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1页
专题2-3: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2页
专题2-3: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3页
专题2-3: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4页
专题2-3:物质世界和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状况怎样?

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whatwhatHOW物质世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以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以最普遍的规律与范畴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首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理论体系(性质)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是自发的、不系统的,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逻辑结构。而哲学则是把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人都有的,但并非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都可以称之为哲学家。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人们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一般规律(三大规律)特殊规律起作用的范围不同:所有领域(自然、社会、思维)特定领域联系: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指导总之,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不能认为哲学是各门科学之总汇,或者认为是“科学之科学”。

其次,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象)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一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由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反映的内容与方式不同,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又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起指导作用,并以其一般原则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对社会存在起巨大的反作用。再次,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规律与范畴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我们的思维、意识、精神能否认识或者反映存在、物质和自然界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作用

(3)哲学基本问题的作用在于,对它的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其中,

对它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中,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属于唯物主义;而凡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则属于唯心主义。而对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其中,凡是主张思维、意识、精神能够认识、反映存在、物质和自然界的,属于可知论。相反的,则属于不可知论。3.哲学派别的对立

(1)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及其历史形态和基本形式

哲学上的党性就是指其基本派别性。我们所说的坚持哲学上的党性原则,就是指在哲学基本派别的斗争中,旗帜鲜明地、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反对和批判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第二种: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第三种: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狄慈根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唯物主义)进步性:坚持用自然的原因(水、火、原子和虚空、五行等)解释自然现象,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局限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步性: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当时科学所发现的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从而摆脱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猜测性,对世界的认识在细节上更加深入,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超社会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但它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形形色色,归纳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种:

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叔本华、尼采等)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黑格尔等)(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可知论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庄子(3)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上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中,凡是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而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则属于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首创。在此之前,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是唯心史观独占统治地位。

(4)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对立

在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上,很早就形成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观念,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无神论则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作用。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有神论的虚幻性。

爱因斯坦说:“我相信斯宾诺莎所表述的神,这个神在已经存在的浑然天成的宇宙和谐中,将自己表现出来。只是我不相信有一个掌管人的命运与行为的神的存在。”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由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对后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便划分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既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但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伟大变革的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6)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在当代,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外,还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对立科学主义主张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的哲学”。其使命是对科学命题作逻辑分析并以此方式存在。因此,在科学主义看来,哲学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由于它以科学为存在基础,所以具有科学性质;另一方面,由于它是对科学进行逻辑的、语言的分析,因而具有超科学的性质。这种科学化的哲学,不是为人们提供“普遍规律”,而是为人们消解种种“虚假问题”,澄清语言表达的意义,使人们能够科学地思考问题和“科学地”生活。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与其他一切存在的区别,把人的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它认为:人以外的一切存在,都是“本质先于存在”

,即某种特定物种的本质预先规定了该物种的每个个体的存在;与此相反,人的存在则是“存在先于本质”,即人在自己的存在过程中构成自己的本质,人是一种不断超越自己先前之所是的存在。正是由于人的存在的特殊性,才需要反思人的存在的哲学;而存在主义以前的全部哲学,却总是像对待其他存在一样,不断追问人的本质。因此,除存在主义以外的全部哲学都是“本质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主义物质观(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物质范畴:揭示的是具体物质形态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共有属性、普遍属性),即客观实在性。这种一般属性(共有属性、普遍属性)存在于各种具体物质形态之中。具体物质形态:指具有一定形态的物质的个别存在(特殊存在),它是具体的、多样的、生动的,是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科学仪器观察到的。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像水果与香蕉、桔子,人与男人、女人(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等)的关系一样。

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如岩石风化、水受冷结冰、木柴燃烧等)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如植物的趋水、趋肥、趋光性等),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意识。其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原因在于,社会性的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最终变为人脑,并随着劳动和语言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作为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接受外部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接受语言文字的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其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说明,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因此,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否认意识对象和内容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虽然由物质所决定,但同时对物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即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作用和功能(即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和功能)。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包括: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物质作出了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立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出物质这一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可以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这就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当然,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被人们所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作为物质的个性,是可变的、相对的;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的共性则是不变的、绝对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理解这一点,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从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旧唯物主义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而对于社会事物,由于其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结果把历史过程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这就制造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相对立的神话,而旧唯物主义本身也就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即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中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1.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3)相对静止及其与绝对运动的关系①相对静止的含义和作用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由于这种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通常被称为相对静止。它主要包括事物的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人们认识运动的前提;其次,它是人们理解物质多样性的前提;最后,它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的前提。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二者辩证统一

其方法论意义在于,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相对主义诡辩论和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前者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后者只承认相对静止不承认绝对运动。2.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时间和空间的涵义及特点

①时间的涵义及特点: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即是说,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②空间的涵义及特点: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向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方向伸张。

(2)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物质不可分离①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②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恩格斯恩格斯银河系正面图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约为1013公里。

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如根据钟表指针在空间中的运动位置确定时、分、秒。根据地球、月球的转动确定年、月、日等;空间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如用尺子在时间中的运动测量物体的长度。用光在时间中的运动测量天体的距离等。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任何物质运动都要占有一定的空间;任何物质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太阳系全图地球

B.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②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的涵义指时间空间会因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

A.时空特性因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①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的涵义指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欧氏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内角和=180°罗氏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内角和<180°黎氏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内角和>180°它们分别反映了:地面空间的特性、非固体物质形态的特性和宇宙空间的特性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爱因斯坦(4)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①时间、空间的无限性的涵义就整个物质世界而言,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

②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涵义就具体事物而言,其所经历的时间和所占有的空间都是有限的。③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无限包含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包含着无限,表现着无限。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首先,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其生命形态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次,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2)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物质的活动;(3)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4.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但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只是前提。只有通过确立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根本地位,从而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真正建立起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实践的本质及其对于正确理解社会生活本质的意义等问题。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它能够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它具有自主性(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用的目的)、创造性(实践能够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和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2)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即是说,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不同于自然物的直接现实性。纯粹的自然物不包含人的主观活动,它们不可能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与认识。而实践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活动的圈子里走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使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这样便能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与认识。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其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与此不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而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从人的本质看,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客观现实性(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构成要素和前提,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作为客观的活动,其特点在于,它以感性实体(人)同感性实体(物)发生关系,并以感性的方式作于感性对象。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实践是人们自觉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物”的内容映射到自身中,同时又把自身的需要以目的的形式贯注到“物”的内容中,使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从而使物变成从属于人的需要的存在,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更高的统一关系。自觉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同时,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不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1.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索过程。它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探索活动,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活动。科学文化实践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政治实践不同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和社会调查等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四)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首先,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人类活动未触及的自在自然和已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其次,实践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若能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对自然资源加以合理地利用,便可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与紧张,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后的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要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可见,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划分了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其客观性1.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根本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1)根本特点:客观性(2)方法论意义: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作用(1)含义: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2)表现: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三)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社会进步内在根据和最根本动力客观尺度和最高标准重要尺度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人的发展程度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深刻根源社会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主体选择性民族利益国内外条件和历史机遇对历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