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杂粮作物病害一、玉米丝黑穗和瘤黑粉病1、识别要点(1)玉米丝黑穗病: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孽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①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②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束猖头状,整个果穗畸形。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2)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在全生育期内都可以感染瘤黑粉病,尤其以抽雄前后一个月内为盛发期
该病菌可侵染玉米地上部所有幼嫩分生组织,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瘤状物。病瘤初为白色,内部亦为白色,肉质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2、发病规律:①品种:黑穗病发生轻重主要与品种有关差别非常大。②土壤条件: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的黑穗病往往连作或施用未腐熟好的粪肥,土壤中孢子过多发病加重。③气候条件:。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玉米幼芽的分生组织,病菌侵染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出白尖到幼芽生长至1~1.5厘米时,幼芽出土前是病菌侵染的关键阶段。由此,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土壤中病菌含量等,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此病发生适温为20℃~25℃,适宜含水量为18%~20%,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病菌侵染。促进幼芽快速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率,可降低发病率。播种时覆土过厚、保墒不好的地块,发病率显著高于覆土浅和保墒好的地块。玉米不同品种以及杂交种和自交系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3、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建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田中选留种子;单收单藏,做到无病菌种子下地,轮作深翻,减少菌源最好三年以上。③管理:多数幼苗期侵染为尽量缩短出苗期,促进幼苗快出土。抽雄前后不要受旱。去雄前摘除田间病瘤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减少菌源,发病地块减少N肥用量。随时拔出病株,割除病瘤。④药剂防治:25%粉锈宁0.4%;12.5%速保利WP0.3%拌种。二、玉米茎腐病1、识别要点发病初期局部叶片失绿,似烫伤状,条件适宜,发展到全株,呈水渍状青枯,凋萎,快的只需2-3天,病株茎部失水干缩,空心变软,表面常有粉红色霉状物或微带紫红色,须根减少最后造成倒伏。玉米茎腐病2、发病规律病原菌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优势种有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茄镰刀菌、腐霉菌、蠕虫菌和细菌。侵染循环病菌多数在土壤中越冬,一部分也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年初侵染源。借土壤、鸟、虫等携带途径传播,通过根部或茎部侵入,能分泌细胞降解酶,使细胞崩溃造成根茎组织腐烂,植株凋萎。发病条件品种的抗病性,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病性有明显的差异,对流行起决定作用;抽穗到成熟期,低温高湿是流行的先决条件,特别是雨后乍晴,土壤湿度大,气温急剧上升导致茎腐病暴发;多施有机肥发病轻,化肥发病重,施用K肥发病轻密度大连作地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伤口多也有利于病菌的侵染3、防治措施①利用抗病品种②减少菌源: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用杀菌剂处理种子,拔出重病折倒株。③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施P、K肥1.5-2kg/亩,ZnSO4少量发病率可下降80%。④控制根部害虫:除草灭虫,减少损伤。⑤药剂防治:75%百菌清WP500倍液在玉米6叶期喷雾。玉米根腐病一、症状: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幼苗亡。
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病斑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中胚轴上,病斑褐色,沿中胚轴逐渐扩展,环剥胚轴并造成胚轴缢缩、干枯。病害侵染严重时,可导致幼苗叶片枯黄直至植株枯死。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根系端部的幼嫩部分呈现深褐色腐烂,组织逐渐坏死;与籽粒相连的中胚轴下部发生褐变、腐烂;植株叶片尖端变黄,病害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二、玉米根腐病发病原因玉米根腐病是缺钾引起的一种生理性和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病理性复杂病害。病菌主要是腐霉菌、立枯丝核菌、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玉米缺钾时,幼苗叶色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支撑根少,抗逆性差。近年来,根腐病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是连作病菌积累量大,苗期低温多湿,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及长年偏施氮肥,施肥营养不均衡,农民不重视药剂拌种,又缺少抗根腐病品种和防治玉米根腐病的常识。三、防治方法:
1.增施硫酸钾、氯化钾或含钾复合肥,每亩用纯钾6—7公斤作基肥。多划锄,提高地温。加强肥水管理,促苗壮。杜绝病株秸秆还田,减少再侵染源;
2.认真调查,搞好病情监测,及时防治;
3.选用抗病品种,如掖单20、衡单10等;
4.播前处理种子,采用25%粉锈宁等药物拌种或种衣剂包衣;16%福克甲(FKJ)玉米种衣剂,其中以有效成分克百威7%,甲霜灵1%,福美双8%(在药种比1∶50剂量下)对玉米地下害虫、苗期根、茎腐病防治效果最好,适宜在玉米茎腐病发病较重的地区使用。5.用钾肥灌根防治,病株率在10%以上的,亩用氯化钾3-5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病株率在10-20%的,亩用氯化钾8-10公斤,或草木灰80-100公斤。病株率在30%以上的,亩用氯化钾10-15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施用时,将氯化钾溶水灌埯,草木灰宜单独施用,切忌与化肥和水粪一起施用。也可选用多元复合微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
6.药剂防治,用40%根腐宁600倍液或50%多菌灵+40%乙磷铝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40%乙磷铝1000倍液每株用100克药液灌根。
三、玉米大、小斑病1、识别要点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下部叶片,病斑初期为灰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梭形大斑,感病品种长达5-10cm,宽1.2-1.3cm。黄褐色或灰色,中部颜色浅。严重时连片枯死,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2、病原特点玉米大、小斑病的无性世代分别属于半知菌亚门下的突脐胞属和离蠕孢属。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6~11(um)。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u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对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的高粱专化型。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中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1号小种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材料,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材料上产生褪绿斑;2号小种在这些材料上都产生萎蔫斑。2号、3号小种虽不是优势小种但呈上升趋势。小斑病菌:无性态的分生孢子梗散生在病叶孢子病斑两面,从叶上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出,2—3根束生或单生,榄褐色至褐色,伸直或呈膝状曲折,基部细胞大,顶端略细色较浅,下部色深较粗,抱痕明显,生在顶点或折点上,具隔膜3—18个,一般6—8个,大小80—156×5—10(um)。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多弯向一方,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个,一般6—8个,大小14—129×5—17(um),脐点明显。该菌在玉米上已发现O、T两个生理小种。大斑病、小斑病病原侵染循环:两种病菌都可以在病残体和土中越冬,在自然条件下可活1-2年,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凭借风、雨、气流传播,一般从玉米表皮直接侵入,少数是从气孔侵入。
发病条件:上年菌源基数是发病的基础。不同品种对两类病害的抗性差异显著。品种抗性是根本。近年玉米大斑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先玉335这个感病品种的多年单一大面积种植物的结果。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所以7-8月份的温湿度是重要条件。肥水管理、栽培密度是病在发生的辅助因素四、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深耕深翻。3.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注意排灌,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性。4.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WP500倍液,或50%退菌特WP800倍液或75%百菌清WP500-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1-2次每-15天1次。玉米圆斑病玉米条纹矮缩病及矮花叶病毒病
玉米条纹矮缩病
玉米粗缩病玉米顶腐病
玉米苗期冷害第五章杂粮作物害虫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箭杆虫”。是鳞翅目,螟蛾科的一种害虫。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两种即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其中以亚洲玉米螟分布广、为害最重。一、分布与危害
亚洲玉米螟为世界性害虫,分布极广,世界上凡有栽培玉米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我国除西藏地区没有报导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及西北的玉米、高粱、谷子栽培区发生为害最重。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亚洲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麻、甘蔗、向日葵、甜菜、甘薯等作物。野生寄主有艾蒿、野苋、苍耳、野蓼等。玉米螟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危害状
心叶时期取食叶肉、咬食未展开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呈现出不规则的窗孔、孔洞或排孔,造成“花叶”状。被害严重的叶片支离破碎不能展开,雄穗不能正常抽出。在孕穗时,心叶中的幼虫都集中到上部,为害幼嫩穗苞内未抽出的玉米雄穗。当玉米雄穗抽出后,大部分幼虫开始蛀入雄穗柄和雌穗以上的茎杆,造成雄穗及上部茎秆折断。
到雌穗逐渐膨大或开始抽丝时,初孵幼虫喜集中在花丝内为害,其中部分大龄幼虫则向下转移蛀入雌穗着生节及基附近茎节,破坏营养物质的运输,严重影响雌穗的发育和籽粒的灌浆,这是蛀茎盛期,也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时期。二、形态识别
成虫成虫为中型蛾,雄蛾体长10mm左右,翅展20~28mm,头胸部及前翅黄褐色。前翅有2条暗褐色锯齿状横线,在两横线间还有两条褐色短纹。后翅色较淡,中部也有2条横线和前翅相连。雌蛾体长13~15mm,翅展28~34mm,体色较雄蛾色淡,后翅翅纹不明显。腹部膨大,末端钝圆。玉米螟成虫卵略呈椭圆形,扁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卵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每块20~30粒,后期中心呈黑点为头部,被赤眼蜂寄生后也变为黑色玉米螟卵及赤眼蜂寄生情况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圆筒形,头黑褐色,体色黄白至谈红褐。体背有3条褐色纵线,背线和亚背线,背线较为明显,暗褐色。亚背线稍宽而色较淡。腹部1-8节各节背面中央有明显的横皱,其前方有4个黑色圆毛片,排成一列,其上各生2根细毛。其后方有毛片2个,较小,其上各生细毛1根。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缺口很小。各有2列横排毛片,前4后2,前大后小。亚洲玉米螟初孵及低龄幼虫亚洲玉米螟高龄幼虫亚洲玉米螟老熟幼虫蛹纺锤形,褐色,臀棘黑褐色,顶端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三、发生规律
玉米螟在我国由北向南一年可发生1~6代,在我省一年发1~2代,西部地区一年发生1-2代,中、东部地区一年发生1代,不论发生几代,均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根茬、穗轴及杂草中越冬,80%在秸秆中。1代区以危害玉米、高粱为主,中、下/6开始化蛹,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8~9月为幼虫危害盛期。在2代区,第1代危害谷子和玉米,第2代危害玉米和高粱。下/5化蛹,第1代幼虫于下/7出现,第2代幼虫于上/8开始危害。从9月分起,幼虫进入越冬状态。幼虫在玉米田的动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幼虫分散期
玉米在心叶末期以前,一般品种在15-17片叶前,田间卵块多在6-8叶的叶背,幼虫孵化后多爬行上移至心叶,这时幼虫在植株分布较分散,此时幼虫龄期较小尚未蛀茎。2.幼虫集中期
从心叶末期到抽雄1/3,这时70%以上幼虫集中在心叶和幼嫩的雄穗上取食为害,很少下移蛀茎,蛀茎株率和蛀入幼虫均不超过5%,这时幼虫高度集中,这是撒布颗粒剂防治幼虫的关键时期。3.下移蛀茎期玉米抽雄2/3以后,多数幼虫开始下移蛀茎,随着雄穗的抽出,原来那种隐蔽、高湿的环境被破坏,迫使幼虫向下转移,分散在叶鞘、苞叶等处,蛀茎的龄期多为4-5龄。从抽雄1/3到雄穗全部抽出,仅5天时间,蛀茎率可由不足5%迅速激增到50-60%。习性:成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夜间羽化,当天交尾,1~2天产卵,产于叶片背面中脉两侧,50cm以上的植株最多,一般雌虫产卵300~600粒,多者1000余粒以上。幼虫孵化后先啃食卵壳,行动活泼,遇风后可以下垂吐丝。具有趋糖、趋触、趋温和背光四个习性。4龄以后具有钻蛀习性,幼虫期为20~30天。发生条件:1.气候条件温度影响最大,决定发生天数,温度越高,代数越多,春寒可以延迟化蛹和羽化。5-6月雨水多温度高发生重。2.越冬基数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高,百秆虫数在50头以下发生轻,300以上发生大发生。3.天敌我国有70种以上,寄生性天敌有20余种,主要有赤眼蜂。4.栽培技术对播种早、生长旺盛、叶片浓绿植株有趋性。随玉米的生长,抽丝授粉期虫量最多。四、防治措施(一)农业防治花生玉米间作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发生。近些年也培育了一些抗虫品种,适当尽早去雄也可以减轻发生。(二)化学防治1.用敌敌畏封垛
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约在6月15日~20日,将90%敌敌畏EC稀释10倍浸高梁秸。插于垛表面40cm,1节/m2被害率减少40.6%,百秆虫量减少63.5%。2.在玉米植株上挂敌敌畏或甲基异柳磷缓释袋使虫孔和幼虫减退88.9%和92.5%。3.施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内。心叶末期有黑头卵出现时施。(一般吉林中部地区在上/7)(1)0.5%1605颗粒剂,50%1605EC0.5kg加入20kg水,拌50kg载体,0.5kg施250株。(2)0.3%辛硫磷颗粒剂,50%辛硫磷EC0.5kg用30kg水稀释后,拌入3kg颗粒载体。(3)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三)物理机械防治利用诱虫灯高压汞灯防治,1988年农安县和平乡12个村设灯201盏,半径为5km,控制面积达8850亩。1989年德惠县万宝乡等3个乡设灯大面积设灯,虫孔减少68.1%,百株虫量减少65.6%。(四)生物防治1)释放赤眼蜂
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性昆虫天敌。能寄生在多种农、林、果、菜害虫的卵和幼虫中。用于防治玉米螟,安全、无毒、无公害、方法简单、效果好。常见的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广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等二十多种,有些种类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率达10%以上。我们现在应用的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是松毛虫赤眼蜂,它是人工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最高的峰种。在玉米螟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吉林省中部玉米产区通常在7月5~10日、西部产区6月底~7月5日放第一次蜂,选择晴天大面积连片放蜂。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蛾卵量确定。一般每公顷释放15万~30万头,每4天放1次,分两次释放,每公顷放45个点,在点上选择健壮玉米植株应掌握在赤眼蜂的蜂蛹后期,个别出蜂时释放,把蜂卡挂到田间1d后即可大量出蜂。2)利用白僵菌①僵菌封垛白僵菌可寄生在玉米螟幼虫和蛹上。在早春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秸秆,逐垛喷撒白僵菌粉封垛。方法是每立方米秸秆垛,用每克含100亿孢子的菌粉100g,喷一个点,即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把子,当垛面有菌粉飞出即可。②白僵菌丢心一般在玉米心叶中期,(吉林省部地区一般在上/7)用500g含孢子量为50亿~100亿的白僵菌粉,对煤渣颗粒5㎏,每株施入2g,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危害。③Bt可湿性粉剂在玉米螟卵孵化期,田间喷施每毫升100亿个孢子的Bt乳剂或Bt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有效控制虫害。田间放蜂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
一、分布与危害
玉米蚜虫(Rhopalosiphummaidis)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甚至死苗。玉米抽穗后,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在展开的叶面可见到一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这是玉米蚜为害的主要特征。穗期除剌吸汁液外,蚜虫则密布于叶背、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黏附叶片,引起煤污病,常在叶面形成一层黑色的露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引起减产。蚜虫除危害玉米、高梁、大麦、水稻等作物外,尚能在狗尾草、马唐、雀稗、芦苇等杂草上危害
玉米蚜虫危害状二、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体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体表有网纹。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有翅孤雌蚜:长卵形,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卵椭圆形。
玉米蚜虫(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三、发生现律
一年发生20代左右,以成、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3~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为害。6月下旬至7月初,蚜虫由其他寄主迁往玉米田,7月下旬玉米蚜大量迁入,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玉米蚜迅速增殖。8月上旬至中旬进入盛期,百株蚜量达万头以上。8月下旬天敌大量出现,气候干燥凉爽,蚜量急剧下降,9月上旬百株蚜量下降到500头左右。此时玉米蚜迅速下降,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玉米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该虫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5%~40%左右。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沟旁的杂草,消灭孳生基地,减少虫量。2.玉米播种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420~490g/100kg种子拌种。3.药剂防治。玉米心叶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内,或15%乐斯本颗粒剂300~500克/亩,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防治玉米螟,兼治玉米蚜虫。4.毒沙土防治。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对水500升稀释后,拌15千克细沙土,然后把拌匀的毒沙土均匀地撒在植株心叶上,每株1克,可兼治玉米螟。5.药剂涂茎法。在玉米蚜虫发生初期,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倍液用毛笔或棉絮蘸药液涂抹在玉米果穗以上1~2节上,每株玉米涂药宽为7~10厘米。平均防效达95%以上。6.“毒麦秆”插入心叶熏蒸蚜虫。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此时为玉米蚜发生的初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剂和80%敌敌畏各0.5公斤,对水50公斤,配制成高浓度药液,再将剪成8厘米左右长的麦秸放入药液中浸泡1小时便制成“毒麦秆”,取出后每株玉米心叶内插入3根“毒麦秆”,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以上两种方法还可兼治玉米红蜘蛛、叶螨等多种害虫。7.喷雾防治。
苗期、玉米抽雄初期,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当百株有蚜4000~15000头,有蚜株率50%以上时,用BT乳剂1500倍液,或25%天达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20%啶虫脒3000~4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或25%阿克泰5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注意事项:
1)由于玉米植株比较高大,气温较高,田间空气流通不畅,用药防治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不能长时间劳作,以防中毒。发现中毒,及时抢救。施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2)施药时严格遵守顺风施药,不吸烟、不吃食物等农药操作规程,避免中毒事故发生粘虫
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俗名“夜盗虫”、“五色虫”。一、分布与危害
粘虫是世界性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在我国分布很广,除西藏尚无报导外,各省区均有发生,大发生频繁和被害较重的地区有东北、华北、内蒙、西北和四川北部、云南、贵州、江苏和安徽北部等。东北地区是二代粘虫常发区。粘虫以幼虫为害,寄主有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16科百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也可以危害蔬菜和麻类。大发生时甚至连树皮也可用于充饥,但很少危害豆类。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造成减产10~20%,二、形态识别
成虫是中等大小灰褐色的蛾子,体长15~20mm,翅展为35~40mm,前翅中央近前缘部位有2个淡黄褐色圆斑,外方的稍大,其下方有明显的小白点,从翅的顶角向翅的后缘1/3部位有1个暗褐色的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排成一列。卵半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时乳白色,卵壳表面有网状脊纹,孵化前呈黄褐色,有光泽。卵块单层排列成行,多是3-4行卵粒排成长条状,卵块常夹于叶鞘缝内或枯卷叶尖中。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0mm,体色变化较大,常因食料、生活条件和虫口密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由淡绿色至浓黑色。头棕褐色,3龄以后头部长出深褐色网状纹,头部正面沿蜕裂线有1个八字形黑斑,胸腹部有5条纵线,背中线白色较细,亚背线为黑色,亚背线到气门上线间为黄色,气门上线到气门线为红褐色,气门下线为白色或污白色。气门片黑色。蛹为红褐色,体长15-19mm,腹部第五节至第七节背面近前缘处有横脊隆起。上有成列的圆形刻点,腹末有尾刺3对,中间一对粗大而直,两侧两对细小而弯。三、发生规律我国从北方到南方一年发生2~8代,我省一年发生2代,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大量迁入,需要一段时间补充营养,性发育成熟后,于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盛期,6月上旬到7月上中旬是第一代(全国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先后化蛹并羽化出成虫,大部分向南回迁到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等地区;一部分羽化后的成虫继续留在当地繁殖为害,成为吉林省第二代粘虫的主要虫源。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主要为害谷子、小麦,其次是玉米、水稻和高粱。根据多年研究,初步明确粘虫是一个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的害虫,上半年由南向北,下半年由北向南迁飞,形成了各发生区具有南北各代季节性接续为害和互为虫源基地的特点。习性: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傍晚开始活动、取食、交尾、产卵直到黎明前才寻找隐蔽处如草垛、树丛、屋檐等处。成虫对糖、酒、醋及其他味道相似的物质有强烈的趋化性。成虫产卵对作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是产卵于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上,还喜欢产卵在枯谷草或稻草的叶鞘缝内。大龄幼虫有明显的潜土习性,白天气温高时常潜入表土下1-2cm处栖息,黄昏后大量取食,龄期大时还有群集迁移习性,迁移方向不定,但时间多在下午,故名行军虫。幼虫有假死性。发生条件:1.虫源基数如果虫源多发生重,用诱蛾器来预测,3天累计达300头以上有大发生的可能。2.气候条件温湿度的综合作用,适宜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75~95%,在发蛾高峰期,温度低于15℃即使蛾量多发生粘虫也轻。相对湿度为40%很少产卵。3.食料营养取食越多繁殖能力越强,幼虫养料好发育快,成活率高,产卵量大,对下一代有影响。4.栽培条件栽培水平高,作物生长好,粘虫越重,温度低、杂草多、地势低洼、植物生长茂盛粘虫越重。5.天敌有100余种,赤眼蜂、黑卵蜂等寄生蜂类,步行虫、草蛉、蜘蛛等。四、防治方法做到成、幼虫防治相结合,药剂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一)物理防治1.诱杀成虫目前,诱杀成虫的方法基本有两种;一是食物诱杀,一是潜所诱杀。(1)食物诱杀以糖、酒、醋混合的效果最佳。(2)潜所诱杀利用粘虫成虫在黎明后有隐蔽在草把和杨树把中的习性进行诱捕。杨树把的设置,一般每亩可设杨树枝把5-10个,每天清晨进行捕捉,可消灭大量成虫。2.诱蛾产卵或采卵防治利用成虫的产卵习性,在成虫发生盛期,在田间插小谷草把诱蛾产卵,为了提高效率,目前多采用毒草把诱杀卵块。方法是把捆好的草把浸于50%辛硫磷20倍液中浸透,然后再插到田间,残效期可达20天以上。能及时消灭刚孵化出的幼虫,起到减少虫源的作用。3.人工挖沟封锁,用手捏杀。(二)药剂防治(幼虫)1.化学药剂喷粉2.5%敌百虫粉、5%辛硫磷粉、0.04除虫精粉,每公顷用量为22.5-37.5kg。喷雾80%敌敌畏EC、90%敌百虫晶体、50%辛硫磷EC、40%乙酰甲胺磷EC1000倍液,2.5%敌杀死EC3000倍液。2.特异性杀虫剂: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100ul/L,20%灭幼脲1号胶悬剂10-20ul/L喷雾,防治效果在90%以上,持效期达20天以上。应用化学农药应注意以下问题:1.敌百虫、敌敌畏不能用于高粱上。2.打药一定要抓住时机,要在3龄之前。3.喷粉在大发生年能迅速控制(三)农业防治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减少粘虫饲料。(四)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和白僵菌、Bt等2012年08月17日,目前,受虫灾的地区遍及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地。据农业部消息,截至8月14日,黏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为近十年来之最。吉林省民政厅报告,虫灾造成长春、白城、松原、四平4市22个县(区、市)152.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48.9千公顷,其中绝收1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黑龙江省农作物受灾面积为72.2千公顷,其中绝收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眼下,虫害重灾区的政府部门正进行一场防虫攻坚战。8月15日,吉林省召开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农委主任称,将拿出9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及时开展防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吉林各级财政已投入二代黏虫、玉米大斑病防控资金达2000多万元。为了控制虫害,吉林全省有6800多名农业农村干部和农技推广人员奋战在防治工作第一线,全省每天出动防虫人员20多万人,动用各种植保机械近15万台(套)。不过,四平市梨树县农民刘立文告诉记者,政府组织高架车或飞机统一喷散施药,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一些虫碰到农药掉到地上后又会爬起来,这给防虫增加了一定难度,当地不少农民还是自己打药补救。2、暴发原因初步分析(1)由于2010年冬天温度偏低,2011年夏天高温,导致大部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较轻,达到防治指标的农作物面积不大,不需要进行防控,使其粘虫越冬种群数量相对较高,为2012年的大发生提供了虫源基数。(2)2012年气候条件适宜粘虫的生长与发育,为大暴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今年全国雨水充沛,不但有利于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禾本科杂草的生长,今年小麦生长季节,黄淮海等地的粘虫量较常年高,由于在小麦上及时开展一喷三防,小麦病虫害包括在小麦上的粘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粘虫也危害禾本科杂草,其茂盛的杂草为粘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境。同时,去年冬天极端低温天气少,今年夏天极端高温也不多,为粘虫的发育与繁殖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气候条件。这样,冬天气候适宜粘虫越冬,在生长季节粘虫具有充足的食料,同时气温适宜粘虫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粘虫的暴发危害。(3)粘虫作为迁飞性害虫,一般在当地发生后,如果在成虫期,遇到气候条件不适宜,或者寄主作物缺乏,会迁飞到其他地区危害。今年由于雨水充沛,一方面抑制了粘虫成虫的迁飞(雨水和湿度太大造成粘虫无法起飞),同时,雨水充沛造成禾谷类作物和禾本科杂草长势茂盛,为粘虫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资源,而使粘虫继续在本地繁殖危害,由于虫源的积累,导致了华北地区三代(东北地区二代)的大发生。今年粘虫在玉米田发生的特点是,玉米田禾本科杂草茂密、播种相对较晚、长势较差的夏玉米上发生严重。3、建议(1)粘虫的防控,一般最好在3龄之前,那时候食量小,抗药性低。粘虫的防治指标为每百株30头。(2)加强华北地区3代粘虫成虫的监测。粘虫在华北地区可以发生3-4代,鉴于今年粘虫虫量大,如果防治不彻底,气候条件合适,会造成4代粘虫继续发生危害,因此,应加强监测,开展早期预警,防患于未然。(3)建议国家各级财政,事先留出一些突发性农作物病虫灾害的应急防控资金,各级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做好农药和药械的储备,健全和完善专业化的防控队伍,做到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控。(4)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实时监测、早期预警研究和农作物病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学校语文教师工作计划例文(三篇)
- 2024年小学安全教育计划范例(二篇)
- 2024年土建工程师岗位的工作职责说明例文(七篇)
- 2024年学校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 2024年小学教研活动总结标准范本(二篇)
- 2024年小学图书借阅制度模版(五篇)
- 2024年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范本(二篇)
- 2024年单位年终工作总结(四篇)
- 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简单版(四篇)
- 2024年工程预算员工作职责(四篇)
- 投资建厂房收租合同模板
- 2023年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街道东门村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生理学(医类专业)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2024延迟退休政策详解
- 高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说课稿
- 2024至2030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 8 网络新世界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金属线栅偏振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修改病句》修改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