根据(D)确定。(A)运输条件⑻年通过总重密度(C)最高行车速度(D)运营条件.不同类型的钢轨互相联结时,应使用(D)。(A)鱼尾型夹板(B)平直夹板(C)双头式夹板(D)异型夹板.铺设50kg/m钢轨直线地段,在标准轨距时两股钢轨中心线间的距离为(C)。(A)1435mm(B)1470mm(C)1505mm(D)1575mm.在区间线路.卜使用单轨小车时,其装载木枕时一次不得超过(D)o(A)2根(B)3根(C)4根(D)5根.在区间线路上使用单轨小车载运混凝土枕时,一次不得超过(A)o(A)内部有暗伤或严重锈蚀到达重伤标准的钢轨⑻侧面磨耗超过二级规定,不能调边使用的钢轨(C)每根钢轨截去伤损局部后,长度超过10m的钢轨(D)经铁道部批准属淘汰型的钢轨.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D)。(A)30mm(B)25mm(C)20mm(D)15mm.某地区Tmax=60℃,Tmin=—10℃,在轨温为15℃时调整轨缝,钢轨长度为25m,那么预留轨缝a0为(A)。(A)12mm(B)11mm(C)10mm(D)15mm.轨缝应设置均匀,25m钢轨地段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不得大于(A)。(A)±80mm(B)±160mm(C)±100mm(D)+12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B)。(A)18mm(B)6mm(C)5mm(D)15mm.以下关于轨缝调整条件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C)。(A)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的规定⑻轨缝严重不均匀(C)线路爬行量超过50nun(D)轨温在《铁路线路修理规那么》规定的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出现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A)一根(B)二根(C)三根(D)四根.60kg/m钢轨的构造轨缝是(C)o(A)16mm(B)17mm(C)18mm(D)20mm.在螺纹道钉硫磺锚固作业中,熔制混合溶液,需放入硫磺、水泥、砂子和石蜡,正确的放入顺序是(D)。(A)先放硫磺,再放砂子和水泥,最后放石蜡⑻先放砂子,再放硫磺和水泥,最后放石蜡(C)先放水泥,再放硫磺,最后放石蜡和砂子(D)先放砂子,再放水泥,最后放硫磺和石蜡.在扒道床时,正确的扒祚顺序是(A)o(A)先扒左股外口,再扒右股内口,转身扒右股外口,最后扒左股内口(B)先扒左股内口,再扒右股外口,转身扒右股内口,最后扒左股外口(C)先扒右股外口,再扒左股外口,转身扒左股内口,最后扒右股内口(D)先扒右股内口,再扒左股内口,转身扒左股外口,最后扒右股外口.非同类轨枕不得混铺。混凝土枕与木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C)轨枕。(A)3根⑻4根(C)5根(D)6根.在无缝线路上,钢轨折断进行临时处理时,插入的短轨不得短于(D)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螺栓拧紧。(A)4m(B)4.5m(C)5m(D)6m.道岔应铺设在直线上,并尽量防止设在(B)。(A)桥梁上⑻竖曲线上(C)坡度在1.5%。以上的线路上(D)隧道内.使用新枕木要钻道钉孔,孔深有垫板时为(B)。(A)100mm(B)110mm(C)120mm(D)130mm.轨距尺由工务段负责检定,周期为(B)。(A)2个月(B)3个月(04个月(D)5个月.普通线路地段,25m钢轨每千米轨缝总误差超过(B),应进行轨缝调整。(A)±40mm(B)±80mm(C)±120mm(D)±160mm.普通道岔,辙叉局部轨距为1435nlm时,道岔护轨平直局部轮缘槽标准宽度为(A)。(A)42mm(B)46mm(C)45mm(D)40mm.50kg/m钢轨9号道岔辙叉侧向轨距为(A)。(A)1435mm(B)1440mm(C)1442mm(D)1445mm.无缝道岔设(C)位移观测桩。(A)l对(B)2对(C)3对(D)4对.每段无缝线路应设位移观测桩不少于(B)。(A)4对(B)5对(C)6对(D)7对.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200m时,设置(D)位移观测桩。(A)4对⑻5对(C)6对(D)7对.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不大于1200m时,设置(C)位移观测桩。(A)4对(B)5对(C)6对(D)7对.某段无缝线路全长为1000m,原锁定轨温为192,设计要求为29℃,那么其放散量为(D)。(A)110mm(B)112mm(C)115mm(D)118mm.每节钢轨的长度为25m,每千米线路设置轨枕为1840根,那么每节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为(D)。(A)40根(B)42根(C)45根(D)46根.设a为接头轨枕间距,b为中部轨枕间距,c为接头与中部轨枕过渡间距,a、b、c的大小关系是(B)o(A)a>b>c(B)b>c>a(C)c>b>a(D)a>c>b.铺设一标准25nl长60kg/m钢轨,采用钢筋混凝土枕,每千米铺轨枕1600根,接头轨枕间距为520mni,中部轨枕间距为(A)。(A)630mm(B)630.7mm(C)635mm(D)635.5mm.某处50kg/m钢轨地段,轨距为1435mm,采用70型扣板扣件,内侧扣板号码为6号,那么外侧号码为(A)。(A)10号⑻6号(C)9号(D)17号.测得某处钢轨头部的垂直磨耗为7mm,侧面磨耗为10nm1,其总磨耗是(B)o(A)10mm(B)12mm(C)13.5mm(D)17mm.螺纹道钉硫磺锚固中使用的硫磺,其纯度应在(C)以上。(A)85%(B)90%(C)95%(D)98%.螺纹道钉硫磺锚固中使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等级应不低于(C)。(A)32.5级(B)40.0级(C)42.5级(D)52.5级.硫磺:水泥:砂子:石蜡的比例,(A)不满足线路螺纹道钉硫磺锚固作业的用料要求。(A)l:0.8:1.3:0.04(B)1:0.4:1.2:0.02(C)l:0.6:1.4:0.03(D)1:0.3:1.l:0.01.用道镐捣固时,扒昨长度自轨底中心向两侧各(B)。(A)350〜400mm(B)400〜450mm(C)400〜480mm(D)500〜550nlm.混凝土轨枕道镐捣固范围为钢轨中心线向外各(B)。(A)380〜450nnn(B)400〜450mm(C)400〜480mm(D)450〜480mm.垫祚起道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A)。(A)20mm(B)30mm(C)40mm(D)50mm.调整轨缝作业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D)。(A)180mm(B)170mm(C)160mm(D)150mm.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A)过渡。(A)2600mmX260mmX160mm的木枕(B)普通混凝土枕(C)混凝土宽枕(D)III型混凝土忿枕.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允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当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每千米配置为1667根时,其轨枕间距为(A)o(A)600mm(B)595.2mm(C)568.2mm(D)543.5mm.作用于钢轨上的(B)力称为爬行力。(A)竖向⑻纵向水平(C)横向(D)扣件抵抗.(D)不属于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A)加强轨道的中间扣件的扣压力和接头夹板的夹紧力(B)采用以防爬器和防爬支撑组成的防爬设备来共同抵抗钢轨爬行(C)安装轨距杆或轨撑(D)在线路上进行涂油.轨道加强设备伤损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以下表达中不属于轨道加强设备伤损标准的是(D)。(A)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损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B)轨撑损坏或作用不良(C)防爬器折损,穿销不紧或作用不良(D)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我国铁路规定道床厚度为(C)o(A)10〜20cm(B)20〜30cm(C)30〜50cm(D)50〜60cm.关于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目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B)。(A)减少曲线外股钢轨所受的垂直力和水平力,使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匀等(B)便于养护维修(C)保证轨道稳定,防止车辆倾覆(D)将离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旅客的舒适度.《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A),需用竖曲线连接。I、n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3%。和ni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4%。时I、n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小于3%。和ni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小于4%。时(OI、n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2%。和ni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3%。时⑴)I、n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1%。和ni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2%。时.测速点相距200m,实测时间为5s,那么列车速度为(B)。(A)120km/h(B)144km/h(C)40km/h(D)150km/h.在某一铁路线上,曲线半径为600m,列车通过该曲线时的平均速度为66km/h,那么该曲线应设超高是(C)o(A)95mm(B)90mm(C)85mm(D)80mm.某曲线半径为400m,超高为125mm,允许最大未被平衡超高采用75mm,那么该曲线最高允许速度为(A)。(A)82.3km/h(B)85km/h(C)90km/h(D)45km/h.有一未改建的曲线,其半径为450m,缓和曲线长度为50m,那么每10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D)。(A)3mm(B)2mm(C)1mm(D)0.曲线半径为800nl,列车平均速度为70kni/h,那么外轨应设置(C)的超高。(A)50mm(B)60mm(C)70mm(D)80mm.半径为300m的曲线,正线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划正矢差超过(B)为超限。(A)7mm(B)6mm(C)5mm(D)4mm.半径为45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C)为超限。(A)14mm(B)15mm(C)10mm(D)9mm.半径为50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C)为超限。(A)18mm(B)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