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阶段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至1937年)阶段二、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专题九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阶段一时空定位时空定位知识体系知识体系阶段特征从南昌起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7年至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胜利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曲折前进的时期。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继续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遭到摧残,濒临破产。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和通信事业,电影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缓慢。阶段特征从南昌起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7年至1949知识梳理阶段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至1937年)知识梳理阶段一:阶段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至1937年)(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阶段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至1937年)(一)中2、土地革命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2、土地革命3、道路探索:根据地建设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3、道路探索:根据地建设4、红军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红军长征5、日本侵华:9、18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继儿向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二)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主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的民用航空业初步发展,报刊也获得发展。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二)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三)思想文化的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提出了红色政权理论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而且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该时期毛泽东的著作有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2、电影事业迅速发展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渔光曲》获得国际荣誉;《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阶段二、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阶段二、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政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1)一条主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三个战场:正面战场(主动抗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敌后战场、海外战场。(3)四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国内正面、敌后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4)胜利保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意义: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政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①中共七大要求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②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③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人民解放战争:①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②反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③胜利:1949年4月,长江防线突破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并向全国进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经济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1.较快发展(1)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2)表现: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沉重打击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3.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美国侵略者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经济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毛泽东思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1945年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重点突破中国近现代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1.相互关系(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自然经济。(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依赖和相互矛盾。重点突破中国近现代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3)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依赖性)。(4)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中外反动经济的严重阻碍,同时其发展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2.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不通。(2)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日渐消亡,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3)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成熟壮大,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终结。2.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真题演练(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真题演练(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答案】C(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0月正值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决战之际,革命胜利的曙光乍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全国做准确,B选项符合题意。推动土改的说法只能体现在经济方面,无法体现政治和文化方面,A选项排除。这一时期主要是同国民党进行斗争,与经济建设无关,C、D选项排除。【答案】B(2019新课标全国卷III)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2019新课标全国卷III)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封建”或“半封建社会”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在中国的膨胀问题,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D(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答案】A(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答案】A(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A、C;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答案】B(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不是统一战线,排除C项。【答案】D(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答案】B【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B(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专制政策,意在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项。【答案】D(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