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的危害与防控(初稿)_第1页
噪音的危害与防控(初稿)_第2页
噪音的危害与防控(初稿)_第3页
噪音的危害与防控(初稿)_第4页
噪音的危害与防控(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噪音的危害和防控(初稿)2015.4

企业传讯部前言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听觉系统首当其冲,属特异性损害;另外,噪声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及对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和精神、心理造成非特异性损害;这些损伤与噪声的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本PPT主要目的是普及噪声作业常识、增强员工防护观念!50

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

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90分贝以上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目录声音与噪音听觉系统的损伤噪音作业的危害噪音防控措施1234目录声音与噪音>>>1声音与噪音的概念描述声音的调——频率语音可听到的声音典型声级示意图噪声声音声音与噪音:概念一切惹人讨厌、令人烦躁、对人有害、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波,人耳可听到的感觉。11秒低频1秒高频频率:声波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次声波:频率<20Hz声波:人耳能够感受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超声波:>20,000Hz声音与噪音:描述声音的调——频率1闻阈声强dB频率Hz12010080604020010 20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5000 10000 20000 50000 100000语音可以听到的声音声音与噪音:语音可听到的声音1声音与噪音:典型声级示意图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坟地图书馆办公室重型货车流行音乐喷射引擎(距离25米)郊外(夜间)客厅马路钻地客机起飞(距离100米)麻将1听觉系统的损伤>>>2传导途径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耳蜗内毛细胞对声音的反映听力损伤的过程听力损伤的症状噪音的其他危害听觉系统的损伤-传导途径传导途径:声音→外耳→中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脑内听觉传导通路→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在此形成听觉意识2听觉系统的损伤: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出生时大概有四万个毛细胞成年后已有很多毛细胞死亡五十岁时部分人已出现听力衰退部分人到八十岁才出现听力衰退210–20

dB(A)极微弱声音40-60

dB(A)宁静或柔和的乐声70-80dB(A)正常城市噪音小心85-90dB(A)长期暴露可导致听力损失100-120dB(A)不仅导致耳聋引起耳震和暴怒120-130dB(A)导致耳聋,并开始感到痛楚140dB(A)或以上可立即导致耳聋或死亡听觉系统的损伤:耳蜗内毛细胞的对声音强度的反应2噪声会伤害耳蜗毛细胞长期接触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听力损失的过程有些象发生在这块草坪上的现象……听觉系统的损伤:听力损伤过程2说明:听力损失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就象一块草坪,偶尔有人在上面走,被压倒的草过一段时间还会恢复,但如果反复被践踏,草坪就会变成硬土。

症状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它不正常的声音听不到高频和低频声谈话困难,总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象被闷住了一样你说什么?!……听觉系统的损失:听力损失症状2健康危害高血压失眠没有食欲,胃溃疡对生殖系统有不良影响影响生活易怒疲乏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和紧张听觉系统的损伤:噪音的其他危害2噪音作业的危害>>>3什么是噪音作业?生产性噪音的分类噪音作业对听力影响的因素概念:指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每天8小时工作每周5天)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dB(A)的作业岗位。达不到8小时及超过85分贝者按时间减半,噪声增加3分贝计算。如工作4小时为88分贝。日接触噪声时间(h)卫生限值dB(A)8854882911941/2971/41001/8103最高不超过115dB(A)工作场所噪声声级卫生限值标准:噪音作业的危害-什么是噪音作业?3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

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电锯、电焊、机床等。

流体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压力的突变或液体流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通风机、汽笛、气枪冲刷等。

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稳态噪声:声压波动少于5dB;非稳态声:波动声、脉冲声噪音作业的危害-生产性噪音的分类31、噪声的强度噪声≤80dB,听力损失的危险度为0;噪声>80dB,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听力损伤发生率越高;接触不同噪声级越高主诉症状检出率越高。2、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同样的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影响越大3、噪声的性质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脉冲噪声主要致伤因素为脉冲峰压值、持续时间和脉冲发生次.噪音作业的危害-噪音作业对听力影响的因素36、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噪声易感人群约占5%;患有耳部疾病者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受损恢复的能力逐渐减退。7、个体防护有无防护设备和是否能正确使用也与噪声的危害有直接关系。噪音作业的危害-噪音对听力影响的因素3噪音防控>>>工业企业卫生标准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个体防护健康监护总结41、工业企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85dB(A)对暂时达不到标准的现有企业,可放宽到90dB(A)根据能量的原则,如果接触时间减少一半,容许放宽3dB(A)无论接触时间多短,不应超过115dB(A)噪音防控-工业企业卫生标准4单位应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噪声2、控制噪声源用无声或低声设备替代噪声设备;尽量远离噪声源;

3、控制噪声的传播墙壁屋顶使用吸声材料;较好的吸声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工作场所悬挂吸声体;使用消声器:主要用于风道和管道。隔音室、隔音罩噪音防控-控制噪声源及传播44、个体防护耳塞耳帽耳罩

优点NRR:29分贝小而轻便方便使用适合热和潮湿环境适合密闭空间子弹型轮廓效果出众

成本低

NRR:20分贝易于发现易于贴合

适合间断使用

适合不同头型佩戴NRR:22分贝最易于贴合佩带舒适易于发现

有小的耳疾时携带较理想的隔音效果经久耐用。

缺点需要好的贴合

要求好的卫生习惯能引起耳道刺激

难于发现和监视使用需要时间贴

不便携带防护功能较差难于保持清洁不便携带且较重难以使用其他的PPE太热价格最高

噪音防控-个体防护41、降噪值:a.SNR(单值噪声降低数)×0.6(如:护耳器产品标称值SNR为20dB,那么实际使用时获得的声衰减值为:20×0.6=12dB)b.NRR(噪声降低评价数)(NRR-7)/2(如:护耳器产品标称值NRR为20dB,那么实际使用时获得的声衰减值为:(20-7)/2=6.5dB)2、与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相匹配舒适性使用前阅读说明书,了解使用注意事项,在噪声环境坚持佩戴,遵照使用说明实施维护(清洁、更换部件等),在无污染环境存放噪音防控-个体防护-护耳器的选用要点43.坚持使用耳塞:在强噪声环境下坚持使用护耳器非常重要。在工作班中要始终佩戴。这样才能发挥护耳器保护听力的作用。间断使用对护耳器保护能力的影响:在噪声环境中间断使用护耳器,就不能达到保护听力的目的。如:在一噪声环境使用SNR值为20dB的护耳器,15分钟不戴,护耳器的8小时平均SNR值只达到14dB的作用。4小时不戴,则护耳器的8小时平均的SNR值只起到3dB的作用。护耳器的适应性:一般坚持使用一周左右,不舒适感基本消失。免保养泡棉型噪音防控-个体防护-耳塞的正确使用步骤14可重复使用预成型耳塞噪音防控-个体防护-耳塞的正确使用步骤245、健康监护噪声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高频段听力下降超过30dB时,应列为观察对象;对于禁忌症、听力损伤、易感者应调离噪声岗位。妇女妊娠期应避免接触超过卫生标准的噪声问题1:为什么要接收听力检查?1、由于噪音暴露造成的听力损失为渐进、无痛的,初期自高频开始,故员工在早期不易注意到,直到察觉听力阈值已经变大,听力受损已严重。2.定期实施听力检查可使雇主了解员工听力状况,当听力有变化时可提供警示,提早预防避免听力损伤。问题2:谁需要实施听力检查?1.新员工。新调职到噪音危害特别危险的作业场所(噪音在85分贝以上)员工。在噪音场所工作的员工。4.调职离开噪音场所的员工。5.离职员工。噪音防控-健康监护4问题3:我已经习惯噪音了,不需要噪音防护?

1.耳朵不会适应噪音,它只会变聋,而且最糟的是已经有噪音性噪音听力伤害的耳朵似乎更能适应噪音。

2.这並不代表你就有较好的抵抗噪音造成进一步伤害的能力。它只會让你更加速了噪音性的听力伤害。噪音防控-总结4噪音危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使用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