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考纲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求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形象所寓含的感情。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无论是别人,还是景或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考查鉴赏这三种形象的试题都出现过。第1页/共47页考纲梳理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即诗人本身的形象,也包括诗人之外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例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后者例如《观猎》中的将军的形象。第2页/共47页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第3页/共47页解题指津1.思路点拨。
(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5)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第4页/共47页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相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象;第二步,概括所描摹场景的特点或使用的描写手法;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特征、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第5页/共47页经典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①然:通“燃”。第6页/共47页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第7页/共47页
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步骤一)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第8页/共47页【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写到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鬃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注]:①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第9页/共47页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然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第10页/共47页
解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第11页/共47页题型二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的通过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第12页/共47页解题指津1.思路点拨。(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的感情。第13页/共47页2.答题步骤。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第14页/共47页经典例题
【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①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①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第15页/共47页词中所描画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本词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沙洲冷”等冷色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富有情态的字词极写孤鸿之神态和心理。第16页/共47页解析: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上片一、二句写深夜,用“缺”“疏”“断”几个字极写幽独凄清的心镜。三、四句用“孤鸿”衬托“幽人”,说只有幽人独自往来。下片写孤鸿,实际也是写幽人(作者自己)。“惊”“恨”“寒”“寂寞”“冷”等词语,写尽了“孤鸿”实际也是幽人飘飞不定的境遇和孤独寂寞的心态。第17页/共47页
要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就要抓住下片的四句;“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心怀幽恨,却无人理会;“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地”,却“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当然“孤鸿”的形象首先是“孤”。第18页/共47页【例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第19页/共47页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步骤一、二);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步骤一、二)。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步骤三)。第20页/共47页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作“愁”“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之形象。第21页/共47页
题型三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以及色彩描写等。第22页/共47页
鉴赏景物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要求:
(1)“诗中赏画”——看画面的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第23页/共47页(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第24页/共47页解题指津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
1.考查意象类(例2)
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第25页/共47页2.考查意境类(例3)。
(1)意境含义。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考查内容。意境类考题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解读,对画面的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把握,即“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统一”。第26页/共47页(3)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27页/共47页经典例题【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第28页/共47页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春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第29页/共47页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词作上片描绘的景象,实际上考查考生对词作上片意境的理解、概括与描述能力。理解意境,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本词上“柔桑”“嫩芽”“蚕种”“细草”“黄犊”“寒林”“暮鸦”等意象既点明描写的是农村的景物,也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蓬勃生长的季候特征,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图景。第30页/共47页
答题时先要总结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然后根据诗句对所描写的景物逐句进行叙述。叙述不等于翻译,要抓住景物特点,有所侧重,紧扣作者感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诗化的叙述。第31页/共47页【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李世南①画扇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第32页/共47页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步骤一)。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第33页/共47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第34页/共47页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第35页/共47页(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答案:(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的孤独;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出深夜“月弄清辉”的清幽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渔人伴着歌声匆匆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第36页/共47页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考生很容易找出诗中写“月”的三处,难点在于分析每处所写景物的作用。在分析写景作用时,考生不能单纯地看写“月”的三处,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从整体出发,进行赏析。(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化用张继、孟浩然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意境,写出了作者在城外孤舟上羁旅的惆怅。全诗以景寓情,通过作者的所闻所见等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解答本题,考生应具体答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象,景与情有何关系。第37页/共47页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①书扇韵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第38页/共47页(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案:(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第39页/共47页(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2)示例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示例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第40页/共47页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句,找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形象);然后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征,组合起来共同具有什么特点,即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注意,回答第一问时,答案中既要包含名词性的对画面景物进行概括的词语(“江南水乡”),又要包含形容词性的描绘画面特征的词语(“清幽恬静”)。第41页/共47页(2)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诗歌中的诗句和命题者所给的注释进行分析。从对诗歌的“人不到”和注释的分析,可以知道题干表述的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也可把“人不到”的“人”理解为泛指,这样,题干表述的观点就不正确。作答这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清晰目标的重要性计划
- 烟台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应急管理部暗访检查粉尘涉爆企业
- 邢台学院《复变函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线管理者的回顾与展望计划
- 信阳师范大学《绘本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篮球社团活动安排计划
-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成果总结
- 西华师范大学《经典文学作品选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02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试题答案
- 住院患者跌倒应急预案
- 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瓣膜病教案
- 泵系统计算表(依据HGT20570.5-95)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讲义
- 国开电大 操作系统 实验4文件管理实验报告1
- 私募股权投资协议核心条款解读PPT
-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课件)(12张)
- 无配重悬挑装置吊篮施工方案
- 第十二章 城市社会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