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黑龙江省黑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我国解放后新增加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A.过度放牧B.破坏森林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
2.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3.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4.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A.内禀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5.紧密林带()。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6.群落命名的依据是()
A.优势利B.生态型C.生活型D.小群落
7.一般来说,群落名称应该反映()的主要特性。
A.种群B.群落C.物种D.生态系统
8.我国新疆地区瓜果较甜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B.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C.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D.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
9.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因素是()。
A.生物的繁殖能力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生物的生产量D.生物的散布能力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坡较北坡有温度高、湿度小、蒸发量大的特点
B.南坡较北坡土壤有机质积累少,也较干燥和贫瘠
C.南坡的植被多喜暖、喜光、耐旱
D.在水分经常缺乏的地方,南坡树木的生长较北坡好
11.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2.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13.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14.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15.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A.碳B.氮C.磷D.氧
16.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
17.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18.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19.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20.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总称为()
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
21.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22.板状根现象常见于()。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
23.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24.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5.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
26.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压力
27.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这种寄生生物是()。
A.兼性寄生生物B.专性寄生生物C.腐性生物D.碎食性生物
28.苏格兰的一片松树林中有四种蚂蚁,生境似乎是相同的,但一种趋向于坚硬木头,一种趋向于松软的木头,一种活动在潮湿木头周围,一种奔忙于残断的树干与地面之间。由此可看出,它们的______不同。()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29.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30.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划分为()。
A.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低温区
B.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高温区
C.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致死低温区
D.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
31.鹿群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鹿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上升B.日照时间加长C.光照强度增强D.食物质量提高
32.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随机和集群分布
33.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物群落中首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C.食肉动物和分解者D.草食动物和分解者
34.《物种起源》的作者是()
A.达尔文B.马尔萨斯C.坦斯利D.洪堡德
35.在《中国植被》书中,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A.植被型B.群丛C.群落D.群系
36.蚯蚓喜欢生活的土壤是()
A.碱性土壤B.中性土壤C.酸性土壤D.弱酸性土壤
37.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38.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阳光辐射强烈B.白天温度高C.降水多D.昼夜温差大()
39.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40.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下降型
41.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A.喝牛奶、吃牛肉B.禽蛋C.水产D.谷物
42.判断下面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43.对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繁殖次数B.每次繁殖个数C.第一次繁殖的年龄D.环境
44.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C.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45.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
46.高尔基体中,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非常像一条装水线,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要加上唾液酸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体的()。
A.(;GNB.顺面膜囊C.中间膜囊D.反面膜囊和TGN
47.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A.浮游生物B.小鱼C.食小鱼的大鱼D.食大鱼的水鸟
48.冬季太阳能蔬菜大棚,主要改善了蔬菜生长的()
A.湿度条件B.CO2浓度C.光照强度D.温度条件
49.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50.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食物链
二、填空题(20题)51.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为岩石圈和______。
52.__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
53.生活型是不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生存条件下发生的______。
54.热带雨林分布区的种类组成______。
55.水生生物群落,根据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海洋生物群落和______。
56.层片是指在群落中属同一_______的生物不同种个体的总和。
57.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58.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片多呈针刺状,这是植物对______环境的适应。
59.生物群落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__________。
60.生态金字塔通常分为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______金字塔三种类型。
61.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62.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______。
63.在生态学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4.人在突然遇冷时起鸡皮疙瘩,而在炎热时会出汗,这是人对“极端”温度的一种_______。
6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光化学活性和光合速率,就能提高产量。在农业生产中,常定时施加二氧化碳气肥。二氧化碳的浓度在______以下时,植物有机物不断消耗、减少,时间长了,植物就会因“饥饿”而死亡。
66.______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67.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68.逻辑斯谛“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______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水平。
69.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70.生物生产经历了两个过程即______和动物性生产。
三、判断题(10题)71.不管外来干扰有多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总能通过自我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72.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其生态幅无关。()
73.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正相互作用增加负相互作用减少。
A.正确B.错误
74.金鱼藻→蜉蝣→鳙鱼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A.正确B.错误
75.大熊猫属于K对策的生物。()
A.正确B.错误
76.在引种工作中水稻南种北引则生长期延长。[]
A.正确B.错误
77.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78.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成。[]
A.正确B.错误
79.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偏途顶极。()
A.正确B.错误
80.原生演替的顶级是森林。[]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82.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83.简述种间竞争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84.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85.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2题)86.试述生态农业的特点。
87.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六、单选题(0题)88.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A
6.C
7.B
8.A
9.D
10.D
11.D
12.B
13.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14.A
15.C地球上大多数矿质元素如磷、钙、钾、镁、锰、铁、铜等属于沉积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6.D
17.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18.D
19.C
20.B
21.A
22.D
23.B
24.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25.C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26.B
27.A
28.A
29.C
30.D
31.C
32.B
33.B
34.A
35.A
36.B
37.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38.D
39.B
40.A
41.D
42.D
43.C
44.D
45.D
46.D
47.D
48.D
49.D
50.D
51.化合燃料
52.专性专性
53.趋同适应趋同适应
54.极其丰富极其丰富
55.淡水生物群落
56.生活型生活型
57.负
58.干旱
59.营养结构
60.能量能量
6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62.生态入侵
63.【正确答案】:
野外调查
64.生理适应
65.补偿点补偿点
66.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67.太阳的辐射
68.K
69.耐瘠型;耐肥型;喜肥型
70.植物性生产
71.N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系统的多样性、干扰、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环境影响。
72.N
73.A
74.A
75.A
76.B
77.Y
78.A
79.B
80.B
81.(1)植物的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规律的反应。(2)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合成多;②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从而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82.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
83.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8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5.(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
(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
(3)遗传特征。
86.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其主要特点是:(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整体性农业它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层次多、目标多、联系多的特点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它按生态规律要求进行调控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输等各业组成综合经营体系整体发展。(2)层次性。生态农业有多级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在功能上有差别:有的从事粮食生产有的从事蔬菜、水果、林木的生产也有的亚系统是综合性的。所有这些都为人类的食物生产开辟了多条途径可通过横向联系组成一个综合经营体。(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卖公司加盟合同范本
- 园服购买合同范本
- 扶贫资产管护合同范本
- 五一劳动节主题班会
- 转卖公寓合同范本
- 简约风格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 2025商场店铺装修设计合同协议范本
- 2025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范文
- 鸢飞鱼跃〈四书〉经典导读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大学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案
- 英语课堂游戏PPT-连词成句搭桥游戏
- 致远安全技术白皮书(简版)
- 失禁性皮炎预防及护理PPT学习课件
- 爱宝s-990p打卡机说明书
- 减重手术全流程
- 高中英语高考词性转换汇总(5类词形转换、7组核心词汇转换)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南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医保应急处理预案制度
-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 植物化学保护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居间合同范本电子版可下载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