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引发冲红的原因分析_第1页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引发冲红的原因分析_第2页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引发冲红的原因分析_第3页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引发冲红的原因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引发冲红的原因分析郝建华【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分离机在血小板采集时引发冲红的原因.方法:对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血小板进行采集的88例健康者资料加以分析,依据血小板采集后是否有冲红现象出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为无冲红现象;观察组研究对象为出现冲红现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小板采集前的血象状况,从而分析引发冲红现象的具体原因.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因其脂肪血、精神紧张引发冲红所占比例分别为11.36%(5/44)、13.64%(6/44);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血红蛋白溶度、红细胞平均体积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离机在血小板采集时引发冲红的原因包括研究对象的心理因素、饮食及较低的血红蛋白溶度和平均血红蛋白量.【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09【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血小板;血细胞分离机;冲红;原因分析【作者】郝建华【作者单位】阜新市中心血站,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3临床提高血小板采集质量且实施针对性优化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3]。本文分析血细胞分离机于研究对象血小板采集中引发冲红的原因。201509-20160988者哺乳期女性排除,且均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4]相符合。依据血小板采集4425:1924~66(35.30±1.23)12221026:1825~661321(P>0.05)。(COM.TEC型),采取手臂静脉式穿刺方法,10:180ml90ml,采集时间70~90min,2.80×1011·L-1200ml钟800r速度进行离心,用时10min,待红细胞于血袋底部沉积后将上清液中血小板分出,且将大部分红细胞去除。观察指标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引发冲红原因进行统计,且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小板采集前血象状况,包括平均血红蛋白溶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水平。SPSS22.0软件予以分析,对正态计量资料用±s)表示,t[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对比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研究对象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导致的有5例,所占比例为11.36%;由精神紧张导致的有6例,所占比例为13.64%。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1。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导致冲红的发生,为确保血小板采集质量,临床对冲红产生原因加以分析及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十分重要[5-7]。献血者如果在血小板采集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则易使脂肪颗粒进入机体血液中,使血浆变得浑浊,从而降低血细胞分离机识别能力,导致红细胞大量进入;此外,若献血者由于初次献血等因素于献血时存在紧张情绪,则将增加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且于皮质固醇和儿茶酚胺作用下,增强血小板的集聚、黏附和释放等功能,引发冲红[8,9]。考虑离心时若加大红细胞的层离散度,体积较小的红细胞离心后较易接近或者进入机体血小板中层,加之血液黏度较低,使红细胞流通性增加,当淘析时易导致红细胞层的震荡,从而增加小红细胞进入机体血小板层的概率,而临床仅借助光电探测器较难识别,最终将导致冲红现象发生[10,11]。若血小板计数较低,冲浪时由于不足的血小板容量而吸入红细胞,导致冲红;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比重差距大,全血分层之后红细胞于最底层沉降,血小板于血浆中下部沉降,且血细胞分离机通过对血小板探测采集血小板,所以平均血红蛋白溶度、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体积为体现红细胞情况重要指标,此血象状况变化对冲红现象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血、紧张情绪、较低的平均血红蛋白溶度和红细胞平均体积为引发冲红的厡因,这与文献报道具有高度一致性[12]。证明临床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需考虑献血者是否存在脂肪血和紧张心理等情况,并严密监测其血象指标,积极采取针对性防治举措,从而促进血小板采集质量提高。【相关文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3-194.苗林子,王建中,袁慧,等.不调整血小板数量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更适合监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5):405-409.李佳蓓,黄岚.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175-177.徐文琴.献血者血红蛋白含量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5):876-877.毕聪玺,郑井滨,张丽.两种进口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制备血小板的质量分析[J]志,2015,36(16):2449,2454.向仁雪,吴建君,宋娜丽,等.2[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92-93.蒋靓,曹维娟,王明元,等.献血者血小板数量及血容量对机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4,24(1):133-134.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18-21.田秀花,王英.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J]志,2015,28(1):81-83.李运雄,李广华,黄革,等.探讨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和血小板变化[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5):77-78.SikoraJ,KostkaB,MarczykI.Effectofstatinsonplateletfunctioninpatientswithhyperlipid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