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第8章NGN与软交换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1.gif)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第8章NGN与软交换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2.gif)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第8章NGN与软交换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3.gif)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第8章NGN与软交换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4.gif)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交换技术-第8章NGN与软交换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aab6d02f69b1c67c656688874590411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NGN与软交换技术•NGN(NextGeneration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是集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网络架构。•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其思想是在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过程中产生的,充分吸取了电信网、智能网和IP技术的优点,采用开放式分层体系结构,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具有充分的优越性。 PSTN作为拥有最大用户群的现有网络,任何网络演进方案都不可能忽略其存在。基于Softswitch的网络解决方案提出了两种策略。策略一:ZTESoftswitch和TG一起完成原汇接/长途交换机的功能,而保持C5端局不变。这是工作量最少、牵涉面最小的一种方案,比较适合于新建/改造局的情况。•本章介绍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的基本概念、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软交换设备、软交换协议以及软交换技术的组网应用。下一代网络概述8.1基于软交换的NGN8.2软交换组网设备8.3软交换主要协议8.4软交换组网技术8.5软交换的组网应用8.6•从广义上讲,NGN泛指一个不同于现有网络,大量采用业界公认的新技术,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各种网络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信息共享的融合网络。包括下一代传送网、下一代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Internet和下一代移动网。•从狭义上讲,NGN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结构。8.1下一代网络概述•在这种分层体系架构下,能够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的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的分离,各网络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能够兼容PSTN、IP网、移动网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采用统一的分组传送方式。•本章后面提到的NGN均作狭义的下一代网络即软交换网络理解。8.1.1NGN的定义和特点•ITU-T对NGN的定义为: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ETSI则将NGN定义为一种规范和部署网络的概念,通过使用分层、分面和开放接口的方式,给业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逐步演进,以生成、部署和管理新的业务。•相对于现有的网络,NGN具有如下三大特点。(1)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2)NGN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3)NGN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网络。8.1.2NGN功能结构•NGN的功能结构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对此几个主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模型。•根据业务与呼叫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思想,一般认为NGN的功能分层结构可取三层或四层。•ETSI、3GPP提出的NGN分层结构包括传送层、会话控制层和应用层,如图8-1所示。图8-1ETSI和3GPP提出的NGN分层结构•ITU以ETSI和3GPP提出的NGN分层结构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区分各层的功能,提出了各层的细化模型,如图8-2所示。图8-2ITU提出的NGN功能分层的模型图8-3IPCC提出的NGN网络分层结构8.2基于软交换的NGN8.2.1软交换的概念•如图8-4所示,传统电路交换机将传输与交换、呼叫控制与业务应用功能结合在单个昂贵的交换设备中,是一个集成、封闭和厂商专用的系统,新业务的开发和部署也以专用设备和专用软件为载体,导致开发成本高、时间长,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图8-4传统电路交换机结构模型•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交换系统如图8-5所示。图8-5基于软交换的交换系统结构模型•软交换打破了传统电路交换机的封闭结构,采用全新的模块化结构,将传送承载、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三大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打开,采用标准的通用协议,构成一个开放、分布式和适应多厂商的系统结构,便于运营商灵活选择最佳和最经济的组合来构建网络,加速新业务和新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推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在图8-5所示的开放结构中,传统电路交换机的用户模块演变为接入网关,中继模块演变为中继网关,呼叫控制功能演变为软交换设备,设备内的时分交换网络演变为一个分组交换网,各部分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我国原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为: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业务编程能力。8.2.2NGN网络结构•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组成如图8-6所示。•网络自下而上分成: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各层之间采用标准化接口。图8-6基于软交换的NGN结构1.接入层
•接入层负责将各种不同的网络和终端接入分组核心网,将各种业务量进行集中,并利用公共的传送平台进行信息传送。•通过各种接入手段将用户连接至网关,由网关接入传送层,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接入层设备不具有呼叫控制功能,必须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所需要的操作。2.传送层•传送层对各种不同业务和媒体流提供传送的公共平台,一般采用基于分组的传送方式。•目前比较公认的传送网为IP骨干网。•其他各层如业务层、控制层、接入层都直接挂接在IP骨干网上,在物理上都是IP骨干网的终端设备。•这些设备之间的业务流和信令流都是通过IP进行传输的。3.控制层•控制层完成呼叫控制、媒体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功能。•其主要实体为软交换机,有时也称作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与媒体网关间的信令,可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Megaco,用于软交换对媒体网关的承载控制、资源控制及管理。•软交换与IP设备间信令,可使用会话起始协议(SIP)或H.323。4.业务层•业务层在呼叫控制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同时提供业务和网络的管理功能。•该层的主要功能实体包括:应用服务器(AS,ApplicationServer),特征服务器,策略服务器,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目录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业务控制点(SCP),网管及安全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其中,应用服务器负责各种增值业务的逻辑产生和管理,并提供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为第三方业务的开发提供统一的创作平台;AAA服务器负责提供接入认证和计费功能。8.2.3软交换设备功能
•软交换设备是下一代网络控制层的核心设备,也是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关键设备之一。•软交换的概念虽然是从媒体网关控制器、呼叫代理等概念发展而来的,但在功能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除了完成呼叫控制、连接控制和协议处理功能外,还将提供资源管理、路由及认证、计费等功能。•同时,软交换设备所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与传统交换机所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也有所不同,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具体的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于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因此在软交换系统中,为了便于各类新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引入,要求软交换设备所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功能。•概括起来,软交换设备主要功能如下:(1)媒体接入功能(2)呼叫控制功能(3)业务提供功能(4)互连互通功能(5)资源管理功能(6)认证和计费业务提供功能:许多厂家提供的软交换自身可以支持程控交换机提供的补充业务,如呼叫前转、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缩位拨号、呼出限制、免打扰等。更为重要的是:软交换的业务提供功能能主要体现可以与第三方合作,提供多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8.2.4软交换的特点(1)高效灵活。(2)开放性。(3)多用户。(4)强大的业务能力。8.3软交换组网设备•在软交换网络中,核心交换组网设备是软交换机或软交换服务器,提供传统的长途和本地业务,完成呼叫控制、信令处理、资源管理、计费、用户管理等功能。•除了软交换机外,在边缘接入层还有许多软交换设备,可分为窄带接入软交换设备、宽带接入软交换设备。•所谓窄带接入,可以认为是利用软交换机、网关等设备替代现有的PSTN长途/汇接局和端局,只提供窄带话音业务的软交换设备,所能控制的范围称为窄带域,其网络组织中除了软交换机,还涉及中继网关和接入网关。•所谓宽带接入,可以认为是利用软交换等设备为综合接入设备IAD、智能终端用户提供业务。•宽带接入只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软交换设备,所能控制的范围称为宽带域,其网络组织中除了软交换机,还有智能终端和服务设备。•综合接入设备、媒体网关、信令网关、SIP终端与服务器是几种主要的软交换组网设备。8.3.1综合接入设备•综合接入设备(IAD,IntegratedAccessDevice)是适用于小企业和家庭用户的接入产品,可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接入。•在网络侧,IAD的接口类型可以是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SubscriberLine)、10/100M以太网接口、1
000M以太网(GE)接口等。•在用户侧,IAD的接口主要是Z接口(模拟用户接口)、10/100M以太网接口。•IAD的优势在于数据业务在网络中具有很好的通过性,而为了满足话音业务的质量要求,IAD必须具有下列功能。(1)呼叫处理功能(2)资源管理功能(3)语音处理功能(4)分组语音QoS管理功能(5)协议处理功能8.3.2媒体网关•媒体网关(MG,MediaGateway)是完成媒体流格式转换处理的设备。•在软交换网络中,媒体网关处于接入层。•媒体网关不具备任何呼叫控制功能,只是按照控制层软交换机的指令执行操作。•在软交换网络中,存在多种媒体网关设备,它们完成不同的功能,如接入网关、中继网关、无线网关等。1.接入网关2.中继网关•中继网关提供中继接入,可以与软交换机及信令网关配合替代PSTN的汇接/长途局。•中继网关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话音处理功能(2)呼叫处理与控制功能(3)资源控制功能8.3.3信令网关•在下一代网络中,信令网关(SG,SignalingGateway)是在IP传送网和No.7信令网的边界设备。•它可向/从IP设备发送/接收No.7信令信息,并可管理多个网络之间的交互和互连,以便实现无缝集成。•其实质就是为了实现PSTN端局与软交换设备之间的No.7信令互通,实现信令承载层电路交换与IP分组交换的转换功能。•信令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8-7所示,为了实现与No.7信令的互通,信令网关首先需要终结No.7信令链路,然后利用SIGTRAN协议将信令消息传递给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机)或IPSCP/IPHLR进行处理。图8-7信令网关在软交换网中的位置•媒体网关只负责终接局间中继,并且按照来自媒体网关控制器的指令完成媒体流的处理。1.信令承载协议(1)BICC协议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独立于承载的呼叫控制协议应用层协议,用于建立建立、修改和终结呼叫,可以承载全方位的PSTN/ISDN(2)SIGTRAN协议栈SIGTRAN协议栈定义了如何在IP网中传送No.7信令。它支持的标准原语接口不需要对现有的No.7信令应用进行任何修改,从而保证已有的No.7信令应用可以直接使用。SIGTRAN使用满足No.7信令传送要求的传输层协议,在IP层上可靠的传送No.7信令协议。图8-8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结构SCTP(Section23.4)StreamControlTransmissionProtocol(SCTP)isanewreliable,message-orientedtransportlayerprotocol.SCTP,however,ismostlydesignedforInternetapplicationsthathaverecentlybeenintroduced.ThesenewapplicationsneedamoresophisticatedservicethanTCPcanprovide.
Table23.4
SomeSCTPapplicationsFigure23.29
ComparisonbetweenaTCPsegmentandanSCTPpacketFigure23.30
Packet,datachunks,andstreamsSCTPIdentificationDatachunksareidentifiedbythreeitems:TSN,SI,andSSN.TSN:(transmissionsequencenumber)acumulative(累积的)numberidentifyingdatachunk(likethesequencenumberinTCP);SI:(streamidentifier)definesthestream;SSN:(streamsequencenumber)definesthechunkinastream.Figure23.30
Packet,datachunks,andstreamsFigure23.31
SCTPpacketformatFigure23.32
GeneralheaderInTCP/IP,thecombinationofIPandportaddresses,calledsocket,definesaprocessconnection.InSCTP,
wemayusemultihomingusingdifferentIPaddress.
Aconnectioniscalledan
association,
whichisidentifiedby‘verificationtag’inthehead.Figure23.28
MultihomingconceptConnection:Portnumber+IP(multiple)AddressTable23.5
ChunksFigure23.34
SimpledatatransferControlchunkSACK
:selectiveacknowledgementNote:
SCTPonlyacknowledgesthe
last
in-orderTSNreceived,notthenextexpectedlikeTCPFigure23.33
Four-wayhandshakingFigure23.18
Connectionestablishmentusingthree-wayhandshakingSYNfloodingattack:SYN泛洪攻击(23.3.4)一个恶意的攻击者在数据报中通过伪装假源IP地址,将大量的SYN段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回送SYN+ACK段给这些假客户,因为IP是伪装的,最后都丢失了。但服务器的资源(如端口号等)给占用,严重会因为资源耗尽而崩溃。SCTP通过客户端回送Cookie防止了这个问题。(3)信令承载协议体系。图8-9信令承载协议结构2.信令网关接口•信令网关位于No.7信令网与IP网之间,其功能是完成基于电路交换的No.7信令系统和基于分组网(IP承载)的SIGTRAN信令系统的转换。•信令网关主要接口包括TDM电路接口和IP网络接口,支持的协议包括电路交换网侧的MTP、SCCP、OMAP等,以及IP分组网侧的SCTP、M3UA、M2PA等协议。•信令网关的No.7电路交换接口有64kbit/s的信令数据链路和2Mbit/s的高速信令链路。•IP网接口包括10BaseT/Fx、100BaseT/Fx和1
000BaseT/Lx/Sx/Cx(可选)的以太网接口。8.3.4SIP终端与服务器•基于SIP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工作方式,是软交换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SIP系统包含两类组件:用户代理(UA,UserAgent)和SIP服务器(SIPServer)。•用户代理是驻留在终端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而SIP服务器则是处理与多个呼叫相关联信令的网络端设备。1.用户代理2.SIP服务器8.4软交换主要协议8.4软交换主要协议8.4.1H.248协议H.248和Megaco均称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ediaGatewayControlProtocol),用于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之间的通信。
H.248是ITU-T的第SG16工作组提出,而Megaco是IETF的Megaco工作组提出,这两个标准化组织互相联络和协商,因此H.248和Megaco内容基本相同•IETF最早定义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RFC2705)是1998年和ETSI的电信和Internet协议协调项目组(TIPHON)联合发布的。Megaco于2006年提出,是对MGCP的改进和完善。•目前,主流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主要包括H.248和MGCP两种。•H.248/Megaco协议是网关分离概念的产物。•H.248/Megaco提供媒体的建立、修改和释放机制,同时也可携带某些随路呼叫信令,支持传统网络终端的呼叫。•该协议在构建开放和多网融合的下一代宽带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H.248连接模型•H.248协议的连接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媒体网关的逻辑实体或对象,以便媒体网关控制器对网关内部的承载连接进行监视和控制。•连接模型是对网关内部实体的抽象描述,模型中主要包括终端(Termination)和关联(Context)两个抽象概念。(1)终端(Termination)。(2)关联(Context)。2.命令3.描述符和包4.H.248呼叫控制流程图8-10基于H.248/Megaco的软交换网络结构示意图图8-11基于H.248一般呼叫流程8.4.2H.323协议•由于历史原因,H.323和会话起始协议(SIP)是相互竞争的两个协议。•软交换可以同时支持H.323和SIP。•但在这两种体系结构中的软交换还是有区别的。•由于H.323采用集中控制,对系统状态、资源都要进行管理,因而基于H.323的软交换设备要复杂一些。•SIP体系是分布式的,它不管理系统状态,基于SIP的软交换设备承担的工作量相对要小一些,因而它的呼叫处理能力要大于基于H.323的软交换设备。•目前我国的IP电话产品采用ITU的H.323协议,电信管理部门也将H.323协议定为暂行标准。•H.323协议原是ITU为在局域网上开展多媒体通信制定的,其初衷是希望该协议用于多媒体会议系统,但目前却在IP电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H.323是H.320的扩展,H.320产品通常使用ISDN、DDN等电路交换网进行视频会议通信。•H.323则在分组网络上支持点到点和多点音视频通信服务。•目前普遍认为H.323协议是在分组网上支持话音、图像和数据业务最成熟的协议。•H.323系统主要包含四个组成部分:终端(Terminal)、网关(Gateway)、网守(Gatekeeper)和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ControlUnit)。1.终端2.网关3.网守4.MCU8.4.3SIP
•IP电话相对于传统PSTN电话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低成本,还在于能将Internet基于Web的新业务和传统智能网的优势结合起来,提供创新的多媒体业务。•ITU提出的H.323协议更多的考虑基于分组网满足传统语音通信的要求,对以Web为基础的新应用考虑不多。•为此IETF基于Internet理念提出了会话起始协议(SIP)。•SIP是一个独立于底层的、基于文本的应用层信令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SIP借鉴了SMTP、HTTP等协议的思路,支持代理、重定向、用户定位等功能,支持用户移动,与RTP(实时传输协议)、SDP(会话描述协议)、DNS等协议配合,支持话音、数据、视频、呈现(Presence)、即时消息和交互游戏,甚至虚拟现实等业务(会话)。•如图8-12所示,SIP主要用于SIP终端与软交换之间、软交换与软交换之间以及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图8-12SIP的应用范围•SIP的设计思想与H.248/Megaco和H.323完全不同,采用基于文本格式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客户机发起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SIP信令交互过程类似于客户机/服务器和HTTP协议模型,由呼叫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等提供业务,用户终端的每一个请求触发服务器的某种操作;每一对请求和响应构成一个事务,事务之间相互独立,一个完整的呼叫包含多个事务;SIP独立于底层UDP/TCP等传输协议,消息中可携带任意类型的消息体。1.SIP基本功能•用户定位•会话属性协商•发起会话•修改会话•结束会话2.SIP的特点•SIP具有下列特点。(1)简单。(2)扩展性和灵活性好。(3)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4)互通性好。(5)与Web和E-mail兼容性好。SIP协议概述
不定义要建立的会话的类型,而只定义应该如何管理会话;用于众多应用和服务(交互式游戏、音乐和视频点播以及语音、视频和Web会议)广泛采用于NGN中用户A使用SIP电话。用户B有一台PC,运行支持语音和视频的软客户程序。加电后,两个用户都在ISP网络中的SIP注册服务器上注册了他们的空闲情况和IP地址。用户A发起此呼叫,告诉SIP代理服务器要联系用户B。然后,SIP代理服务器向SIP注册服务器发出请求,要求提供用户B的IP地址,并收到用户B的IP地址。SIP代理服务器转发用户A与用户B进行通信的邀请信息(使用SDP),包括用户A要使用的媒体。用户B通知SIP代理服务器可以接受用户A的邀请,且已做好接收消息的准备。SIP代理服务器将此消息传达给用户A,从而建立SIP会话。然后,用户创建一个点到点RTP连接,实现用户间的交互通信。
status-line=SIP-VERSIONSPSTATUS-CODESPReason-PhraseCRLF
Status-Code分类:100Trying,180Ringing,200OK,403ForbiddenSIP消息格式(1)Call-ID区分一个对话消息的唯一标志(2)From请求发起者的逻辑标志(3)TO最先指定请求的”逻辑”接收地(4)Via标志了SIP信令所经过的网元呼叫的目标地址(1)INVITE用于邀请用户参与一个会话。(2)ACK确认对一个INVITE请求的最终应答的接受(3)BYE用于一方主动结束会话。407:3.与H.323的比较(1)SIP特别适合于提供即时消息和呈现类服务,而采用H.323很难提供这类服务。(2)采用SIP可以提供兼有传统智能网和基于Web优点的综合服务。(3)采用H.323的VoIP服务对终端设备的要求较高。而SIP则简单易行,并且很容易与其他服务集成,优势明显。(4)H.323作为VoIP的基本通信协议,已经过长期、大量应用的检验,这是SIP目前不具备的。8.5软交换组网技术8.5.1软交换组网方案•在软交换技术的组网应用中,根据接入方式不同可分为窄带和宽带两类组网方案:窄带组网方案即利用软交换技术为PSTN窄带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具体包括长途/汇接和本地网两类方案;宽带组网方案即为宽带用户,主要为DSL和以太网用户提供语音以及其他增值业务解决方案。1.窄带组网方案•所谓窄带组网,简单地可以认为是利用软交换机、网关等设备替代PSTN长途/汇接局和端局。•窄带组网的网络中除了包含软交换机,还涉及一些接入设备。(1)软交换机(SS)(2)接入网关(3)中继网关2.宽带组网方案•所谓宽带组网,简单地可以认为是利用软交换机等设备为IAD、智能终端用户提供业务。•宽带组网中除了包含软交换机等核心设备之外,还有下列设备和终端。(1)多点控制器(MC)(2)会议电视网关(3)多点处理器(MP)(4)智能终端8.5.2软交换网的编号•软交换网络可接入的终端包括固定终端、移动终端、SIP终端和多媒体终端。•为了使这些终端相互之间以及与现有网络终端之间能够进行通信,需要给这些终端分配一个号码。1.普通用户的编号2.SIP用户的编号3.地址转换与ENUM8.5.3软交换相关问题1.地址分配问题2.NAT穿越问题3.安全性问题(1)SIP安全性问题。(2)RTP安全性问题。(3)代码和脚本攻击。4.业务能力问题
8.6软交换的组网应用
•目前,国内外许多电信运营商都部署了商用的软交换网络,其技术也日趋成熟。•从发展情况看,运营商在建设软交换网络时一般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长途网的优化改造,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长途软交换网,用于分流长途语音业务,并逐步将长途业务转向软交换网;第二步是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替代和新建本地网的功能,软交换的本地网应用已经成为新兴运营商竞争市场和传统运营商替换老化设备和进行网络扩容的重要手段;第三步是利用软交换技术提供新型增值业务。•由于各运营商基础网络和运营策略的不同,软交换网络建设的具体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分别介绍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网中的典型应用。8.6.1软交换在固定网中的应用1.基于软交换的固网智能化改造图8-13基于软交换汇接局的固网智能化组网结构2.基于软交换的端局组网应用图8-14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端局组网结构8.6.2软交换在移动网中的应用1.移动软交换在长途网中的应用图8-15基于软交换的移动长途汇接网组网结构2.移动软交换在本地网中的应用图8-16基于软交换的移动本地网组网结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国际上主要有IETF的SIP协议和Parlay组织制定的ParlayAPI规范,从这个角度来看,又可以把应用服务器分为SIP应用服务器和Parlay应用服务器两类,前者与软交换之间采用SIP协议进行交互,而后者则将ParlayAPI作为与软交换之间的接口。
SIP应用服务器SIP应用服务器提供的业务开发接口IETF针对SIP应用的开发人员提供了两类业务开发技术。
一类是针对可信度较高用户的SIPCGI和SIPServlets,并制定了SIPCGI和SIPServletAPI规范。这两种技术功能较强,但使用不当会给应用服务器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另一类是针对可信度较低普通用户的CPL(CallProcessingLanguage)语言,它是由IETF的IPTEL工作组制定的一种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脚本语言,主要用来描述和控制个人化的Internet电话业务(包括呼叫策略路由、呼叫筛选、呼叫日志等业务),处理能力较弱,从而能够保证由普通用户编写的CPL业务逻辑不会对应用服务器造成破坏。
基于Parlay的应用服务器Parlay应用服务器提供的业务开发接口Parlay应用服务器可以提供不同抽象层次的业务开发接口,以便不同能力、不同类型的业务开发者开发丰富多样的业务。例如,可以提供基于CORBA的ParlayAPI接口、基于JAINSPA标准的JavaAPI接口、基于JavaBeans的接口、基于XML、CPL、VoiceXML的接口等。这些接口的抽象层次逐渐增高,但接口的能力也逐渐降低,业务开发者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开发接口。
TheServiceProvisionandCreationofaNGN组件间的接口组件间的接口如下: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用于传输媒体网关和媒体服务器间的媒体流。SIP-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用于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间的通信,使得软交换可将需要增值业务的呼叫发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增值业务处理。
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间用SIP协议进行通信,而SIP是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呼叫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这样,使得应用服务器可以涉入呼叫的控制方面,但不能对媒体资源作出控制,而媒体服务器则可提供这方面的功能,让媒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相配合,就可让应用服务器处理呼叫的信令方面(SIP),而媒体服务器负责处理媒体流(RTP),这样就可支持那些需要控制媒体流的业务,如IVR(InteractiveVoiceResponse,即互动式语音应答)﹑会议﹑传真﹑媒体混合等。当然,如果业务不需要对媒体的控制功能,如编号转换﹑转发﹑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科学
- 江苏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测试物理试卷
-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 Module7-英语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 合肥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贫困户创业贷款申请书
- 疫情背景下的在线网络营销新策略
- 电子政务平台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与答案(B卷)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烟草/中烟工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热缩封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与培训
- 2025年市场营销人员工作计划
- 2024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七章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