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扬州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史之乱中,杜甫曾经漫步曲江头,发出了“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这样沉痛的感慨;四百年后,姜夔来到了被金兵洗劫后的扬州路上,又怎样触景生情、发出抚今追昔的感叹呢?导入:扬州慢姜夔kuí——张炎: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解题:词牌名,是作者的自度曲注宫调并填旁谱。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此语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元帝多村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萧,自度曲。”扬州慢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诗旨清新,饶有韵味,有《白石道人歌曲》。词为骚雅派,清妙秀远,追求高雅,有《白石道人诗集》。具有宋词特色“清空”和“骚雅”。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扬州慢·淮左名都》。

常常浪迹江湖、寄食诸侯,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等人都极为推重,名声却震耀一世。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知人论世骚雅词派

南宋末期规模最大、作家最多的一个词学流派,又是成就卓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个文人群体。所谓“雅”是指他们都受时代濡染,以雅相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所谓“骚”是指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侧重继承以《离骚》为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目的的抒情传统上,注重写心境是其重要特征,姜夔是这一词派的最高代表。

自从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辛,还是周秦,都既有雅调,也有俗词。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辛弃疾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骚雅派词人加强了词表现自我的能力,丰富了词的抒情手段,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为了追求骚雅,走上了过于隐晦、细小、破碎、缺少开阔意境与开阔手段的道路,将词带到一个狭小的天地,这对词的发展又起了不利和限制的作用。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遭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写作背景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读:读准字音霁:jì由雪转晴。黍离:shǔlí。解鞍:jiě

ān解下马鞍,表示停驻。荠麦:jì野生的麦子。都:dōu。序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黍离”意象出自《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离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后代指故国之思。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稍为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现在都是野麦青青。“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何在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的池苑,伐去的乔木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渐进入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在寒风中吹起,这些画面都在劫后的扬州城。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唐朝,扬州有内城和外城,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牧曾赞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而今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能力,料想今天他若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日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他今天来到这里一定会吃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即使有“豆蔻”和“青楼”美好诗句的才华,也难以表达这悲痛之情。

当时杜牧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词人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当然说它带有自况的意味也未尝不可。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更为含蓄有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是每年知道它替谁开花繁生呢!

二十四桥因桥边盛产红芍药花,故又称红药桥。作者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不禁悲从中来,向芍药发问:你们寂寞地开在这里,无人来观赏,你们为谁而开呢?

这里运用拟人,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意蕴至深、悲痛已极。花且如此,人何以堪?到这里,全词结句,但词意绵长,余音缭绕,久久不绝,词人的悲怆之感达到了高潮。那么问题来了1:文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描写是怎样表现词人“黍离之悲”的?1青青荠麦――对比(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萧条冷落,昔盛今衰2废池乔木――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战争3二十四桥/无声冷月――移就-→“物是人非事事休”,凄清冷落4红药――直抒胸臆-→“寂寞开无主”,感时伤乱2:词人借助什么艺术手法抒发这份感慨的?虚实结合对比夸张用典联想借景抒情拟人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今日扬州和昔日扬州今日扬州和昔日扬州尽荠麦青青杜牧诗句若杜牧重到扬州……荒凉之景寓悲伤之情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波心荡,冷月无声渐黄昏,清角吹寒虚实相生实写“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虚写“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繁华热闹破败荒凉对比昔盛今衰的感伤虚实相生,化用诗句,对比鲜明,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空城”竹西佳处过春风十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仍在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寄扬州韩绰判官》词句诗句来源作用用典课堂小结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