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重建与中华商道培训讲义_第1页
国学重建与中华商道培训讲义_第2页
国学重建与中华商道培训讲义_第3页
国学重建与中华商道培训讲义_第4页
国学重建与中华商道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重建与中华商道培训讲义第一讲:国学热与文化重建(上)一、国学热的兴起当前,国学热涌动全国,声势越来越大,社会关注度日益增强。随着建设文化强国之声的不断高扬,国学热也再度升温。关于国学的讨论和实践正在日益趋热。国学热的起点是人民大学2001年9月竖起孔子像,并于2005年建国学院。紧随其后,北大也有此举。近年,武大设立了国学博士点,清华也恢复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学研究院”等。人大校长纪宝成曾就“国学热”答记者提问,归纳起来是说:

国学热是对历史深度反思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营养源,是执政党的政治文化资源,是体现“中国特色”的重要因素。国学热本质上是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重建,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因素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实际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承接,也显现出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趋向,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国学热”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文化是经济的核心。文化素质,特别人文精神和修养,是国民素质的核心所在,是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志。当前不断高涨的“国学热”,既是传统的回归,也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和文化特质的重建。是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会出现国学热?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些甚至很严重,影响到社会隐定和改革大业。概括讲,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社会问题,最突出的是分配不均、贫富分化与官员消极腐败,贪腐之风遏而不止。二、环保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问题多多。三、道德滑坡问题。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价值衰变,社会行为中严重出现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的趋向,拜金主义泛滥。坚持改革,特别是从体制改革上寻求解决之道,引发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对百年来反传统利弊的回顾,形成全社会对文化回归的企盼。所谓“回归”,本质上是文化重建,是制度的和非制度的现代化文化创新。长时期反传统,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特别是人文精神和传统道德五·四过去九十多年了,近年反思文章很多。长时间以反传统为主流的社会思潮,使我们在泼掉封建污水同时,连盆里的孩子也泼掉了。孔家店彻底砸烂了,但德、赛二先生距离我们依然很远。极左路线和“文革”浩劫,对传统精神与文化的毁灭性摧残,以及“不破不立”的理论,造成传统文化的严重断裂,以至文革结束后,社会上普遍出现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和精神迷失、价值观迷失。学识渊博而贯通古今中西的大师级人物日见凋零,学林落寞,文坛清冷,缺乏高山仰止的泰斗人物。人们常说,我们生活在没有大师的时代,但假冒“大师”却随处可见。“大师”成了贬义词,为智者所不屑。左:文革批斗彭德怀右:文革中孔庙被大规模破坏引人深思的“钱学森问”近年,钱学森、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王世襄、钱伟长等前辈相继辞世,引发前所未有的震动和忧思。钱学森的临终遗言,即著名的“钱学森问”,加深了我们对文化与教育状况的忧虑。教育问题日益突显。去年两会结束时(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又一次谈到最大的危险在腐败,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国家要努力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正的问题。今年的两会刚刚结束,“改革”一词频繁出现。大家热切希望继续推动改革,不但要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还要加大文化建设和道德重建的力度。要有制度性突破,要有深谋远虑的治国之道。人品与学品并重,是传统的学术价值观,学问的提升,

本质上是品节的提升。“古者设教寓於庠序学校之间,自小学而大学,品节甚详,不躐等,不陵节,粲乎明且备也。”——《周易辑闻》卷二古人提倡“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学人之道。当下文化的趋时趋利和浅薄化的趋向严重。学术水平,人文社会学科的总体水平下降,与经济成就很不协调。中国人的传统,读书人讲人品更讲学品。自古学人以学品为道德底线,绝不轻易逾越。有些人人品或有亏欠,但学品不差,如周作人、黄睿等。人品坏,学品不一定坏,而学品坏则人品必坏,一般如此。二、什么是国学?

何谓“国学”?说法不一,目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近代以来,国学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概念也有所不同。国学的第一个发展期

“国学”的提法最先出现于戊戌维新时期,与“社会”、“哲学”、“教育”、“体育”等新兴词语一样,是来自日本的“和式汉语”,本义指“一个国家固有的学术文化”。19世纪末,在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剌激之下,日本出现了提倡国粹、保护国学的言论,有了研究本国学术文化的“国学家”。有了“道”与“术”分辨和对民族自信心的强化。这很快影响到处境相似的中国。于是,在戊戍变法的新旧斗争中,日本学者的见解成为中国保守士人排拒西学的根据。这时,保守者只用了“国学”一词,没有人从学理上、思想上对国学加以阐述。国学概念并不明晰,一般只理解为儒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梁启超的国学观戊戍变法失败后,国学有了新的思想内容。因为传统学问受到西学强势冲击,有些人打出国学旗帜,提倡发现和重释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借以重建民族自信心。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1903年,梁启超发表《游学生与国学》一文,提出了“国学与爱国心相通倚也”的著名观点。真爱国者必使吾国之历史、之现状、之特质日出于吾心目中,然后其爱乃发于自然。梁主张,在留学生充斥的日本,设国学图书馆,以提高留学生的国学兴趣和知识,培养中西兼通人才,通识淹贯乃是儒家教育的宗旨,是国学最大的特点。第二讲:国学热与文化重建(下)国学的第二个发展期到民初,儒学或国学,都不再具有清末时的声势,特别遭遇了五·四运动的冲击,儒学顿显衰败。但国学仍有一定生命力,许多民间的国学社团仍存在,国学的内涵发生某种变化。此时,国学进入它的第二个发展期,时间上从1912年清朝灭亡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为止。

五·四后,国学逐步抹掉与儒学之间的等号,渐逞扩张之势。新创办的国学社团和刊物达数十家之多。1922年,北大设立了文学研究所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国学门周刊》、《国学门月刊》等,此外,清华、燕京、辅仁、厦门、齐鲁、东北、西北等大学也设立了国学研究所、国学系和专修科,就连西化程度最高的燕京大学也创办了《燕京学报》,一份国学味很浓的刊物。这一类不以国学命名而实际主要刊载国学文章的期刊还有不少。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了“国故学”一词,并有取代国学之势。此时,国学是应对西学挑战而发的文化建设,是更加科学化的民族学术体系的构建。学理上,国学主要相对于“西学”而言,与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密切相关,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当时,尽管西化成为时潮,留学生在新兴学科的各个方面都作用突出,社会地位很高。但学者们敏锐地认识到“全盘西化”是走不通的,胡适明确提出,被西方学者如杜威等牵着走固然不是英雄,被马克思、列宁牵着走也算不得好汉,因为马克思主义也是西学。我们必须要面对如何时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这是无可回避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力保本土文化不坠落、不衰变。国学新局面——概念突破与结构创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步履艰难的社会转型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后,中国终于有了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时间并不长,具体指1928年1937年之间的十年,政治上问题很多,经济、文化却都有一定发展,特别是学界气氛宽松,思想自由,人才辈出,成就卓著。教育成就最显突出。一方面是西学明显取得强势地位,全国上下以西学为标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西学热,出现了某些崇洋媚外之风。另一方面,学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学养深厚、中西兼通的新兴学者。他们一方面积极所习西学之长,一方面努力于本土学问的承继、转型和创新,坚守本土人文传统和文化本位。主要是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国学”大旗终于被树立起来了,形成西学与国学并世而存又交叉互动的局面。中国的传统学问,非但没有沦丧,在许多方面有了发展,国学概念有了变化,内容有了创新,一句话,国学放大了,成为学术文化因时而变的社会运动。此时,国学概念发生突破性变化,产生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国学:中国的文、史、哲的综合之学,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的人文学科的融会贯通之学,也就是文史哲和传统艺术——主要是书画的兼通修养和精通。这是国学的主流部分与重心所在。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是儒学,儒学体系的主体是《十三经》。而《四书》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经学的普及本、减缩本。自宋以后,四书跟科举制度紧密捆绑,故普遍度高,而经学成了专门学问,成为清考据学的核心。广义的国学:即章太炎、胡适先后提出的“国故学”,季羡林讲的“大国学”。意即:“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是所有中国人自已的传统学问,除文、史、哲、艺,还应包括所有中国人自已的本土学问。为了突破人们对“国学”一词的既定认识,学界开始以“国故学”来表述所有本土学问,实质上是以“国故”来取代“国粹”,取代“国学”,减少民族主义色彩,增强现代感和理性因素。章炳麟胡适与“国故学”的提出1910年,章太炎首先使用“国故”一词,著《国故论衡》,将国学从经学推衍到诸子之学,实际上推进到整个学术史的范畴。1922年,胡适在北大《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中写道:所谓“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只是要我们大家认清“国学”是“国故学”,而国故学包括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历史是多方面的,单记朝代兴亡,固不是历史,单有一宗一派,也不成历史。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国故学”是国学概念的转换和升华,是一个具有更大涵容量的概念。“国故学”的提出,使国人逐步摆脱了“术”与“道”的纠结,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差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拉动了上世30年代一系列“国”字头学问的兴起,使这一动向不断向纵深延伸,终究成为文化建设的潮流。新的国学概念已走出传统的“清学”和“汉学”所预设的旧藩蓠,向着重新建构国学体系之路迈进,或者说是在西学的冲击和影响下,走上重新建构中华传统知识体系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道”的意义,是“道”的追求。这是一个艰难而巨大的文化事业,以当时的社会条件,的确存在诸多困难,有操作推动之难,还有许多界限不清的东西混杂其中,以至整个体系发展不平衡,瑕疵甚多。“国”字头学问风起云涌,标志着国学走出了书斋,成为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实践。此时期,国医、国画、国乐、国剧、国语、国术等相继产生,它们都属于国学,都是“国故”。“国”字头学问不断向纵深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化学术实践活动。一批文化巨匠参与期中,群策群力,各领风骚。对之,国民政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基本上能做到正确引领,乐观其成。这标志着中国学人以西学为参照,在比对和反证中重新建构我们自已的知识系统和文化体系,取得一定成绩。由于历史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我们曾推行“一边倒”政策,特别是发生了极左思想的干扰破坏,本属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成就,被打上政治烙印,迫使上世纪一度蓬勃发展的国学建设嘎然而止,甚而遭到批判,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传存下来,至今若隐若现,处在模糊状态中。刘天华刘天华在民间采风国学的第三个发展期

——是文化重建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期当前趋热的国学潮,是国学的第三次高潮,也是国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步伐。于是,文化重建的理念和实践应期而生,执政党和广大国人都有所感悟,有所冲动。这是中华文化复兴大业的落脚点。现代化不应仅仅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上,还应包括文化繁荣,全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和文化精品的涌现上。

文化建设,是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是高深繁难的宏大事业,须持之以恒、精心求索。要克服浮躁,摆脱功利,以深沉的责任感做高明而沉潜的工作。涵养品位,提升格调,创造真正具有传世意义的作品。急功近利,大搞快上,只能弄出些新奇花俏、过眼云烟的东西。大跃进的教训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当下的国学热有很强的作秀成分,形式大于内容。第三讲:儒学及其嬗变一、儒学是国学的核心国学的容量很大,但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儒家经典,即通常所说的经学。汉唐都对诸经做了整理注疏,代表人物有马融、郑玄,陆德明、孔颖达等。宋代朱熹创“四书五经”的结构。当前的国学热,主要表现为儒学热,这不难理解。讲国学的当代价值,必定要讲儒学价值,以儒学为切入之口。孔子身后儒分八派,主流是“思孟学派”。汉以后,表面上独尊儒术,实际上“杂而用之”,发生了不断融会流变的趋向,发生了必不可免的嬗变。二、孔子及其学统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22年(前551),卒于鲁哀公16年(前479年),阳历9月28日为孔子生日,过去是中国的“圣诞节”,也是教师节。孔氏家族是殷民后裔,由宋迁鲁。父叔梁纥,鲁邹邑大夫,武官,以勇著名。生有九女,妾生一子名孟皮(癖、痞),病足,不能继承武职,叔梁纥暮年求婚于鲁国尼山颜氏。孔母名征在。父母祷于尼山而生,故名仲尼。三岁父亡,约十七岁前母亡。少孤贫,“多能鄙事”。十五志于学,好学不倦,不耻下问,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学者,成为儒学体系的创立者。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先孔子卒,年50。孔鲤生孔伋,字子思,年62卒。子思作《中庸》。孟子是子思门人的私淑弟子。儒家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思想体系,孔、孟都是“圣之时者也”。

孔子像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出仕甚早,但职位不高。30岁后弃官,作职业教师,设教授徒。35岁时,鲁乱适齐,在齐学习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此时,形成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体系。“艺”就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艺见道,道德修养与艺术滋润兼荣并茂,相得益彰,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粹的部分。由齐返鲁后继续从事设教授徒,弟子弥众。此时,子路、曾晳、冉有、冉求、颜回、宰予、公西赤等都已在门下。他安贫乐道于教书生活,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与他的弟子们

“门人相与辑而论之”,编成《论语》

孔子50岁以后又出仕于鲁,官至司空、司寇,曾有一定的政治作为,扶持鲁君,打击地方势力。但四年后被迫离位去鲁。周游列国,一群弟子追随着他,有颜回、闵子骞、子贡、子路、子夏、子游、子张、宰予、冉有、冉牛、仲弓等,都属于七十高徒之列。先后到过卫、宋、蔡三国,经历了14年之久,屡经困厄,政治诉求失败,又返回鲁国。

晚年居鲁,继续设教授徒,并专心从事学术著述。晚年整理了诗和乐,使礼乐之教更加完备,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整理《诗经》,著《春秋》,注《周易》等。平时教学中“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死后,“门人相与辑而论之”,编成《论语》一书,是最真切可信的孔子言行录。

三、孟子对儒学的发展儒学称“孔孟之道”,足见孟子的重要。

孟轲,邹国人。“近圣人之居”。个人资料不多。幼年得益于母亲仉氏之教,传为美谈。生卒年不详,寿84。晚于孔子近百年,赶不上孔子和子思。自言:“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司马迁说:“受业子思之门人。”此言可信。曾周游于鲁、齐、宋、滕、魏等国,“高谈阔论,意气风发,力驳雄辩,横扫千军”,气派远胜于孔子,但同样不得志。晚年定居于邹,以讲学著述终。《孟子》一书是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亲承口授而笔之书”,比之《论语》,言论多,行实少。孟子是孔子忠实的承接者,对弘扬儒学大有贡献。主要发展是:明确提出人性本善,讲“食色,性也”;“形色,天性也”。强化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提出“仁”是得到和保有天下的根本。孟子曰: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为寇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四、孔子思想与成就的要点孔子成就甚多,后世称誉极高,我们将其思想成就主要归结为如下六点,不一定对,聊供大家参考:一、以仁人之心入世、用世和经世他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入世、用世和经世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取向,主张人要积极用世,以孝亲为基点,推已已人,惠及社会。士要为天下苍生谋求生存之道,仁心用世,担当社会责任。即“为生民虑久远”。宋儒认为最高境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要有所作为,强调事功的意义,这是与佛教(道教)最大的不同,所以以儒学为“儒教”的说法很勉强。他又力主用世者必须要‘仁以为己任’,要以“仁人之心”用世。主政者更是要以仁爱之心主天下,对百姓实行“仁政”,追求“天下归仁”的“大同”局面。

仁义是理顺人心的王道,不是征服人身的霸道古人对“仁”有很多解释。清儒阮元(芸台)对“仁”字做了训诂学的研究,他统计《论语》105个“仁”字的意义和用法,认为“仁”的原义是“人之相偶”,源自古老的耦耕,延伸到人与人的关系。他进而认为:凡仁,必于身所行者验之而始见,亦必有二人而仁乃见。若一人闭户斋居,瞑目静坐,虽有德理在心,终不得指为圣门所谓之仁矣。(《研经室一集》卷8《论语论仁论》)孔子有一系列关于“仁”的解说,核心是“仁者爱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与行为模式。以仁为基础,孔子又引伸出了忠恕之道和中庸之道,前者人际关系中“仁人之心”的价值观,后者是贯彻“仁”学的方法论。二、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所谓“一代圣哲,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财富,中华文明之本。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具世界性的首创意义。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思想。颜回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对孔子教育实践的生动描述。他开创了私家规模化办学的局面,形成中国古代官学为主,又允许私家办学的多元格局。历代官学具有公益性质,官学、私学,加上宋以后勃然兴起的“书院”,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比较合理的结构,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学问渊博而品行高洁的人才,不乏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一系列的劝学言论,如“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既引领了中国士人好学不倦的精神追求,也推动了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虽有缺点,但总体而言是专制体制下具有一定民主因素的制度,是文官制度的基础。三、学而知之,以学求道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他提倡“学而知之”;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耻下问。以学求道,不借助于鬼神和任何讨巧躐等的捷径,脚踏实地,学而不厌。提倡一生“好学不倦”;“朝闻道夕死可也。”学习才是智慧的源泉——“学而不厌,智也。”“小才私智”是靠不住的。狡狯不等同于智慧。四、建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体系,以修身为核心,延伸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自律,“律”是规范,也有教条,后世归纳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分为四个组合,是中华道德体系的根基。以血亲责任为起点,扩大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自觉。忠信、礼义是为政之道和为人之道中最重要的修持,忠信之本是“诚”是“信”,礼义之本是“让”是“恕”。这是所谓礼义之邦的根本所在,万万丢不得的。“民无信不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知耻近乎勇!“知耻”是道德保障,是君子必须严守的道德底线。所以,孔子道德教化的最要点就是教育人们有羞耻之心,是要导之以德,齐之以刑,使人人“有耻且格”,社会自然就能达到平安和谐五、整理和撰写了若干文化典籍——即儒家的“五经”孔子整理和撰写了古代文献,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元典“五经”——《易》、《诗》、《书》、《礼》、《春秋》。著《春秋》立“微言大义”,即褒贬大义,“使乱臣贼子惧。”他说:“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足见《春秋》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孔子本人的著作,是编年史的发端。孔子自称五十以后才读到《易》,非常用心,“韦编三绝”。又言五十而知天命,足见易是有助于“知天命”的书。曾为《易》作注,即“十翼”或“十传”。曾整理《诗经》,是最重要的教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与《书》和《礼》的关系不很清楚。三礼之一的《礼记》中有子思的作品。南宋朱熹注《论语》,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注释,又配以《孟子》,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儒学入门书。元朝定科考试课目必自“四书”出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为根据。六、“中”道体系的确立儒家认为,尧、舜、禹有十六个字的心法,核心是“允执厥中”: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程灏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认为“中庸”是孔门“心法”,子思怕孔子的“心法”久而偏失,“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朱子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尊礼近人托古改制

孔子并没有深入探究哲学,思想体系中缺乏形而上的东西。不谈“天”和鬼神问题,主张“敬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也缺乏社会制度上创新内容和实行之法,一味尊遵循周公的礼制,力求恢复西周礼乐文明。以“近人”为指导,使人人做到守礼,君臣父子讲纲常,兄弟亲朋讲诚信。有学者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假周公之名而推行自已的主张。康有为就倡言此说。孔子忽略了私有制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也带来贫富分化,引发社会矛盾直至对抗。他只是主张人人关怀贫弱者,反对为富不仁,以道德教育引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没有制度性的方略。所以相比与法家,有人认为了孔子是保守的。大哉孔子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顾炎武(亭林)将孔子的思想归纳为:“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八个字,前者是知识观,后者是道德观。极为精辟,是对明以前社会历史深刻反思总结的产物,为学人所诵铭。孔子倡导“学而知之”。“学”一定要“博”,非博则不能“通”,“博学通儒”是儒家在学问上最主要的追求,是我国通识教育的根源。“耻”是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一旦沦为无耻之徒,教育惩治都失去效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第九》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制度文化层面,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已过时,传统制度文化的衰亡无可避免。甚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如不彻底改造,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没有可能的。社会文化的另一方面是非制度性文化。在这个领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有很大差别。提倡多元文化,主要指非制度性的文化。文化传统有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传统,有一般的民俗性的传统。在非制度文化领域里,正常状态是允许自由发展、自然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由度扩大,各国的非制度文化必然争奇斗艳,高度繁荣。讲制度文化就要跟中国的传统告别,跟三纲五常之类告别,今天把儒的一切都说成好的,视同“国粹”,是不正确的。至于讲非制度文化,应属个人选择范围,他人和公权力不应干预。比如安身立命的理念,我喜欢道家,他信仰佛家,你喜欢儒家,有人则喜欢基督教文化,为什么不行?只有在“文革”那样极端反常的情况下,才会干预这个领域的东西。——袁伟时先生的观点。汉以后儒学的独尊与变化儒学没有专门的管理学说,更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管理理念。但儒学除了讲个人修养的部分外,还有治国、平天下的东西,有属于政治范畴的内容,如足兵足食、文事武备、民无信不立等,所以宋人有“半部《论语》打天下”的说法,就是说《论语》也是有治世价值的书,这里面就会涉及到“管理”,涉及到治人治世的学问。汉武帝提倡儒学,“罢绌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文景之治”主要运用的是“黄老之术”,也就是以道家“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的思想治国,坚持“无为而治”,“与民修养生息”。不同之处是: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儒道融合,以及儒对法家的吸收,使汉以后的儒往往呈现外儒内道、外儒内法的复杂状态,特别是在政治方略上。以后又吸收了佛教禅宗的东西,产生了理学和心学。内圣外王与文经武纬汉初以黄老之术治国,“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武帝不同,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雄材大略,有所作为。但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昭宣之世,再度以文景之道治世,号中中兴。政治上形成儒、道兼济、王、霸并用的模式。开启了“内圣外王”、“文经武纬”的治世理念。清人说“内圣外王之道备於孔子,孔子之心法寓於六经,六经之精要括於论语,而曾子、子思、孟子循衍其绪,故论语始於言学,终於尧舜汤武之政”。文经武纬铸成持久的“右文”政治,引领了文化的繁盛,但,也生成全社会重文轻武的悖谬,文武发展不平衡,导致文化的文弱化趋向。纳佛、排佛与融佛入儒梁启超认为,中外文化交流有两次高潮,汉魏间佛学的传入是第一次;明末清初西方历算之学的传入是第二次,两次高潮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季羡林认为,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以佛教的传入为例。印度佛教以其精深的宇宙观、认识论,引起强烈的社会震动,信从者风起云涌,表现出接纳态势。但也引发强烈的排拒反应,三武一宗灭佛为代表。最终的结果是由冲突变化为融合。禅宗(特别是南禅)的产生是佛教的本土化,自唐开始,出现“援佛入儒”现象,宋人的理学,二程的“理”,朱熹的“天理”,陆九渊的“宇宙即本心,本心即宇宙”,明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等,都有取自禅宗的东西。清初顾亭林、黄宗羲、颜习斋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六祖慧能大士尊者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教在印度衰落以至消亡了,中国成为佛教文化的中心和转输站。中国保存了大量佛教图书,被士人称为“内典”,与“外典”并列为中国古典文献的构成部分。近年中国编印的《中华大藏经》,收汉文佛经达4200余种,约23000多卷。许多饱学宿儒,晚年往往熟心于研读内典,如六祖的《坛经》,是许多知识分子的案头必备之书。南宋孝宗帝提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元刘谧《三教平心论》说:“三教如鼎,缺一不可。”无尽居士“儒疗皮肤,道闻血脉,佛疗骨髓。”此类言论,表明融佛入儒的完成。

弘一法师的人生三段说——物质、精神、灵魂。一、老子与道家道家是先秦显学之一。老子之学原属“黄老之术”,后来又称“老庄之学”,老、庄二人均产于楚地。黄帝之学久已不传,后来有了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经法》、《十大经》等典籍的发现,知道黄帝之学其讲兵讲法,与老子之学有明显差别,黄老并称是西汉初年的特殊需求,萧何、曹参等一则讲法治,一则讲修养生息,黄老之术兼而用之。战国以降,黄帝主要成为医家、养生家,甚至是神仙家之学的人物,这在《内经》中有充分反映。

第四讲:道学—以柔克刚的智慧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名李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是周守藏室的史官,即管理朝廷文书档案的官员。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方面的问题,年龄应该比孔子大,孔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周室衰微,老子西出函谷关,隐遁于世。关吏请他留下作品,他便著书上下两篇,共五千余言,即《道德经》,先论“道可道,非常道。”后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共81章。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的学问孔子称老子为“龙”,是说他是“乘风云而上天”的人物,是年轻的孔子所不能理解的。他的著作自来“道经”在上,“德经”在下,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了甲、乙两个帛书本,两本稍有不同,但都是“道经”在后。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又发现了三种不同的摘抄本。二、道家要点——道法自然老子重自然,自称“吾学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傅佩云讲:老子之学难知难行,是因为他的智慧太高了。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要依靠智慧以求得解脱。《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的最高追求。道家的核心是“致虚极,守静笃”——如此,万物之变化不使人困扰,万物的有限也不使人遗憾。道家不设定最高目标,政治上就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治”。三、道家要点——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老子之学亦被被称之为“无为主义”的政治学。因为自然是无为的,人应当效法自然的无为,顺其自然,无所作为。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57章)“不刻意而高”。(《庄子·刻意》)庄子有“六无之德”:无欲、无念、无名、无言、无功、无我。——核心是“无欲”,无欲则无求,人到无求品自高。欲源自于知,知的大小决定了欲的大小。人能把握和消解欲,就可以以清醒安静的心境观察事物的妙处。欲在其中,身亦在其中,不可能有“观妙”的享受。四、道家要点——柔弱胜刚强

这是道家智慧最重要的内容,老子思想的最高境界,对中国的政治、军事和士人的社会行为都有较深的影响。

“兵强则不胜,木强则竞。”兵器过于刚强反不能能胜敌,因为它容易断折;同样的道理,木过强就要僵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进尺”。主张以退让换取“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优势,即兵家所谓“后人发而先人至”,俞大猷的“中直八刚十二柔”是最好的解说。五、道家要点——修道养寿养寿是非常古老的追求。“道法自然”中衍生出养生学与生命理念,后为道教所吸纳。中国士人或多或少都有此方面的修养,相信自然有益生命,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敬慕岩穴山林之士,向自然求取智慧,涵泳性灵,颐养天年,努力消解世俗烟火之气。“淡薄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是儒家,这两句话却有道家味道,王羲之《兰亭序》也有道家的意蕴。五、道家要点——修道养寿“养生”的理念和方法,由动、静两种方式构成,前者这导引,后者为养生。后来融会成为一整套从精神到身体的修持方法,对中国人的身体观和生命观深有影响,今天仍有实际意义。道教尊崇老子、庄子为教主,实际上“学”与“教”有很大差别,二者有某些渊源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道教直到王纯阳全真派出现后,尊崇汉钟离、吕洞宾,强调内心清净,养性守气,取禅宗“顿了心性即为佛”之说来充实道教“养气守神即内丹”之说。主张性(心理)命(生理)双修,主张清净高雅的情操修养,还有长生健康之体,受士大夫之欢迎。全真派在理论上是沿着士大夫化的趋向发展,这是对北宋道士装鬼弄神,倒行逆施,大修宫观,大搞巫术的一种廓清。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国之大事,唯祭与戎”和“人道先兵”的治国理念,兵学发端甚古,最早的兵书《军志》已不传,只留下一些片言只语,很精彩,如:“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有德不可攻”、“知难而退”等。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战争频仍的时代,诸子百家无不谈兵,管子、墨子、吕氏、韩非概莫能外,甚至有人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孔子虽无专门的兵学言论,但他遵循先王“有文事必有武备”的传统,教学中贯彻文武并重,并身体力行,故,弟子中子路、冉求、公良孺都是知兵敢战之士。他主张教民习战,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所以,兵学是儒学的构成部分,并无疑义。第五讲:博大精深的中华兵学兵学是特殊领域,特殊学问。先秦兵学发达,蔚为显学,留给中国士人谈兵论剑的传统,即后来士人标榜的“书剑精神”。兵学最终走向融入儒学之路。这是漫长的过程,许多杰出的儒家人物都有贡献,直到曾国藩,有了“兵者儒之至精”的结论。第五讲:博大精深的中华兵学先秦兵学经典《孙子十三篇》先秦兵学以齐最盛,《孙子》和《孙膑兵法》均出自齐,《尉缭子》的作者和传为太公吕望的《六韬》,也出自齐。司马穰苴是齐田氏后裔,孙膑又是孙武后裔。称“孙吴兵法”的吴是周人吴起,有《吴起》四十八篇,今存六篇,总五千字,郭认为是伪作。《孙子十三篇》,古作八十二篇,曹操删削为十三篇,六千余字,文字高古而典雅,如断金截铁,有雄辨气势。十三篇的篇目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兵学经典《孙子》的五个要点一、以道治兵,确立了“令民与上同意”的“道”的理念。五大战略要素中,“道”是第一:“恩信使民。可以与之生死,而不畏危。”二、“知彼知已”是战略决策和指导作战的先决条件。三、“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四、“兵者分合之术也”,这是孙子兵学的精髓所在。“我专而敌分”,“敌分为十,我专为一”;“以众击寡”。“因敌而致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五、

“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之上也。”——政治与军事高度协调整合,灵活掌握。世界上最古老的兵学分类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兵书略”,是汉代皇家兵书的总目,收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分为四类,这是先秦以来形成的兵学分类,是世界上最早也最科学的分类:

1、兵权谋——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2、兵形势——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3、兵阴阳——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4、兵技巧——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兵学之精粹孙子:“兵者,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唐李筌注:“兵不厌诈。”又:“兵以诈立。”以严格的赏罚“励士”,“明赏罚”是治兵的前提。所以在为将之道在智、仁、勇、信外,更强调“严”。兵贵用间,注重情报的作用。孙子:“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重视反间的价值,“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奇正相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出奇制胜是用兵的玄机,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以兵学为修身之道,以剑比德。司马迁说:“非信、廉、仁、勇不可以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融兵入儒,儒以兵学为其精髓宋神宗元丰间(1078—1085),为武学教学之用,从唐以前兵书中选取了七种,定名《武经七书》:即《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和唐朝的《唐李问对》。南宋高宗时,定为选拔将领的考试内容之一。以后武举制度的内场考试,也以七书为主要教材和试题依据。七书是宋以前中国兵书的精粹,但不完备。但仅凭熟读兵书不行,如赵括、马稷之流。必须要有临戎经验,严守兵律,又有高超的应变智慧。宗泽授阵图于岳飞,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临战的机动灵活才是真正的本领,这就是古代所谓“心法”,“心法”是经验的灵活发挥。纳兵入儒,儒以兵学为其精髓戚继光是唐宋以后最伟大的兵学家,战功卓著,著作宏富,他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是重要的兵学经典,晚清以来军事家无不案头必备。核心是“束伍”、“齐勇”、“号令”、“训练”和严峻的赏罚体制。已经有了思想工作的因素。对制度、管理和兵器大胆改革。他训练的浙兵是东亚第一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可惜明王朝不能坚守其成果,不然不会告终丢掉天下。蔡锷的《曾胡治兵语录》是戚继光以后最重要的兵学著作。兵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兵家智慧主要体现于战阵,但蕴涵的战略、策略,对其他领域,对管理学,无疑有借鉴价值。故中国古代士大夫有谈兵的雅好,“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实际是从兵学中寻求通解融贯的治世之智,抒发书生的报国胸臆。儒家并无具体的管理学说,群经之中无商经,无专门的工商经营管理之学,但有繁荣的工商业。商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做生意的诀窍与战争的韬略有相似之处,故,古之商家往往用兵法来指导经商,引兵入商,丰富谋略和识断的智慧。兵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智慧中国商学的鼻祖,管仲、鲍叔、范蠡、子贡、白圭等,都是学识渊博而通权达变的杰出人物,范蠡精通兵学,后来称“陶朱公”,是商家之祖。如白圭,“乐观时变,板人弃我取,人取我弃。”自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子贡(端木赐)问孔子:“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答:“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子贡“与时转货赀,……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二战后,日本兴起研读《孙子》的热潮,以兵法经营家大桥武夫为典型,强调组建团队的重要性。中国兵学的当代价值最早把《孙子兵法》当做是商战和企业经营管理教科书的是日本人。早年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大桥武夫,战后回日本办企业,上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提出“兵法经营论”,出版了著作。六十年代日本许多企业、大公司都把《孙子》作为经营管理教材。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生存发展有两大支柱,一是美国现代管理制度;二是《孙子》的战略与策略。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其成功法宝,把孙武奉为天下第一神明。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也说公司的发展壮大就是运用了孙子“以正合,以奇胜”的法则,出奇制胜,不断创新。不少企业家还把,《三国演义》当做形象化了的《孙子兵法》,日本很多企业管理层员工爱读《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中国兵学的当代价值上世纪60年代,日本出现了“兵法管理学派”,当时的中国正在搞“文革”。后来美、欧也积极跟进,哈佛工商管理学院也把《孙子兵法》当做管理教材,到80年代形成气候。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最早倡导“《论语》加算盘”的经营模式,将《论语》奉为“商务圣经”,提出“士魂商才”,讲经营伦理,诚信待客。这样的论述国内已有很多,海外港台及韩国、新加坡等也有许多追随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儒法互补,吸纳兵家,塑造当代儒商。以儒家性善论、礼乐教化来培育企业文化,讲团队精神、“中庸之道”,和谐治理,企业家也讲“内圣外王”,君子生财有道,有钱人更要以天下为已任,这样的管理伦理,当然也很有意义的。一、农牧互补、华夷相交是中华商道之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的民族文化长时期多元共存,取长补短,融通综贯,汇集成了以汉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文化,即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大结构、大格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互关系,包含着华夷文明的冲突和交融,形成经济互惠和文化互补。战争具有破坏性,但有时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互补的特殊形态。交流融通是中华文化产生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华商道”的原动力。

第六讲:源远流长的中华商道这个结构之绵延不断,得益于中华民族的各民族长时间相互认同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形成。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决定了彼此间必不可少的交往和交流,商贸关系最终转化为文明交流和互惠,促进了彼此的认同,积淀成文化凝聚力,历久弥浓而弥坚,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特征。终于形成互惠互利、义利相兼和坚守诚信为本的“中华商道精神”。长城是阻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的防线,也是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交流共存的连结线,是重要的经济区域的象征。清以后终于丧失其分隔价值,只有文化的表征意义。以多民族交流为基础的中华商道二、华夷混融强化了民族凝聚力“中华”是“中国”与“华夏”两个词的复合简称,出现在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华”通“花”,谓文化灿烂,中国“有章服之美,故谓之华。”华夏的先民建国于黄河中游,自认为居天下中央,又文化发达,所以以“中华”自认。但自隋唐以后,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民族冲突而最终走上高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这种地理上的中心感渐趋淡化,更多的是强调文化上的先进性。华夷文化优劣之别却往往被历史打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及其迅速接受中华文明的主动性,使“华夷之别”的概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汉族,同周边许多“非我族类”们生活在同一个苍穹下,同一快土地上,虽有区域相隔、文化相异的障碍,但经济上的交流交换从未停止,且范围不断扩大,交换对象和关系也随之更加广泛,更加繁盛,直到跨出国界,走向渺远的域外空间。

近代,“中华”逐渐成了指认全中国的文化符号。它的对应符号不再是“胡虏”、“蛮夷”,而成了欧美文化,西方文化。梁启超说“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曰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这就把“中华”的概念大大放大了,放到了世界范围,由此产生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三、中华民族对应关系的变化四、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农业与牧业的商品交换,古称“茶马贸易”。茶马贸易关系到封建国家的核心利益,往往政府垄断,设置各种机构加以管理,如“榷场”。相对农业经济,牧业经济更需要交换,所以游牧民族更多一些商品意识,故每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土,都会给中土经济的板块化状态带来冲击,给农业社会注入商品因素。所以“倒退说”是偏面之词,是“以农为本”的传统思维下产生的偏见。四、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陆路与海路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外部世界最主要的商贸通道,也是文化通道。无论对中国,中、西亚和欧洲,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形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现象。还有许多区域性商道,如东北亚的“人参之路”;北方横穿蒙古草原而通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皮毛之路”;西北与“丝绸之路”并存的“香药之路”;青藏高原和川藏高原有直达西藏腹地的“麝香之路”;云贵有通向东南亚和印度的马帮商道,亦称“翡翠之路”,等等。通贯交叉的国际商道,还有国内广泛存在的内贸经济网,纵横交错,大大拉近了各民族间的关系,延伸到外部世界,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形成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最终达到文明互惠。朝贡贸易向对等贸易的艰难换型五、近代新兴华商群体的出现和当代的再造工程长时间以来,我们主要的国际贸易形式是“薄来厚往”的“朝贡贸易”,商品交换的领域狭小,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朝贡贸易外,有走私贸的存在,明代的倭寇之祸就有武装走私贸易的成份,倭寇的首领如汪直、徐海都是徽州的走私商人。但政府强力打击,未能形成气候。1840年,大清封闭的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所洞开,被迫接受开放口岸和对等贸易。中国被迫走上现代化转型之路,救亡自强成为社会主流意识,步履艰难,迄今犹在探索之中。步辇图唐·(传)阎立本作。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近代华商群体的出现和当前的再造工程

长期以内贸为主的状态发生突变,贸易对象变化了,空间扩大了,“华商”概念应时而变,一步步走上国际舞台。上世纪曾有较好的发展,有了盛宣怀、张謇、卢作孚等一大批民族实业家的崛起。可惜后来发生政治剧变,计划经济取代一切,已经基本成型的国内“华商”体系土崩瓦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切从头做起,再造民营经济,重建华商体系,终于有了相对冷静的思考。经济上创造了奇迹,但,新一代企业家起点低,素质差,环境不良,人文涵蕴不足。何为华商?言者茫茫。左起:盛宣怀、张謇、卢作孚六、对“儒商”概念的解析“儒商”是个复杂概念,界定有难度。儒有不同时代的属性和特点,儒商也应该有不同时代的风范,可以说从来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含义和模式,所以古代的儒商,不论徽商、晋商,都很难总结出各自“儒商”主要特点。从狭义理解,“儒商”就是遵循儒学传统或受儒学修身处世之道影响比较深的商人;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儒是指儒雅,是有文化教养,在商业活动和一切社会活动中,不固陋,不卑鄙,不唯利是图。儒商,就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养的商人,同时又能努力吸纳全世界优秀文化包括的商人。六、对“儒商”概念的解析儒学传统之一是,沿袭古老的重农轻商传统,这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一。汉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全社会的歧商意识,“为富不仁”、“无商不奸”等道德谴责无处不在。封建王朝无不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仕宦之途则是读书人的最高奋斗目标,其次为农为工,最后才是商。农本无可厚非,农本而斥商,斥技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弊端,是直接造成中国科技不发达、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之一。六、对“儒商”概念的解析孔子并不排斥经商,不反对正当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