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o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再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重启“再工业化”战略,如德国为了提高工业竞争力,提出“工业4.0”,美国启动工业化战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和“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中国也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全球制造业迎来新一轮产业变革。东莞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勇于突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一举成为国际重要的制造基地。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莞制造业的各类矛盾也逐渐凸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先进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东莞唯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加速推进两化融合,才能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一)国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更是成为“全球工厂”。依靠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与劳动力红利、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重塑国家制造业优势,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各自的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希望能够促进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巩固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确保自身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德国“工业4.0”德国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科技产品的创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德国更是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刺激经济,领先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的复苏,其中,制造业贡献了国家经济的2/3。2010年,德国发布《高技术战略2020》,提出把着力点放在科技创新和全球竞争上,在此基础上,2012年德国政府公布《十大未来项目》跨部门联合行动计划,决定在2012〜2015年资助十大未来项目,2013年“工业4.0”被列入十大未来项目,并在2013年成为国家级战略。德国“工业4.0”的核心主要是建立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1一是建立智能工厂。在“工业4.0”阶段,新型智能工厂将在信息物理系统的基础之上,通过社交网络来完成人机互动操作。这种模式将改变传统模式下工人和设备之间的机械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将把智能终端广泛地应用在制造设备、生产设施上,实现各个终端之间的实时互动。二是构建嵌入式智能制造系统。工业生产涉及土地、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但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数据无疑是最为重要并且影响巨大的生产要素之一。通过对工厂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归纳,即可形成“智能数据”,再将生成的优化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反馈给智能工厂,继而形成了“智能工厂一智能产品一智能数据”闭环,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完成这一过程,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嵌入式智能制造系统的特点是:横向价值链是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所组成的,而纵向价值网络是由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所构成的,最终的实现就是横向与纵向的整合。以智能工厂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将诸如智能产品、智能服务等有机连接起来,推动了社会的全面智能化发展。表12010〜2014年德国“工业4.0”的发展时间主要内容2010年德国发布《高技术战略2020》,将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放在科技创新与全球竞争上2011年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和执行总裁WolfgangWahlster教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首次提出“工业4.0”一词,旨在通过互联网的推动,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雏形2013年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VDMA)和电气与电子工业协会(ZVEI)建立了“工业4.0”研讨平台,德国“工业4.0”快速发展2013年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并发布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2013年德国联盟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将“工业4.0”列为《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2013年12月发布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2014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主题为“融合的工业一一下一步”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陈志文:《“工业4.0”在德国:从概念走向现实》,《世界科学》2014年第5期相关内容整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美国重启工业化战略,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先进制造业,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2012年2月,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了实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的五大战略目标。①促进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投资。该目标主要是通过采取公私共同投资、联邦政府早期采办等措施,增加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的投资,以促进企业在产业化和扩大规模阶段获得成功。②提升先进制造业劳动者技能。通过持续关注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变化、加强对当前以及未来先进制造业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等措施,适应先进制造业对人才与技能的需求,培养先进制造业增长所需的技术工人。③支持国家与区域的公共机构与私人组织合作以及建立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投资与部署。④通过跨机构的投资组合方式实现对联邦先进制造业投资的调整与优化。⑤通过增加联邦政府对先进制造业技术研发的投资总量以及增加研发费用税收抵扣,加大国家对先进制造业研发的投资力度,进而鼓励企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资。继《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又于2012年3月提出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设想,2013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正式提出构建“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简称为NNMIO“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网络”的资助重点是先进制造业,重点关注制造工艺、先进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智能技术及其平台等领域,主要通过联邦政府联合企业、研究型大学、非营利性机构、州政府共同建立“国家先进制造创新研究院”(IMI)实现,每个IMI都聚焦于特定领域,如最早的IMI是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二)中国智能制造政策2010年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我国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业强国水平;第二阶段:到2035年,成为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水平;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成为具有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同时《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大重点领域与五项重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五项重大工程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战略和战术的行动计划。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大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性地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产品和智能工厂为载体,以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环节的智能化为特征,以大数据、云计算和工业网络互联为支撑,可以有效地满足产品个性化、制造周期短期化等要求,并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15年10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指明其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不仅可以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可以引导金融投资机构支持从事研发、生产和使用“技术路线图”中所列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和项目。2016年4月,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工信部等部委组织编制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五项重大工程实施指南,通过政府引导,达成行业共识,汇聚社会资源,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提出总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是“‘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二是“‘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2016年12月,《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提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实现数字化制造、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提出了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等十项重点任务。(三)广东省推进智能制造政策发布《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通过“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等,实现“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通过“建设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和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领域及细分领域,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和主攻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推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集聚发展、骨干企业培育、机器人示范应用、重点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行动计划,实现将广东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全国机器人示范应用先行省的总体目标,引领和推动广东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完善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将智能制造打造成广东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二、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东莞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起步于“机器换人”。2014年8月,东莞出台《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支持东莞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计划,开启了东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之路。随后的2015年,东莞出台《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东府〔2015〕1号),提出了未来10年间提升制造业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东莞制造业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增长,并涌现了一批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东莞智能制造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据东莞市2019年统计年鉴,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204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比上年增长8.6%,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12.7%,先进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7%。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达152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9%,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4%,医药制造业增长14.2%。2019年民营100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华为终端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企业名列前茅。(二)涌现一批骨干企业东莞在智能制造领域已经涌现一批骨干企业。在智能装备领域,新泽谷的插件机、凯格精密的全自动印刷机是目前中国本土第一品牌;大族激光的智能激光切割机、正业科技的PCB板自动检测设备、南兴装备的数控裁板锯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拓斯达、艾尔发、迅得机械等企业规模、研发水平等均居国内前列;松山湖机器人集群的三个企业梯队也基本完整,招引了天机工业、汇川技术、众为兴、沈阳机床等一批主力军企业,培育了李群自动化、固高科技、大疆科技等一批生力军企业,孵化了优超精密、亿动、松灵等一大批后备军企业。在这些骨干企业中,最受关注的是劲胜智能(原劲胜精密),CCTV-2中国财经报道曾专门播出《感受中国制造:智能先锋》,用20分钟的时间报道了劲胜智能3C智能制造车间的情况。劲胜智能的智能制造车间实现了高速高精国产钻攻数控设备、数控系统与机器人的协同,在业内率先实现零件装夹环节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可节省70%以上的人力。劲胜智能:实现智能装备、数控系统、工业软件的国产化劲胜智能(原劲胜精密)成立于2003年4月,主要从事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的制造,为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提供精密结构件。华为、TCL、OPPO、三星等知名品牌都是其主要客户,产品曾占据全球手机精密结构件10%的市场份额。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崛起,劲胜智能也迎来高速发展期,但伴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公司用工成本大幅提高,市场倒逼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行业特点来看,3C电子行业的季节消费性很强,传统制造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3C领域在春节前后订单集中却面临招不到工人的窘境,而淡季订单有限、工人过剩大幅催涨用工成本。此外,年轻员工流动性较大、缺乏资深工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质量,导致产品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因素促使劲胜精密公司不得不积极转型,用机器智造来改造生产。2015年3月,劲胜精密开始筹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并于2015年6月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46家智能制造示范点之一,随后该项目入选2015年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东莞市政府“3C行业高速钻攻加工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了转型,劲胜精密先后收购了深圳市创世纪机械、入股武汉艾普工华,全面布局智能制造生产线中所需的机床、MES系统软件和自动化集成等。劲胜智能整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架构包括决策层、执行层、传感层、设备层,成功实现数字化工厂主要指标:一是机床高端化,快移速度可达60m/min、加工产品表面光洁度和精度高、能连续运转、可靠性高,加工效率高于同类进口产品;二是装备自动化,智能工厂设备自动线构成:180台钻攻中心,72台工业机器人,25台RGV,15台AGV小车等组成10条自动化产线;三是工艺数字化,基于PLM和三维CAPP软件,实现数字化工艺设计及数字化设计管理,通过MES与现场设备的无缝集成,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四是过程可视化,实时三维展现生产状态及问题,实时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及预警,基于云技术的移动运用,实现无缝衔接。“移动终端金属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具有“三国”“六化”“一核心”的特点。“三国”是指智能工厂全部使用国产智能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各参与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实行协同创新机制,基于“三国”的核心技术优势,各个硬件、软件系统之间相互深度开放并互相融合,为智能工厂的信息集成、数据集成以及各种智能化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保障了工业数据的安全可控。“六化”是指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和决策自主化。一核心是指配套国产数控系统的国产高速钻攻中心机床,可与进口同类产品同台竞技,打破国外垄断。该项目亮点还在于实现了对数控机床7X24小时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建立数控机床的“数字双胞胎”,开创了大数据在数控加工领域应用的新途径,为机床智能化应用集成提供必要基础。该条生产线于2017年6月接受国家验收,是我国首批智能制造投产生产线、验收线。智能工厂可大幅减少用工人数,产品优良率提高至98%,保障产品质量问题。据介绍,改造后的智能工厂用工数量从之前的204人锐减至33人,大幅下降了84%,而产品不良率则从之前的5%下调至2%,产品开发周期也从原来的120天缩短为80天。未来劲胜智能将着力把传统制造工厂转化成智能工厂,逐步从消费电子生产商,向提供设备、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和整体智能工厂改造解决方案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三)研发创新取得突破东莞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攻关不断实现突破。如在机器人领域,拥有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主持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李国民教授主持的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感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香港中文大学王钧教授主持的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等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见表2)。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智能型五轴伺服机械手的全自动注塑示范生产线”、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高速高精度五轴联动大型高架桥式动梁龙门加工中心的研发及产业化”、东莞市三姆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色散共焦的智能机器人自动精密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项目获得省或市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见表3)。建成了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等智能装备领域多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部分企业如盈动高科、固高科技分别在传感器领域、控制器领域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攻关上取得突破。表2智能制造领域东莞引进创新团队情况单位:万元团队名称来源省资助市资助省市团队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香港科技大学30001500省创新科研团队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感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20001000省创新科研团队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香港中文大学20001000省创新科研团队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科技局相关立项通知整理。
表3智能机器人领域东莞企业核心技术攻关情况单位:万元专项名称承担企业资助金额专项基于智能型五轴伺服机械手的全自动注塑示范生产线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3000省重大科技专项工业机器人柔性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的研究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500市重大科技专项高速高精度五轴联动大型高架桥式动梁龙门加工中心的研发及产业化广东润星科技有限公司1000市重大科技专项离散制造智能化装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东莞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0市重大科技专项基于色散共焦的智能机器人自动精密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东莞市三姆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833市重大科技专项3C行业轻载高效六自由度智能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833市重大科技专项电声产品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及产业化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市重大科技专项3C行业高精高效抛光打磨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市重大科技专项面向3C产业的双臂柔性协作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广东松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市重大科技专项基于大数据的3C产品金属加工智能制造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500市重大科技专项资料来源:同上。三、东莞培育智能制造产业的做法(一)强化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东莞自2014年成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以来,不断完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率先对接国家战略,2015年1月东莞市政府发布2015年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提出利用未来10年时间,提升东莞制造业。2016年12月,东莞市政府发布《“东莞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东莞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四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使东莞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2016年,东莞是获得国务院办公厅“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表彰的15个城市之一。在整合市“机器换人”“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等相关政策基础上,继续出台《强化新要素配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东莞市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财政资助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安排财政资金资助企业实施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示范三个层级项目,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项目、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项目等,建立服务于智能制造的多层次、系统化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智能制造生态链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此外,东莞市各镇街也纷纷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推出促进镇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详见附录B.13)。(二)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松山湖机器人智能制造集聚发展区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获批成为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一方面,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松山湖机器人智能制造集聚发展区聚集了400多家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的努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链布局基本完善。松山湖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产品涉及教育、农业、医疗、制造业等行业,研发生产涉及核心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等。在核心零部件方面,自主研发与引进并举,其中控制器、电机、驱动领域引进了汇川技术、众为兴、固高科技。在减速器领域,自主培育的纳密智能公司已成功研制出高精度、大承载、低成本和长寿命的RV减速器,本润公司研发的多款谐波减速器也在2017年成功推向市场。在机器人本体方面,李群自动化已成为国产知名品牌;由安川公司与长盈精密合资成立的天机机器人公司,已成功推出全球速度最快的小型六轴工业机器人TR8。在系统集成方面,引进了上市公司拓斯达,将建立智能制造综合服务示范项目;思沃精密与东博自动化公司等,均已成规模。(三)建设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了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简称广智院),成为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专业技术类平台)、广东省3C产业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广智院以高精高效智能工业机器人为重点研究方向,建有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新型机器人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研发中心、功能部件与核心器件研发中心、公共试验与检测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与产业孵化中心、人才引进与培养中心等七大平台,同时已被认定为广东省智能制造装备省级工程中心、广东省激光器件与工艺装备省级工程中心。通过搭建“专家顾问团队+专职队伍”的创新合作模式,组建多个研发项目团队,快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目前,广智院已经在多轴机器人、物联网、机器视觉、智能设备、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了核心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服务,联合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为企业打通技术和市场的壁垒,延长产品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类似广智院这样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机构,在东莞还有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集技术研发、创业辅导、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载体。其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于2014年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等优秀创业导师联合发起建立,已孵化了超过50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和企业,覆盖工业、农业、智能家居、环保、大健康等领域。截至2019年6月,东莞市拥有规模以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超过200家,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其中不乏劲胜智能、拓斯达、李群自动化等知名企业。四、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一)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目前东莞很多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偏低等特点,大多属于代工、加工型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组装进行生产,对国外技术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低点,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尽管涌现了李群自动化、固高科技、盈动高科等优秀企业,但整体而言,东莞市工业机器人企业以下游系统集成为主,机器人本体核心技术缺失,对国外装备依赖程度高,大部分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从日本发那科、安川,瑞典ABB,德国库卡进口。在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机器人的成本居高不下,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也十分有限。受限于核心零部件缺失,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市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净利率仅为5.3%。在具有规模优势的电子信息工业专用装备方面,东莞主要围绕智能手机外围元器件进行生产,芯片、屏幕、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或核心零部件基本掌握在外国厂商手中,产业附加值较低。(二) 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紧缺东莞的产业结构与所处发展阶段,决定其劳动力以产业工人为主。在当前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东莞对劳动力的需求从以产业工人为主转向以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主,东莞企业对研发人员的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技术研发人员、高端科研人员等高层次人才稀缺,已成为东莞市各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根据人口普查结果,东莞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才占人口的比重仅为2.3%,本科学历人才仅相当于深圳的24.64%,研究生学历人才仅相当于深圳的8.94%。整理各地市统计年鉴数据,结果显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东莞仅为83.1人年,落后于无锡、深圳、宁波等城市,所有数据都印证了东莞高水平人才紧缺。智能制造产业也不例外,智能制造产业涉及制造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硬件的更新,也有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因此对研发人员及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据《东莞市2018年度紧缺急需人才调研报告》,东莞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在未来2〜3年的缺口较大,其中,主动申报急需岗位的企业中,智能制造/装配制造领域的企业数以及申报岗位数量居首位。(三) 产业与金融融合有待深化东莞金融与智能制造业融合程度不高。东莞智能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方面,银行信贷支持“惠而不普”。在外部融资中,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资金,但银行信用贷款往往倾向于有可抵押资产的资信良好的大中型企业。智能制造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往往很难通过传统银行信贷模式贷款,即使能贷到,也由于信用等级低等问题,贷款利率相对要高,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大。东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合并协议书(含资产评估与转让)
- 2024专业主持人服务协议版B版
- 江南大学《电算会计系统》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英语视听说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小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
- 暨南大学《职业道德与伦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社会学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运动疗法技术学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肉牛养殖风险管理合同2篇
- 中医专业职业规划
- 第13课虾和蟹(一)
- 西昌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工作实施方案
- DLT51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上课讲义
-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的调查报告1
- 优秀作文指导课件(蛹与蝴蝶)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 小学数学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案例【2.0微能力获奖作品】
- 9数学广角——集合(课件) 数学三年级上册(共15张PPT)人教版
- 师德师风考核评分表
- 精品]上海市单位退工证明
- 夯扩桩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